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碧桂园归母净利首亏60亿毛利率三连降 杨惠妍需应对高周转后遗症和质量投诉难题

李立 长江商报 2023-09-2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长江商报记者 李立


“我没觉得碧桂园是家族企业”,“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


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刚接任碧桂园(02007.HK)董事会主席一职的杨惠妍首次亮相,就语出惊人。而据传有“在坐记者发问‘那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全场静默一分钟”。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并未找到相关现场视频,但这句话的网传,或许也代表了不少业界人士对碧桂园家族化标签的看法。


显而易见,杨惠妍是想以这种讲话和表态向外界传递她的价值观,在她看来,她领导的碧桂园是一家具有现代化管理和价值追求的公众公司。


然而,此番积极言论的背后,是碧桂园已陷入上市16年来首亏、高周转后遗症和如何寻找新增长极突围等诸多难题。


财报显示,2022年碧桂园实现营业收入4303.7亿元,同比下滑17.7%;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亏损60.52亿元,同比止盈转亏,下降约122.6%;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26.1亿元,较去年下降90.3%。


此外,近三年碧桂园的毛利率持续下降,已从2020年的21.8%降至2022年的7.64%。


碧桂园依靠高周转模式重仓三线以下城市的战略已失灵,楼房过剩已成事实。受任于危难之时,杨惠妍不仅要努力保住地产主业,还要寻找增长极。


杨惠妍已为碧桂园规划三条突围路径:重归一二线城市、代管代建、智能建造。压力在肩,急盼“新生”的杨惠妍,面临不小的考验。


杨惠妍


归母利润首次巨亏60亿


2007年上市至今,碧桂园首次出现全年亏损的情况,也成为TOP10头部阵营中唯一一家净利润亏损的企业。


公告显示,2022年碧桂园实现营业收入4303.7亿元,同比下滑17.7%;毛利328.8亿元,较去年下降64.6%;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亏损60.52亿元,同比止盈转亏,下降约122.6%;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26.1亿元,较去年下降90.3%。


对于巨额亏损,碧桂园总结了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受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不佳及疫情影响,开发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二是面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对存货进行了较大额的减值计提;三是受美元升值影响,在2022年形成较大额的汇兑损失。


财报显示,2022年碧桂园录得对冲后的净汇兑亏损约为83.79亿元,而公司2021年净汇兑收益为16.86亿元。


此外,2020年至2022年,碧桂园的毛利率持续处于下降状态,分别是21.8%、17.74%和7.64%。


碧桂园表示,整体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收并购带来的无形资产——合同及客户关系及品牌等的摊销成本增加。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约4.38亿元,较上一年度的3.38亿元增加约29.7%。


销售方面,2022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额为3569亿元,虽然还在销售额榜首,但同比2021年下跌36%。权益销售额外,销售面积也下降超过三成。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3月房企权益销售额榜单上,碧桂园已退出三甲,目前处于保利、万科、中海之后,期内权益销售额713亿元。


常年占据行业第一的碧桂园,对于失去了冠军宝座的心态较为平和。高层表示,比起规模,更要求销售质量(如回款)、成本管控和管理效益。


巨额亏损、销售跌出行业前三的情况下,各大证券公司纷纷下调了碧桂园的评级,包括摩根、华泰等等。


二级市场上,碧桂园从2018年最高14港元/股的价格,一路下降,截至4月6日收盘,股价达2.050港元/股,市值为566.58亿港元,股价蒸发超过85%,市值蒸发超过3200多亿港元。



高周转成双刃剑去化承压


碧桂园一向以快速开发、快速周转、刚需价格为核心模式,在房地产高速增长周期中收获巨大红利。2017年,碧桂园以超过5500亿元的合同销售额登顶,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


这种高周转、快开发、低价格的模式是一把双刃剑,拿地成本低,资金回笼快的同时,质量难言保障,交付维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集中在偷工减料、降标简配方面的问题。


艾普思大数据显示,2022年,对房企的投诉,碧桂园位列第一,投诉量高达1702起,同比增长61%。其中,关于碧桂园渗漏、开裂、物业及配套服务等投诉量分别为236起、119起、492起,均高于万科A、绿地控股、融创中国、龙湖集团等其他房企。


此外,碧桂园此前通过高周转模式重仓的三四五线城市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碧桂园也在加速促销去化,但从公开信息来看,其部分项目由于降价幅度过大,或被当地政府叫停;或者所处位置不佳的项目,即便“骨折价”也难以提升成交量。


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碧桂园提出,重启投资,要在一二线城市积极拿地。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拿地权益金额仅60.9亿元,其中三四线城市占比仅为33%,另外67%都给了一二线城市。


当下,房企都在通过提质增效、降低管理财务等各类成本,更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价值。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碧桂园的员工数量是69932人,上年同期为100705人。一年时间,碧桂园集团裁掉了30773人,裁员幅度为30.56%。


去家族化寻新增长点


“我没觉得碧桂园是家族企业”,“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


在近期举办的碧桂园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正式接任董事会主席近1个月的杨惠妍首次亮相,就语出惊人。


她表示,长期以来,由于杨国强作为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最大股东,有不少杨氏成员在公司内工作,因此,很多时候外界会认为碧桂园是一家有着家族风格的民营房企。


“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社会上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家族,家族100年都出不了一个优秀人才。”杨惠妍称。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杨惠妍的非家族言论,在引发外界热议的同时,却掩盖不了碧桂园陷入上市16年来首次亏损。


受任于危难之时,杨惠妍面临的不仅是要努力保住地产主业,还要寻找第二增长极。


杨惠妍为碧桂园规划出第三条突围路线:重归一二线城市、代管代建、智能建造。


碧桂园表示,未来将土储调整为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5:5的结构,并提升产品力匹配一二线的住房需求,而形成了长期扎根“小城镇”惯性的碧桂园,能否重归一二线城市,尚待市场验证。


据管理层介绍,碧桂园布局代管代建市场超过七年,累计在管面积1300万方,公司获取5个项目,预计货值85亿。


杨惠妍在业绩会上表示,碧桂园会全力将“智能建造”打造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并带动公司在代管代建的竞争中始终保持高核心竞争力。


碧桂园在公告中提及,“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公司向高科技企业转型的决心无比坚定。”截至2023年1月底,公司组建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已有3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更多精彩新闻请扫描下载

长江商报新闻APP


长江驱动力 经济风向标



独家深度推荐:

徐和谊掌舵14年自主品牌被遏制难辞其咎   北京汽车错过红利期“利润奶牛”难维系

雷军追逐乔布斯9年造就1家世界500强   小米集团承压渡劫豪赌千亿造车前路漫漫

众泰汽车定增60亿遭深交所问询涉过度融资圈钱   T300专供海外质量问题频出影响国产车声誉

智飞生物净利降26%销售3300人占员工总数过半   蒋仁生吴冠江套现逾200亿市值蒸发2300亿

招商银行应对风险计提贷款减值损失451亿增81亿   对公房地产不良贷153.5亿增97亿不良率4.08%

鲁伟鼎掌舵五年密集资本运作有望坐拥6家A企   万向系四公司业绩失速父子两代造车梦待圆

长春高新第四次闪崩6机构净卖3.64亿   难解过度依赖生长素风险分红率仅10%

杭州银行股权密集变动国资持股将超40%   两大险企投资14年相继撤退累计套现65亿

张中能靠甲流神药创富150亿接棒者临考   东阳光药压缩研发费过半“单腿走路”亏5.9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