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了!十堰这个姓黄的,你凭啥火遍全国!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位
黄姓十堰“人”
▽
她在全国非常出名
拥有无数粉丝
虽然她已经非常非常老了
但她浑身都充满了诱惑力
那么她是谁?她到底是谁?
小编不吊你胃口了
她...就...是...
▽
房
县
黄酒
说到这黄酒啊~
咱十堰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今天小编就要带你走进她的世界
走~咱们一起去醉一场!
黄酒的
“个人简介”
我叫黄酒
来自湖北十堰
我叫黄酒,我来自湖北十堰。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时期便已成为"封疆御酒",比最早产于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时期的绍兴黄酒更悠久。
我不仅名为黄酒,更是有“液体蛋糕”之称,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葡萄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还可作为药引子。在饮食方面一直稳居着第一:有着“第一饮”美称。
有句话叫做:
你现在的气质里
藏着你走过的路
喝过的酒和爱过的人
所以,就算走得再远,飞的再高
心里还是叫嚣着那口熟悉的味道
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
一坛黄酒肆意了一整个的人生
黄酒是世界上三个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其用曲制酒、复式发酵酿造方法,堪称世界一绝。中国黄酒以绍兴黄酒为最,天下尽知,但在祖国深处,有一种“房陵黄酒”却比绍兴黄酒还早400年,至今盛产不衰。(房陵即今房县),其口感极好,香甜可口,一股浓浓的糯米香味,极具诱惑力。黄酒的酒精度变幻无常,主要取决于酿制的时间长短。
跨越千年
与黄酒来场约会
当你端起酒杯,品尝美妙醇香的黄酒时,是否知道这玉露琼浆的黄酒已经陪伴我们人类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
黄酒是中国酒文化的源头,自仪狄造酒开始,黄酒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炎黄子孙。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民众们谈论着酒得酒失,显贵们品评着酒色酒香,诗人们吟咏着酒诗酒歌,民族子弟们遵从着酒礼酒俗 …… 于是,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黄酒文化。
“房县黄酒,越喝越有”,想与它来一场醉美舌尖的梦想,同时它更是难得的知己。因为酒是个不会说话的朋友,真诚纯粹,好与坏都掩藏不了,它用水稻经历风吹日晒自然演变的一生,用窖藏数年而后发力的暗示,让你直面这些不安,让你明白何为活在当下。
△房县黄酒登上央视,飘香全国
举杯对饮,掩卷沉思
你会惊异地发现
黄酒象征的不止是一种酒
它可以是文明,可以是财富
可以生生不息,跌宕沉浮
重新激活你的未知欲
探索无处不在的美好
黄酒的
“人生经历”
我是乡愁
是萦绕舌尖的清甜
周宣王时,楚王派房陵人尹吉甫(周朝太师《诗经》作者)作为使者向周宣王进贡,尹吉甫带了一坛房陵人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宝物呈上殿开坛满殿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并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坛子分装,依"白茅"封疆土,奖诸侯,并任尹吉甫作太师,扶朝政。后来,尹吉甫成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一代伟人。
汉朝时,房陵黄酒广为普及,成为达官贵人的随葬品, 1974年房县七里河出土的汉墓中,发现大量的装黄酒的酒具,其中一个大坛子仍保留有当时的黄酒。
房陵黄酒,盛于唐朝。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则天武后僭位,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庐陵王贬房州(今房县),带有皇宫御用工匠720名,这就是所谓庐陵王带七百工匠来房州的传说。
房县黄酒源远流长,县城周围是一方狭小的富饶盆地,一眼温泉水从城边的山根下汩汩涌出,滋养着肥沃的土地,形成一条清澈的清溪河穿城而过,这里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具有悠久的酿酒、饮酒的传统。
千百年来,房县人不论贫富贵贱,人人爱饮黄酒,家家会酿黄酒,黄酒成为房县人居家过生活不可或缺的平常物。
房县地理位置恰好得天独厚
拥有好山好水
好的粮食和适宜的菌群
因此房县黄酒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得到通行宇宙般的广泛恩宠
黄酒的
“出生过程”
我是艺术
是精心酿造的佳作
房县黄酒制作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过程,整个做成要经历多达8道工序,最后才能发酵成为爽口的正宗房县黄酒。
并且只能用房县的小曲、房县的糯米、房县的溪水和地下水,在房县的土地上,才能酿制出独特的珍贵佳品。
第一道工序:淘米
第二道工序:上甑
第三道工序:蒸米
第四道工序:出锅
第五道工序:晾酶
第六道工序:淋酶
7
第七道工序:垒窝
经过以上七道复杂工序后,还没完,离喝到正宗的房县黄酒还需要经过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发酵完成后微黄的房县黄酒才可以出炉,这个时候装上一碗黄酒细细品尝,爽口舒甜,绝佳美酒,满足之感爆棚。
房县黄酒因用途及酒精含量、存放期不同,分为老酒、嫩酒、甜酒,颜色有青、黄、乳白三种。黄酒清香扑鼻,清澈如水,口味平谈,但后劲很大,出门见风就醉,因此又叫"出门醉"、"随风倒"、"透瓶香"等雅号。
不同风味的黄酒
彰显着各地不同的风俗民情
也融入了十堰人对家乡的记忆
十堰
一座黄酒飘香的城市
黄酒飘香,是房县人郑喜红对房县县城萦绕心间的记忆。72岁的郑喜红几乎每顿饭必喝大半碗黄酒,对他来说,房县黄酒已经成为流淌在他身体里的血液,不可或缺。
黄酒飘香房陵城
滑动查看那段
有关房县和黄酒的记忆
▼
在郑喜红的儿时记忆里,房县城关有许多庙宇、会馆和店铺。从城东头三官台的西寺起,到西头小西关,中间建有江西会馆、河南会馆、武昌会馆、黄州庙、汉阳同乡会、三闾书院、老官庙、黄孝祠。各个会馆,庙宇都建有戏台,南来北往的戏班子,都是首先在大西关开台唱第一曲,然后才到县城里去唱。
整个大西关是清一色的黑瓦房,低矮的铺面,街南街北各有一条渠沟,四季流水清澈见底,盛夏时游鱼可数。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座窄窄的石板桥。正街中间铺的是清一色的大青石板。青石板两旁,是鹅卵石扣成的防滑石籽路。
大西关又叫黄酒一条街。郑喜红的幼时记忆中,房县人家家卖黄酒:在家门口摆上一口瓦缸,缸上搭着一块白布,布上扣着一只窑碗,或是一只葫芦瓢,供买酒者品尝。
街头有拎着老罐的人走过,户主立马高声招呼:“卖黄酒咯,时下的洑汁。”待行人凑近身来,户主立马拿过葫芦瓢,揭开白布,从缸中舀出半瓢黄酒来递过去:“好不好,尝一尝,图个门市,交个老主顾。”
1950年代,整个大西关都是铺面。山货庄、绸锻庄、药店、日杂、食盐、洋油(煤油)店比比皆是。过了土城门就到了小西关,有回民街的牛羊肉铺,有果子铺,针线行。
每天从四川、陕西过来的骡马队,九道梁的背夫从小西关上街,穿过整个大西关。一手拿着丁字杵,背上背着从大山里运来的药材、野味肉、熊骨、豹皮等。
经过街头,打头的喊一声“来碗黄酒!”一队人立马停下脚步,将丁字杵支到屁股后边,将身上背篓的底座移在丁字杵上,扯过汗手巾,擦一把满脸的汗水。一街两巷的卖酒人忙用碗或瓢端一碗酒照应着背夫们。
大西关的店铺多,每天中午和晚上,掌柜的必定要弄一桌子好菜,灌回二三十碗黄酒来管先生、伙计的饭。
房县人请客好饮酒,饮酒必喝黄酒。请客坐席,首先是九个凉盘,五荤四素。荤菜有凉拌麂子肉、凉拌卤牛肉、凉拌猪舌头、凉拌顺风,其中一盘为拆骨肉。素菜一般是切鸡蛋、花生米、凉拌三丝和一个果盘。
九个凉盘上齐后,八仙桌子摆八个斗碗、八双筷子。客人入席,便把烫热了的黄酒给每人面前满斟一碗。酒过三碗,酒兴才真正上来,便开始划拳行酒令。
在吵嚷的划拳声中,做生意的商家和领杵的背夫们一边呱嗒着家常话,谈论着店铺生意、市场物价、货物紧缺、路途的艰辛等,一边喝酒敬酒、出杯、吃菜。烫热的黄酒,酒劲去了一半,但增添了酒的香气和醇厚。
几乎每个喝过房县黄酒的人都知道,房县黄酒似柔实刚,入口绵软、香甜可口,三两杯下肚,常使人昏昏欲睡。男人疲劳尽消,肌肉膨胀,女人面若桃花,满面春风。
房县黄酒源远流长,县城周围是一方狭小的富饶盆地,一眼温泉水从城边的山根下汩汩涌出,滋养着肥沃的土地,形成一条清澈的清溪河穿城而过,这里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具有悠久的酿酒、饮酒的传统。
房县黄酒是用当地特产的小曲、糯米和地下水,在独特的气候条件下酿制而成。房县黄酒入口甘甜,酒香浓郁、绵长。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房县黄酒富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和十五种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以及丰富的铁、铜、锌、磷、硒、镁等微量元素,有通经养颜,养脾扶肝,舒筋活血、提神、御寒、增进食欲、健体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千百年来,房县人不论贫富贵贱,人人爱饮黄酒,家家会酿黄酒,黄酒成为房县人居家过生活不可或缺的平常物。
你若问我
近日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那一定是去房县喝黄酒
小编绝非是贪杯
而是太爱这酒中之情、酒中之义
▽
太多的故事需要我们亲耳聆听
太多的滋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快快点击下方的邀请函
与房县来一场“不醉不归”之约
▽
我爱黄酒更爱房县
房县还有更多惊喜等着大家
大家敬请期待~
十堰广电特选:
业务合作:8616731 新闻热线:8011110
记者/舒永涛 夏伟
编辑/李丹 责编/李承杰 终审/贺翔
出品/十堰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最近微信又改版了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请把十堰广播电视台微信加上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