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123国际残疾人日”要做什么?

守语者 守语者 2022-09-17

注:此篇文章是2014年12月4日守语者公众号平台发布的,让我们一起遥望当年的小小行动。


全国各地都有人在2014/12/03参与了

“求晒残保金”的行为艺术活动,图为广州活动照片,

图左的人打的手势为太阳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残疾人日,这个日子和政府于1990年审议通过订于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的全国助残日不同,是由联合国在1992年10月14日为延续响应1983年到1992年的”推动残疾人生活质量”十年计划而订定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目的不是让大家欢庆残疾人的存在,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一天能够关注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并发现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大众一样。

国际残疾人日这个名字在中文里面从来没有改过,但是联合国曾经在2007年将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国际残疾人日)更名为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国际”失去某些身体能力”的人日),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这个更名不只是一个名称上的转换,还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这一天,我们要关注某些人,这些人的身体状况可能没有某些能力。再换句话说,我们要关注一个议题,就是当我们的身体失去某些能力,要怎么继续在社会里生存。

世界的趋势是把残疾视为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人群,如果要切分人群,则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某时某刻变成残疾人。相较之下,咱的全国助残日,不只切割了人群,还用”助”这个词展现了上对下、强对弱的一种角度。如果按照这个切割人群的方式以及国际残疾人日的概念来看,那要不要响应2007年的改名,把国际残疾人日改译名做国际助全日?(帮助健全人了解残疾状态...)

说那麽多,其实是想跟大家简略地介绍”聋人”(Deaf),补一下昨天12/03要做的事情。他们在残疾人保障法里面是被定义及划分在听力残疾人之中,在中国社会中通常被称为聋哑人,被认为使用哑语(正确的称法为手语),办给他们读的学校以前叫做启聪学校(意旨他们耳不聪,需被启)。但是在还没有国际残疾人日之前,于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决议往後每年九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开始在这天举办各种展示聋人文化的活动。

聋人文化这个词汇乃基於”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而生的概念,聋人确实因为身体条件的关系而难以习得声音语言(但不是不能!他们的发音器官并未失能),就算习得口语,在信息接收方面也还需要许多视觉辅助。各种视觉辅助里面,最不需要"工具"的,就是手语翻译。

世界各国的聋人所发展的聋人文化内涵包罗万象,例如每四年一次的聋人奥运、聋人博览会;无论听力状况如何,全校师生使用手语的加劳德特大学;聋人剧团、聋人乐队、聋人电影节等艺术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限於聋人社群内部的,但多数和社会大众不可切割,而衔接社会大众与聋人社群之间的沟通中介,就是手语翻译。手语翻译不只是为了不会手语的人存在,还有针对不同国家手语的跨手语翻译员,将一种手语翻译成另一种手语,优秀的跨手语翻译员通常由聋人担任。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手语翻译的重要性,还没有谈到的部份,就是手语翻译的专业问题,这个涉及的面向很广,包含手语的语种问题,以及翻译员主体性的讨论,需要另起文章来说明。简单地说,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将声音语言和视觉语言做到即时转译的中介者,和语言翻译有关的工作,有由人来做的科技不可替代性(无法理解的话,想想翻译软件为何取代不了同声传译)。

在国内,聋人参与公众活动的机会非常少,除了一些和特教或手语研究有关的活动之外,基本上没有主办方会主动聘请手语翻译员进行声音语言和视觉语言之间的转换,偶尔会找来”手语志愿者”,但手语志愿者也许是会手语的人,却未受过任何手语翻译的训练,很可能打出来的手语语种还是聋人看不懂的那种。结果就是,聋人获得不了资讯,主办单位以及社会大众也获得不了聋人的想法与意见。双方的隔阂稳稳地僵持住,好像没有什麽可以打破隔阂。

守语者试图打破这个僵局。会口语的聋人崔竟自己在参加中国南部残障青年倡导力夏令营前,争取到活动期间的全程自然手语翻译以及即时听打字幕,营队结束之後,还把学习到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计划当中。年底,她将参与一场在武汉举行的”听障者倡导培训”,让和自己一样的听力状况与众不同的人,有机会了解国家法律所保障的自己的权利,以及各种保护自身权益的方法。

这场活动,除了有专业的法律人士以及研究残障权利的研究员来主讲,还会设计环节让参加者提供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实际状况,一起讨论解决方案,让自己的未来不再遭受同样的困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