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握《决议》的三个逻辑

刘东建 雷朋 前线理论圈 2022-11-22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高度,揭示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旨归,彰显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实践逻辑。把握好《决议》的三个逻辑,助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决议》形成的历史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新时代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深入研究阐释《决议》的精神实质,必须基于整体性视角,遵循逻辑和历史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把握好《决议》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
雕塑《伟业》共塑造65位人物形象,涵盖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中间通过“火炬”和“旗帜”的形象进行连接和升华,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刘新武/摄(求是网)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
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高度政治自觉的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中寻求使自己更加行稳致远的经验。
纵览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向前迈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重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重视在重大历史关头及时总结历史经验。
1945年,我们党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关头,首次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的这段历史,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的历史关头,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历史决议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推进和引领党的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证明:经验是成功的法宝,凝结着全党的卓越智慧,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高度历史自觉,善于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来把握自身规律并解决现实问题,并放眼于事业的长远发展。
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重要关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新坐标中形塑自身经验和规律的历史自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历史、实践的互动中总结经验、推动创新发展的历史远见。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是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环节。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现实与未来有着紧密联系。社会历史发展是从昨天延续至今天,再从今天走向明天的持续向前过程,具有继承性和联系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当前,中国面临着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极为繁重艰巨的任务。《决议》总结重大成就不是为了自我炫耀,总结历史经验不是为了故步自封,而是旨在保持全党清醒、增强全党自信,统一全党思想,坚定全党责任与担当。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赶考之路既充满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挑战。
《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生机活力,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2021年5月30日,“时代楷模——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主题影像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生动展现“时代楷模”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在新时代的英雄赞歌中标定精神坐标、引领社会风尚。图为展览现场。人民图片 贺路启/摄(求是网)
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
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理论指导。唯物史观是正确党史观的哲学基础,正确党史观是唯物史观在党史领域的要求和重要体现。
《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对党百年奋斗史全景式观测的历史大书写,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其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它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因此,《决议》以大历史观为理论指导,从历史发展长河、历史发展趋势与历史发展整体出发,深刻总结党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出的伟大贡献、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新时代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标识性意义,具有长远视野、纵深视野、整体视野。
《决议》从历史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高度,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党的百年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出“四个伟大成就”“五大历史意义”“十个坚持”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
其中“十个坚持”历史经验饱含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过程中的成功和挫折、智慧和勇毅,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历史规律的昭示。历史呈现过往,却影响着现实,许多复杂的问题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实践反复检验,才能深刻把握。“十个坚持”作为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是我们党卓越智慧的结晶。
坚持在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基础上深化理论。历史决议的背景不同,决定了决议文本叙事的内容不同。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分清历史是非、树立正确思想、端正前进方向。新历史决议在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已有总结的基础上,着重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一方面,从建党到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历史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已经基本解决,其形成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同时,在改革开放发展的40多年里,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总体顺利,前进方向正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得益于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纠正错误;得益于党中央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对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出明确结论。
因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作为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的又一集结号,应当在对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史已有总结和结论的基础上,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伟大事业,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
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历史关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需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规律。
《决议》集中全党的智慧,把着力点放在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突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进行科学概括,全面总结党的十八来以来各个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总结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大逻辑;深刻总结新的形势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新要求;深刻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
可见,《决议》既呈现全貌又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既接续传统又映照现实、指引实践,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
坚持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一种理论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时刻注重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决议》有新意且有深意地总结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取得的原创性贡献。
《决议》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对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变强国”“大党变强党”作为时代课题,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而且要解答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保证党长期执政不变质的根本问题,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
《决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作出的新表述。
应该看到,“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等表达,充分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解决大国成为强国等时代课题具有决定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具有开创性、原创性和战略性的特征。而这一新表述本身也揭示着全党将党的实践上升为党的理论政治自觉,揭示着全党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过程发生了新的飞跃。
《决议》还依托充分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科学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性地位。“两个确立”集中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和基础的重大理论问题,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图为庆祝大会现场。 李舸/摄(求是网)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实践逻辑
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努力方向,增强做共产党人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纵观《决议》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决议无论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还是实践逻辑,都是在阐释“党是什么、党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砥砺奋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国内国际价值,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增强做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党必须始终牢记“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葆赤子之心,永担复兴之志,将初心和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继续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新的更大荣光。
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坚定信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显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主题,也是制定《决议》的价值旨归。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其特色就特在道路、特在理论、特在制度和文化。
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按照《决议》的战略部署,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规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创造和新发展。
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使命,掌握历史经验,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顾百年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凝聚和组织各方力量,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
当前,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决议》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蕴含在其中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概括和论断具有前瞻性,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与《决议》的部署安排上来,不断探索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方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续写伟大篇章。


作者:刘东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雷朋,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2年第1期,原标题“深刻理解《决议》的精神实质”

版式:小林

责任编辑:申洁

图片来源:求是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