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城市养三孩,代价是一套房?

蒋晓婷 直面派 2022-04-25

三胎政策出台后,“养儿成本”成为热议焦点。


每生一个小孩奖励100万元,这是人口学者梁建章给出的建议,但据其估算,在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费用,“远不止100万元。”


3年前网上流传的一份国内十大城市育儿成本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养孩成本高达200万元以上。



与之相对比,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年Q1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前三甲北京、上海、深圳的打工人平均月薪分别是11187元、10814元、10247元。


过重经济负担成为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出生人口仍有下降的原因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在三胎政策出台当天接受新华社专访中谈到,当前“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


其中,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


与三胎政策相继出炉的,还有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根据官方介绍,这将是囊括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的一揽子计划。


对一线城市三胎家长而言,他们选择多生的理由可能不同:要么希望让孩子能够彼此陪伴成长,排解独生子女的内心孤独;要么希望更多子女可以分担未来的养老压力。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由于三孩,父母背上的经济压力更重了。



如果要一笔笔算养育三胎孩子的经济账,37岁的邱婷担心,自己可能没了活下去的勇气。


邱婷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公关,年薪四五十万,她的先生开一家公司,两人的收入在北京属于中等偏上。


2019年意外怀上三胎时,邱婷犹豫了好几天,担心自己精力不够,政策不允许,超生恐怕影响自己和丈夫的工作,最终没斗得过胎动,她和丈夫达成一致,坚持生下三娃。


和很多教育焦虑的中产父母一样,邱婷绝不允许三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就意味着巨额教育支出。她粗略估算了一下,“按照北京的普通培养水平,养大3个孩子应该要花500万,”约等于一线城市郊外一套房。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官方一项数据显示,相当比例家庭想生不敢生的原因中,经济负担重排名第一,占比达到75.1%。


来源:数据宝


2009年,邱婷的大女儿出生,6个月上早教班,14个月学游泳,3岁开始学画画和英语。到两个孩子上小学,每人每年在学而思报4次班,一次3000到5000元,画画班一年6000元,舞蹈班一年7500元,架子鼓一年学费1万元,这样算下来,每年两个孩子光是课外辅导费就近10万,还不包括寒暑假夏令营和节假日出游的费用。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邱婷有预感,课程会越来越贵。但她不能放弃,前期学习了好几年,沉没成本太大,她只能硬着头皮坚持。2019年三娃的意外到来,让她压力更大,“没经济能力招呼三个。”三娃出生后,邱婷变得佛系起来,不再给三娃报班。


在生活开销上,“多个孩子不是简单的添双筷子。”邱婷说。光是生产这一关,就比平常人贵。8年前在公立医院生娃花费要上万,超生娃没办法办准生证,只能选私立医院,费用相比于公立医院,至少翻倍。


日常吃喝、水电费、日用品消费大几万,加上邱婷工作繁忙,每月还得花一两万聘请全职阿姨,三娃还需要专门的育儿嫂照顾,月薪保底7500块,一直持续到孩子3岁上幼儿园。


35岁高龄生娃,邱婷的身体频频出现骨质疏松、腰肌劳损、乳腺增生等问题,生育后更是不堪重负,坐月子期间经常喘不上气,要养好身体,一笔笔都是钱。



在上海生活的33岁三胎妈妈法布里,把账算得更细:家庭人口增多,一家五口从100平米的房子换到150平米的三室两厅两卫,每月再背负2万房贷。怀孕、产检、生育在三甲医院要大几万;孩子幼儿园每年6万;钢琴、绘画等兴趣班一年十多万;从小学到高中,12年上学周期存在的补课费、生活费加起来至少150万;大学去国外读书,4年的学费要几十万,保守估算,养大一个孩子要200万,三个孩子就是600万,“一套房没了。”


明面上的花销之外,与生育相伴的职业受阻、落户压力、生育损伤等,也是父母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因为怀第三胎,邱婷失去了向上攀升的职场空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超生妇女有产假,但没有生育保险和产假工资,一旦怀孕,产假没有收入之外,职业发展也被一键暂停。


更麻烦的是,一旦打上超生烙印,孩子在北京上学也有障碍。北京一个住房只有两个学籍名额,邱婷的三娃上幼儿园的机会都要排在大多数孩子后面,未来想入学接受9年义务教育,也远比其他人麻烦,不知道该花多少钱疏通。


三胎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让邱婷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新希望。但目前为止,官方尚未给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落实方案,而邱婷的三娃已经2岁,即将迈入幼儿园。


为了生三胎,法布里被迫辞去外企年薪百万的工作。此前一年,她刚完成职场跃迁,从广告公司跳槽到外企,年薪从30万涨到百万。没等她大展拳脚,同一年,法布里意外怀孕,计划之外的三胎,打乱了她的全盘升职规划。


她想生下孩子,但高强度的工作让她进退两难,和身在外企年薪百万的丈夫商议后,她只能选择辞职。


到5个月后重返职场,法布里再难回到外企,即便做回广告老本行,又匀出部分精力经营自媒体账号法布里夫人Even,拥有数十万粉丝,所有的收益加起来,和外企的百万年薪相比,仍然差了一大截。




育儿重压之下,部分三胎家长选择了“躺平”式育儿——教育上没有期待,生活上不想攀比。他们不鸡娃,不给孩子报补习班,也不望子成龙,日常育儿花销基本全在生活上。


45岁的陈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年薪有30万,尽管收入在北京并不算低,但平摊到4个孩子身上却有些捉襟见肘,只能被动放弃鸡娃。


再加上日本籍妻子全职在家带娃,认识陈涛的人都替他捏一把汗,“一个人要负担6张嘴,还有4个嗷嗷待哺的小孩。”


但无论从感情还是经济上考量,陈涛都希望至少有3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多孩家庭,上面有哥哥姐姐,从小家里三个孩子一起长大的经历,让他觉得幸福。从现实方面想,他希望孩子们可以互相分担未来的养老压力。


2010年结婚前,陈涛就跟妻子商量好,未来要3个孩子。此后五年抱三——两儿一女,最快效率完成计划。而卡在2016年二胎开放前后,2014年出生的二娃属于超生,虽然没罚款,但户口到手不得不等到2年后。二胎放开后,陈涛的三胎计划来得容易多了。2019年意外怀上第4胎时,陈涛依然坚持生下来,他觉得,意外怀上的孩子,是老天送来的礼物。


家住北京东五环,房租有公司帮忙兜底,帮陈涛减轻了部分压力。生活层面上,陈涛和妻子生活物资靠网购,一家六口几乎不下馆子,4个孩子则是喝母乳长大,用平价尿不湿,衣物循环利用,每个月生活消费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每个孩子2000元,“4个孩子需要8000块左右。”



教育支出上除了必要的课堂学费之外,陈涛没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偶尔参加小区组织的兴趣课程,如游泳和乐高等,都是免费蹭课。偶尔去东南亚等国家旅游一番,提升孩子的见识,花销也不算大。


与陈涛不同,36岁在家全职带娃的吴辰是主动放弃竞争。尽管她和丈夫没有北京户口,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好在2008年丈夫创业做灯光音响租赁,碰上市场红利期,一年收益30多万,在通州买了自己的房车安居下来。后续遭遇政策限制,公司收益大跌,近几年业务平稳,每年仍有三四十万进账。


吴辰出身教师世家,家族十几个长辈都是学校各科老师,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被应试束缚,不在成绩上给孩子施加压力。”


她家的孩子没上早教班、补习班,甚至免了幼儿园、学前班以及小学课堂教育。一直到今年5月,考虑到在家照顾三娃,精力顾不过来,吴辰才把8岁、6岁的孩子就近送进一所民办小学,她的要求也不高,孩子只要跟上学校教育就好。


唯一一次在教育上花大钱,是在3年前。她把两个孩子送进国学班,让孩子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每人每年学费5万,学了2年,等于花了20万。


去年年底三娃出生后,吴辰算了一笔账:一家五口的每月生活费在3500块左右,平均每天开销不到120块。


与陈涛每个孩子月均2000元相比,吴辰把生活精打细算到了极致:三个孩子喝的都是平价奶粉;没请过育儿嫂,只请双方父母帮忙;日常穿着上,三个孩子一直穿同辈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偶尔添新衣,也从不追求名牌和最新款;外出旅游则是借着丈夫出差的机会,带孩子短暂自驾游玩玩。



但在现实面前,陈涛的佛系育儿并不容易。


“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每人至少需要80万。”根据陈涛的计算,他的肩膀上至少压着300万的担子。


去年被疫情影响导致入不敷出,陈涛对未来的忧虑更重了。两个孩子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最小的女儿一岁半,还在用尿不湿,一举一动都向着陈涛的钱包挥起大刀。未来四个孩子排队上高中,别说课外补习费用了,光是思考孩子的高中学费,就够陈涛头疼。


四个孩子的户口都在老家青岛,如果想在北京上学,只能选私立高中或者国际高中,这意味着光是学费至少20万,4个孩子加起来就得80万。


陈涛的打算是,要么回老家,学费能便宜很多;要么让孩子出国,借助妻子日本户口的优势,“日本12年义务教育,高中免费。”



想到未来四个孩子的大学学费、生活费,陈涛就一阵头大,“四个孩子挨个上大学,年薪30万怎么够用?”


陈涛想尽快开辟第二职业,或者换份新的高薪工作,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下班要接送孩子,在家要管孩子。”如果要在收入上有大幅度增长,可能要等十年。


而随着国内教育陷入内卷,课内学习减负,倒逼着家长们在课外争分夺秒。有家长曾跟直面派吐槽,在北京,不想拼娃,但养个普通娃同样费劲。他家孩子所在的小学班级,所有人放学后都上补习班,就算跟风随大流也要让孩子补习,不然就是另类。“应试教育下,孩子要顺利小升初,考高中,上大学,每一个阶段,孩子、家长都得脱层皮。”


吴辰佛系育儿成为朋友圈清流的同时,也让不少家长难以理解,“孩子没有北京户口,又不上补习班,未来孩子怎么跟人竞争?”


即便吴辰的态度一以贯之,“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但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她也做好了两手准备。


乐观一点讲,她期待国家开放三胎后,会有政策扶持非京籍的孩子在京高考,同等享受京户考生权益,能上普通本科就足够。


悲观一点想,如果孩子们不想高考,或者没能力在国内高考,她就攒钱送孩子去国外。“出国能接受国外教育,开支虽然大,但比起从小上补习班的费用,不算多。”吴辰说。


(徐宁、邱婷、吴辰、陈涛系化名)

薛亚萍、邢思远亦有贡献。


图源:视觉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