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阅读 | 幼年与历史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本届“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是“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七份入围方案的公开展示。七份方案的策展人/团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出发,或是对既定历史叙事、理论观念进行反思,或是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某种现象背后所被隐藏和遮蔽的部分,或是关注于某种艺术形式及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研究对象与范畴清晰明确。入围结果公布后,七组策展人/团队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呈现了一场高度凝练、多样态的,兼具研究性与视觉性的方案展示。最终获选方案将于2020年春季在OCAT研究中心正式展出。

欢迎大家在微信平台留言发表意见。



幼年与历史

安德里斯·布林克马尼斯(Andris Brinkmanis)、保罗·卡弗尼(Paolo Caffoni)、印帅

展览《幼年与历史》宣传海报


艾瑞克·贝特伦,《四种变调》,2009/2019,装置,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Erick Beltrán,4 Inflections,2009/2019, installation,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印成深红色的词语,被粗细各异的线条与符号串联在一起,纵横交错,如同原本散落的音符,被安排在时间与空间两条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的轴线上,形成了曲谱中丰富的多重变调。

这首“变调曲”是由墨西哥艺术家艾瑞克·贝特伦所谱写的。往昔、游戏、现在、死亡、幼年、幽灵、未来等等,这些看着略带无序的词语源自意大利哲学家乔治·阿甘本在1978年出版的理论文集《幼年与历史》。贝特伦将其中的关键词转化为视觉图表,词语在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表达,而是被物化、延伸并形成了一种新的阅读、理解和解析模式。

各个语言版本的《幼年与历史》, 作者:乔治 · 阿甘本


我们选择《幼年与历史》作为展览的题目,但展览并不仅仅是对该哲学探索的例证或改编,也不希望简单作为一个罗列童年的历史展览。相反,我们尝试面对阿甘本指明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挑战,并将其转译至美学和视觉艺术领域。将贝特伦的作品看成序曲,在展览的研究阶段,我们提出了:

教育–意识形态,游戏–玩具,记忆–历史,经验–语言,自然–文化,音素–字素–声音,理性–非理性,普遍–特殊,线性时间–其他时间关系 

这些相关同时层次丰富的对应关系。

展览“幼年与历史”将呈现与童年有关的,源自各种文化传统与时代的物品、作品、游戏和其他物件。策展团队希望通过收藏与展示,创造出可见的“物件论述”,帮助我们重读历史。展览中收集到的每一份材料都是其文化背景的见证者,记录了不同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下“幼年”这一概念的产生和逐渐转变。为了进一步的细化与明确展览的研究,我们阶段性地提出了三个方向性的问题:
问题 I  儿童本位与儿童视角
问题 II 教育与再现形式
问题 III 时间–仪式–游戏

展览平面图与空间示意图

现有的场地天然地形成了三个拥有丰富体验的空间,他们相互独立的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关联性;这也正好契合了我们提出的三个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问题。(方案展着重于展览的结构与问题I、 问题II。)

展览现场

拉脱维亚导演赫兹 · 弗兰克通过电影,对儿童所经历的情感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实验拍摄,电影未曾揭示儿童看到的东西,我们只能从他们不断变化的表情中猜测。

赫兹·弗兰克,《十分钟年华老去》,1978,电影,作品由拉脱维亚国家电影馆提供
Herz Frank,10 Minutes Older,1978,film,courtesy of National Film Centre of Latvia


然而是我们在看孩子还是孩子看着我们?好像在镜子游戏中,我们面对的是熟悉的凝视,但却无法复制和完全理解。面对幼年的凝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分析方法,能解构历史和当下的主流叙事,同时瓦解诸如理性与非理性、普遍与特殊、自然与文化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

这种熟悉却无法被完全理解的凝视,借由扬 · 勒曼森和奥尔加 · 拜戴尔 · 波利卡夫制作的短片《我八岁了》,被带入了上世纪60年代法农正与生活在突尼斯的阿尔及利亚儿童难民的历史语境之中。

奥尔加 · 拜戴尔 · 波利卡夫、扬·勒曼森,《我八岁了》,1961,单频录像,作品由Simone de Beauvoir影像中心提供
Olga Baïdar-Poliakoff, Yann Le Masson,J’ai huit ans,1961,single-channel video,courtesy of the Centre audiovisuel Simone de Beauvoir


尽管影片收集拍摄了儿童在亲身经历之后,所绘制的关于战争的图像,看似站在儿童的视角之上,然而剪辑与拍摄又重新将情景带回了成人的语言系统。


展览现场:哈伦 · 法罗基与让 · 吕克 · 戈达尔文献


艺术系统内部的生产方式决定着语言系统,将视角固定,新的视角需要在断裂与改变中形成:哈伦·法罗基在1977年,让 · 吕克 · 戈达尔在1978分别进行了电影语言的新实验。

哈伦 · 法罗基,选自“Einschlafgeschichten: Brücken”(睡前故事:桥)系列,档案照片,1977,作品由哈伦·法洛基协会提供
Harun Farocki,From Einschlafgeschichten: Brücken (Bedtime Stories: Bridges),archival photos,1977 ,courtesy of Harun Farocki GbR

哈伦 · 法罗基在1977年参与西德电视台制作《睡前故事》系列,选择使用简单的物体来阐明电影叙事方法,这些故事涉及桥梁、缆车和过马路的船只。影片中的两个女孩——由法罗基的女儿拉拉和安娜扮演——想象所展示的东西,用诗意的游戏填补白天和夜晚之间的想象空间。

让 · 吕克 · 戈达尔,安娜 · 玛丽亚 · 米金威勒,法国/旅途/迂回/两个/孩子,1982
Jean-Luc Godard and Anne-Marie Miéville,Frankreich Weg Umweg Zwei Kinder ,(France/Tour/Detour/Two/Children), 1982

让 · 吕克 · 戈达尔在1978年参与法国电视制作的12个半小时的“跟踪记录”。通过孩子们的眼睛来解构日常生活,与他们讨论哲学和伦理学的问题:你的梦是现实吗?夜晚对我们来说是时间还是空间?学校是以军队形式建立的吗?

杨圆圆,《童年研究》,数字微喷图片,2010,艺术家惠允
Yang Yuanyuan, Childhood Studies, digital prints, 201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通过采访了解到不同人童年的经历,重构一个能够反应这事件的物件,拍下照片,并附上被访者本人的手迹,中国艺术家杨圆圆建立了6个冷静分析的“医学案例”,让人不安,但又流露出儿童的天真。这些作品之中我们时刻感受到,在面对童年的凝视时,所包含的多样的视角关系,并且在他们之间形成了相似逻辑下,带有各自文化语境的对话。

展览现场:阿西娅 · 拉西丝档案文献


处在同一展厅中的拉脱维亚戏剧导演阿西娅 · 拉西丝与她所提倡的儿童剧场的档案资料,将问题从对儿童的工作引入了我们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教育与再现形式”。

电影《第四联盟》,静帧截图,1928

A Still from the film  четвертый cмeнa ( The Fourth Unit, 1928 )


1920年代德国街头的儿童,因战争无家可归,为了生计,不得以凭偷窃为生,一时间变成了社会上最不稳定的因素。拉西丝反对专制的体系,将这些孩子带入了剧场之中释放自我,进行了开创性的教育实践,儿童剧院也成为了社群戏剧与非传统教育的重要参考。

1914 年第18期《中华教育界》载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摄影,惠允:李兆䶮
Installation view of National Children’s Art Exhibition in 1914, published on Education in China No.18,1914, courtesy of Li Zhaoyan

而在中国的语境之下,对于儿童主体性的讨论也通过教育的形式呈现了出来。1914年于北京举办的这场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场全国范围的官方美术展览活动。展览要求全国各省征集儿童艺术创作,涉及书法、绘画、刺绣等等。

1914年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平面图


展览是鲁迅加入教育部之后的首个重要活动,选择了教育部礼堂等共五处展厅,陈列了来自全国各省由儿童创作的艺术作品,同时在主展厅中将桌子摆放成篆书“术”字与主题对应。

展览现场:贾淳,《传统体育形式》,2017,艺术家惠允
Jia Chun, Traditional Forms of Sports, 2017,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体育之中对身体的训练与规训,也是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贾淳的研究中所指涉并非普遍意义上或一般理解中作为“课程”或“运动”的“体育”,他将“体育”回归其字面含义,强调其对“身体的训育”。

贾淳,《传统体育形式》,2017,艺术家惠允
Jia Chun, Traditional Forms of Sports, 2017,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从体育出发,在身体被权力(或隐含或显形)形塑的理解基础上,贾淳的视野从20世纪初延伸到建国后的社会改造与革命运动。

展览现场

在分别与贾淳和科索沃艺术家佩特里特 · 哈里拉交流之后,我们选择将贾淳轻盈但不失空间感的作品与哈里拉整面墙的作品《ABETARE》并置在一个空间中。

佩特里特 · 哈里拉,《ABETARE》,2015,装置, 艺术家惠允
Petrit Halilaj, ABETARE, 2015, installatio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BETARE》是阿尔巴尼亚的传统教科书,其中字母表的每个字母都与一幅图画和相应的单词相关联。我们选择重新将语言的问题放在书本的表现形式之中,这也与在空间另一侧,贝特伦《四种变奏》的关键词形成了某种对应关系。

展览现场


展览项目研究 文献桌


相较于直接提供问题的解答,研究性展览的方式,更意味着描述叙事逻辑与主要研究对象,明确发现并指出问题讨论的可能性。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选择将更多在研究过程之中的发现,或是在未来会构建进一步叙事可能的研究资料,呈现在文献桌中。

Enzo Mari, Francesco Leonetti, 《列宁的地图:对抗图像》, 1976


这其中既有上世纪60年代意大利语境中对于抵抗专制教育的两次实践:由意大利精神分析学家Elvio Fachinelli 领导研究并参与编辑的出版物《L’erba voglio》,其标题源自意大利谚语:在国王的花园里都找不到我想要的草,这句话经常被重复用以压抑儿童的欲望。目的在不考虑预设的职能和能力时,尝试建立解放关系。
巴尔比亚那学校里的孩子,给老师的信,1967
Children of the Barbiana School,Lettera a una professoressa (Letter To a Teacher), 1967


这本题为《给老师的信》的书,是由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贫困学生发起了针对学校系统不公正现象的最有力起诉。学生们清晰地审视了公立学校的班级偏见,提出的观点,甚至早先于1968年学生运动和1970年代意大利反威权运动提出的一些论点。孩子们在信中使用了明确(有时甚至愤怒)的语言、具有挑战性的想法,以及大量的数据和例子,揭露了学校歧视贫困学生的各种机制。

鲁迅,《域外小说集》《爱罗先珂童话集》《朝花夕拾》


而之前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中,鲁迅的参与引起了我们的注意。20世纪初,鲁迅关注到世界其他地区受压迫的民族文学发展样式,在1909年与周作人译通翻译出版著作《域外小说集》。1922年,鲁迅整理翻译并出版此前已经非常关注的俄国作家爱罗先珂的童话集。1928年,收录鲁迅10篇回忆性散文的文集《朝花夕拾》出版。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儿童世界》杂志封面


20世纪20年代始,民国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种儿童刊物《儿童世界》与《小朋友》发行。随后,《小主人》《新儿童世界》等杂志相继面世。

鲁迅从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到对自己童年回忆的文字叙述;周作人20年代积极参与领导“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多样式儿童杂志的出版,彼此之间相互关联,面向儿童主体的关注成为了中国文学与艺术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们未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我们很高兴在被视为特殊空间的展览空间中,对童年这一官方史学很少讨论的主题进行了方案呈现。我们希望通过在“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中相对有限的艺术家的实践、物件和调研档案文献等,建立不同与过往历史的叙事关系,让观众立即注意到儿童时期的表面的“无辜”与其背后语言、社会、经济、文化、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结构之间的明显差距。


策展人


安德里斯·布林克马尼斯(b. 1978)是一位拉脱维亚策展人与艺评人,现工作生活在米兰与威尼斯。自2009 年起他担任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讲师,教授艺术史及策展相关课程,并于2013 年起担任该学院视觉艺术本科系主任。其评论文章曾发表于《Corriere della Sera》《Alfabeta 2》《Arte e Critica》《Flash Art International》《Monument to Transformation》《SOUTH as a State of Mind》以及《Studija》等专业杂志期刊。同时,他也是艺术杂志《No Order: Art in a Post- Fordist Society》的国际编辑。他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阿斯娅·拉希丝:缔造先锋”(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里加,2019);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 (银川,2018);艺术家Jaan Toomik 个展“姿态剧场”(里加,2018);首届安仁双年展“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单元板块下策展项目“梅兰芳与苏联剧场”(安仁及米兰, 2018);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项目“来自世界另一侧的讯号:阿斯娅·拉希丝档案”(卡塞尔,2017);第56 届威尼斯双年展阿尔巴尼亚国家馆策展项目《阿尔巴尼亚三部曲: 暗谋》(威尼斯,2015);《不服从档案馆(公园)》(伊斯坦布尔,2014)等。


保罗·卡弗尼(b. 1984)现任柏林Archive Books出版社编辑, 并负责同样位于柏林的Archive Kabinett 的公共展览项目, 同时他也任教于意大利米兰NABA 新美术学院。2018 年他作为策展团队一员参与了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 的策划。卡弗尼曾以策展人或艺术家的身份多次参与各类展览及研究项目, 如与艺术家Falke Pisano、Clemens von Wedemeyer 一同进行项目调研。其评论文章曾发表于《Mousse》《Alfabeta2》《Opera Viva》《No Order》《Commonware》《Regarding Spectatorship》等专业杂志及期刊。同时,作为艺术编辑,卡弗尼负责的出版物包括《工作顺利! 工人团体四电影》(Archive Books,2018)、《争端图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地缘政治与偶发性》(Archive Books,2017)、《Deimantas NarkeviËiu:从头开始-15 部电影》(Archive Books,2015)、《Elke Marhöfer:我是乌龟,不是蟾蜍》(Archive Books,2014)、《Clemens von Wedemever:角色》(Archive Books,2013)等。



印帅(b. 1991)是一位策展人,工作生活于米兰与上海。2015 至今担任米兰新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系主任助理,2018 年起留校任教。其创立的行格文化公司与德国Archive Books 出版社合作,计划出版当代艺术思潮系列图书。其文章及译作曾发表于《Segno》《L@ft》《Mousse》等专业艺术杂志。他作为策展助理参与的近期展览项目包括:银川双年展(银川,2018)、安仁双年展“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板块(安仁及米兰,2018)、“白种猎人- 非洲当代艺术展”(米兰,2017)、“未结盟的现代性”(米兰,2016)、“大学”(米兰,2017)、“超越记录:意大利的70 年代”(米兰,2016)等。


━ ━ ━ ━ ━




正在展出

展览预告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2019 Research-Based Curatorial Project:Shortlist Exhibition

展览活动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工作坊





征稿启事


出版 | 《世界3: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史》征稿启事

Call for Papers__World 3: Art History and Globalization (2018)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