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1990出生的南宁土著,想要抢救老南宁人的记忆!

2017-11-25 敏敏酱 南宁圈



以前听一个朋友说,照片记录下来的,都是你一层层的灵魂。每一次闪光,都从你的灵魂上截取下薄薄的一片来,涂抹在镜头,定格成永恒。


暗房里冲洗出来的黑白光影,其实是你人生的每一个切片。定格那些纯粹质朴的样子,童年的记忆,曾经的美好,回不去的从前……


图 | 《南宁歌谣》


如今南宁总在不断地变化,我们也早已不是年少的模样,有些东西在发展的过程中丢失,你可能连照片都来不及留下,也许那些熟悉的地方即将要消失,你都还没意识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


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在大家即将遗忘或者留有遗憾之前,用影像和文字,抢救南宁人的记忆……



抢救记忆!

「 那一年,它还叫——少年宫 」



“你知道「青少年活动中心吗?”


如果有人这样问,说明那人不是一个南宁土著。


其实,“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就是“少年宫”。但是因为在南宁人的心里,“少年宫”这个词是一个带有少年时代气息的名字,以至于有趣的是,这名字能够活跃至今,甚至有些土生土长的南宁8090后,只知“少年宫”,而不知“青少年活动中心”。



“少年宫”曾是不少南宁人童年时期的天堂,各种玩具、小吃,碰碰车、游泳池、溜冰场、蹦蹦床等各种游乐设施,还有小时候我们又爱又恨的培训班、兴趣班....它寄存了太多细闷仔童年的记忆和成长与欢乐。


那一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记得那时的碰碰车10块、15块一个人,算是里面最奢侈的项目了,不光玩的人多,围观的人也不少。


那会的碰碰车尾巴上有一根线,直戳天花板,然后移动的时候天花板还能发出“啪啪啪”响的火花,当时觉得既新奇又刺激。那时的我们,哪怕是看别人玩都能乐呵一下午。



还有少年宫里的游泳池和溜冰场,也是提及频率最高的地方,不同的是:有人的回忆是在溜冰场上叱咤风云流连忘返;有人则是自己摔个鼻青脸肿;也有人自称游泳池里的浪里白条,结果游了一个夏天依然学不会游泳...



当然,之所以叫“青少年活动中心”,肯定少不了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的活动。


当时少年宫的兴趣班是比较权威的,去少年宫上课仿佛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所以很多家长不惜重金,都要把自己小孩带来这里度过周末的时光。



记得小的时候,一到周末爸妈送我去舞蹈,我是一边哭着抹眼泪,一边劈叉的,当时觉得简直是“噩梦”,如今想来却很庆幸,因为结识了一群陪我一起哭一起笑的小伙伴。



我依旧不会忘记门口那一家超大的玩具店,不少孩子路过都会喊着要买这买那,那是家长们的荷包分分钟不保的地方。



我还记得在玩具店门口,总是有一堆男孩子拿着自己的四驱车和小伙伴比赛,而赢的人总能从表情上看出洋洋得意的炫耀!




大门前面那些卖棉花糖和卖气球的的小贩,每次路过都不会错过;还有那蹦蹦床,可以跳一天都不会累...总之,每次回想我都会感叹一句: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还有那些立志到少年宫陶冶情操,结果误入了门口的网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的人啊~~你们的童年记忆里,一定也没少惨遭家长暴揍吧!



如今少年宫,已在慢慢适应地铁建设带来的改变……


“我们也不懂,反正这些商铺都要拆咯~年底地铁五号线过这里,连少年宫大门也要拆了!”对于门口这些商铺要拆掉的原因,保安是这样告诉我的。



而小贩们即使不舍,最后也是“被通知”地离开了。如今的少年宫少了一丝欢乐,变成了到处都粘贴的「施工现场」。



部分原来大门旁商铺,为了方便原来的“老客户”找到,搬到了距离少年宫不远的拐角处...




或许现在还没变的就是,它依旧保持“培训功能”,一到周末,孩子们就会被家长准时送来,下课准时接走,而现在的兴趣班的种类也变得丰富多彩,武术、乒乓球、跆拳道...


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占据着孩子们的每一个周末,甚至是他们的童年。



偶尔你还会在门外看到几个家长,他们透过窗,小心翼翼地观察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不动声色的记录下来。



再次重游少年宫,记忆却没有因它的变化而模糊。


当年那个因为劈叉哭天喊地的自己,少年宫的位置,它的味道、它的方位、它的样子,仍在唇际,在脑海,从未褪色……



也许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所以我们无比怀念那些美好的从前。


因此我们不管多大都期待过六一儿童节,想着那些纯真日子,那些在少年宫没心没肺的岁月。



也许有一天,少年宫也会与其他地方一样,带着老南宁那些年少记忆,堙没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如果这里也有你的一份美好回忆,我希望在这里还没完全消失殆尽之前,你能回来看一眼。


用影像与文字记住它现在的模样,至少让未来的我们,想怀念时,有迹可循。





抢救记忆!

「 不仅仅是记录从前,更是珍惜现在」


(△图摄 大大宅)


微博@南宁铁路:“由于湘桂铁路衡阳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需要,园湖北路花鸟市场定于2011年3月10日正式关闭,届时市场内一切经营活动全部停止,3月15日为经营户腾空房的最后期限。作为南宁一个知名文化标记的园湖北路花鸟市场,将从此成为历史。”


曾几何时,有个“山顶之上”的园湖花鸟市场,是每到周末就心心念念就要去的欢愉地。那里有花有鸟有河流,还能摸各种宠物,每去一次都仿佛打开了一扇未知的大门!


而如今提起花鸟市场,很多南宁人都只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有些地方你想着下次再来,可能就已经不在那里了。


(图摄 @蔬菜浪味仙°)


有一个同城活动叫——“抢救记忆!!【园湖花鸟市场】”你有听说过吗?



当时,不少南宁人为了记录“最后的花鸟市场”,加入到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它号召:


「如果你有时间,又是住这附近,敝人有个不情之请,拿起相机,拍下我们最后的花鸟市场。如果你家里的相本,有在花鸟的幸福时光....」


(图摄 @蔬菜浪味仙°)


不少南宁人纷纷加入到了,这场“花鸟市场的保卫战”中,用镜头定格住永远,跟它做最后的告别。因为他们知道,有的地方不留下点什么,以后想回忆都有没办法回忆!


(图摄 浪味仙 )


依稀记得,花鸟市场的最后一天下着小雨,人也比以往的周末要多,进去到处都是甩卖,一家家小的店铺挤满了人,绝大多数人都举着刚买的花草试图挤出人群,还有很多店员在往外面搬运器材,也有许多人在拍照…


(图摄 @KC)


但是门口的小商贩们似乎和往常没什么不一样,一样的叫卖,一样的吆喝,一样坐在自己的老地方上按部就班,外人丝毫看不出来,这是他们在这里的最后一天。


》》》“苦不苦 想想当年萨达姆 累不累 想想革命老前辈 情深深雨蒙蒙 赵薇爱上苏有朋....”光听这广告词的吆喝,就知道已经吸引了一大波人围观了


(图摄 @眼睛大眼睛小)


》》》唉~搬了以后,我去哪里买这些宠物饲料啊?原来的店家能集中在一起最好,不然零零散散的,找也难找,就更不用说好不好玩了。



》》》我是个守旧的人,有人知道那几摊卖烟丝的搬去哪了么?这要是在外国,一切市政设施都要为市民的方便跟习惯让路,现在换了个地方还真的不习惯。


(图摄 @KC)


》》》最后一天了,终究还是没有淘到自己喜欢的书,但是却很喜欢呆在那里看人砍价,不过以后也看不到了吧。



(图摄 @KC)


》》》城市的变迁,这些慢慢会消失,若干年后,这些都是黄色的记忆。有幸我参与了最后的纪念拍摄,也买了一些超值的东西。再见了,不再见了,圆湖花鸟市场。



(图摄 Sam)


南宁人对于这个地方最深的记忆,也停在了那一刻——「2011年3月10日下午6时


(图摄 @蔬菜浪味仙°)


不过还好,时至今日,时过境迁,南宁依然还有花鸟市场值得一逛,有的搬到了快环边上的广西花鸟市场,有的搬迁到药用植物园的南宁花鸟市场,由于地方分散,位置又偏懂的人少,许多之前的商贩,改行的改行,散的散,往昔的热闹也不复存在。



(图摄 大大宅)


如今,还来逛花鸟市场的,更多的是追怀童年的南宁人。


因为还是会想起门口那一车车吃了能补脑的核桃摊、

香气大老远就飘过来的烤花心红薯、玻璃缸里害羞内向的金鱼、

爬上坡就有得吃的冰冰凉槐花粉、旧书摊、指南针、卡通贴贴纸,



还有可以打BB蛋的仿真手枪、吞云吐雾的景观盆栽、

一串串珠光宝气的镯子与手链、不懂是真是假的古钱币、

人云鸟云的鹦鹉八哥、在转盘上不停划着鼠爪子的仓鼠、不买不要摸的含羞草,

花店里新染的“蓝色妖姬”、被金桔和吊兰围成的“热带雨林”……


如今花鸟市场已开始新的生命,萌生新的记忆。


我们无法预见下一次究竟是重生还是别离,那就记住现在的每一刻吧。


(图摄 大大宅)




抢救记忆!

「那些光阴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流年陌上熠熠生辉:直到现在关于童年的一切,我都历历在目。记得年幼时随爸妈去南宁玩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去了动物园、人民公园等,还在南宁火车站前拍了照片。时至今日,我们都长大成人,孩童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愿我们都能保持一颗童真的心。





@敏敏酱:记得小的时候,我妈最爱带我去人民公园玩,而且每年都要在大门口拍一张,特别记得在过年那会,人民公园的大门会换上新的生肖,现在看好像也没怎么变,大门依旧是拍照的热门景点,只是我很少再来了,手机里也越来越少跟爸妈的合影。





@米米:当时“小小粒”的我,站在人民公园的炮台旁很好奇,我就问老豆“这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个个都来这里拍咧?”


他很不耐烦的回答我:“小蚊仔,问这么多干嘛!”






@水威威:我妈说,小的时候带我去南湖坐船哭得要死,哄了半天才有一张这样的照片,长大后妈妈经常骂我“怎么总是玩电脑不学习!”,现在妈妈骂不动了,变成了那句“你今晚还回家吃饭吗?”






@樱桃小丸子:记得小时候一到放寒暑假的时候,最爱跑到新华书店里面吹空调,跑上4楼漫画专区,找个角落蹲住坐一下午,而且每个学期开学都要相约去新华书店买一样的文具盒....现在很久没有再去了,买书也只是在网上买。





@小虎哥:我人生中的第一部GBA游戏机,就是在民族商场一楼买的。那时候刚上小学,期末成绩考得好,又加上生日先,老豆暑假就带我去民族商场,我就要了游戏机了……当时的卡带超贵,50多闷1个,所以我只能买一个游戏玩!


现在路过,已经听不到那句:“哥哥仔,还要碟吗?”听说这里以后也要改造了,唉,又少一个童年的回忆根据地啰~




这些地方有的现在还在,有的还没完全消失,有的换了另一个方式延续,所以你还能感叹,还能回忆。


但有的地方,我要不说,你可能都不记得它原来的样子。比如——


//「南宁北大客运站」正式变成废墟,永远消失了。


(图摄 非马影像)


//「文化宫」在早些年拆了,现在已再建成另一番景象。


(图摄 大大宅)


//「百年金狮巷」也是繁华落尽待重生。



……


卡尔维诺曾说,记忆不是短暂易逝的云雾,而是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结的痂,是过去现在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


被封存的美好,无论何时开启,都仍然鲜活锃亮。


所以,不管是是灰黑的水泥路面,破旧的房屋、半敞开的房门、挂满了的衣物、满满的尘世烟火味儿.....我都想记录,都想留下,只因为我是南宁人。


当有一天拿出这些老照片细细端详,我希望还能与你一起,热泪盈眶。



(△三坊街)


(△南棉鸳鸯楼)


在南宁,有你想要抢救的记忆吗?



▍图片来源:摄影师李祖荣、@KC、@蔬菜浪味仙°、@浪味仙、部分照片见水印标注(*图片均已获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图文编辑:南宁圈(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area0771)

▍商务合作微信:nnarea001

▍法律顾问:王文君律师创新法律服务团队


 热文回顾 


▼戳图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