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护花园和动物系统 | 户外教室课堂笔记
如果说昨天的实践课程是停留在户外教室表面的话(昨天我们了解了朴门景观的基本元素、在户外教室的表面土地做了一些文章),今天的课程则带领我们进入户外教室的内在去探求和思考其中的奥秘。
1.
节能设计引发的自由探讨
上午,营地的设计师向我们讲述了营地内的能源系统、排污系统和地下水安全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原理。我们还跟随他的脚步,走到了前两天没有看到的覆土建筑的背后发现无数的小机关和小秘密。复杂、高科技的设计让我感受到,原来昨天欣赏到的美景下面蕴含了如此多的精细考量和精心布局。
到了讨论环节,我们开始了一场“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这个环节应该是课程之外我们自由延伸出的话题,没想到却给了我很大启发:
“简单才能简约”,
“顺势而建,不能违背当地的情况,否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
“舒适的室内环境会不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分离?答不会,因为人有向往自然的天性”
等等。
很喜欢这种自由讨论的氛围,激发出了大家和我自己无限的想法💡。
2.
低维护的朴门花园和功能分区
下午,我们围绕低维护的朴门花园展开了讨论。在我理解中,低维护的概念是系统地搭建或提前规划风险,使得后期维护成本降低。海涛老师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就是今天我们来做了厚土种植床,明天或许有小朋友来了就能在种植床上种东西,我感觉低维护是一种连续的、系统的、不需要过多人员维护的、自然的一种状态。
接下来就是以朴门永续的规划和功能分区,引发我们去思考和了解户外教室的规划和功能分区。(具体的内容图示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来,我就不过多赘述了。)但是户外教室的功能分区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再按照我做活动的某个场景,系统地串联回顾一下。
朴门永续的分区
户外教室的分区
3.
户外教室的动物系统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养小动物呢?
-能量的循环,比如养鸡可以吃鸡或鸡蛋
-让小盆友们去观察、去喂养和照顾、去决定要怎么对待小动物。由此激发出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陪伴、感受生命的意义(进行生命教育)
4.
怎么去制作一个蚯蚓箱?
做蚯蚓箱之前必须要先搞清楚蚯蚓的喜好和习性,这样才能为他们做一个适合居住的家。蚯蚓喜好生活在18-25度、潮湿一点、透气的环境中,他们不喜欢光,他们喜欢吃不含刺激性的、无油无盐的厨余垃圾。蚯蚓非常挑剔,一旦环境有一点不适合的地方,他们就会钻走了。所以,我们参照他们的习性制作了上图所示的蚯蚓箱。
有以下操作中的要点需要注意:
1.湿度把控:椰糠要加一点水,大概手捏住它能挤出一两滴水的程度是适合蚯蚓居住的湿度;
2.喂食把控:不能喂刺激性气味的(如柑橘、大蒜、洋葱等)、不能喂硬的、带油带盐的也不行;
3.施肥:蚯蚓尿要加水搅拌才能用哦~
5.
蚯蚓塔的建设
有以下操作中的要点需要注意:
1.管子入土40cm深;
2.放进蚯蚓爱吃的厨余垃圾;
3.管子上面要放盖子,防止过热或过冷;
4.孔可以大一点,方便胖瘦蚯蚓自由进出。
制作蚯蚓塔,地下约30~40厘米垂直埋管道,并定期往蚯蚓塔里投放无刺激性(如大蒜、洋葱)的厨余,非尖锐物,保证蚯蚓有充分食物吃。当有个地方的蚯蚓肥料足够了,就将蚯蚓塔移至其他地方继续堆肥。
【讨论】为什么蚯蚓会跑掉?
1)没有足够的食物;
2)有阳光直晒;
3)生活环境不舒适(过于干燥);
4)被鸟吃掉
6.
芭蕉圈的建造
*为什么要建造一个香蕉圈?
——香蕉圈可以有效防止水污染,处理黑水和污水,并产生堆肥。
*与香蕉圈有同样功能的可以种植的植物有哪些?
——芭蕉、木瓜、椰子、美人蕉、萱草(黄花菜)、海芋等。香蕉适合南方,而在较为寒凉的地方,就可以选择其他喜水耐肥的植物来替代。
*建造图纸如下,我们这回做了一串芭蕉圈
建成后的芭蕉圈
下面是大家齐心协力干活的场景,很开心、很感恩来到这里,遇到一群有趣的小伙伴,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劳作、一起见证一个户外花园的建成。
翻看其他课堂笔记:
更正:上期文章《户外教室与朴门永续设计 | 户外教室课堂笔记》
本图中根据水分要求,和水位高低可以把花园池塘分为以下区域:
深水区、浅水区、湿地区、干滩(不是所有池塘都需要有这四个分区,小池塘可酌情减少)。
湿地和浅水区可种植荷花等挺水植物;
金鱼藻可种植在图中的“低”区域;
水面可以种植菱角等浮水植物。
▼
想了解更多户外教室花园
设计、策划、活动开展方式
可参考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