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大擂台,你会支持哪一方?
准医生拿手术刀先学“端盘子”,合适吗?
近日,有网民爆料称,广州三甲医院番禺区中心医院不少今年新入职医护人员被“下放”到某旅游园区“讲解动物”“扫地倒垃圾”“端盘子”。
反方:不像体验更像“体罚”
《北京晨报》发表观点,服务行业有两种——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游乐场属于前者,医院属于后者。虽说都是服务行业,但两者对服务内涵的输出却有很大不同。游乐场的服务是出于对盈利的最大化追求,本身对游客也具备很大的自主支配权;医院则不同,它的服务带有公益性质,加之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根本不能进行市场化分配,在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之下,医生提供的服务和收入客观来说并不成正比,且他们没有对患者提拒绝的权利。把两个不对称、不对等的服务领域混为一谈,让医学博士去游乐场“学服务”,完全是不合适的。
正方:准医生先“端盘子”并无不妥
《华商报》表示,从医科生转变成合格的医护人员,最缺的是对疾病的感同身受,最需提高的是对患者的责任心。可安排新入职人员多与患者接触,多了解患者的疾苦,或者让他们多到基层走走,了解基层的医疗现状,便于今后实施分级诊疗。岗前培训是医护人员难得的机会,理应倍加珍惜,更应放下面子、甩开膀子认真体验,将其他行业的好做法引进到医疗行业中来,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天价讲解员”收费1800元,合理吗?
近日,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出现特级讲解员,一人一次收费1800元。据悉,特级讲解员的身份为专家教授,需提前一个星期预约,能否预约成功需要看对方时间。
反方:不过是鸡肋服务
长江网表示,特级讲解员仅是为少数、特殊人群提供非必要服务。特级讲解员对广大游客而言,实际讲解作用不高。光明网认为,“天价讲解”更像是导游公司营销炒作的噱头。一项社会需求量小、认同度不高的服务项目,本就没有多大的市场价值可言。
正方: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形象
《法制日报》评论称,1800元的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知识的价值。专家教授亲自当讲解员,可让游客多了解相关知识,有利于提升地方旅游文化形象,同时还能鼓励更多专家教授把专业知识贡献出来。红网认为,“天价讲解员”的出现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体现高水平讲解员个人价值的具体形式,这跟医院里专家医生的挂号费比普通医生挂号费高道理一样。
“疑整容就拒载”,航空公司有理?
8月4日,19岁的浙江宁波姑娘小项搭乘东方航空航班从北京飞往宁波,因鼻子上贴着胶布,被乘务长质疑做过整容手术,登机后被“逐出”机舱。
反方:暴露出航空公司的管理僵化
《新京报》发表胡印斌的观点,乘客是不是近期整容、整形或做过其他医疗美容手术,显然不能仅凭机组人员目测或主观猜测就能认定。若这样的做法可以作为驱逐乘客的依据,是不是所有“疑似”的乘客都要被“请”下飞机?此外,既然有相关规定,航空公司也应该尽到告知义务。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是一种行业性的僵硬与傲慢。不是说服务行业不能有禁止性规定,也不是说飞行安全不重要,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是不是以乘客为本。
正方:航空公司的规定是适应现实要求
民航专家张起淮表示,“民航法已实施20多年,随着整容风潮的兴起,确实有越来越多的整容人士乘坐飞机,对其自身的身体安全造成隐患。所以东航制定的对整容整形手术旅客的乘机要求,其实是结合着目前社会情况而生的。”同机的一位旅客姚先生说:“当时她整个鼻子是裹起来的,一直情绪很激动。工作人员认为她整形了,不让她坐飞机。如果这样的旅客坐在旁边,我肯定有些担心,生怕她在飞机上出什么状况。”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白杨
来源:《网络舆情》第64期 舆情观察·观点PK台
页面编辑: 发行部 林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