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谢你,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曙光……”

融媒体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3-06-04

往期精彩

全国仅10项!我校获环保科技领域最高奖!

本科专业,+3!

《学习时报》刊发校长李北群署名文章:更加重视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4月26日上午

我校2019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的沈飞鸿同学

在明基医院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总时长4-5小时

共捐献24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成为南京市第149位、江北新区第11位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

将拯救一个素未谋面的小生命


这一次,他终于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2019年,大一的沈飞鸿第一次看到献血车进校园,从没体验过献血的他抱着一种尝试的念头,主动参与了无偿献血活动。此后的四年间,沈飞鸿参与献血17次,共6700ml。获得无偿献血证17张,江苏省三免卡,获得2021年南京高校无偿献血二等奖、2022年南京高校无偿献血三等奖。



在医护人员的介绍下,沈飞鸿了解到成分血可以大大提高血液的利用率,他希望自己的血液可以更好地被有需要的人使用。在通过了一系列的检查化验之后,沈飞鸿捐献了成分血。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的过程不同,沈飞鸿需要持续地接受抽血、提取血小板、回输生理盐水的过程,大约两分钟一个周期,如此循环往复经历90至120分钟结束。




在一次捐献成分血时,沈飞鸿偶然看到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于是,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有机会为重症血液病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并提供捐献移植等。他希望可以为他人的生命提供自己的力量。“如果能够刚好匹配到一位患者,让我能够拯救TA的生命,我觉得这是缘分,也是我应该做的。”沈飞鸿说。



2023年3月,沈飞鸿接到了血站医务人员的通知,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接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我很开心也很坚定,希望能够成功完成这项捐献。”因为在此之前,沈飞鸿已经接到过两次血液配型成功的通知,但均因种种原因最后没有进行捐献,他倍感遗憾。但这一次,他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共同奔赴这项伟大的小事业


虽然有过十余次献血经历,但沈飞鸿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因为手臂有了移动,导致事后胳膊出现了浮肿和淤青。看到沈飞鸿有一些局促不安,医护人员便细心为他包扎和观察。此后,沈飞鸿也更加注意献血时的细节,既帮助别人,也保护自己。


献血时,沈飞鸿不仅遇到同龄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年长的前辈,他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时间来献血,这份大爱让沈飞鸿动容。“我觉得自己很渺小,社会上还有更多更善良更无私的人再奉献,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沈飞鸿说。这份的经历给了他启发和力量,他更加坚定地为这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沈飞鸿的家人十分支持,也不免担心和紧张。在沈飞鸿详细地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意义以及并不会对身体的造成伤害后,他们才放下心来。在得知沈飞鸿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他的辅导员严心田表示,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沈飞鸿是个踏实低调的学生,他多次参加无偿献血,也常通过志愿活动帮助别人。”严心田说,“许多同学知道沈飞鸿同学的事迹后都觉得很受鼓舞,都希望未来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4月21日,沈飞鸿正式办理了住院手续,每天早晚都会各打一针动员针,白天会有常规的量血压,晚上睡眠时会有护士来进行抽血检验。从接到通知到住院准备,沈飞鸿只把捐献造血干细胞当作稀松平常的一次献血经历,并没有因为未知和捐献的意义赋予这个过程过多的压力。


4月26日,沈飞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当天,学院和校团委的老师们还特意去医院看望慰问了他,为他大爱无疆的行为点赞!



上午捐献下午答辩,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沈飞鸿是一个喜欢探索,富有好奇心的人,他总是会对未知抱有期待,也不乏主动尝试的勇气。不仅是献血,作为通信工程的学生,他对软件方向前沿的热点非常关注,总是走在热点开发的第一线。


沈飞鸿喜欢通过做模型、看动漫、健身等点滴的小事调节自己的心情。他从高中开始就喜欢拼装模型,“做模型的过程是枯燥的,但是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耐心和细心,最后成功做出来的那一刻,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沈飞鸿就完成了三个MG高达、一个RG高达和三个SD高达模型的制作,每个模型因难易程度不同会花费四五个小时到二三十个小时不等的时间,非常考验制作者的耐心与毅力。



健身也被沈飞鸿视为一种放松解压的方式。每当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或者在闲暇之时,他就会做一些健身运动。经过一番汗水的挥洒,学习的焦虑便自然消散,为他当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是一个低调、慢热、清醒、温暖的人。”沈飞鸿的舍友说,如果不是辅导员老师告知,很多同学甚至都不知道他经常无常献血,并且做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住院的日子里,沈飞鸿还在同时准备毕业论文的相关事宜。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决定在医院完成毕业论文数据处理与答辩PPT的制作。“比起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和影响,我更关心的反而是毕业论文。”沈飞鸿打趣道。


在4月26日上午结束捐献后,沈飞鸿下午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参加毕业论文的预答辩。在他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件小事,“有人需要,那就出手相助,不必多言。”


流动的鲜血连接着沈飞鸿和陌生人,他想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在疾病和死神面前也有一份浪漫。患儿的家属给沈飞鸿写了一封感谢信,“孩子还那么小,还没有好好地看过这个世界”“当得知配对相合的消息时,我们喜极而泣”“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感谢你心存大爱,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曙光”……


看到这封信,沈飞鸿也忍不住流泪了。“如果说参与捐献是一种善良的话,我认为这种善良应该是一种常态,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END
最近微信改版,公众号有没有“走失”的感觉
那就快为南信大官微设置“星标”吧就能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最新推送哦动动手指头,我们从此不再错过!


文字:张亦宁 杜景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俞文博

责编:李依娜

审核:林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