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乐不作# | 刘胜枝:景观社会理论及其对景观摄影的启示
四月君按:
人的认知、思想、价值观,都是被文化和意识形态建构的,而影像又是完成建构的最重要媒介和手段。作为影像的生产工具——摄影,自然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打造双十一消费狂欢节,离不开摄影反思过渡消费,亦离不开摄影
而这一切都将在2016年11月发生…
主张“疯狂消费、买买买至死”的双十一余波未平,而反思“过渡消费”的2016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将于11月19日在广东·连州启幕。
2016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以“无乐不作”为主题,试图以摄影为媒介,关注更为广阔的世界性问题,焦点对准大规模生产消费的商品时代,探讨人类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逐渐沉沦于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欢愉,及其过度消费下触发的诸如恶性竞争、区域冲突、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当下问题,并对人类未来命运埋下的严峻隐患作出深刻思考。
“无乐不作”、“过渡消费”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让四月君不禁想起曾经风靡数年到现在依然非常重要的景观摄影(奇观摄影更为准确),及其背后思想支撑——景观社会(奇观社会)思想理论体系。如: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对“权力奇观”和“资本奇观”的批判,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等等。
在连州摄影节11月19日开幕前,四月君将推送一些相关话题的文章,以期对大家观看、理解2016连州摄影节年度主题“无乐不作”有所裨益,如能对摄影创作实践产生些许启迪,那更是幸事。今天推送的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媒介批评与文化研究专家、四月风会员刘胜枝,于2012年10月5日发表于个人博客的一篇文章。
景观社会理论及其对景观摄影的启示
文 / 刘胜枝 配图 / 来源于网络
“景观摄影”一词在当前的摄影界开始流行起来,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一个名为《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的展览,2011年连州国际摄影展也将主题确定为“向着社会的景观”。“景观”一词来源于法国著名思想家居伊•德波的《spectale society》一书,该书于2007年被翻译到中国来,书名为《景观社会》,之后“景观”被人引入摄影界成为一个比较前沿的词汇。德波提出的“景观”有着深刻系统的理论内涵,而国内摄影界在引用该词时常常有着断章取义、流于表面的误用。
其实“景观”一词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是作为生态学和地理学概念,该词由landscape 翻译而成,有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的含义。如景观地理学派、景观生态学派、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城市景观、建筑景观等都是这一意义。第二种用法是哲学意义上的,也就是德波《景观社会》中的用法。关于该词的翻译,《英汉大辞典》中有几种译法:“景观”、“景象”、“奇观”、“壮丽的景象”等;国内学者也采用了“景象”、“景观”和“奇观”等不同的翻译。这两种用法的并存是造成人们误用的重要原因。那么德波所谓的景观到底是指什么呢?
一
景观及其运作机制的分析
德波提出的景观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新的统治形式,景观通过视觉的呈现把现实社会展现为一个光鲜、富有、快乐的幸福天堂,让人们在虚假的景观幻象中忘记了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一味追求消费,从而维护了现存的社会秩序。
德波没有给“景观”一词做明确的界定,但是他深入地分析了景观的特征。首先,他认为景观把“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表象”一词强调了景观的虚假性。其次,他认为影像在景观制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制造了非常丰富的影像,而且被快速广泛传播,以至于有人称影像社会、媒介社会,所以影像在景观形成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影像的制造本身是有虚假性的,是经过主观选择、加工而呈现出来的、常常是经过美化了的。所以德波说景观“呈现的东西都是好的,好的东西才呈现出来”,“在景观中真实的世界被优于这一世界的影像的精选品所取代”。比如杂志封面、广告中的漂亮女郎,在其光鲜形象的背后需要一系列的工作,如选择模特、化妆、服饰、布置背景、灯光、选择相机和镜头等,常常还需要后期的精心处理。这些无处不在的漂亮女性形象已经成为女性普遍追求美丽的样板,它“通过无需应答的炫示实现了”它对人们的统治,然而其背后隐藏的则是一个复杂完整的化妆、健身、减肥、服装、美容等产业的利益链。
德波进一步分析了景观的生产机制,他说,“景观的语言由主导生产体系的符号所组成。”在符号学看来,一切文字、图像、物品、行为、人等都可以成为符号,而符号可以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这个过程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比如红旗这个符号被赋予庄严、爱国、民族团结等意义,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宣传和仪式等来实现的。景观的生产也是这样一个符号化的过程,符合消费社会要求的各种物品和行为都成为景观,被赋予了光鲜的外表和积极美好的意义。比如高楼大厦成为现代化都市的象征,明星是代表现代生活方式的符号,各种精美的商品在广告中被赋予了高贵、时尚、爱情、健康、休闲等符号意义。
德波认为经济统治社会生活存在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从存在向占有的转变,一个阶段是从占有向显现的转变。在前一个阶段人被物化,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的占有物。在后一个阶段人被符号化,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品或行为的符号意义。景观社会的物品或者说商品不只是有着靓丽的外表,作为符号也被人为地赋予了积极的、虚假的意义。所以,别墅、旅游、汽车、美女、名表等符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因此,景观不只俘获了人们的眼睛也进一步俘获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控制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德波断言“景观是全部视觉和全部意识的焦点。……成了错觉和伪意识的领地。……它是已经物化了的世界观。”
在分析了景观的作用后,德波明确指出了景观的本质,他说“景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也是其目标。”德波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已经非常丰富,只有消费掉了成堆的商品才能继续再生产,只有不断增加的消费欲望而不是饥饿才能促使人们去劳动,去服从资本家的管理,而这一切正是依靠景观的运作来实现的。所以他说景观就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景观就是资本”,它维护的是现存体制。
二
景观对人及这个世界的异化
在德波看来,景观制造了异化,他说“景观的社会功能就是异化的具体生产”。但是他更多的是用“分离”这个词汇来说明他的理论,他认为分离是异化的根源。
首先,在生产的层面上,德波认为劳动与人的自身发展产生了分离。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劳动不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和展现,劳动被异化为一种机械的动作,劳动者被异化为机械化生产中的机器,人成了生产产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直接继承。德波还提出,劳动者也不再直接占有他的产品,由于工人生产的是异化产品,生产的越多,工人就越制造了一个外在于自己的景观世界,而且会越感到自己的“相对贫困”。
其次,在消费的层面上,消费与人的发展也产生了分离。消费同样也不是为了人的发展,消费自身成了目的,人成了被迫消费的奴隶。在景观社会,劳动者被作为消费者得到了重视,景观不断地制造“伪需要”,资本家不再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是给了人们更多的业余时间去消费,休闲时间再也不是休息、放松和享受生活,而是被景观操纵着去不停地进入消费的陷阱。当前我国泛滥成灾的旅游热潮就是明证。这里德波揭示的是消费社会的逻辑。
第三,分离还发生在人与世界的层面上。在景观社会,世界被人为地景观化、虚假化了,因此,人与真实的世界、与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需求分离了。德波说,景观制造的是人的“伪欲望”、“伪消费”,对不同商品的消费被宣扬为人的不同个性和品味的表现,事实上,这些个性和品味都是景观所制造的虚假理由。德波认为媒体明星正是活生生的景观代表,似乎不同的明星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只是景观选择的演员,他们不是真实的自己,过的也不是真实的生活,展示的都是“源自于这个消费王国的同样的幸福。”
最后,在德波的理论里,景观不仅异化了人及这个世界,还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统治完成了这一异化。首先,他认为景观改写了人们对时间的意识。在农业社会,人们对时间的意识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循环往复,所以是一种以“循环时间”为主导的社会。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资产阶级通过科学技术更多地征服了自然,人们的生产生活脱离了自然时间的制约,因此与“循环时间”相对的“不可逆时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有了更为紧迫的时间意识,所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不仅体现在生产时间中,也体现在消费时间中。在消费时间中,也存在着“对他们(工人)的时间的激烈剥夺”,消费时间是景观发生作用的时间,因此也被称为景观时间。景观时间“将主体与他自己的时间相分离。”所以说,人已经不是自己时间的主人了。
在空间方面,景观社会推进了全球化进程,打破了社会边界。商品常常在全球各地同时销售,各地的城市呈现出类似的面貌。城市化正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空间的重组,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性的特色日益被消除,但这个看似统一的表面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分离技术”。在城市生产条件下,工人被原子化了,人口隔离成为有效的控制手段。在城市高大的建筑里居住着互不相识的人们,人流不息的广场上人群成为“孤独的集合”,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控制下,“集体性孤独甚至在家庭内部已经获胜”。所以,德波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生产了一种分散和狭隘的“新农民”,“他现在的冷漠一定是被人造的和被维持的,他天生的愚昧已被有组织的弄虚作假的景观所替代。”显然,这些新工 人是缺少革命意识的力量。所以德波断言“都市的本质是孤独”,城市成为人被隔离、被异化的空间,是资本对空间的重组。
三
景观社会的命运取决于文化
德波认为,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景观社会的命运。他认为文化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文化即有维护现存权力和社会秩序的一面,又有自我否定、批判社会的一面。但是德波悲观地看到,在景观社会中文化成为被消费的商品,被取消了其否定的批判力量,成为维护现存秩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点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一脉相承。他说,“今天,所有时代、所有文明的艺术第一次可以同时被认识和接受,但一旦这种艺术历史的‘纪念品收藏’成为可能,这也就意味着艺术世界的终结。”、“景观的功能就是运用文化去埋葬全部历史的记忆。”在景观社会,古今中外的艺术品都被拿来作为商品消费的同时,已经失去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而成为了空洞的景观。商品如此,各种文化仪式也如此。比如陈力丹先生考察过广西仫佬族的依饭节,这本来是一个祭祀祖先的传统民族仪式,但是2009年电视媒体开始直播这一仪式,于是政府出面组织,场地被由原来空间狭小的祠堂转移到文化广场,政府官员出面讲话替代了仪式中道师的重要性,原本全民参与的民间活动被分成了演员和观众,内容也增加了仪式中没有的民俗舞蹈、游戏等,而原本复杂神圣的祭祀道具则被简化了。就这样,对祖先的神圣祭祀被转化为一种娱乐化的政治文化表演。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在成为景观被消费的同时已经被抽空了生命和意义。
文化已经成为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景观的制造机器,因此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的革命策略也是“文化革命”,即发挥文化批判社会的启蒙作用。他认为,马克思所预言的暴力的阶级革命已经很难实现,资产阶级通过景观这一“文化霸权”维护了自己的统治,无产阶级在富裕的商品和美妙的景观幻象下失去了革命意识。目前只能依靠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来启蒙民众,因为艺术可以展现生活的瞬间真实,从而唤起人们对真实需求、真实世界的向往。另外,德波认为景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的景观,发生在物质不发达的集权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时期。我们可以理解为集权的景观,比如对领导的个人崇拜、全民穿绿军装、秧歌舞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的很多现象等,比如当前市场经济时期县政府豪华似白宫的办公大楼就是权力和资本结合产生的景观。另一种是弥散的景观,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指景观商品无处不在地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认为反抗也要在日常生活领域里展开,以恢复日常生活的丰富、深刻和活力。他说“每一件事情都真的依赖于在这一水平上这样的问题的提出: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我们对其感到满意?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感到不满意?”提出问题意味着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想解决问题,这是人们接近真理、走出被蒙蔽状态的开始。
四
文化革命的策略及对景观摄影的启示
德波本人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提出了景观社会的理论。二是建立了情境主义国际组织。后者是对他理论的实践,该组织主张重建生活情境。德波在其《关于文化革命的提纲》中提出:“情境主义者的目标是通过断然安排的短暂瞬间的变化,直接参与和分享一种生活的激情和丰富。。。。情境主义者认为文化活动是一种建构日常生活的实验方法。”德波在后来的文章中提出了两种实验方法,一个是漂移,一个是异轨。
漂移(字面意义:漂流)是指一种穿过各种各样周围环境的快速旅行的方法或技巧。漂移包括幽默嬉戏的建构行为和心理地理学的感受意识,因此,是完全不同于经典的旅游或散步概念的。我们可以把漂移理解为一种突围,一种寻找新的心理体验的尝试。景观社会不是铁板一块,漂移则可以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地理学的体验。比如我们在没有商业化的山区,可以体验天人合一的生活,可以反思景观社会对人的控制。
异轨相比之下对我们的文化革命实践更有启发性。德波认为在景观社会文化是维护现存秩序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颠覆性的改革,而异轨正是一种颠覆策略,它通过对原有事物的局部改变或滑稽模仿而达到颠覆其本来意义的目的。比如把“为人民服务”改成“为人民币服务”就是一种异轨,比如《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就是对电影《无极》的异轨。德波对异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异轨“导致与全部社会和法律习俗的正面冲突”,“是一种服务于真实阶级斗争的强有力的文化武器”,“是无产阶级艺术教育的真正方法。”
以上,我们总结分析了德波景观社会的理论。总体上说,该理论有其深刻性,它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阶段的运作机制;但是也有其片面性,过分强调了景观的作用而忽略了人对景观的反思能力,把景观或者文化看成铁板一块而低估了其内部的复杂性以及批判性;另外,德波提出的革命策略也有着比较浪漫的一面。但是他的景观社会理论给了我们剖析当前社会的武器,同时也可以给我们的摄影实践以启发。那些唯美主义的风光、人像等摄影本身已经成为了制造景观的帮凶,真正的景观摄影是通过摄影艺术启蒙民众,让人反思和批判这个奴役人、蒙蔽人的景观社会,思考真实的生活和需求,进而达到重建以人为本的真实世界的目的。德波提出的异轨策略可以启发我们从一些具体方法入手拍摄景观摄影的作品:
1
增加不和谐元素
通过把不和谐的事物或景象与景观并置可以起到颠覆景观的作用。比如在拍摄城市时不是只展现高楼大厦,也把贫民窟拍进去,这样的并置可以起到解构的作用。比如在豪华精美的广告面前加入一个拾荒的老人,二者的反差可以引起人们反思景观的虚假性。
伯汀斯基 中国城市
黄雅莉 城市街景
2
集中呈现景观
也许一个场面或物品本身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但是如果数量增加了就容易让人思考它的反常性。比如我们拍摄一双拖鞋的照片不能说明什么,如果把成百上千各种材质、各种样式的拖鞋摆到一起拍摄,可能就会引起人们对商品景观的强制思考。加拿大摄影师伯汀斯基拍摄了中国工人集体劳动和生活的场面,深刻揭示了工业劳动把人当做机器的异化状态。
伯汀斯基 中国工厂
德国著名摄影师古尔斯基的《99美分》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展现这些成堆的、廉价的商品展示和批判了消费社会的物质景观。
古尔斯基 99美分
3
把景观陌生化
在拍摄时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把习以为常的景观陌生化,从而可以引起人们对景观的重新打量和思考。比如可以通过颜色的调整、拍摄距离的改变来引发人们对景观的反思。比如古尔斯基拍摄的居民楼,他从正面远距离拍摄,居民楼被平面化了,而且非常呆板,人们被毫无差别地装在这些狭小而互相分割的格子里,表达了城市居住环境对人的压抑和控制。
古尔斯基 巴黎 1993年
伯汀斯基通过远距离拍摄,城市高大林立的建筑像密密麻麻搭起的积木,空间被压缩掉了,这种日常难以见到的呈现很容易引发一种荒谬感,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类与广阔的、绿色的自然隔离,然后像蚂蚁一样生活在这样一个人工的、模型般的、拥挤的空间里。
伯汀斯基 中国城市
4
拼贴
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材料或场景的拼贴也可以起到颠覆景观的作用。比如把一个模特经过化妆拍摄的半边脸与没有化妆过的半边脸拼贴到一起就可以揭示女性美丽景观的虚假性。摄影师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把如山的建筑垃圾用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充满诗情画意的传统画面与大兴土木的当下现实发生对撞,从而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过程二者之间产生张力,表达了对资本营造现代景观的批判。
姚璐《中国景观》
...
本文作者
刘胜枝
1973年生于山东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传播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
目前主要从事媒介批评与文化研究
摄影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