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抚林 观山不语 | 广州合景泰富·叠溪花园
AAI 人居
听风抚林,观山不语
岭南低密居住区实践
·项目定位·
城市扩张的背景下,居住区向郊区的扩散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趋势。城市规划用快速交通系统引导郊区化发展,城镇中心增加交通节点功能,集中布置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居住区地块多为中、高密度,城镇的外围地段则是相对低密度的居住区。
合景泰富.广州叠溪花园是一个典型的郊区低密居住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道。朱村规划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山水田园型教育城,已有地铁21号线通达,城镇沿地铁为东西发展主轴。本项目距离朱村镇有3公里,用地周边多为自然林地。项目占地26公顷,地上建筑规模53万㎡,包括住宅及大型居住区的相关配套。
·原始基地·
基地情况
原始地形为典型的岭南丘陵,依山傍水,林木繁茂。基地四周仅有西侧的朱石公路,其他边界被丘陵环抱。临朱石公路地势较平坦,内部坡度较大,南北各有数个山坡,高低落差近40米。在地势低洼处,南北各有一处自然水塘。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土地保持最大的尊重,结合营造生活方式的思考,强调整合资源、经营社区、情景塑造。利用建设用地与山林用地交融的条件,塑造特质的社区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低密居住产品。历经四年设计和建设,项目的首期组团已经完整呈现,建筑高低有序组合,与周边山林丘陵自然交融。
配套先行· 提升社区活力
郊外社区的配套较市区项目有先天的不足。配套先行,有助于改善用地“荒远”的面貌,提升社区的氛围。本案的城市级配套都在距离3公里外的朱村镇,需要自建的配套内容较多,包括社区商业、物业、社区活动、卫生服务中心、邮政所,另外代建小学、幼儿园及公交首末站。设计实践遵循了“开放式街区”的理念,将多样的混合功能结合社区轴线和开放空间,塑造了尺度宜人、充满活力的社区场所感。
规划中将配套集中布置地块的中部,保证整体小区的服务半径。小学及幼儿园、公交首末站靠近朱石公路,沿用地外侧布置,可减少外部人流对社区的影响。入口景观轴线的节点,规划为社区邻里中心,布置复合式商业、居住、社区服务等业态。结合地形高差形成多标高的台地,打造了丰富、开放的外部空间,并通过十字轴线向地块内部渗透。
借景造景·发挥环境优势
如何利用土地特性去创造特色的山地居住环境,是规划初期思考的起点。从岭南的气候和丘陵特征,我们对标了西班牙南部的山地小镇。小镇内街巷尺度亲切,随地势起伏,沿街的商业呈现活跃的生活氛围。白墙红瓦,依山而建的低层建筑连绵成片。教堂周边的开放广场,形成居民的心灵归属和小镇中心。除了借鉴规划格局之外,阳光平和的人居文化也是我们所关注的点,希望通过生活方式的引导,去与客户进行价值感的对话。
我们考虑了保留山地和溪谷两个基地最重要的特点。溪谷的形成是自然排水系统的需要,同时也是重要的景观系统,山地的保留可控制土方的成本。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貌的特点,思考让其与建筑融合成诗意栖居。
规划布局注意利用山地、溪谷的自然条件,顺延山形地貌。高层塔楼布置在山坡的高层,北侧形成一处围合的高层花园,向南的高层建筑呈线型布置,将地块周边的景色纳入内部。低层建筑按地形改动最小的原则顺应等高线,形成灵活的布局。两处溪谷规划为社区重要的绿色景观,结合公共开放空间和配套会所布置,将最优质的景观向社区开放。
·场景营造·
依托山水环境特点,本项目实现了多样的居住产品,有临溪而居,有依山而居,高层的视野视野开阔,低层的环境幽静。场景营造从社区的整体系统出发,将山水与建筑、单体与外部空间结合,去赋予设计的意境。
秉承了现代建筑美学,设计语言简约而现代。借鉴了东方传统聚落,推敲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注重室内空间与庭院的融合。用当代的材料演绎空间和形体,用大面积的玻璃窗,将山水环境借入室内,享受阳光、空气、绿色的美景。
名 称:广州叠溪花园
业 主:合景泰富集团、融创集团
地 址:广州增城区朱村街道
建筑面积:530,000㎡
建筑方案: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会所建筑方案设计:ARVA Limited
施工图设计:广州市天启正业建筑设计事务所
景观设计:Bensley Design Studio+棕榈设计
业主设计团队:黎宁、朱浩明、周皓、巫伟、黄炳山、张晓伟
设计团队:Daniel Sun、Carol Jin、Marin Chen、Wilson Wen、Leslie Luo、Hale Huang、Leona Li、Loretta Zhou、Shaolong Xue、Chen Li、Mike Shao、Zhangyu Zheng、Dongyan Jiang、Jun Xu
专注设计 | 超越建筑
Beyond Architecture
网 站:www.aai-arch.com
微 信:AAI国际建筑
市场业务:marketing@aai-arch.com
人力资源:hr@aai-arch.com
相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