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大逃杀式爽片,何以被川普臭骂?

卷卷毛 看电影杂志 2022-08-14

2016年末的某个星期天下午,28岁的埃德加·韦尔奇走进华盛顿特区一家名叫“彗星乒乓餐厅”的披萨店,掏出枪支,制造了一场大混乱。

虽然没有造成伤亡,此事件却震惊了很多人。因为这个男人花了5个小时,驱车350里,赶到华盛顿,为的却是自己来调查「披萨门」传言

他坚信这家披萨店,是高层政治人物用于儿童性侵的一个秘密窝点。

“一想到这些无辜人们的遭遇,我的心都碎了”,他要去拯救沦为性奴的孩子们!可当他胡闹了一通,却没在披萨店发现有任何被窝藏的儿童。

埃德加·韦尔奇是典型的阴谋论爱好者,网络上有无数和他一样的人,随意相信伪真相,在网上网暴别人,喊打喊杀。

他们坚信不已的所谓「披萨门」(Pizzagate),几经发酵和传播,变成了当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披萨店领导一个儿童色/情团体的假新闻。


话说「披萨门」这样的阴谋论是如何形成的呢?

最早,推特的几个匿名用户发帖说,几年前因性/爱短信丑闻辞职的一个前民主党议员的手提电脑被FBI找到了,里面有他卷入儿童性侵的大量证据。

这个谣言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迅速传播,并演变成了希拉里和她的竞选团队负责人也牵涉其中的版本。

之后。维基泄密网站披露了一份希拉里和竞选团队负责人的往来邮件。

有眼光格外犀利的阴谋论者指出,邮件中谈及垃圾食品的次数太过于频繁,而且句法古怪,肯定是暗号。

例如奶酪、调味汁、披萨,肯定是隐藏儿童性侵使用的隐语。就连披萨店墙壁上的画,也被解读出了各种儿童性侵方面的暗示。


既然披萨是暗号,那肯定有披萨店老巢。于是,“彗星乒乓餐厅”稀里糊涂被卷入其中,被认作是秘密窝点。

老板和雇员们从此频频收到死亡威胁,也有了埃德加·韦尔奇制造的混乱枪杀案。

「披萨门」事件简直比电影离奇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是「披萨门」事件,让编剧达蒙·林德洛夫(《守望者》、《守望尘世》)思考:可能出现的最荒谬的阴谋论会是什么?

于是,有了“大逃杀”式惊悚片[狩猎]

[狩猎],豆瓣7.2,IMDB6.4


(以下涉及部分剧透)

「没有什么比去庄园猎杀可怜人(下等人)更好的了」。电影开头,始于一段戛然而止的聊天记录。

随后,12个陌生人在荒野的空地上醒来。

有男有女,统一都被封锁住了嘴巴。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是如何到达这里的。


「这他妈什么鬼。」每个人都一脸茫然,直到在草地中央发现了一个装满了各种武器的木箱。


每个人分到了自己的武器,武器到手还没拿热乎,已经遭遇到了埋伏在暗处的突袭,有人被一枪爆头,有人踩中陷阱被炸飞,有人胡乱扫射被突突。

转瞬之间,机枪、手榴弹、巨型长钉和弓箭齐飞,他们已然进入到了一个血腥的游戏中——狩猎。


[狩猎]前半段是典型的“大逃杀”式影片,凌厉,舒爽,好看。

这类电影,要么讲人性,要么一个“爽”字至上,非常容易出彩。前者如经典的[蝇王],把孩子们在海岛分成两拨,互相杀害,将人性本恶阐释得淋漓尽致。

后者如[大逃杀]、[饥饿游戏],特殊环境激发出人的终极暴力,电影升级为无尽的厮杀故事。

[大逃杀]

[狩猎]非常好看,不仅是它的“大逃杀”式设定,还在于对这种类型的一种「反套路」

比如一开始长着一张标准女主脸的艾玛·罗伯茨,观众跟随她的视角,从陌生之地醒来,观察这个环境,认识新的同伴。


当她和另一个长着标准男主脸的同伴从一开始就互帮互助、暧昧丛生的时候,任何一个被代入的观众都会以为这将是活到最后的两个人。

结果,短短几分钟后,说着“我不会开枪”“天呐差点打到我”的女主脸就被一枪爆头了。


而男主脸在困境里,还要努力帮助另一个同伴,历经艰难终于眼看要成功出逃之际,两人被双双炸飞。

片中类似的反转和反套路情节,非常之多。总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发展,在B级血浆氛围里,还添了一种黑色幽默的乐观

[狩猎]有非常多黑色幽默的情节

真正的女主角到影片三分之一处才出现,人狠、话不多,杀一个带一双。

从被狩猎到主动狩猎,将不平等的「狩猎」杀戮游戏生生玩出了悬念。

是的。虽然发放了武器,这本来应该是个猎人们毫无悬念屠戮猎物的游戏,但因为女主的出现,两边力量被反转。


而玩这样残忍游戏的猎人们又是谁?影片后半程揭晓,这个游戏背后的真相。

大逃杀游戏,起源于一群被不小心卷入「庄园门」事件的上流社会精英人士,出于泄愤,他们在网络上精心挑选了散播「庄园门」阴谋论的“键盘侠”们。


所谓「庄园门」事件,明晃晃就是对希拉里「披萨门」事件的隐喻和新编。

一些古怪的保守派人士在网上大肆传播了一个阴谋论,指责富裕的精英们通过精心策划的狩猎行动来杀死特朗普选民。

本片的大boss雅典娜和她的朋友们,正是因为在群聊中对这个阴谋论大为嘲笑,玩笑说自己已经迫不及待去庄园猎杀下等人了。


结果,聊天记录被曝光。这群精英人士因此都丢了工作。

于是,他们决意将阴谋论中的狩猎行动让它真正变为现实。

聊天记录中,他们所用的“下等人”(deplorables)一词,正是当年美国大选时希拉里用来形容特朗普选民的词(basket of deplorables)

自由派精英人士猎杀保守派平民,这样的题材的确容易引发争议,也让电影的命运变得异常坎坷。

「自由派好莱坞是最种族主义者,充满愤怒和怨恨。」

「推出那部电影,摆明了是要煽动和导致暴乱。他们制造暴力,然后怪罪别人。」

「他们才是真正的种族主义者,对我们国家来说非常糟糕。」


这些罪名,都是特朗普在推特上赋予[狩猎]的。

原本定于去年9月份上映的[狩猎],因为赶上美国国内两起大型枪击事件,再加上特朗普火上浇油的批评,不得不撤档。

今年3月份才重新上映,结果又赶上新冠疫情,票房堪忧,于是很迅速地上了流媒体,我们才得以看到这部电影。


[狩猎]一句话说,是一场阴谋论引发的轩然风波。

如果只是想看一部“大逃杀”式爽片,打发时间,[狩猎]很合格甚至是有些优秀。

如果作为一部政治讽刺电影,[狩猎]虽然隐喻有些直白,却也别有趣味性。

尤其对被猎杀的保守派平民们的讽刺,他们排外、恐同、白人至上、信奉阴谋论

看到精英们“庄园狩猎”的玩笑,就言之凿凿地大肆造谣和传播。在被猎杀逃跑时,看到满车的难民,言之凿凿地宣扬这都是演员,难民们都是演的。


这些人不信真相,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前些年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词汇”,自特朗普时代到来之后,真相变得愈发不重要。

在公共舆论的形成上,诉诸情绪和个人信念,远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获得影响力。「披萨门」、「庄园门」事件,便都是后真相时代的常见产物。

而阴谋论思想,似乎也一直伴随着美国社会:肯尼迪遇刺、登月阴谋、共济会。

但它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快、更易传播、更有煽动性。在数字时代,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擅于说教、煽动的头脑,就能招募到很多追随者。

虚假更像真实,更有戏剧性和感染力。仿佛越是匪夷所思,便越有卖点。

比如著名的被CNN称为“阴谋论之王”的亚历克斯· 琼斯

他自然也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在过去的20多年,通过广播、网站、纪录片不断地宣扬着他的阴谋论。


用他那特有的粗暴嗓音,用词犀利,狂轰滥炸:

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伪造;布什政府是9.11袭击的幕后黑手;世界正在被一个权力精英阶级组成的秘密集团操控着......

这些著名的阴谋论无一不和琼斯有关。他在个人网站假借阴谋论大肆宣扬种族和仇恨言论,追随者众多,超上百万。

特朗普本人也是个阴谋论者

他不信任疫苗,曾说疫苗会导致儿童自闭症;他不相信全球变暖和气候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他散播和助长了“奥巴马出生在肯尼亚”的谣言......


在以证据为基础的真相和解释形成前,网络舆论已被一群暴躁的、渴望得到关注的盲从者发出的一致喊话声淹没了。

这是“后真相时代”的悲哀。

仅仅三周之前,白宫和它的“喉舌”福克斯新闻(Fox News)还在说新冠病毒没什么大不了的。相反的说辞都是居心不良的政治谎言,是那些想让特朗普下台的人在搞鬼。

数以万计昏头昏脑的人,此刻仍在网络的虚拟真相里冲浪、戏水。

宁信阴谋论,不信科学,显然已经成为深入美国日常的一个平常事。

不过呢,[狩猎]除了大肆讽刺那些制造、相信和传播阴谋论的网络暴民,对精英阶层也没放过。

他们追求环保和动物保护,说话小心谨慎、字斟句酌,说黑人要说“African Americans”,唯恐有所冒犯。


时刻奉行着政治正确,却在制造着杀戮游戏。挑选12个猎物时,还要刻意挑选个黑人,为了所谓政治正确。

对精英阶层傲慢、冷血,和假政治正确的讽刺,也可谓一黑到底,辛辣十足。

[狩猎]只是以一种趣味性的讽刺方法,在表达当下美国的政治分歧和社会分裂

不过,对这些嬉笑怒骂的讽刺即使什么都不在意,就单纯看个爽片,[狩猎]也很值得让人花上90分钟。


参考资料:
[1]乒乓餐厅枪击案,“披萨门”和后真相时代,Rcinet,2016.12.6
[2]Inside the Making of The Hunt, From Conception to Controversy,TIME,2020.3.6
[3]美国,否认与死亡之国,纽约时报中文网,2020.4.1
[4]“阴谋论之王”遭联合封杀科技巨头该出手吗,周末画报,2018.8.13
[5]美国理性衰微史,译家,2017.8.27
[6]遭特朗普批种族歧视,《狩猎》上映日无限期延后,东方日报,2019.8.11



影迷互动


你怎么评价[狩猎]和阴谋论?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