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堂行走的电影美育思政课

张惠娟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2022-08-14



一堂行走的电影美育思政课

——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白描


本报记者 张惠娟


7月12日傍晚,一辆标有“电影下乡”的电影大篷车,缓缓驶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乡镇中国工农红军遵义苟坝会议红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影美育支教团”成员下车后,麻利地做起了放映的准备工作,因为“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活动的“首秀”不久后将在这里开启。


晚上8点,夜色渐浓。学校广场上,竹竿支起来,白色的幕布挂起来。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蝉声,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涌进来,小脸儿上洋溢着兴奋。放映员翟君婷虔诚地用手按下放映机,一束光在银幕上定格,电影《1921》的画面和音乐响起。


红色的贵州遵义,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活动的首站。而红色师大与红色革命老区的精神联结,也在这里开启。

(支教团乘坐电影大篷车入场)



电影就像“一束光”


翟君婷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电影专业2020级研究生。虽然学的是电影专业,但这却是她首次在公开场合操作放映机,“当机器打开的一瞬间,我很是感动,一种对电影的自豪感和崇敬感油然而生。”


作为翟君婷的搭档,北师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四学生陈思仿协助君婷操作放映机。看到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荧屏,她内心充满了激动。陈思仿儿时在乡下外婆家有过一次看露天电影的经历,虽然剧情是什么,完全记不清了,但那种感觉一直让她对电影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后来考到北师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她经常去学校隔壁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电影,尤其喜欢看那种胶片的、经过再修复的老电影,“我觉得电影,就是一束照亮心灵的光。”


《1921》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让孩子们很感动——共产党人李达在不足10平方米的狭窄、昏暗的小屋内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忙到天明,随后从天窗翻到屋顶。一脸严肃的他笑容灿烂地张开双臂拥抱太阳,似乎把一切烦忧都抛到了脑后。“这是电影的一种表达艺术,用阳光来表达对即将发生的改变的期望”随着电影的情节,电影专业的大学生们,给孩子们分享电影的画面语言之美。放映过程中,支教团成员和孩子们常常会有互动交流。


135分钟的片长、厚重的题材,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但是这些孩子们大都认真看完。8岁的玲玲(化名)一直等到荧幕上最后一个字幕滚完,银幕收起后才站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支教团老师问玲玲,“你能看懂吗?”玲玲羞涩地摇摇头。这是玲玲人生中第一次看电影,“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今天。”玲玲的回答,让思仿和君婷眼睛湿了。


君婷告诉记者: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但像玲玲一样,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看过一场电影。虽然《1921》的剧情他们并不能看太懂,但孩子们都很认真、很享受于这个过程。“或许,这个活动本身就像一束光,打开他们心中好奇的、对外面世界期待的光。”


“在乡村,我重新定义了‘美’”


露天电影、公开课、活动课结束后,支教团成员还要去个别孩子家进行互动家访。


从学校到小军(化名)家,要穿过一条田间小路。路两旁是绿油油的水稻,路边还有各种野花。得知女老师们喜欢花,小军在小路上迅速地跑来跑去采摘了一大把野花,塞到支教团老师手中。


平时大大咧咧十分调皮的小军此刻所流露的这种温情,让她怦然心动。家访时,小军又露出了男子汉担当的一面。他帮助爷爷奶奶搬运了小卖部进来的货,还用视频向半年没有见面的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汇报了“老师到家里来”的喜事。支教团大学生的到来,成为让他们高兴好几天的事情。

(小男孩奔跑着,手里拿着刚刚采的很多小野花,他还要送给更多没有到家里来的大学生支教团的老师们。孟雅洁 摄)


“作为学习电影艺术的大学生,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但是,这次经历,让我学到了书本中没有的美。”“树上鸟鸣、路边田野中的水稻、唯美的落日、送野花的小男孩……我的脑海中定格着特别的美!”在陈思仿看来,这次活动虽然是“美育下乡”,但他们也收获很多,“乡村是一所天然的美学课堂,自然的风景,淳朴的孩子,这里让我重新定义了‘美’……”这次支教的经历,给思仿的四年大学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乡村之行,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我难得的、意义非凡的毕业旅行。我坚信,我未来的艺术学习、创作之路上,会飘有泥土的气息。”


和陈思仿一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戏剧与影视学2020级研究生王颖从小在城市长大,对留守儿童、对乡村没有直接的认识。“之前,提起农村孩子,我会觉得他们很拘谨。但这次近距离的接触,我发现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打动了我。”让王颖感动的是,在露天电影开始前,孩子像期待看“春晚”般的激动。他们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从小卖部买了棒棒糖等小零食,然后热情地塞到志愿者老师的手里。“电影是链接我们和乡村孩子们的桥梁。因为相处的时间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四天,但每个孩子都将我们当成哥哥姐姐。”孩子们记下了支教团成员的电话号码,他们离开的当天,支教团成员接到了孩子们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孩子们常常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些啥好,但却常常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幸福感倍儿强。王颖说,向美而行,她期待今后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行走在乡村里的“思政大课”


支教团成员中,就读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徐隆胜是从贵州西南部小城考到北师大的公费师范生。这次回到家乡支教的经历,对他而言,感受深刻。


作为公费师范生,徐隆胜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基层学校任教。但徐隆胜从来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这次支教,让我更加坚信: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逃离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家乡不再贫困。”


“优师计划”师范生代表李若雨也表示,作为“未来教师”,来到北师大,就应当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光影之美涵养乡村青少年对美的感知力和人文艺术素养。”作为一名从贵州走出来的大学生,徐隆胜内心更知道这些乡村孩子内心渴望什么。在北师大学中文专业的他,深知文明之美、知识之美给乡村孩子内心世界所带来的丰盈和滋养,“美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遵义活动结束后,他又踏上了另一条由他发起的、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师范生教育实践之旅,“乡村教育的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会一直努力。”


“当一块块银幕亮起来,我就期待着每个孩子心里的梦想也能亮起来。”谈起此次美育支教活动的初心,“电影下乡”活动的总策划、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说,希望用光影点亮乡村少年的未来路,从而逐步提升乡村青少年的艺术感知力和人文素养。也通过这种联结,让新时代的大学生重新认识到电影对于大众的意义,重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师范生、未来教师的意义所在,坚定投身乡村教育的理想信念。


作为活动的联合主办方,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表示,愿意为这堂行走的“思政大课”贡献馆藏资源。


露天电影放映、主题宣讲、电影情节戏剧再现、公开课……短短4天的“电影下乡”贵州站活动结束了,接下来,大学生美育支教团的电影大篷车还会走进中西部教育环境相对滞后的地区,不断拓展美育支教行的路线。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以电影为媒,做好基础教育点灯人,让乡村美育持续生长。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以电影为媒,种下乡村发展常青树,让神奇的光影和故事共鸣乡村振兴新乐章……”徐隆胜说,他们在出发仪式上以青春名义的宣誓,会成为他们整个支教过程中的灵魂,而这种精神信念也会伴随自己作为“未来教师”的一生。


责编:张惠娟

制作:张奚若

审核:贺春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