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来自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永葆向上向善好家风,就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人。古语有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断地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岳母刺字等典故,充分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延续一生。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把好习惯、好品格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向上向善的好家风,培育的是美好的种子,播种的是家庭、国家的希望。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言传身教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崇德向善、崇尚文明,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永葆向上向善好家风,就要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很多腐败往往祸起萧墙,“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
“廉者,政之本也。”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事业负责,在新征程中行稳致远。领导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常怀敬畏戒惧之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管住口、管住手、管住脚,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管好自己和家人,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防止被“枕边风”吹倒,守好家中的“廉洁门”,筑牢家庭的“廉洁墙”。
永葆向上向善好家风,就要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进一步树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家教严,家风正,就会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真正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把奉献当本分看,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反之,家风不正的干部贪图享乐、失德败行,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尽其责,贻害深远。
家风清廉才能激浊扬清,传播社会正能量。良好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助推器,面对工作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面对家国利益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困难挑战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诱惑能“富贵不能淫”。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弘扬向上向善的好家风,要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起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激发干部想干事的激情,坚定干部能干事的信心,提升干部干成事的本领。
永葆向上向善好家风,就要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生活情趣非小事,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好的家风感召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家、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见贤思齐中奋斗前行。
反之,家风出现缺口,党员干部容易在推杯换盏、灯红酒绿中腐化堕落,在网络游戏、直播打赏中玩物丧志,在参与赌博、迷信活动中迷失方向。严格治家,严以修身,才能在时代之变中正心明道、怀德自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保持高尚道德情操。
“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知行合一。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补足精神之钙,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弘扬向上向善的好家风,还要守住交往关、生活关,培养健康情趣,崇尚俭朴生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者:马晓敏 陈春美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10月24日,原标题“永葆向上向善好家风”;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责任编辑:刘卫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