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地探访:北京香山公园、玉渊潭公园“落叶归根”

2016-06-16 莲蓬 自然之友

有没有注意过:城市里的枯枝落叶去哪儿了?

马路边行道树的落叶——扫成堆,装在特大垃圾袋里,拉走了。

公园草坪上的落叶——扫出来,塞进编织袋,运走了。

小区里的落叶——与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运去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了。

修剪掉的枝条——与建筑垃圾一起,拉去填埋掉了。

某个角落的落叶——点把火烧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原本可以成为土地营养的枯枝落叶,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归宿?

 

以北京市为例:“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量城区约为14.2万吨/年,仅为资源总量的11.7%;郊区约为7.2万吨/年,仅为资源总量的1.6%。”2012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约为569万吨,90%以上的枯枝落叶,还是被填埋

 

虽然许多区县都建立了“园林废弃物资源利用”堆肥场,但相对于巨大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这几个堆肥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而堆肥场的运转也并不顺利,其中最大的朝阳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已因拆迁原因,于2015年停产。

 

除了集中堆肥处理,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将城市园林垃圾变废为宝呢?


近日,自然之友和“零废弃联盟”的伙伴们,探访了北京香山公园和玉渊潭公园,去看看他们那里有怎样的好办法。

 

【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香山公园绝对算“大公园”,占地180余公顷。作为近郊山地公园,拥有漫山遍野的林木,园林废弃物的产生量自然也非常巨大。


所以香山公园“处理”枯枝落叶的最有效的招数就是——原地自然降解。也就是,在山地林间,任凭落叶存在于树丛之下,不做清扫,等待它们以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化作春泥”、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于是我们看到,树林下方的土地上,都是经年积攒的落叶和松针,大部分已腐熟融入泥土中,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而且落叶覆盖着土地,也起到了保墒作用。用手翻开枯叶,里层是泛着泥土香的湿润。


在这里,半腐的落叶不再是所谓垃圾,而是自然,是美,是生机


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状态,我们不禁艳羡:这种既节省人力又效果良好的堆肥方式,为何不能在城区适当推广呢?城区的绿地有太多令人不解的管理方式,比如雨雪过后,山坡上、灌木下的潮湿落叶已经与土壤结合了大半,却又被工人用耙子费劲地清扫出来,当做垃圾运走,留下光秃的土壤暴露在外……

 

香山公园绿化科科长周肖红告诉我们,除了山上就地自然降解的落叶,香山公园山脚下平地部分的景观草坪也和城区公园一样,不允许像山上那样存留落叶,需要人工清扫;另外每年也会有非常大量的树木修建枝杈,更是园林废弃物中的“重头”。


以前,这些园林废弃物都要运出公园处理,每年仅运输处理费就要花五六万。而自2009年香山公园建立了北京第一家公园内的堆肥场之后,就再也不用向外输出园林废弃物了。每年能将枯枝落叶转化成数百立方的有机肥,并施用于公园绿化中。

 

我们来看看香山公园的堆肥场是什么样的!它就藏在公园北门附近的苗圃内。

首先是粉碎机,有大小号,可以把树枝打碎,再进行发酵堆肥。

 

图为堆肥棚与粉碎机 莲蓬拍摄

堆肥棚,就是一个塑料大棚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也没有什么神奇的发酵设备,只是我们熟知的“好氧堆肥”而已。这真的好用吗?


打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还有一股植物发酵的气味,并不难闻。


周科长介绍:温度对于有机堆肥十分重要,即使是在北京寒冷的冬天,这个“温室大棚”也能保证肥堆正常发酵——而且我们知道,有机物在发酵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热量,因此不必担心冬季发酵过慢的问题。而在温暖的季节,这些落叶一般会在一两个月内迅速完成发酵,变成有机肥。


堆肥的操作并不复杂,就是“堆放、适当加湿、定期翻搅”而已。这三条做到了,那就只需时间了。


为了调节碳氮比、促进发酵,可以加入一些鸡粪等含氮高的有机质,但落叶过多或经费不够时,不加鸡粪也照样可以发酵成功,只是速度略慢一些。


除了堆肥大棚,室外空地也轮流堆放着打碎的园林废弃物。从颜色深浅可以看出,每个肥堆处于不同的堆肥时间段,有的刚打碎,有的半腐,有的已接近腐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在温暖的季节,室外堆肥也是很快能成功的。

 

图为粉碎后的木屑铺在空地上,覆盖裸露的土地。 莲蓬拍摄


香山公园不仅在自己公园里做落叶堆肥,也把“好氧堆肥”的技术推广到更多地方。


周科长带我们来到公园东侧的一处小绿地,这个安放着一个一米见方的木栅式堆肥箱:四周是木条围栏,上方镶嵌玻璃的盖子可以通过温室作用为箱体内部加温,后侧底部的小门既是肥料出口,也起到通风、过筛的双重效果。


 

图为堆肥箱与堆肥土 莲蓬拍摄

 

打开箱盖,里面的枯枝落叶早就发酵,成了黑色的腐殖土,摸起来的手感与肥沃的泥土相差无几。


周科长介绍,这个“通气式堆肥箱”是他们自己设计的,批量制作后赠送给一些社区和学校,为“园林废弃物再生”做了最直接的环保宣传。

 

【玉渊潭公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玉渊潭是北京三环内面积第二大的公园,总面积136.69公顷,其中绿地面积74.44公顷。20万株植物带来的园林废弃物,数量庞大。尤其是树木剪枝的垃圾量最为可观,几棵树就能堆满一卡车。


近年来,玉渊潭公园摒弃了以往“垃圾外运”的处理方式,改为将这些修剪下来的枝叶打碎成木屑,作为植株的根部覆盖物。

 
图为樱花树下覆盖的木屑  莲蓬拍摄


说来有趣:公园之所以做此种选择,其初衷并不是为了处理园林垃圾,而是为了“保护樱花树”。


众所周知,玉渊潭最著名的植物就是樱花,每年春天的樱花节都是游人如织万头攒动。但过多的游人也导致了树木周边草皮被不可控的践踏,严重损伤樱花树脆弱的“须根”——樱花根系分布浅,要求排水透气良好,因此在树周围特别是根系分布范围内,切忌行人、车辆踏实土壤,否则会使树势衰弱,寿命缩短,甚至造成烂根死亡。


每次经历樱花节“浩劫”之后,都会有植株面临生死考验。于是园林专家给出了缓解之策:用打碎的树木碎屑来覆盖植株根部,既抵御了游人的踩踏,保护了须根,又能保持通气,利于排水保墒。


刚好,市园林局派发下来的一台粉碎机派上了用场。每天几大卡车修建下来的树枝,被运到公园苗圃边的空地,塞进粉碎机,瞬间打成细小的碎块。树枝粉碎后体积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再堆放一段时间待碎屑自然发酵,短则数周,长则数月,就可以运到樱花树下的树坑里,担负起保卫树根的职责。

 
图为刚修剪下的水生植物与打碎后堆放的木屑 莲蓬拍摄

当我们在樱花树下翻开厚厚的“覆盖物”——松软透气的木质碎屑,下部碎屑潮湿的手感显示出良好的保水性,而樱花树细嫩的须根在碎屑的保护下,完好而健康地生长着。


玉渊潭公园绿化科的孙科长和江队长介绍:全园的树木分批次剪枝粉碎,每年粉碎木屑约3700立方,目前大约覆盖了三分之一的樱花树;未来还会继续这样的粉碎堆肥发酵,争取将全部樱花树根部保护起来,并推广到西府海棠等其他浅根系的树种。

 

虽然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处理园林垃圾,但却刚好实现了园林废弃物再利用与植株保护的双赢结果,同时节省了每年数万元的园林垃圾外运处理成本,这也让公园绿化科的同事们很有成就感。


图为粉碎机故障后用铁丝简单修理 莲蓬拍摄

而目前他们最苦恼的,是那台美国进口的树枝粉碎机频频出现故障,却因市场缺少原配零部件,难以维修,只能自己想办法修修补补。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有独立于游览区之外的堆肥场地,能将落叶也纳入到堆肥成分中。

 

我们希望,未来城市里的枯枝落叶,不再进入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


我们盼望着,相关部门能为“园林废弃物再利用”投入更多更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那么,也会有更多公园,甚至社区、学校、机关大院,也加入到园林废弃物再利用的队伍中,让更多“有机垃圾”变废为宝,落叶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

 

(结尾小插曲:香山公园和玉渊潭公园主入口附近,都有大面积的“观赏草坪”,即一马平川式的绿草;而稍微偏一些的位置,则都“藏着”以本地草种为主的“实验性草地”。香山公园的周科长多年来尝试种植各种本地草种,并形成了相当不错的复合式绿地景观;玉渊潭公园则在一些小山坡尽可能保留了自然状态的野趣。比起耗水量巨大的“观赏草坪”冷季型草种,这些本地植物拥有貌不惊人却亲切可爱的外观,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希望未来,我们的城市不再盲目崇拜外来的整齐划一式草坪,而是恢复本地“野草野花”的一席之地,让城市拥有更多自然之美。

 

注:封面图片来源于自然之窗



更多精彩文章

不会堆肥的英语老师不是好魔法师

家庭无臭快速堆肥视频教程合集

 


- 感谢您关注自然之友、关注环保 -

关注和分享也是一种支持

长按二维码选扫描关注

自然之友

了解自然之友,请回复“自然之友”

加入我们,请回复数字“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