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吻世界: 寻找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十二月党人

周励 留美学子 2021-07-27

留美学子】第2086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叶卡捷琳娜宫,十二月党人的贵族妻子出发地, 沙皇曾在此劝她们改嫁. 作者周励摄影

导语:

我们这一代人受到太多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熏陶,每次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总感到怀旧的煦风吹拂心灵,我八次去俄罗斯,反复寻找那些对我们这代人弥足珍贵的足迹: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列宾、普希金、柴可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 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在作者少女时代完全陌生的人,她的抱负、经历及情感生活对俄罗斯与欧洲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寻找叶卡捷琳娜女皇

窥探皇孙亚历山大一世对十二月党人的影响



作者:周励


首发华人头条—瑞士【留美学子】感谢作者授权发表


如果没有爱情,

哪怕一天我也受不了。

爱情,

它是我一切抱负与雄心的驱动器。” 

 

叶卡捷琳娜大帝

—— · —— · —— · ——

“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  ”

-  索尔尼仁琴《古拉格群岛》



(叶卡捷琳娜大帝)

作者周励的探寻路线:

彼得霍夫夏宫

冬宫博物馆

彼得保罗要塞

皇村叶卡捷琳娜宫

十二月党人广场

贝加尔湖 十二月党人流放遗址与墓地



(一) 

我们这一代人受到太多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熏陶,每次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总感到怀旧的煦风吹拂心灵,我八次去俄罗斯,反复寻找那些对我们这代人弥足珍贵的足迹: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列宾、普希金、柴可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 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在我少女时代完全陌生的人,她的抱负、经历及情感生活对俄罗斯与欧洲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如今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黑桃皇后》舞台上,依然有她君临天下的身影。她就是彼得大帝最卓越的继承者、大刀阔斧的改革者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者—— 叶卡捷琳娜二世! 

我对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 年—1796 )感兴趣,首先是因为她酷爱读书,博闻强记。本文副题亦可作“阅读改变命运”。 

女皇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是一位德国小公爵的女儿,出生于普鲁士,她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王妃来自可继承俄罗斯、瑞典王室两国王位的荷尔斯泰因家族,母亲的哥哥曾是彼得大帝的女儿、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少女时代挚爱的英俊未婚夫(后暴病去世,伊丽莎白再未结婚),1744 年在威名远扬的腓特烈大帝(见《寻找腓特烈大帝》)推荐下, 15 岁的索菲娅被挑选为俄国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并由“影子舅妈”伊丽莎白女皇赐名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彼得大帝画像)

那么叶卡捷琳娜一世又是何方神圣?

伏尔泰曾说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一生几乎和彼得大帝一样非同凡响;她与同时代路易十四的秘密王后、出身卑微的曼特侬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处:皆为仆人出身,可见帝王们藐视血统的任性与执着。

叶卡捷琳娜一世原名玛尔塔,是大北方战争中一位容颜美丽的战俘,立陶宛农民的女儿,她最初被献给彼得大帝的心腹、陆军元帅缅希科夫作仆人兼情妇,后来被彼得大帝一眼看中,接回王宫教她读书识字,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并娶她为第二任妻子。

1725 年彼得一世去世,农民的女儿加冕成为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但实权掌握在原情夫宠臣缅希科夫手中,她在位2年的唯一政绩是根据彼得大帝遗嘱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二年后她因心脏病去世, 皇位传位给了彼得二世—— 彼得大帝与第一位妻子唯一的孙子,随后形势巨变,缅希科夫被害死。 

(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

少年沙皇彼得二世的父亲阿列克塞, 是彼得大帝与前妻的儿子,母子均憎恨彼得一世及他推行的改革运动。

在彼得大帝的彼得霍夫夏宫,我步入芬兰湾蒙普拉吉宫彼得大帝的客厅,这里是尼古拉·盖依著名历史画《彼得大帝审问王储阿列克赛》的发生地。

这幅杰作表现了彼得大帝和皇太子阿列克塞的爱恨情仇及俄罗斯在深渊边缘徘徊的特殊时刻, 极端的暴虐与残存的慈悲,纠结成了暴虐父王和阴鸷太子最后的格杀悲剧:

1718年,当同年代的法国青年伏尔泰走出巴士底狱向旧制度宣战时,王储阿列克塞被彼得一世从奥地利召回, 在彼得霍夫夏宫审讯并移送彼得保罗要塞监狱,最后被父亲以酷刑残忍杀害。

彼得保罗要塞——这个曾绞死过列宁的哥哥、关押过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十二月党人的古老监狱,行走其间,时光倒流,惊心动魄。

被控阴谋篡权的王子被绑在“车裂”木轮上,发出阵阵惨叫,给站在一边亲自监刑的彼得大帝身心带来了巨大打击,此刻,也许他想到了一百多年前伊凡雷帝? 

尼古拉·盖依著名历史画《彼得大帝审问王储阿列克赛》

列宾著名历史画《伊凡雷帝杀王储》,被亚历山大三世下令禁展。列宾所处的时代,是俄国历史上最恐怖和最黑暗的时代。

作者在彼得霍夫蒙普拉吉海岸宫殿,彼得大帝审问王储发生地。

沉重的代价换取改革的成功,彼得大帝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全盘西化的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就其开创性与变革意义来说,其彪炳功绩的光艳盖过了“太阳王”路易十四、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明治天皇和德国威廉一世大帝!

而与彼得大帝同时代的康熙皇帝在干什么?中国皇上正大兴文字狱:“文网之密,案件之多,罗织罪名之阴毒,手段之残忍,皆是超越前代。” 延续140年“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世人耻辱,恰如清人龚自珍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1725 年彼得一世因尿毒症和跳海救士兵痛苦驾崩,年仅52岁,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继位两年后也去世,逆子阿列克塞唯一的儿子、13 岁的彼得二世继位登场了!

少年沙皇遂为父报仇;他将爷爷彼得大帝的终生密友、波尔塔瓦战役主将缅希科夫赶下摄政王宝座,流放到苦寒之地,并解除他本人与缅希科夫女儿的婚约。

1729 年,缅希科夫,这位曾为沙俄富国强兵立下汗马功劳的三朝权臣,在度过两年悲愤绝望的流放日子后,贫病交加地死于西伯利亚别留佐夫镇。苏里科夫《历史三部曲》是我北大荒少女时代最喜爱的油画作品,如今站在历史的倒影里, 感慨不已。 

(苏里科夫历史名画《缅希科夫在别留佐夫村》)

少年沙皇彼得二世暴病去世后, 又经过动荡混乱的三十多年,上帝把一个德国贵族小女孩派到了俄国。她最强大的武器不是血统,而是书籍。 

索菲娅的少女时代同热衷舞会的路易十六

王后玛丽·安东奈特完全相反(见《寻找玛丽·安东奈特》),在彼得霍夫夏宫,我看到她是如何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德国女孩成长为威震欧洲,将俄罗斯版图扩大三分之一的沙俄大帝的。

抵达俄国不久的叶卡捷琳娜年轻的肖像-1745年

1745年婚礼前后的叶卡捷琳娜公爵夫人

1744年6月当她用浓重的日耳曼口音,以俄语坚定流畅的背诵长达五十页东正教教义时候,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场的主教们也被她光彩照人的少女风姿,白皙的脸蛋,蔚蓝的眼睛和庄重仪表所吸引,她皈依东正教的翌日即与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大公举办订婚典,接着和女皇大公一起去巡游广袤的俄罗斯大地,她才发现:在金碧辉煌的教堂和宫廷后边,原来是一个人口众多,极度贫穷,实行奴化专制统治的黑暗国家。 

那时的法国正掀起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启蒙”本意即“光明”,当时伏尔泰和孟德斯鸠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深宫锁闭的索菲亚迷上了 “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理念,她成为了伏尔泰的学生和狂热崇拜者。 

乖张暴戾、情人不断的彼得三世是索菲亚的一场噩梦,漫长岁月里王妃守着彼得霍夫冷僻的书房,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的《论各国的习俗和思想》,《路易十四年代》《查理十二世》、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和塔西佗的《编年史》《西塞罗传》等著作,她写信給远方的母亲: 

“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 

索菲亚写了一篇关于她自己的早期文学随笔,题为《一个十五岁哲学家的自画像》:她是为了政治理想而不是缠绵柔情,才长途跋涉到彼得大帝的外孙面前。作为彼得大帝的孙媳,她憧憬有朝一日如彼得大帝那样成就丰功伟业。 

(叶卡捷琳娜女皇收藏的伏尔泰座像 冬宫)


(二) 

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彼得三世被废黜,10月底死亡(有说被勒死),俄罗斯举国欢腾。

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德国血统的彼得三世和儿子保罗一世都从内心憎恨、鄙视俄罗斯,因而他们先后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儿子(亚历山大一世)发动政变废黜,继而杀死,犹如中国1976打倒四人帮,社会各界欢欣鼓舞,大快人心。

彼得三世刚继位竟然要求俄国人改信路德教, 将东正教定为“异教”,他叫停本来胜利在望的七年战争,与敌手腓特烈大帝结盟,命令已攻克柏林的切尔尼谢夫将军率领2 万俄军掉头援助普鲁士,他本人则表示愿在腓特烈大帝麾下作战…… 就差没把俄罗斯纳入普鲁士版图了!

彼得三世的倒行逆施令俄国各阶层的反感,在情夫奥尔洛夫兄弟的帮助下,叶卡捷琳娜成功夺取皇位,18年忍辱负重,终于在万众欢呼中有了施展雄心抱负的舞台!时任法国驻俄国使节麦尔西伯爵电报法王:“这场宫廷革命将是俄国与盟国的幸福。” 

叶卡特琳娜二世执政34 年,全欧洲的王室甚至学者包括伏尔泰都拜倒在她的红色皇袍下面,欧洲各宫廷传遍她的《君臣共同准则》,至今依然如雷震耳: 

“本女皇除了追求国家的昌盛和幸福之外,别无所求。除了让臣民—— 不论是哪个阶级层的人—— 生活幸福外,朕别无向往。朕喜欢听真实情况,只要你一心忧国,你还可以大胆地同朕进行争论…… 朕厌恶阿谀奉承,朕真心的希望是:臣在同朕的接触中开诚布公,在处理政务中朝气蓬勃。”

据说她经常驱逐那些以见风使舵和奉承拍马为职业的宫廷官宦:这就是女皇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自信!她在《回忆录》中写道:“人应当快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一切,承担一切。” 

漫步冬宫,我仿佛听到长廊回荡着她爽朗的笑声,看到她牵着爱犬拉着皇孙亚历山大的小手,走进楼顶花园浇花,她拿着记事簿,纸和笔,随即记下她繁多的事务和感想。34年执政,她不仅给俄国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 “克里米亚和波兰是我的嫁妆”,而且在她的努力下俄国终于跻身列强,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 

让历史学家极为感佩的是比攻占土地更有意义的一幕:叶卡特琳娜二世挑选了一位瑞士共和革命分子拉阿尔普当她心爱的六岁孙子亚历山大的私教!本来她邀请《百科全书》学派首领狄德罗,但后者婉拒。相貌英俊万人迷的长孙亚历山大,儿时喜欢睁大蓝眼睛聆听拉阿尔普讲授自由的好处和君主对臣民的职责。

在1789 到1793 年期间, 尽管法国大革命接二连三的震惊事件令叶卡捷琳娜非常恼火,但她没有解雇赞同判路易十六死刑的拉阿尔普, 也没有谴责他。她越是谴责巴黎市民掀起的暴力动荡,就越愿意听人议论明智的改革。她说: “普加乔夫的头必须砍,拉阿尔普的话必须听。” 她深信心爱的长孙亚历山大在接受了拉阿尔普的好教导后,一定愿意当一个开明宽宏的伟大皇帝。 

在冬宫书房,我仿佛看见16岁的皇孙亚历山大正满含着眼泪,与要返回瑞士领导沃洲革命的老师拉阿尔普告别, 他咽哽地说:“亲爱的老师,我的一切都来自于您。” 他向老师发誓“我绝不做沙皇。”他讲自己的理想是:“到瑞士原野的小木屋去做一个自由的平民。” 这让祖母叶卡特琳娜女皇大惊失色。她花了好大力气才让这个金发碧眼的美少年重树起继承王位的责任感。

(彼得大帝的杰作~彼得霍夫夏宫2019年7月周励摄影 )

1812 年,女皇的王孙已经成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重用库图佐夫领导抗击拿破仑入侵。在1812卫国战争中,亚历山大其实什么军事才能都没运用上去,只是清空了俄国这个大冰箱,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和他的五十万大军骗了进去,结果他们华丽地进去,哆嗦着出来,最后只有不到一万人活着回到法国。

1814年3月31日,俄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俄国军队开进了巴黎,这个曾经把融入欧洲视为最大理想的民族今天走在了香榭丽舍大街上,而领头的就是骑着白马的亚历山大一世。

这是俄国历代沙皇们包括彼得大帝想都不敢想的无尚荣耀,但亚历山大一世做到了。之后拿破仑又一次复辟,但很快在滑铁卢被反法同盟彻底击败,1815 年7 月,赢得滑铁卢战役的俄军再一次进驻巴黎,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在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最吸引我的是亚历山大一世作为欧洲“神圣同盟”教主战胜拿破仑的战争画廊,可与卢浮宫的拿破仑战争画廊媲美。肖像廊不少军官参加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而真正的“点火者”正是亚历山大一世本人!

我仿佛看到皇孙和库图佐夫乘胜追击拿破仑一直打到巴黎,在老凯旋门下,俄国贵族军官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与繁荣景象的熏陶,听人讲述1789法国大革命和1810《拿破仑法典》—— 他们争相阅读叶卡捷琳娜大帝生前酷爱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著作。

亚历山大一世的恩师拉阿尔普也加入了这支队伍,1814年反法同盟军队进入巴黎后,亚历山大授予拉阿尔普以俄国将军头衔,拉阿尔普还代表沃州和提契诺州参加了著名的维也纳会议。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的亚历山大回国后即推动改革,改善农奴恶劣的处境。那些骑着高头大马挺进凯旋门的年轻公爵们,被法国启蒙理想燃烧,回国后成立了各种地下革命组织,出版刊物要求推翻专制,实现共和。亚历山大一世心知肚明, 他劝告那些气急败坏的老贵族: 

“也许启蒙思想有幻想性,也许地下组织太危害,但那些都是我年轻时的追求,我不能下令禁止。” 

(冬宫博物馆战争画廊库图佐夫画像 )

(冬宫博物馆1812战争画廊 作者在亚历山大一世画像前)

在皇孙亚历山大一世統治下,俄国進入极盛時期。在击败拿破仑后,俄国拥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脉、东至阿拉斯加、西至巴黎的领地。亚历山大率领军队横跨大半个欧洲,使俄国一跃成為当时欧洲第一的陆权国家。在維也納会议上,最有权势威望的亚历山大一世听從左右進言,將欧洲各国的土地归还给各国王室。

此举为他赢得了欧洲舆论的普遍赞赏,同時他更將黑海舰队推进至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奥斯曼帝国眼皮底下,由此,亚历山大一世不仅为《 提尔西特和约》雪耻,还报了被拿破仑凌辱之仇。在他的統治下,俄罗斯成為当时欧洲的一大军事强权,号称第三罗马,老祖母如果看到这一切,定会欣喜若狂。

(提尔西特会议中的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拒绝了拿破仑向他妹妹求婚)

亚历山大引荐欧洲各国军事将领在冬宮观摩“俄罗斯1814 胜利大阅兵”, 成为永载史册的辉煌一页:由皇帝亲自骑马检阅在战争中幸存的各军將士,三十六万将士共分為二百九十七個方阵,全军颂唱国歌《胜利的惊雷,响起來吧!》,俄罗斯老兵开始,从近卫军团到大小步兵师、骑兵师、炮兵师、掷弹兵师………齐刷刷敬礼通过。

检阅结束后,由二百名将士作为代表,將代表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两百支军旗逐一丟在亚历山大面前,亚历山大下馬走在這些军旗上方,践踏這些军旗,军旗铺成的道路两旁的士兵不断重复呼喊“亚历山大皇帝万岁!俄罗斯万岁!” “陛下万岁!万万岁!”直到亚历山大走到道路尽头,挥起起右手、命令炮兵鳴放二十一响礼炮作為阅兵結束

在1945 年6 月24 日苏联庆祝战胜納粹德国阅兵式上,200 多面納粹德国的军旗按此次同景,被苏联士兵拋到列宁墓前,令人心旌激荡!

每当我聆听柴可夫斯基《1812交响曲》中的隆隆炮声时,总是从心底由衷赞叹库图佐夫和亚历山大一世为人类留下的宏大叙事。联想到1945 年5 月2 日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74 年过去,雕像依旧,犹如沉默的历史证人,抬头仰望,浮想联翩……

据说是斯大林本人注意到了美国硫磺岛插旗(今年清明节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我抚摸了原始照片)照片的宣传效果,命令苏联摄影师叶夫根尼. 哈尔迪从莫斯科飞往柏林,拍摄一张类似的俄国战胜德国的照片。哈尔迪带了一面巨大的苏联国旗,这张照片代表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性时刻。

(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

(七十四年过去,国会大厦雕像依旧,沉默的见证者。周励摄于2019年7月)

以践踏敌手旗帜彰显荣誉与胜利,这是叶卡捷琳娜爱孙亚历山大一世的一大发明。然随他征战1812打败拿破仑、指挥1814大阅兵的高级将领们,不少却因策划旨在推翻独裁专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而死在绞刑架或是西伯利亚苦寒岁月中。

他们比拿破仑1812的败将还苦:因为他们必须戴着沉重的脚镣在黑暗无尽的矿井服无止境的苦役!他们本拥有宫殿、财富、特权和数万农奴,却甘愿成为囚徒而永不屈服,这是比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更为隽永高贵的俄罗斯理想主义!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人们唾弃理想主义的时代,重温亚历山大的对十二月党人的影响,是多么震撼心扉!

然而亚历山大一世因个性优柔寡断导致各项改革最终失败,晚年沉溺于神秘主义和众多情妇中,长期不理朝政,黑暗专制抬头横行,怨声载道。

那些1812跟随他的贵族精英秘密策划起义,甚至刺杀他,他闻讯后没有去追究镇压,而是匆匆离开圣彼得堡去度假疗养,1825年12月1日突然暴毙(有传说称他没有死,只是归隐深山),12月党人起义应声而起,如火如荼熊熊燃烧……一代枭雄,亚历山大,他的一生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就在为彼得大帝1725年去世以来这场百年未遇的大变革——十二月党人起义点燃火种!

(1825年元老院广场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卡尔·库尔曼)


( 三 )

凝视着冬宫长廊叶卡捷琳娜大帝收藏的伏尔泰大理石坐像,  “历史,你究竟该如何书写?” 我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黑白分明的。” 

叶卡捷琳娜女皇生前酷爱“给她了生命的伏尔泰”,她是文化艺术最热心的资助者,她与路易十六情妇蓬巴杜夫人的不同是, 她比后者拥有更大的权力。

她大力资助狄德罗编写《百科全书》,一次她从俄罗斯驻法国大使处获悉狄德罗由于生活拮据,想以15000银币的价格变卖他的私人藏书,叶卡特琳娜立刻提出她愿出16000银币买下他的藏书,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要这位学者还健在,这批书就不可以离开他的屋子。”狄德罗每年另可领取10000银币的薪俸。狄德罗大为惊讶的给女王回信:

“尊贵的女王,我匍匐在你面前,我有满腹的话要向你倾诉……叶卡特琳娜,你的统治在巴黎真比在圣彼得堡更为有力!” 


伏尔泰在致女王的信中则说:“狄德罗,达朗贝尔和我,我们三个人向你谨献一瓣心香。” 不久,叶卡特琳娜在王宫盛情接待了穿着寒碜的狄德罗,鼓励他住在涅瓦河畔继续编写《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主编、启蒙思想家狄德罗)

让我捧腹大笑的是这件事让老伏尔泰妒忌得病倒了,1774年8月9日他忍无可忍地给女皇写了一封信:

 “夫人,在您的宫廷里,我肯定失宠了,女皇殿下把我抛到一边,转而喜欢狄德罗……您一点也不尊重我的高龄,一个胜利的女皇和立法者,怎么可以朝秦暮楚呢……如果我不是已到行将就木之年,一想起这件事来就会气死……” 


在伏尔泰去世五年后的1783年, 女皇宣布将克里米亚并入俄国版图,并祝贺她情人波将金的赫赫战功:俄国不仅控制了里海,而且还将黑海延岸扩大了1/3!望着扩张了近70万平方公里的俄国版图,叶卡捷琳娜豪情万丈地说: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叶卡捷琳娜让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第一强国, 彼时俄罗斯帝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将新俄罗斯、北高加索、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 并参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屡胜土耳其,俄罗斯的疆域达到鼎盛。

叶卡捷琳娜以其纵横恣肆的思维,才华横溢的视野闻名海内外,成为与彼得大帝齐名的一代英主,她也是欧洲史唯一被授予“大帝”之称的女皇。

这时她已年过半百,叶卡捷琳娜以幽默法语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

“叶卡特琳娜二世长眠于此……十八年忧烦寂寞的生活使她博览群书。登上了俄罗斯帝座后,她希望为民谋幸福,自由和财富。她性情宽仁、无宿敌、待人以恕、淡泊自持、乐天知命、维护共和、心地善良,故常常宾客满座,主持政事举重若轻。广交游,酷爱文学艺术。”

而同时代的乾隆皇帝在干啥呢?——闭关锁国,兴文字狱,洋洋自得,坐井观天。后期重用大贪官和珅,朝政腐败,最终致清朝由盛至衰亡。

(叶卡捷琳娜大帝)

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大帝,从普加乔夫到十二月党人,从拉季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到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一部罗曼诺夫三百年史正是由独裁者高压屠戮,理想主义者前赴后继交织而成的宏大史诗,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和其孙亚历山大一世则是介于独裁与共和之间的一抹亮色!

在冬宫博物馆,我耳畔回响起女皇在伏尔泰死后哀恸谦逊的真情告白:

“----正是伏尔泰和他的著作,形成了我的思想和判断……我是他的学生。我年轻时喜欢让他高兴。凡是我对值得向伏尔泰报告的任何行为感到满意时,我总是立即告诉他……”

回眸废黜彼得三世政变那晚,她表现得即坚强又优雅,用茎叶编成的花环象征着皇冠,褐色长发迎风飘逸,她集纤柔和刚毅于一身,身边是满头金发的儿子小保罗。“我们的叶卡捷琳娜小母亲!”

民众的欢呼声盖住了短笛和阵阵战鼓有节奏的乐声, 戎装策马的女沙皇检阅完最后一个向她效忠的部队后,已是晚上十时, 她满怀柔情地扑向她那大胆果断策划政变的情人, 用她的狂欢热吻感谢这位居功至伟的近卫军美男子奥尔洛夫!用作家马松的话说,她既沉溺于官能的多情善感又随时可止于优雅, 她那强烈情欲需要一个英武的体魄, 而他又必须是一个睿智有趣的谈话对手。

在奥尔洛夫公爵白色大理石宫殿前,美国团友斯图亚特教授给我看一本发黄的法国外交官约·卡斯德拉根据《俄宫史录》整理的叶卡捷琳娜登基34年情人名单和她慷慨赠款的一览表:

奥尔洛夫兄弟——1700万卢布

波将金——5000万卢布

朗斯科耶——7270万卢布

马莫洛夫——8800万卢布

朱波夫兄弟——3500万卢布


我仿佛看到年轻时翩若惊鸿的叶卡捷琳娜正在和奥尔洛夫激情缠绵,这是一位被她形容得像阿波罗一般阳光灿烂、英武迷人的皇家近卫军官,在彼得三世即将废妻将她遣送回普鲁士或关入大牢之际,奥尔洛夫兄弟果断逮捕并杀死了倒行逆施的彼得三世,为情妇登基扫除了障碍。 


(叶卡捷琳娜女皇情人奥尔洛夫公爵)

难怪叶卡捷琳娜读后既不气恼也不否认。作为单身女王她一直向宫廷坦然公开自己的情人,登基33年来每个阶段都有。

她例出自己33年的政绩表与法国作家的情人表作对照

按改革形式成立的新地方政府 29

新建城市 144

签订的大合约与条约 30

军事胜利(扩大俄国领士的1/3) 78

涉及立法的重要政令 88

各种安民和女皇手谕 123

总计        492


她认为上述政绩可以勾销她那份显得过长的情人名单带来的负面印象。她发出了一句来自内心世界的著名感叹:

“我的不幸在于,如果没有爱情,哪怕一天我也受不了。爱情,它是我一切抱负与雄心的驱动器!”

(格里高利·波将金,俄罗斯帝国军事领袖、叶卡捷琳娜二世著名情人之一,倚重鲁缅采夫、苏沃洛夫的军事统帅艺术,战绩显赫)


(四)

我穿过十二月党人广场,仰望着叶卡特琳娜献给彼得大帝的青铜骑士雕像,花岗岩底座是她的题词:

“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 ”

脑海中浮现出2016年在贝加尔湖看望特鲁别茨科卡娅公爵夫人墓地的情景,那里的一湖秋水诉说着感人哀婉的历史,引发肃穆思考。

在矿井小屋我捧起沉重的黑色镣铐,好像还能闻见十二月党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那久远的体汗……亚历山大一世去世不久,1825年12月14日青铜骑士雕像下十二月党人的聚集起义。

贵为皇家近卫团团长的特鲁别茨科伊公爵曾骑着高头大马跟随亚历山大皇帝穿过巴黎老凯旋门,这次他担任秘密起义总指挥,近卫军官们要抛舍祖传金银财宝,解放占全俄罗斯人口93%的农奴,推翻专制,实现共和。

俄罗斯贵族军官集体背叛自身体制的感人模式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惜年轻的特鲁别茨科伊公爵受到老上级、1812年卫国战争的著名将领、彼得堡总督米罗拉多维奇(最后被起义军官枪毙)的竭力劝说而放弃指挥,临阵逃脱,匆忙登基的尼古拉一世抢先以重炮攻击起义方阵、血流成河,没有重现当年逮捕彼得三世、保罗一世的奇迹。

上千名起义官兵和民众被打死,雷列耶夫等五人被绞死,特鲁别茨科伊公爵和121名政治犯被流放到贝加尔湖矿井服苦役。风姿绰约的特鲁别茨科卡娅公爵夫人拒绝沙皇的改嫁劝说,五千里外迢迢寻丈夫,胼手胝足,历经沧桑,直到54岁长眠西伯利亚。

(《青铜骑士——彼得大帝雕像》十二月党人起义发生地)

叶卡捷琳娜宫舞厅和琥珀厅精美绝伦,这里是叶卡捷琳娜大帝香消玉陨之地。

普希金曾在皇村贵族学校度过学习,他写下了歌颂十二月党人和妻子的不朽诗篇。

1825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皇亲国戚的妻子就是在这里举办告别晚会,然后勇敢出发去西伯利亚寻找服苦役的丈夫。步入宫殿,静谧优雅,时光倒流,宛如梦境, 我乘坐的荷兰美国号邮轮Holland America Line在此举办的专场小型私人香槟舞会,杯光交错中,不由想起涅克拉索夫献给十二月党人妻子沃尔康斯卡娅公爵夫人的诗:

(叶卡捷琳娜宫,十二月党人的贵族妻子出发地,沙皇曾在此劝她们改嫁 作者周励摄影)

“无论他遭到多大灾难

无论西伯利亚多么遥远可怕

我也要把心里所有的爱献给他

在那遥远的西伯利亚去……

我在他的面前双膝跪倒,

在拥抱我的丈夫前,

我先把冰凉的镣铐贴近我的嘴唇!”


(油画《亲爱的,让我先亲吻你的镣铐》)

沃尔康斯卡娅公爵夫人是第一个到西伯利亚寻找丈夫的女人,她是18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英雄拉耶夫斯基将军的爱女、彼得堡著名的美人,普希金心中的偶像,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沃尔康斯卡娅公爵夫人去西伯利亚之前,数百人为她举行盛大送别晚会,气氛悲壮,普希金本人到场。普希金后来写的《波尔塔瓦》就是献给沃尔康斯卡娅公爵夫人的:

西伯利亚凄凉的荒原

你发出最后的声音

那是我唯一的珍宝

我心头

唯一的爱恋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

在多年的情人波将金死于沙场后, 叶卡捷琳娜二世受到极大打击, 1796年突然中风倒在浴室,不久驾崩,享年 67岁。她的启蒙思想、伏尔泰的自由理论和普希金的正义诗篇,皆为俄罗斯理想主义的延续。这是一个在大时代潮流中勇于自我纠正的伟大民族,1989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他们引领了独裁专制的消亡和苏联的崩溃解体!

(作者在冬宫博物馆  2019年7月)

可以说,没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宽容,普希金就无法发表在流放期间那些优美的诗篇。

“我总想离开俄罗斯,我憎恨这黑暗无尽的农奴制度和金碧辉煌的无聊宫殿。我渴望见到法国大革命与共和胜利,这让我欢欣鼓舞。我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你。”

亚历山大曾这样写信给他的雅各宾派老师拉阿尔普。如果没有镇压十二月党人的尼古拉一世假惺惺的“宽容”,我们也不会看到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上尉的女儿》《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波尔塔瓦》等杰作。

女皇爱孙亚历山大一世还富有眼光地资助了大名鼎鼎的航海家别林斯高晋探索南极,后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探险家。可惜亚历山大一世晚年不上朝、不理政,沉溺于神秘主义和无数女人之间。

他忘记了他曾深深怀念的老师拉阿尔普,忘记了他曾深恶痛疾的独裁政体,他那空空荡荡的孤寡朝廷仅剩下“皇上万岁”的仪式感。专制横行,民怨鼎沸,十二月党人起义烽火点燃!

(打败拿破仑的亚历山大一世,其大半生向往共和)

(瑞士西庸城堡,领导1798沃州独立革命的雅各宾派拉阿尔普,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精神导师与挚友)

在法国大革命230周年之际,回望十二月党人对中国影响亦意味深长。民国时期无数高官显贵世家公子千金抛弃一切,投奔革命,如陈布雷、陶希圣的女儿(尽管解放后被打成右派,十年浩劫含冤自杀),高尚灵魂唤醒大众,熊熊烈火来自民间!

《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是涅克拉索夫的著名长诗,发表后引发强烈反响。这首叙事长诗写了偶然相遇的7个农民寻求“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这个问题的答案,表明当时俄国是一个“没有幸福的地方”,而只有奋起反抗的人最终才能得到幸福。

涅克拉索夫和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办的杂志《现代人》和《祖国纪事》成了宣传民主自由的喉舌,10年发表1000多篇尖锐檄文(能在沙皇眼皮底下发表,堪称奇迹),涅克拉索夫去世的葬礼极为感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满含热泪的悼词称之为“自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以来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此时人群中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拥护者们阵阵高喊道:“不,涅克拉索夫更伟大!”

(前苏联邮票上的民主派诗人涅克拉索夫)

1825年12月14日起义失败后,在严酷的刑讯中十二月党人坚毅凛然地宣称自己是1812的普罗米修斯, 而最初这把火即来自叶卡捷琳娜大帝崇拜的伏尔泰和亚历山大一世崇尚的自由思想、以及十八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亚历山大·拉季舍夫!

1789年贵族官员拉季舍夫发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描述了俄罗斯农奴的悲惨命运,提出“以暴力推翻专制农奴制”,《旅行记》出版后,立即被叶卡捷琳娜二世当局焚毁,同时女皇下令将拉季舍夫逮捕,先被法庭处以死刑,后改判七年流放西伯利亚,妻子死于饥寒交迫流放途中。

1801年亚历山大一世登基,囚犯作家获得赦免,并被任命为宪法委员会委员。然而拉季舍夫的社会理想化为乌有;1802他因主张推行英国式立宪,被担心惹怒贵族的亚历山大一世解聘而自尽身亡。

拉季舍夫成了女皇和皇孙担心被推翻、草木皆兵的牺牲品。拉季舍夫儿时曾做过叶卡捷琳娜女皇登基典礼的陪伴花童,成年后他担任政府高官,世袭贵族的生活本可安逸无忧。但理想主义就是“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 

为了俄罗斯农奴的解放, 他自杀后留下的手抄本《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成为跨越十八、十九世纪的火炬,照亮了十二月党人起义的第一道曙光!

(拉季舍夫当年写了《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唤醒无数公爵伯爵近卫军军官投入十二月党人起义)

我多次去彼得保罗要塞探访曾关押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牢房, 从那里出发,又去了贝加尔湖伊尔库茨克去寻找他服苦役的足迹。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下令逮捕,同年6月《现代人》被勒令停刊。

7月7日他被关入彼得保罗要塞。在囚禁与流放中他毫不沮丧,写下了充满激情的《怎么办》(1862一1863),影响了列宁也影响我们这一代人。1864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处以残酷的假死刑, 然后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盐场服苦役,前后达21年之久,1889年6月被准许返回故乡萨拉托夫。

4个月后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而迫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 居然就是年轻时深深同情十二月党人, 与老师茹科夫斯基一起到西伯利亚看望他们的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3月他遭民意党成员刺杀身亡)。

(影响了中外几代人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1887年5月8日,年仅21岁的亚历山大(列宁的哥哥)因预谋暗杀沙皇罪被亚历山大三世绞死,他在法庭慷慨陈词“憎恨皇权专制。这是我的选择。”

列宁的母亲得知大儿子被处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有人猜测,十月革命后,列宁之所以要处死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哥哥报仇。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七人在十月革命中遭集体处决)

(长期不理朝政,重视仪式感的尼古拉二世,1913举办罗曼诺夫王朝300年纪念庆典。俄罗斯民众首次看到了小王储阿列克谢。5年后他们一家被列宁政府集体处决。)

孟德斯鸠曾说:“在专制政体中,人们越是心存恐惧,这个政体就越完善。” 

彼得大帝的继承者们是如何催生了包括十二月党人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的反叛者?以罗曼诺夫王朝顺序,我们可以看到崇拜伏尔泰的叶卡捷琳娜女皇杀了普加乔夫,迫害“比普加乔夫更危险”的作家拉季舍夫,令其家破人亡;崇拜瑞士共和革命家拉阿尔普的亚历山大一世则放逐普希金,解聘立法委员拉季舍夫,导致其绝望自杀。

尼古拉一世残酷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解放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假死刑”和苦役流放迫害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亚历山大三世以制造流言蜚语人身攻击,借法国人丹特士之手杀害了普希金(见莱蒙托夫《诗人之死》),其子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称为1905镇压和平请愿民众的“血腥尼古拉”,因皇太子阿列克谢患有血友病,他多数时间与家人隐居皇村和黑海的利瓦吉亚宫,长期不理朝政,只崇尚万众欢呼万岁的仪式感,重用癫僧拉斯普廷,解散两届杜马,任命斯托雷平一面大刀阔斧改革, 一面残酷镇压异己,绞刑架林立,人称“斯托雷平的领带。”

1911年斯托雷平在陪同皇帝和公主们看歌剧时被担任秘密警察的民主人士枪杀,倒在血泊中的他居然说:“皇上,我愿为你而死。”次日沙皇跪在奄奄一息的斯托雷平床头,不断掩泣说:“我对不起你。“

1916年沙皇夫妇视为上帝之赐的“妖僧”宠臣拉斯普丁被驸马费利克斯·尤苏波夫亲王(其妻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外甥女伊琳娜公主)等宫廷显贵合谋骗至尤苏波夫宫地下室暗杀,皇后闻讯号啕大哭。这两位“认真”理朝政的“大总理”先后一命呜呼,注定了“不理朝政”的尼古拉二世的悲催结局;执政末期率参一战,一败涂地,民不聊生,俄罗斯先后爆发了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他的统治,后者最终结果了他的性命。

(圣彼得堡 尤苏波夫宫。宫殿地下室“ 癫僧末日:谋杀拉斯普丁”实景蜡像馆,左为尤苏波夫亲王。作者周励摄影,2019年7月)

我们儿时耳熟能详的故事已渐行渐远,怀旧梦醒,世界已是赤裸裸的利益竞技场,然总还有理想随“星虫”跳跃。我好奇:未来火星的小小人类,将是“威权”亦或“共和?”

行文至此,纵观俄史,亚历山大一世晚年不理政引爆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二世晚年不理政引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仪式感比批文上朝重要,今日人山人海庆典、明日万邦来朝盛宴。凡事不顺耳的不听、不看、不闻不问。周围尽莺歌燕舞之声、阿谀奉承之人;如癫僧拉斯普丁。有异见,就逮捕,有请愿,就开枪。霎那间呼啦啦大厦倾倒,血红雪白,还没回过神,罗曼诺夫气数已尽,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解决专制独裁的唯一的处方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无论这个最高权力机构叫罗曼诺夫或是李曼诺夫。斯大林曾问:“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 ” 丘吉尔:“我打仗就是保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力!”

(俄罗斯国家美术馆 普希金雕像)

后续

此刻,从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到贝加尔湖的辽阔的天空,回荡着普希金的不朽诗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在西伯利亚矿井的深处,

请保持你们高傲的耐心,

你们思想崇高的意图

不会被痛苦的劳役消泯。

不幸的忠贞姐妹——希望,

在昏暗潮湿的矿坑下面,

会唤醒你们的刚毅和欢颜。

一定会来到的,那渴盼的时光:

爱情和友谊一定会穿过

阴暗的闸门找到你们,

就像我这自由的声音

来到你们服苦役的黑窟。

沉重的枷锁定会被打断,

监狱将会崩塌在入口,

自由会欢快地和你们握手,

弟兄们将把利剑交到你们手中!

谨以此文纪念

法国大革命230周年

叶卡捷琳娜大帝

亚历山大一世

高贵的囚徒十二月党人


【作者简介】

周励,旅美作家。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自费研读MBA,1987年创业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发行160万册,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获“十月”文学奖。2006年出版《曼哈顿情商》,近年发表探险文学《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极》《攀登马特洪峰》等。任纽约美华文学艺术之友联谊会会长。   感谢周励女士授权发布本作品。


周励作品延伸阅读


被遗忘的“炼狱”: 周励与尼米兹石碑

曼哈顿女人重磅推出《亲吻世界》

华裔传奇母女相继离世: 史海祭英魂

一本书·两座城 曼哈顿女人的"前世"今生

被隔离的日子: 周励vs梵高的眼泪


周励最新力作


━━━━━━━━━━━━━━━━━━━━


【留美学子】已发2085

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脚踏实地·坚守7年公益分享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studyusa88@yahoo.com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