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欲”无须色变,获取家庭幸福的3把秘钥




二十出头时,常听身边一位男同胞侃侃而谈:“我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那副看破红尘,而又不红尘的样子,差点就要让我相信“世间高人出少壮”了。

 

但俗人就是俗人,数月不到,一段三角关系彻底让他自毁前程。

 

于是我逮住他问:“你哪儿来的底气天到黑吹自己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呢?”

 

兄弟反问:“不是《牡丹亭》害的我吗?”

 

这……

 

就像俗人看“红楼”,皆看情色、宅斗,不知这书真正奇在隐喻大千,洞察百态,妙在堪破生死,以假说真。《牡丹亭》这部中国戏曲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也未必只讲了人鬼相恋,一往情深。

 

明朝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讲述的是一位受封建礼教束缚、深藏闺阁的千金小姐杜丽娘,在与丫鬟游园时触景伤情,晚上便做了一个与书生柳梦梅幽会的春梦。

 

不料杜丽娘醒后始终痴迷于梦中的男主,忧郁成疾,很快便香消玉殒。由于痴情难消,她化作魂魄四处寻找书生,最后人鬼相恋,死而复生,结成连理。两人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被世人尊为打破礼教、寻求真爱的典范。



“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句经典口头禅,就出自《牡丹亭》。

 

今天,这句话常被拿来比喻某人风流潇洒,却不独爱;或是不论身处何种社交场合,都能做到独善其身;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压根儿就是用来形容情场老手的。

 

其实,“花丛”寓意凡尘俗世,“片叶不沾身”是说面对欲望与诱惑,要有分辨力与定力。所以,如有一颗超脱凡尘的心,即使从俗世中走过,也不会受到干扰。

 

实际上,在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前保持本心,不仅是世俗社会提出的道德修养,也是佛教所提倡的修行。


在文殊院辛丑年腊八节线上庙会直播中,数万粉丝欣赏到了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曲目由四川省川剧院的艺术家们倾情演出,并在文殊院内实景拍摄,于亭台楼阁间,再现了梦中游园的绝美情景。

 


为何要拍摄《游园惊梦》呢?绝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在于汤显祖作为一名学佛居士,在剧中摄入了诸多佛学观点。它表面上演绎了一个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暗地里却揭示了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之苦。


今天再看,仍然深刻地启发着我们对“情欲”的某些思考。


 

佛教看“欲望”

人之常情,节制为主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对性伦理的探讨及重视。从西方到东方,有人在这个追求性开放的时代,敢说一句“婚前不同居”,都会被视为“保守”或“异类”,甚至被人瞧不起。

 

这样的思想,对传统宗教情欲观产生了巨大冲击。

 

于是有人问:既不喝酒、打牌,又不撩妹、聊骚,整天就知道吃素、诵经,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人间还有乐趣吗?



那么,佛教是不是禁欲系?佛教如何看待“情欲”?


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希望得到,欢喜追求的一种驱动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欲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动力,人生中一切的希望与意义, 都因欲而产生。同样,罪恶与苦难,也源于欲。

 

在佛教唯识学中,把“欲”归于五大别境心所法之首,认为它是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欲”心所通善、恶、无记三性。也就是说,佛教对欲望的属性的看法是:根据情况不同,欲望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更可以是不善不恶的。

 

所以,它的存在不可用对或错,来一刀切。

 

佛教对于欲望的看法,是以人之常情为基础,进而提出合理的规范与节制。所以,佛教中探讨的“欲”主要是属性不善的“贪欲”,以及属性为善的“善法欲”。

 

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欲望中的情欲。

 

虽然佛教要求出家众禁止一切情欲的行为与倾向,但对于在家佛弟子而言,由于与出家众所处的生活圈子截然不同,追求的修行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佛陀倡导在家众应以节制欲望为主,并非禁欲。


佛教在积极、正面看待欲望普遍性的同时,也要佛弟子们看到情欲的两面性。

 

《杂阿含经》中,佛陀有这样的开示:“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若诸众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爱欲为本。”《法句经》中也有“爱欲意为田,淫怒痴为种”。

 

三界六道中,每一个众生都带有污染性质的贪爱;由贪爱,又产生各种烦恼。所以,贪爱、爱欲,不仅是生命感受痛苦的原因,也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虽然佛教并不制止在家佛弟子追求情欲,但也不支持彻底放开。它的度,在哪里呢?



 

谈“欲”,无须色变


在佛学视野下,“十善”是佛弟子乃至普罗大众的人生修养,“五戒”是佛弟子的基本生活准则。其中关于情欲的轨范,主要落实在“不邪淫”上。

 

在十善中,有“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说的是佛弟子需做到不邪淫,离邪淫,进而保持清净心。


五戒中的“不邪淫”,指受了五戒的佛弟子,不得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又虽在正当夫妻之间,但不能发生在不适当的时间、场所,等等。

 

除此之外,在佛教对欲望的认知范围里,还有“三欲”“五欲”“六欲”谈到了淫欲。

 

三欲,指饮食欲、睡眠欲、淫欲,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五欲,除了对色、声、香、味、触五种外境的需求,也指对财、色、名、食、睡的需要。

 

六欲, 指对身体 、形貌、言语、皮肤、人相的欲望。

 

我们生活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不谈欲望或谈性色变,都是耍流氓。正视欲望并看到它的两面性,合理节制,平衡身心,才是在家佛弟子面对情欲的态度。


 

 

洁身自好,让幸福更长久


要知道,佛陀制定不邪淫戒的初衷,意在帮助在家佛弟子维护婚姻关系的和谐。其原因,就在于婚姻危机大多与情欲的无节制有关。

 

我们常说的“非分之想”“非礼之事”,就直接踩到了“不邪淫”的数条红线:

 

比如,已婚的王某与同事李某婚外交好,这就违反了“非往”一条;还没扯证,就已同居半年,“非分”非你莫属;寺院的宾馆往往规定男女分房而睡,就在于避免“非处”后患。

 

如果大众都能在情欲上有所节制,因犯邪淫而引发的家庭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幸福也能更加长久。

 

这就是佛陀说的,远离邪淫就能得到“诸根调顺、永离喧掉、世所称叹、妻莫能侵”等好处。

 

宗性法师曾开示:“不邪淫的真正意义,在于告诫大家珍惜家庭和谐,不去破坏别人的家庭,个人生活要符合道德规范。”

 

所以,“不邪淫”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帮助我们规范行为,做到洁身自好。

 


○洁身自好,3个转换

 

▪ 转放纵为责任

当我们把婚前同居、未婚先孕、频繁堕胎当作饭后八卦时,是否关注到这些行为导致的两性关系破裂,仇杀,甚至自毁?

 

两性关系的选择,不能只靠直觉与冲动,而要靠理性思考和道德自律。做一个有责任的人,避免对自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转偷心为定力

古人言“举头三尺有神明”。说的是我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要有自觉性。世俗上叫慎独,佛教里叫定力。可以通过禅修,练就内观觉照力,进而提高自控力。


▪ 转贪欲为善法欲

前面我们说到了佛教讲“欲”,主要讲的是贪欲和善法欲。所谓善法欲,是指对弃恶修善、自利利人、修习佛法等高尚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大智度论》有云:“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就是讲善法欲是修学一切善法的基础。如果你想善用欲望,那就启动善法欲吧!

 

如此,练就一身定力,“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就不再是幌子了。

 

希望我们都能珍惜眼前人,维护家庭和谐,让幸福更长久。

 



留言互动

关于欲望、邪淫

弟子的情感、婚姻生活……

欢迎发问

我们将选择问得最多的

大家分享回复哦

LEAVE A MESSAGE



文字|巍然  图片|传媒中心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

/

2500多年前,佛陀如何谈养“生”
以欢喜心过生活
闻钟声,烦恼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