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纺织城》摄影师薛明:带着你的感受去拍摄

《纺织城》在提案阶段先后获得了多个国际纪录片基金与机构的扶持。这其中既有长期支持华语纪录片创作的CNEX,也有世界著名的纪录片基金如美国圣丹斯纪录片基金、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基金、韩国釜山亚洲纪录片基金的支持。


“故事梗概——建立于1954年,位于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如今面临整体拆迁改造。通过对两个纺织工人家庭长达6年的记录,深入观察他们面对巨大物质变化的同时,所经历的精神和情感冲击。新旧观念在这里碰撞,他们平凡的个体命运,让我们有机会审视在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们情感生活的幽深波澜。这关于生老病死,也关于一种生活方式的记忆。我们将其视为一种象征,也许是对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总体历程的一种回眸。”


《纺织城》在提案阶段先后获得了多个国际纪录片基金与机构的扶持。这其中既有长期支持华语纪录片创作的CNEX,也有世界著名的纪录片基金如美国圣丹斯纪录片基金、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基金、韩国釜山亚洲纪录片基金的支持。


摄影师薛明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与导演王杨合作。合作的作品包括《地上-空间》、《中国门》、以及《纺织城》。近几年中国纪录片几部重要作品也有他的参与,例如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请他分享关于《纺织城》的创作经验。



“薛明  陕西人,自幼习画,毕业于美术院校。专职从事纪录片摄影十四年,关注时代巨变下人性与家庭故事。由于近几年的作品频频亮相国际舞台,被外界看作中国最具希望的纪录片摄影师。代表作品有《中国门》、《摇摇晃晃的人间》、《纺织城》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奖项。2016年凭借《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


Q:先谈谈你对影片中空间的最初想法吧?


薛明:《纺织城》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工厂,一个是纺织工人的社区——自建村。工厂当时到了那边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大、特别的空旷。它那个层高我感觉都有二十米一层了。厂房的高大和人物的渺小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因为从来没有进到过这种工厂里面拍摄。第一印象是里面的温度特别高,噪音特别大。第二个印象是这种建于五六十年代的厂房很有电影感。


之后是自建村,特别的拥挤,大概就是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吧。住了那么多的人,每家平均就只有几十平米。所以到了自建村之后,经过对比你就感觉空间特别小,很拥挤。反正我感觉就是在里面要撑起三脚架都捉襟见肘。所以在拍自建村的时候都是手持拍摄多一些。基本上以中景、近景为主。在拍工厂时,大全景和特写这种两极镜头会多一些。



Q:《纺织城》大部分时间是跟拍,也是观察与参与共存的方式。总体上是自然主义的,但我发现在开头结尾事实上又用了轨道,让摄影机做移动。


薛明:第一次在工厂拍摄的时候我们就在车间里铺了十五米的轨道,那些一排一排的纺纱机纵深感特别好,就适合用轨道来表现这个空间,慢慢推进。当时如果用固定机位拍的话不就成了一张照片了吗?那时我们也是在尝试。用轨道来拍摄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包括工厂拆迁后变成一片废墟,我们也是铺着轨道拍的,缓缓离开的感觉。我觉得这也跟影片本身的视角特点有关,它即是物质的,也有精神层面。



Q:在拍摄中能感觉到静与动之间节奏与变化。你是怎么想的?


薛明:我一开始想是一种稳定的风格来拍摄。比如说那些老年人,他们的生活节奏是特别慢的,行动起来也是特别慢。所以一开始我是打算用三脚架来拍摄。但是当我到了他们的家里的时候我发现三脚架是根本撑不开的,后来就用独脚架代替三脚架,所以总体的影像风格保持了稳定性但不失呼吸感。因为你拍的是老年人他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所以还是以固定镜头为主。第二个感觉,你到了这个地方会发现实际住了很多人,但是整个村子是很安静的,也很有秩序。所以影像风格要稳一点,镜头要长一点。


因为在他们的家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静静的观察,你会发现人物身上有很多细节,包括他的一缕白发,家里的一座钟表,一个拐杖……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去反映他的背景与情绪的。所以拍摄的时候大部分景别选择的是带人物关系的特写。


屋子里的光比都特别大,暗的地方都黑死了,亮的地方都曝过了。当时使用佳能5d2是没办法拍Raw格式,所以基本上就是用的标准格式来拍的。拍出来的颜色都是比较单薄的。在自建村这个地方实际上他们每家都有四十年的历史,家里墙上挂的每一件物品都很有年代感的。这种自然的美也许你请一个美术师来也未必能做出这个效果。



Q:觉得你们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


薛明:实际上我们对这几个老太太和老大爷的感触都特别深。他们的子女平时都不怎么回家,所以当我们到了他们家里的时候,他们真的是有说不完的话,而且到最后他们有什么事都会找你帮忙,老年人喜欢小孩儿这应该是自然规律。不拍片子的时候也会去他们家聊天,实际上也是跟他们在一起生活。甚至是在他们家吃个便饭,帮着做个家务,时间长了就跟一家人是一样的。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张大爷的老伴,他拄着拐,上厕所很不方便,每次从她的床前到卫生间,五六米的距离她自己走也要走个五六分钟,有时她走着走着就哭了起来,就叫我们帮忙。我把它扶到卫生间里头,给他把拐杖放好了,把马桶盖揭起来,我就感觉到这个拍摄对象真的是把你当成他自己的家人,根本就没有那种怕镜头的感觉,你在不在那个空间里头他根本就不在乎,就是把你当成了他自己的孩子,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就会叫你。


我们当时拍摄,也都住在纺织城。即便你没有拍摄,但你还是在村子周围住着。所以你对这个环境以及村子里发生的事情你也熟悉。我印象最深的是,拆迁开始了,向老太太心里其实是非常的难过,我们拍的时候能明显的感觉到,那么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这种情绪传达给观众这是我要考虑的。在临近搬迁的那一天,她在自家院子的废墟里的那棵香椿树上给我们摘了一袋鲜嫩的椿芽。那是一棵长了三十年的香椿树。她一边摘一边说:当年盖房子的时候她特意在院子里种了一棵香椿树,整整吃了三十年的春芽,今天是最后一次吃了,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当时我就特别的难受。这么大的一棵香椿树,明天将会倒在废墟里,再也不存在了。它跟人,这个家庭的这种关系就终结了。



所以刚开始拍的时候摄影机跟她还是有一点距离的,但是到了后面就非常的近了,你跟她的关系已经到了那种程度了,你甚至镜头都移到她的脸边儿都没有关系,就是说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你跟拍摄对象可能会有一定的距离,拍着拍着就慢慢地走进了,摄影机也就随着慢慢的走近了。包括我们拍张大爷家的时候,刚开春,天气暖和了,他一瘸一拐的走出来散步,在那个废墟里头特别的不好走,我们跟在他的后面,走着走着他突然摔倒了,我吓了一跳,当时都傻了,这个时候我顾不上按停止键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扶他起来。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忘了自己是个摄影师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觉得我们是摄制组的,他们是拍摄对象。但是拍到最后的时候,你就觉得和他们是朋友是一家人了。除夕夜,我们挨着每一家都拍点,走到那家都必须先吃完饺子才能拍。最近几年,拍的少了,有空时还常去看看他们,说一说话,聊一聊最近的状况,问问他们的身体情况,会一起唠家常。在拆迁房的家庭分配上,老人的房子到底分给谁?一个孩子还好说,家里五六个孩子到底分给谁,到最后老人的选择就是为了让孩子的家庭更幸福,最后还是选择了让步,只能这样子。这些家事在我们看来就道尽了人生与社会的种种。



Q:拍摄时剧组的分工配合是怎么样的?


薛明:纪录片的拍摄团队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四五个人吧,导演、顾问、摄影、录音、助理,基本上这四到五个人就可以了。


我们当时为什么采用这种组合模式呢?主要还是想让片子在各种技术指标上不失分。其实很多导演都习惯自己掌机拍,一个片子从头到尾一个人也完全可以搞定,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现场你要把一半的注意力放在技术上,另外一半的精力才能用来观察和创作。我们这种团队化组合,我觉得每个人的分工会更明确,同时也能保证电影制作的技术标准,又不至于身心疲惫。另外,导演在现场更能集中精力去思考,去观察,去创作。把握大局,组织影片的结构,感受整个环境,这样的话他在现场能够重新构建他的想法。


也就是说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告诉摄影去执行就行了。这个就是我觉得在纪录片中摄影和导演分开的好处。当然有人说了,如果这么多人在现场会不会影响拍摄对象?也许可能会影响一点点,但是时间长了,随着你和拍摄对象的距离走近了,实际上也并不影响。我们在自建村,这么小的空间里我们照样把关系处理得非常密切。但是有的时候可能空间特别小不适合进入太多人,那就有选择的进去一两个,见机行事。



晚上我们都是住在一起的,每天回去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素材。这些素材看完之后就是总结这一天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哪一块拍的好,哪一块拍的不好?另一个就是人物。我们把这个人单独拿出来研究。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到底是怎么想的,发的什么样的心思,就是我们每天晚上看素材来分析他,有时候还甚至帮他们出主意。甚至有时候我们的拍摄对象都跑到我们住的地方来,给我们单独说他的心事,避开他们的子女,给我们来诉苦,给我们来说他的想法。我们也会帮她出主意。在这个时候就是因为你和拍摄对象已经走得非常的近了,他们把你当成他的家人,是这样的。


Q:《纺织城》主要是用佳能的5d2拍摄的?5d2其实对于拍摄比较厚重的题材时是让人担心的,它的焦点非常薄,且难以控制。但从成片的质感上来说感觉非常好。


薛明:用5d来拍摄纪录片,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拍纺织城之前5D2刚上市,我们就买了一台。之前我们拍摄都是用一体机,不能换镜头,焦点也基本上是自动的。但是我们这次用的是相机镜头,需要你手动跟焦点,不停的更换镜头。刚开始拿到这个机器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虚。最担心的不是我能拍到什么拍不到什么,而是我能不能跟上焦点。实际上,这种工作模式一旦你适应了,后面也就是熟能生巧的事儿了。但现在拍片,我基本上离不开定焦镜头,很少使用变焦镜头。因为,电影它还是有它的镜头语言的。当然,用定焦头来拍摄,就得不停的来换镜头,这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摄影助理。让我自己来背个双肩包,装着镜头来拍摄的话,这个对于体力的消耗是很累的,,实际上也是很难操作的。纪录片,在现场对于突发事件的拍摄就得快,有时侯拍到比拍好更有意义。所以这个时候我就必须得带我自己的摄影助理,而且这个摄影助理跟你是配合非常默契的,助理在现场不仅仅是换镜头,他还得帮我盯着摄影机背后的一举一动。我跟助理已经默契到什么程度,就是在我们换镜头时,用哪个焦段,基本上不用说话。这个是需要长期磨合的。有时候也会担心你换镜头的瞬间是不是会丢掉某些东西,这个当然会,但作为摄影师这个时候你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在什么时候换镜头,这个是需要经验的。有的时候也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拍到反倒不是件好事。



比如在某个现场,这件事预计会持续多长时间,你觉得它在片中能占多大比重。作为摄影师,你得有预判,得有选择,得预计到拍摄重点,拍摄时得有时间线的概念,得有分镜头的意识,而不是在现场盲目的从头拍到尾。有的时候甚至要退出来,站远一点去观察和感受。


实际上当时我们是用最笨的办法来拍摄的。机器也是刚上市,没破解,没有办法发射时码,声画没有办法同步,所以我们就用打板来解决声画对位的问题。可能刚开始每一个镜头都打板,实际上当你打到几百次的时候,拍摄对象已经完全适应了你这种工作方式了,而且整个团队也就磨合的已经非常默契。所以你在现场都不用说录音师看你一个动作他就知道开始了,实际上到后来工作就非常顺畅了。从器材到工作方式,我们当初也是一种尝试,只不过我们这个片子拉的时间比较长一点。现在的很多器材更新很快,已经完全可以替代我们这种笨拙的方式了。


Q:你觉得作为纪录片的摄影师在现场需要注意什么?你的经验是?


薛明:纪录片在拍摄的时候作为摄影师来说,你在现场并不是说把这个事情简单纪录下来就行。在现场更重要的是你要带着你的感受去拍摄。你对这个空间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现场的气氛,以及人物的情绪,这些都是需要你去观察的,然后你要有选择的纪录,用你的镜头有逻辑的一个一个去讲述。比如在拍张大爷搬家那场戏时,要放在我早些年拍摄的话,可能就是去拍这个家具怎么搬出来,人和人说了什么话。而当初在现场拍的时候我就发现在这么一个乱糟糟的场景里,其他人忙前忙后,进进出出的搬东西,而唯独老太太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轮椅上,一头白发,偷偷地抹着眼泪。所以我观察到了,我被她打动了。所以我在现场的判断就是搬桌子搬家具都不重要,他只是一个事件,而我更应该关注的是在这个屋子住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她的感受,她的情绪,有的时候什么话都不用说,就那一把轮椅,一副拐杖,还有她满头白发被风吹起,抹着没有泪水的眼眶……这些细节就足以表达出老人当时的所思所想。




还有就是向老太太她们搬家的时候,她把门牌号拆下来,和老伴站在自家的废墟前,用她粗糙的双手摸着那块锈迹斑斑的门牌时,那个动作,那个神态也打动了我。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更关注她们的情绪变化,先是谈笑,然后默默地看着这片废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时间久了,不管你拍什么,你先想想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如果找不到感觉,那观众看了影片一定是麻木的。所以说,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空间,并不是急于拍到什么,而是先去感受,再观察,然后思考。思考你要告诉观众的是什么?



2018年12月3日-12月9日


我们邀请纪录片行业内顶尖从业者将其创作心得整理成一套系列课程,在纪录片职业化、专业化、艺术化、产业化的道路上,帮助更多的从业者。

 

无论你是导演或制片人,这都是值得学习的。

「 薛明 」

专职从事纪录电影摄影工作十四年,先后担任了30部纪录片的摄影工作,作品累计入围世界各大电影节50余次,获奖20次。

代表作品有《摇摇晃晃的人间》、《纺织城》、《中国门》、《十年-吾儿勿忘》、《传承I》等。


*感谢李伦老师友情参与


  学员礼包    

● 生活礼包:中饭餐券,午后茶歇,还有书堆、旺财和猫 

● 课堂礼包:笔记本、电影书籍、纪录片文创产品 

● 结课后,加入【42时】导演团队,组团参加提案大会

● 结课后,有机会加入老师团队一起工作 

●  优秀学员免费参与第三期课程 (2名)


报名须知

▼招生要求

仅招40名学员,小班学习氛围

每位学员需提交报名表,点击“阅读原文”填写

上课前请准备个人作品片段,用于课堂交流


▼课程时间

2018年12月3日 — 12月9日

(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课程价格

8800 元/人

优惠一:拍电影网老学员优惠减免300元          

优惠二:两人同行报名、【42时】第一季学员减免800元

包含中饭和茶歇 

【不含住宿】推荐景山公园协议价酒店


顺便可以来皇城根遗址公园拍照、

恭王府学习、什刹海溜冰哦!


▼上课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纳福胡同13号北楼2层

(近地铁6号线、8号线南锣鼓巷站)


▼报名咨询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报名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电话 / 微信:18801468255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

       支付方式        

▼扫描二维码支付 


【微信】


【支付宝】


        墨白收款账户         

名称:墨白空间文化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账户:工商银行北京东四支行,银行账号:0200004119024747357

(支付成功后请及时与课程助手取得联系)





商业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