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设亲自然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北京做了这些事

王辉健 林震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摘要


城市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敬畏城市、善待城市需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建设亲自然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建成美丽北京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生态治理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基本建成,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成为世界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早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敬畏城市、善待城市,就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致力于建设亲自然的生态文明城市。以首善标准建设亲自然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建成美丽北京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需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城市与自然关系,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生态治理,率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生态城市强城市之心

生态城市的概念诞生于1970年,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包含多尺度生态方法,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行的城市,是人、城、自然融荣与共的理想状态。生态城市被认为是变革和解决社会与城市问题的终极道路,是亲自然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

但在现实当中,人们对生态城市的理解则过于片面和表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绿化、美化,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瑞吉斯特曾列出12项生态城市设计原则,包括恢复退化的土地、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平衡发展、制止城市蔓延、优化能源、发展经济、提供健康和安全、鼓励共享、促进社会公平、尊重历史、丰富文化景观、修复生物圈。生态城市是将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相结合并实现三者之间高度和谐的综合性城市生态理论。

在自然系统中,城市应创造特色景观、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态效益、提高废弃物再利用水平等;在经济系统中,城市应设定地区发展容量、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等;在社会系统中,城市应利用社团组织、保存历史文化、提高市民生态意识等,最终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平衡和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森林城市强城市之肺

森林城市的理念是将森林生态模式复制到城市中,让城市森林发挥天然生态效应,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城市“肺功能”。我国于2004年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目前全国已有194个国家森林城市。

北京城市总规提出到2035年森林不低于45%,计划到2023年完成除东西城以外14区的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从而实现“全域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目标。平谷区已于2018年率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延庆区于2019年获得并初步实现了延庆“京畿夏都宜居地,长城脚下森林城”的规划愿景,通州、怀柔、密云区也在积极创建中。

森林城市建设还需不断完善与创新。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提高城市森林质量。近些年我国一些城市树种单一,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综合效益受损,应在城市森林种植中合理搭配针阔叶,向大自然汲取经验,关注整体生态平衡。要扩大城市森林管理的空间范围,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将城市与郊区、与周边城市的森林碎片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形成城乡森林群、森林城市群,如京津冀森林城市群建设。要利用绿色走廊的有机联结,提升城市森林的社会价值。

建设海绵城市强城市之肾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市建设过度改造自然,导致我国湖泊湿地等天然海绵体大量减少,加之城市规划设计“重上轻下”、城市蔓延式扩张、下垫面过度硬化等原因,城市自然水文调蓄功能被破坏,产生了一系列复合水问题,城市到了必须“补肾”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此后海绵城市成为我国新时代的城市治水理念。北京作为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试点区域成效显著,在今年汛期中有7成雨水被控制,雨后无明显积水,其中大兴国际机场成为“海绵机场”,7个月共“吸”水70万方。

此外北京还将探索建立“1+16+N”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老旧小区改造、拆除腾退等工作,对小区、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含绿化隔离带)等,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建设。

到2035年,80%以上区域实现降雨70%就地消纳和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当首先充分利用天然海绵体,优先考虑利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湖泊湿地等自然力量蓄排水,从城郊野一体化空间尺度和全生命周期视角,系统、全域、综合治理城市水问题。同时辅以必要的人工海绵体,在城市系统内协助天然海绵体完成“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调蓄功能。

建设韧性城市强城市之肌

韧性意味着“弹性”“耐受性”和“恢复力”,象征城市拥有健壮的肌肉和强劲的力量,具有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快速恢复的自我调节能力。当今全球都在面对极端天气、环境污染、疾病蔓延、经济崩溃等不同种类的灾害风险,增强并发展韧性是世界各地城市的目标和方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强化城市韧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和“按照互连互通、集约紧凑、提高韧性、亲水宜居的原则,促进水与城市协调发展”,使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规的城市。建设韧性城市,要将韧性理念和思维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运维之中,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增强城市的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新出台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提出了北京韧性城市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降低人口与建筑密度,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空间;注重留白增绿,增加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提升公共开放空间覆盖率,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设置居住区入口多功能公共空间,做到平疫结合等,全面提升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


建设智慧城市强城市之脑

智慧城市是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角度提高运行效率、输出智能服务的城市管理模式,是中国超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的指挥系统,城市大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智慧城市为抗疫带来了高效、及时的协助,未来还将广泛运用于城市生态修复、缓解交通拥堵、防控环境污染、提供公共服务等领域。

海淀区依托科技资源和信息产业优势,积极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将区域内各政务系统的信息资源集纳整合,开发“城市大脑”综合系统。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要构造一个数字生态城市,实现数字生态化和生态数字化的有机结合。

《北京市5G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显示,北京将建设“规划运行一张图、万物互联一张网、智慧应用一套码”的数字生态城市。目前城市大脑3.0已经发布,脑力提升将增强城市免疫力。例如为应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城市大脑3.0可提前根据天气数据计算台风穿越城市的路径,并用3D模型推演预判城市道路的积水点,标记高危建筑,提前通知交通部门和市民做好预防和防护工作。

建设文明城市强城市之魂

文明城市是指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文明与生态紧密相连。城市建设要形成全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浓厚氛围和文明气象。

一方面,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避免过度改造城市原貌,维护好城市文化生态。北京城市规划中就有“建设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的发展目标。通州区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在“一线四区多点”的保护原则下使古代文明与现代都市遥相呼应、完美融合。

另一方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促进市民成为亲自然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维护好城市生态文化。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西城区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称赞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要求全社会都要尊重环卫工人,广大市民要珍爱我们生活的环境,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清洁,更加美丽、更加文明。今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整体提升市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和城市的生态文明品质。


作者:王辉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林震,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市侨联常委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11期,原标题“建设亲自然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编:高斌

版式:山中石

图片来源:人民网、新华社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