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人生导师: 如何与孩子与时俱进

留美学子 2020-09-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梦想中的那片蓝 Author 梦想中的那片蓝

【留美学子】 第1204期

精选经典!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导语


最近本平台发表了《走进美国"特殊"教育 》,详详细细的分享了许多可以借鉴的信息和知识,供父母或者教育者参考。作者雷春是投身公益数年如一日的妈妈,【留美学子】曾问询作者,她说:“之所以坚守公益,就是因为觉得,一生里,自己和家人也得到许多人的恩助,我也要用此方式,回报这个社会!”  作者这份初心与【留美学子】平台数年下来的坚守心心相印。


本期的文章来自另外一位令人敬重的母亲,她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孩子从四中考进耶鲁,育儿的过程,她持续的在学习和思索,并把自己的感悟和困惑,分享在自己的公众号【梦想中的那片蓝】中。


《走进美国"特殊"教育 》和本文作者的另外一篇文章链接,都可以在此文的结尾处,找到。


感谢【梦想中的那片蓝】作者授权,【留美学子】诚意推荐作者的其它文章。




今年因为各种原因,又忙又懒,于是借口多学习多输入,码字的频率明显下降了很多。当然,更重要的原因,一是没有特别强烈的码字愿望;而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在公共平台上码字的凶险:码着码着就码成了一种姿态,然后挂着就下不来了。


当然,这种状态不完全是码字才有。在这个互联网自媒体的时代,各种渠道基本都一样。比如,我喜欢的高晓松高老师,我曾经认为他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而且他自己也说:他只说他熟悉的领域,别的不说。


但最近特别流行的他的赌球说(当然,这个好像是多年前他就说过的,不过就着最近世界杯又给翻出来了)就让我有点儿不太感冒:肯定有默契球、有规则内的消极比赛,但所有比赛都是赌球操纵明显是不太可能。我只能理解,高老师在用他熟悉的文艺领域的思维去思考他不熟悉的体育领域的事情。


还有一位我很尊敬和喜爱的专家,我曾看过他写的每一本书、听他的每一次讲座、看他的每一篇专栏,但现在却好久不再看他的东西。细细回顾,这个变化是从我看到他的话题从科学、历史、教育转向艺术、音乐、人生开始的。


我就不相信这个世界有全知全能的人,所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聪明之举。而无所不能地给别人扮演人生导师,实在是一件非常容易掉链子的事情。

(好吧,那个说我给自己懒找理由还能这么一套一套、举例说明的,你又真相了😊)



不过,这个观点我还真不是无感而发。这是因为我自己最近的一件事。


那天,我正一边开车回家一边生着闷气:儿子回来一个月了,R语言的学习还停留在序言部分。我和他为此争论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虽然我早知道并且也接受他对计算机相关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当前的环境下,甭管什么专业,会点儿R语言或者Python(这其实都算不上什么计算机的东西啊),对于找实习和工作,都是极有好处了。


当然,作为开明的家长和曾经的顾问,我是不会强迫孩子学什么的,而是“智慧”地引导。于是,我讲新技术对现有工作的冲击、讲身边靠这些新技能找到实习的成功案例,不仅谆谆善诱,而且言传身教:开春就专门找老码农咨询R语言,还照着他翻译的教材自学----虽然没成才吧,好歹摸了个底,大概知道了学习的难度系数。



但是,如此善解人意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儿子的认可和尊重。他依然我行我素,干着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而这些事儿里面就是没有学习R语言。于是,我的耐心也越来越差,对话变成这样了:


我:我给你转了篇文章你看了吗?

儿子:啥文章?


我:就那个关于AI分析对金融行业的冲击。

儿子:哦。


我:诶,你的R语言学的咋样了?

儿子:我现在在看一本经济学的书,我得先看完那书。


我:不耽误啊,你得计划一下学习。你看,人家WJ叔叔也说,要去他们那里实习,最好有R或者Python的经验吗?

儿子:我也不是不学啊,不是没有时间吗?


我:这么重要的东西你都不学。

儿子:我想做的工作中,这并不是必须的呀。


我:谁说的?现在哪个工作用不到这技术啊。

儿子:这样吧,我跟你说说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吧......(此处省去2000字,因为他解释没两分钟,我就开始眼神涣散:真心听不懂啊)


我:好了,我不听了。不过,你看,那个谁谁,还有那个谁谁,人家不也去金融公司实习了吗?人家就是学计算机的。大家都在学,你怎么就不学呢?!

儿子:可我想做的和他们不一样啊。


我:可你多学一点总是好的嘛。艺不压身!你多学了这个,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否则,到时候你找不到工作,可别怨我没提醒你!

儿子:我跟人家工作的谈过了,在他们工作的领域,你说的不是他们最关注的呀。我也不是不学,其实我还真想试试,万一发现自己的新特长了呢?可总要有先有顺序啊,你得让我把我们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先看完了。


我:我觉得这根本不矛盾。你就是找借口不学!



期间,儿子也试图学我的样子谆谆善诱:妈,我建议你看一部电影......不过,和他妈的谆谆善诱一样,对于一个钱商为零的妈,他推荐的电影吸引力为零。


于是,在他回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关于学习R语言的讨论就成了我俩的执念,而每一次讨论都毫不意外地不欢而散。


也因此,我才会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生闷气:看来,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教育方法都不管用了呀。然后,就如灵光一闪而过,我想起了《不问西东》里梅贻琦和吴岭澜对话的那个场景:


梅:你读书为何?

吴:只知读书是对的。


梅:你英文国文都是满分,物理却在不列,为何选实科,而不选文科。

吴:只觉得实科更有用些。


梅: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茅塞顿开啊!当时看到这一段时,我曾是多么地感动,可是,轮到自己时,为啥就做不到呢?!至于自己之前写的所谓尊重孩子决定、做自己而不盲从、走走弯路也无所谓的大道理,在这件具体的事情面前明显早就就着饭给吃没了。


那天,回到家,我跟儿子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思绪过程,包括电影场景。然后跟他说:随他便了,只要以后不后悔就好。还别说,效果还真是杠杠的。自从我们俩都不提啥R语言之后,家里又恢复了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和睦气氛。



好吧,上面那一段电光石火一刹那斗私批修的闪念,都是我可以写在文章里的故事。真实的情况是,结果的确是上面的结果,但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幡然醒悟,而是无奈之下的一种妥协。然后,再基于这个妥协的结果,用电影中的场景安慰和鼓励自己。


作为一个资深乙方,咱早就明白:如果无法满足期望,那就赶快降低期望;而当时的那一点点羞愧,也不是觉得自己之前做错了,而是觉得自己言行不一致万一让人知道了多少有点儿丢人;以及,一点点小庆幸:儿子还没学会“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没拿出我之前码的字当场和我对峙。当然,善于表扬自己的我还是没忘记肯定一下自己的优点:没有白看那么多书和电影,自我心(找)理(台)建(阶)设(下)的能力还是蛮强的。


这件事过去一阵子了,自己想想,还是决定写下来。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只要别自己把自己给蒙了,以为自己真的无所不能、写得到就做得到,码字这事儿其实是一种不错的自我心理建设。


趁着清醒的时候先把高度和原则描述出来,哪怕达不到,回看时打打脸,还是知道有不断努力和进取的空间的。


至于各位看官,奉劝一句,千万别被别人字里行间的大道理给吓住,看看就得了。知易行难,对谁都一样。


感谢【梦想中的那片蓝】作者授权,【留美学子】诚意推荐作者的其它文章。

相关文章链接

如何DIY申请进藤校 - 感悟7要素

走进美国"特殊"教育 (近百链接收藏大全)



近期发表的其他文章链接


克罗地亚大使夫人: 世界上有“两个”最美丽的国家...

批评美国教育: 华裔教授对留学生的告诫

假如再当一次妈, 决不再犯的六大错误

华裔在美国:永远的“外国人”


 美国大学系列参考 1-8/10期

【留美学子】发1203期精选好文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百余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204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