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找个好育儿保姆比找好老公还难

2018-04-29 原碧霞 半月谈


承担着家庭主要育儿责任的妈妈们“生不生”二胎,最大的纠结是“谁来带”,尤其是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之前。0岁至3岁婴幼儿托幼服务状况已经成为关乎婴幼儿成长、父母职业发展、家庭幸福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办缺位,民办缺路,3岁以下孩子何处安放?


3岁之前无人带,职场妈妈不敢生


根据规定,3岁以上的孩子才有进入公办幼儿园的资格,在此之前,想找一个方便又实惠的托儿所则很难:由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办的托儿所非常有限,而社会上的私立托幼机构鱼龙混杂。为照顾孩子,许多职场女性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幼儿。


“父母身体都不好,没法到北京帮忙带孩子,给孩子找个好保姆比找好老公还难,没办法,孩子出生后我只能辞职。”孩子今年4岁,全职在家带孩子的陈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很羡慕那些有老人带孩子的家庭,自己只能等孩子上小学后再重归职场。


家有3岁男宝的黄女士则在纠结要不要生二胎:“国家让生二胎后,家里老人和爱人都想让再生一个,我自己也想给孩子找个伴,但生了谁来带?儿子一直是姥姥带大的,姥姥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把儿子送到幼儿园,肯定没有精力再带大一个孩子了。如果再生一个,我就得辞职回家,现在我们每个月要还8000多元房贷,孩子爸爸一个人的工资很难负担家用。”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开展的一项“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城市35.8%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存在托育需求,无祖辈参与照看的家庭托育需求达43.1%。有32.9%的3岁以下婴幼儿全职母亲因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平均中断就业时间达两年以上。这些全职母亲重新就业的意愿相当强烈,75.5%的人表示如果有足够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将会再次就业。在未中断就业的母亲中,超过47.8%的女性因照料孩子每月平均请假1.7天。60.7%的“一孩”母亲因为“没人看孩子”而不愿生育“二孩”。


两难:公办缺位,民办缺路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入托无门”成为很多1到3岁幼儿家长的普遍心病。


调查显示,近80%的3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由祖辈参与看护,即使在祖辈参与照看的家庭中,33.8%的家庭仍表示有托育需求。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提升,托育需求不断增加。根据调查,69.7%的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往专业的托育机构,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激发未来的潜能。


多次呼吁重视学前教育的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指出,当前3岁以下儿童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公办缺位:公办托育服务机构数量很少,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招收3岁以下儿童的托班严重萎缩。二是民办缺路:社会力量主办托育服务机构缺乏应有支持,不是找不到门槛就是门槛过高,有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想开办婴幼儿日间照料中心、全日制托育服务早教中心,有的想在社区开设小型互助式托育服务机构,大多数难以获得设置许可。


许多家长反映,在为孩子选择托幼机构时普遍存在入托难、入托贵的情况。“现在许多公立幼儿园没有小小班,大多数都只接受3岁以上的儿童入园。”黄女士告诉记者,小区附近接收3岁以下幼儿托管的机构大多是半天,好的机构费用很高,有的甚至一小时一百元,还大多需要家长陪同。


“目前招收3岁以下的幼儿机构,大多以早教为主,主要是为幼儿提供音乐、美术以及智力开发的课程,存在费用高昂、上课时间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河南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馨在今年两会期间说。


根据现行法规,幼儿园的准入、安全、卫生保健、园舍、教师资格等都有严格的规范管理,申请办园并不容易。面对强大的托幼市场需求,一些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家庭式托儿所应运而生,而这些托儿所因其入托时间灵活、地点便利、费用相对低廉,并不愁生源。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托儿所几乎遍布城乡,在大中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能看到托儿所。2000年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幼儿园数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集体开办的幼儿园数量更是暴跌,托儿所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减少得更为彻底。有统计显示,我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重塑体系,多元共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幼有所育”,把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还指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针对此,黄细花、王馨等建议,从四个方面健全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政策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多元规范的托育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工作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政府主导的托育服务管理体制。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立由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政府托育服务管理机制。


第二,鼓励支持多元共建托育服务机构。


如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现有资源,鼓励和支持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向下延伸,创办接收3岁以下儿童的托班;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在自有场地内开办托幼园(所);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参与托育服务发展;鼓励和支持城镇街道、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资源推进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


第三,加快制定托育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


由责任部门牵头负责,制定托育服务机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托育服务人员职业素养要求和行为准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强化监督管理,明确监管部门,建立综合监管机制,探索通过第三方对托育服务机构进行监督与评估。


第四,加强托育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托育服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培训体系;建立托育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禁入、职业资格考核吊销制度;探索设立科学合理的托育服务人员报酬标准并不断提高其待遇;推动民办机构教职工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优选优等方面参照公办幼儿园执行。


 热点阅读:

农民“网红”何以“圈粉”无数

生孩子就该是一个人的痛战吗?

争相装困、扮贫、哭穷: “赖贫”的背后是什么?

半月谈评论:处理中美关系问题应保持“三观”

乱监管、软监管、瞎治理:环保形式主义须重拳整治!



在文末留言区留言参与互动,留言内容获点赞数高者即可获得本期送书《大道之行,祝好运!




来源:《半月谈》2018年第8期

半月谈记者:原碧霞  | 编辑:苏娅


主编:孙爱东

编辑:郑雪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