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四史”,应特别关注这两个著名的历史决议

于洪生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两个著名的历史决议:一是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另一个是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尽管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有所差异,但都是在重大转折时刻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对统一全党的认识、加强全党的团结,促进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学习“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1942年春,毛泽东在军事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


重大历史关头推出的两个决议


第一个决议从1941年开始酝酿,到1945年通过,前后历时四年多时间,贯穿了延安整风的全过程,是在全面抗战进入新阶段、中国革命力量受到严峻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当时,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形势,迫切要求党内形成统一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分析,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


然而,当时党内思想并不统一,宗派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很难前进一步。


该决议的形成起到了三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尽快破除教条主义。如何彻底清算历史上“左”倾机会主义的恶劣影响,成为当时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是树立起党的指导思想,真正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三是对国民党的反共舆论给予有力反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蒋介石依然没有放弃反共立场,鼓吹“溶共”“防共”“限共”“反共”言论。决议的形成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不仅达成了全党思想上的一致,还有力抵御了国民党的进攻。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会议公报


第二个决议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出现了思想解放的可喜局面,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与警觉的现象:


一方面,极“左”思潮依然存在,一些人对党的路线和政策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不满与抵触;另一方面,有少数人借拨乱反正之机,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夸大党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勇气作出了这份历史性决议,肯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


历史催生决议,决议淬炼历史。两个决议是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我们党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探索新路。


1945年的决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好了准备。


它不是一般性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分析视角,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四个方面对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左”倾错误路线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危害。


特别是,这一决议对历史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因为“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的统治而否定这一时期党的工作,也不完全否定犯了“左”倾错误的同志,指出“他们在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反蒋战争等问题上的若干观点,同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仍然是一致的”。


可以说,决议深刻揭示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对党内产生的错误和经历的挫折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评价。


1981年的决议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简略回顾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8年历史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四条基本经验;


第二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这十条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决议明确提出要回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来,并以此为“标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础。


揭示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两个决议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深化“四史”学习极具价值。


第一,旗帜是方向,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两个决议把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思想上的统一,使全党、全国更加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继续坚守初心使命。


第二,肯定成绩,也要有效克服错误。


两个决议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地肯定党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而且严肃提醒: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发现不足,“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决议不仅直面错误,而且对症下药,提出了行之有效地克服错误的具体办法。


第三,不忘过去,启迪未来。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乏因错误对待过去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事情。两个决议始终本着对过去负责的精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武断,不感情用事;总结过去时高屋建瓴,从大处落墨,而不是过分纠缠历史细节,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未来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启迪作用。



作者:于洪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7月14日,原标题“统一全党的认识 加强全党的团结”

责编:林苗苗

图片来源:人民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