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问我答}}}逗逗君与台玩人的分享之夜有感(黼黻/文 守语者/回应)

还是公益小组的 守语者 2022-01-22
客倌好久不见!
新年好!心黏好~
跨年之前,守语者回到逗逗君的故乡,为一场针对听障者设计的培训活动提供自然手语翻译服务。从活动前期的准备一直到课程期间,守语者和主办方不停地协调、思考、沟通如何以视觉语言的逻辑提供最容易吸收的表达方式。这种努力,让主办方和守语者在实践过程中都学到许多。守语者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人一起协作,努力地建立沟通友善的社会环境。在能够达成协作之前,还有许多关於聋人文化的科普知识要与您共享。
关於此文
黼黻参与了守语者于2014/12/20在叁楼空间的手语文化分享会,结束以后带着满腔疑问离开,守语者向黼黻邀稿,并将此文编辑,最后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他的疑惑,很可能也是社会大众的疑惑,欢迎您看完之后,来信追问,或者,给守语者再来一场分享会的机会吧:)

图说:守语者在叁楼空间的手语文化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双方意犹未尽。
读者来信

{{{你问我答}}}

逗逗君与台玩人的分享之夜有感

黼黻/文
守语者/回应 顽真/编

那一晚,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进门,被逗逗君提问为什么会来。我说因为我有亲戚是“聋哑人”,所以来了解一下情况。当时我就开始自责:自从看了“听说”那部电影之后,大多数情况我都会用“听障人士”,但当讲到自己的亲人时,想不到冲口而出的代词还是“聋哑人”,而且脑海里面浮现的是我叔婆打点滴时注射牌上大大的“聋哑”二字。(之后在讨论时,我用了另外一个代词—“听障群体”,当时有其他同学重复了这个词组并笑了,我在此感谢他们的认同。)


接下来的分享,就让我冒出一堆问题:
Q1:
聋人文化是一切与手语相关的文化?那么与手语未必相关的文化,如绘画,难道就不是聋人文化的一部分吗?
A1:
聋人文化是一种来自聋人社群的论述,该论述的产生基於”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所以也有自己的文化。”(参阅干货连载1-2) 这是当晚逗逗君在分享时,为什麽要说”聋人文化是一切与手语相关的文化”的原因。
文化有其普同性以及特殊性,文化的内涵包罗万象,亦无法对每件事物进行二元的切分来指称其是否属於某个文化,聋人也有许多艺术家,但他们的作品是否和大众非常地不同,差异大到可以一眼辨识”啊!此为聋人绘画!”这个守语者不敢说,但是他们的语言确实不一样,而且是众人可分辩的:“咦?他们都在打手语!”
Q2:
听障算是一种残疾吗?听力有障碍,的确是残疾。人的精神残疾也是残疾,所以并不是“看不出来”的残疾就不算残疾。因为“看不出来”的残疾而被当作正常人看待,未必就是公平,有时还会致命。刘赛说她去考音乐学院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她是视障人士,但如果那天她突然被叫到一个高高的舞台上表演,而她又坚持不告诉其他人她是视障人士呢?会不会有可能发生坠台意外?
A2:
听障,算是残疾吗?不同的观点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逗逗君言:『现在从我的角度看,是因为听障的障碍是“沟通”,如果解决了,就没问题,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在我的观点来看,听障不是残疾人。』
台玩人觉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会随着时空而变化,而非固定着一种状态。现况是,大家习惯把一时空点的人们拿来做对比,所以有盲、聋、肢体不便等分类,但若把时空折叠,不再以线性的方式来思考,则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残疾人”。不肯说出自己特殊身体情况,常常是基於考量社会他人眼光的原因,若因此造成不太好的后果,往往也只能由不肯说的个人自己承担。说出来需要勇气,如果社会大众更能尊重多元,则各种多元的人,就可以减轻这种类似”出柜”的压力。
Q3:
聋人音乐的定义是什么呢?Evelyn Glennie的算吗?听障朋友会去感受她的音乐吗?贝多芬的听觉完全丧失之后所写的音乐算吗?用手语去表现Rap,如何押韵呢?
A3:
定义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狭义的聋人文化不承认任何会说话的人,广义的聋人文化则包括所有接受手语的人。但是事情又不是这样切的,因为听障不等同完全听不到,每位被医疗定义为听障的人,听到的声音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音乐兴趣也不一样,所以算不算,守语者也不敢绝对地说。
手语押韵的办法是用手型,手型是手语的最小单位,放在不同的位置、加上不同的移动轨迹以及大小和力度组合成不同的手语单词。视觉形式的押韵,如果你仔细欣赏挪威聋人歌手Signmark的MV就能看出端倪喔!
Q4:
手语翻译的标准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也可以参照信达雅的标准?如果手语翻译员的表情,就如同英语翻译员的语气,那么当发言人用平缓的语气去发言时,手语翻译员却用夸张的表情去翻译,是否妥当呢?(由此我想到法庭手语翻译,心内寒意阵阵……)
A4:
翻译的标准需要由双方的语言使用者来共同研拟。手语翻译也是一样,当然可以参照信达雅来建立。其中达与雅特别需要在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之下找出相对应的描述办法,才能翻译得很好。表情不只是手语的语气,有时也具有表意的效果,例如,当使用平缓的语气来描述一件严重的事情时,则在手语里严重的表情不可以不做。法庭手语翻译在台湾是高级手译员才能进行的,因为唯有经验丰富的手语翻译员才能最精准地进行传译。如果是由经验不足的手语翻译来进行,守语者也觉得又汗又寒...
啊,所以急需推动手语翻译专业化一月下旬的讲座,记得来听!
Q5:
中国手语对于听障朋友有多难理解,我之前的估计是乐观了。从小我妈妈就跟我说全世界手语都是统一的,直到我自己在大学里面学了外语专业,才发现应该不是这样。后来又买了《中国手语》来学,一看某些词汇就知道富有中国特色。不过既然自然手语更贴近听障朋友的生活,那为什么还要再去纠结什么应该推广中国手语而不是自然手语的问题呢?赶紧请听障学者和语言学家们一起重新整理一部可行的手语吧。没有使用基础的语言、文字是”活“不下去的,满语,还有新苗文等,就是例证。
A5:
这个要回到语言意识形态来讨论,未来的干货连载里有,或是需要另起文章讨论...现在只能简单的举例:”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是高大上!””你说的什麽土方言,讲普通话好吗?”就这样,社会大众不会觉得”土方言”高大上,也不会逼英语使用者讲普通话。因为人们对各个语言有种既定的刻板印象。这个影响了所有和语言有关的政策。
Q6:
我们怎么样可以学到比较容易与听障朋友沟通的手语呢?国内的APP不够好,国外的如何?
A6:
如果你要学国外的手语,可以试着找找看。但是,人取代不了科技,尤其是想学习一个那麽立体的语言,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人学习吧。
Q7:
如果用手语与口语相结合的方法去与自闭症患者沟通,会不会是一个新的沟通途径?
A7:
是有这样的例子。但是自闭症患者对於眼神接触有很大的排斥性,所以和他们沟通所用的手语对比和聋人沟通用的手语,还是会有些许不同的。

最后,黼黻写道:

上面有的问题,是因为我太多东西不明白,所以可能哪位给我讲解一下,我就能明白。但有的问题,可能尽我余生都无法解决。但无论如何,逗逗君和台玩人的分享能引出我那么多问题,真是很棒!感谢她们的分享,从此我又有了看问题的新角度。


最後,再次谢谢黼黻愿意和守语者互动,让守语者有机会分享更多观点。也谢谢你读到这里,如果,您也愿意给守语者机会,请直接回覆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