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动指南:给所有愿望,加一个“无有疲厌”的后缀吧!
只要来一趟文殊院
大家就能一次性瞻礼
汉传佛教“四大菩萨”的风采
农历二月十九
刚过完观世音菩萨圣诞
农历二月廿一
又喜迎普贤菩萨圣诞
▲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贤像
2019年的普贤菩萨圣诞日
我们曾考过大家:
行行行行,怎么读
点击阅读:
2020年又提了第二问:
为何禅师说,不见普贤?
点击阅读:
今年我们一起来思考:
普贤菩萨“后缀”
究竟是个啥?
普贤菩萨,梵名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是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菩萨代表行愿,彰显理、定、行,与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共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同为一切菩萨上首,常帮助释迦牟尼佛宣扬教法,化导大众,因为菩萨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所以称为“普贤”。
普贤菩萨形象多为乘骑六牙白象,手持如意,其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记录了大家熟知的“普贤十大愿”:
• 一者礼敬诸佛
• 二者称赞如来
• 三者广修供养
• 四者忏悔业障
• 五者随喜功德
• 六者请转法轮
• 七者请佛住世
• 八者常随佛学
• 九者恒顺众生
• 十者普皆回向
由于这十大愿,就是成就普贤菩萨的修行方法,且能含摄一切佛菩萨的大愿,所以又被称为普贤愿海。当菩萨发心修行时,就被称为入普贤愿海。
普贤,大士
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四川峨眉山,因悠久的佛教文化以及秀甲天下的美景,享誉海内外。数千年来,途径成都的香客、游客们,也就多了一个来文殊院礼敬普贤菩萨的理由。
▲文殊院三大士殿内供奉的普贤菩萨像
进入天王殿,在文殊院中轴线上的第二座殿堂名为“三大士殿”。因供奉观音、文殊和普贤三大士的彩绘铜像,故名“三大士殿”。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在本寺慈笃方丈任内创建;嘉庆二十年(1815),由本圆和尚重建。距今已有207年历史。
• 大士:梵语maha^sattva。为菩萨的美称。
哪尊才是普贤菩萨呢?正对殿内,居中骑金毛吼、手拿净瓶的,是观世音菩萨像。右侧,骑青狮的是文殊菩萨像;左侧,骑白象的就是普贤菩萨像了。
普贤,警众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每当我们感叹人生苦短时,不免想起曹操的《短歌行》。
在佛陀的教法中,更是无数次提到了:人身危脆、寿命无常。他要我们明白,人的生命与万物一样,随时都在无常变化中。“今朝脱下鞋和袜,明朝不知穿不穿”绝非危言耸听。
于是,普贤菩萨为警醒佛子而宣讲了《普贤警众偈》。今天,在许多汉传佛教寺院的晚课中,就会唱诵这个著名的偈子: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宗性法师曾讲解过《普贤菩萨警众偈》的意义:
“为什么它叫《普贤菩萨警众偈》?就是普贤菩萨要警悟大众,是给大家敲警钟的。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家要念得有感情,念得有警惕,念出危机来,这个念法才有意义!
为什么文殊院要提倡这个偈子呢?当念到‘如救头燃’时,灯就放下来了,比喻火已烧到大家脑袋上了。烦恼、生死的“危机”已经到面前了,你还不往前面跳一下呀? ”
法师口中的“灯”,就是暗悬在文殊院大雄宝殿室内顶部的警众灯。每日晚课,当法师们以川腔梵呗唱诵《警众偈》时,灯便会徐徐下降,起到策励大众精进学修的表法作用。而这样的仪式,唯文殊院所独有。
这句警众偈,除了能激发出佛子的警惕感与危机感之外,也从侧面透露了普贤菩萨的重要精神修养与行事风格,那就是:精进不懈、绝不退缩。
普贤,精神
宗性法师曾说:“坚韧、坚持、不退缩,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
所以,在面对普贤菩萨时,我们并非只能祈祷与跪求。将坚韧、不退缩的那股狠劲儿,用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才算得到普贤菩萨的真传。
如果我们也能为自己的善愿,加上这个后缀,即使难度系数再大、违缘再多,相信也一定能乘风破浪,取得成就。
▲文殊院千佛塔前的白象
○学修佛法,无有疲厌
除了效仿普贤菩萨从第一愿“礼敬诸佛”,学到第十愿“普皆回向”,我们还可以在各自的学修体系中,加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的后缀。
比如:正在受持五戒的同修,试着从早到晚,念念之间都以五戒的戒条来摄持当下的思想、语言与行动,在办公间或朋友家,都要觉察是否因贪心而顺手牵了羊;当遇到违缘或违犯时,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坚定持戒的信心,忏悔后重新再来。
正在拜佛108遍或更多的同修,因身体酸痛而吃不消时,要每天念着自己发下的大愿,念着拜佛的殊胜功德,再配合科学的运动与休息时间,克服违缘,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为理想而奋斗,无有疲厌
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立下的flag总是以倒下告终?对我们意义重大的理想,也常常无疾而终?这都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忘记了“念念相续”;在遭遇阻碍时,“身语意业”,全面气馁。
假如我们立下了考教师证的目标,就要每天、每时、每刻做到念念不忘,即使父母不看好,朋友要讥讽,对手来捣乱,也不可动摇。并且,为了这个理想目标而付诸行动,绝不放弃,直到上岸。
○帮助一切众生,无有疲厌
普贤菩萨作为大乘行者,与其他菩萨一样,都曾发下“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大愿。在他们的视野里,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才是活着最有意义的事。
如果你是一名佛子,或者你不是但却向善,那么在帮助众生远离苦痛的修行中,怎么少得了勇气、力量以及永不言败的普贤精神呢?当你在说“太难了”时,请记得这个后缀。
在文殊院福慧功德会的助学活动中,缺水少食、路况恶劣、海拔四千的条件常常令人望而却步。然而志工菩萨们克服困难,一年数次翻山越岭,只为了心中念念不忘的山里娃。因为这份无私、无我的慈悲,他们做到了“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说到底,坚韧、不退缩、永不言败的普贤菩萨精神,不正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吗?
它遍一切时、一切处,可以为每一个理想目标助力,是向善、向上人生最宝贵的行动指南。
从今天开始
推进你的愿望、理想
来打卡吧
LEAVE A MESSAGE
编辑|巍然 图片|传媒中心 千图网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
荐
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