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职场“社恐”都是潜力股

CNOOC 中国海油 2022-12-30


“大家是不是在嘲笑我?”

“我是不是又得罪人了?”

“这样做会不会太不合群了?”

……

 或许你也是“社恐”吗?


“社恐”慎点 避免激起痛苦回忆


“社恐”,社交恐惧症的简称,原本是神经症的一种,在社交媒体上逐渐泛化为社交能力弱、不敢与人交流的表现和这类群体的代名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身上似乎多多少少带点“社恐”的影子。中国青年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在2020年联合发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某社交平台18至35岁用户中,超四成被调查者自称“社恐”。


当“社恐”进入职场,怎样和周围的环境实现良性互动,这不只是“社恐”本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打电话

职场“社恐”的第一道坎


吴永新又核对了一遍电话号码,深呼吸,下定决心,按下了呼叫键。


接下来是一段漫长的等待,他甚至在心里祈祷对方不要接听,似乎这样他就能得到暂时的解脱。


“喂?”电话那头传来略带戒备的声音,吴永新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喂您好,请问您是……”刚一开口对方就挂断了电话,吴永新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烧,太阳穴突突突地猛烈跳动。像这样草草收场的电话,已经是今天的第7通了。


吴永新是中海炼化华南销售惠州公司的一名销售员,刚刚转到销售岗位的他感到极为不适。


坐在旁边的销售经理段志峰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当初岗位竞聘的时候,面前几个小伙都是个顶个的害羞,猛一看哪个也不是干销售的料,但他隐隐觉得吴永新身上有一股韧劲。


如果说有比这更“社死”的场景,那恐怕是王怀著即将拨通的越洋电话。


中海油国贸公司船务主办王怀著刚入职时,负责油轮提油过程的船务沟通。这些油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籍船,船上则是操着各地口音的外国人。


提油作业需要在油轮、油田、买方等多方紧密配合下完成,往往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天早上王怀著给对方发的邮件直到下午三点都没等来回信,领导几次催促进度,眼看时间越来越紧,只剩打电话一条路了。王怀著的工位夹在两个同事之间,办公室里一位特别外向的同事开玩笑:“是不是不敢用英语打电话呀?”


“我本来想磨到大家下班了再一个人打,但是几面夹击下,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王怀著把邮件打开作为提词器,又查了一下英语电话常用表达,终于鼓起勇气拨出电话。


沟通结果很顺利,即便如此,“挂断之后我还能听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王怀著笑道,“迈出第一步还是得靠领导和同事的‘刺激’。”


同样“栽”在打电话上的吴永新则经历了更多磨练。


刚来到广东时人生地不熟,片区经理段志峰为了帮吴永新尽快打开局面,给了他一个电话本和一盒名片,要求他每天至少打10通电话,三个月内把100张名片发出去。


第一次销售尝试,吴永新去了一家沙场,因为没预约被拦了下来。“我脸皮薄,嘴又笨,当时就傻眼了。”这时段志峰的电话正好打来,询问他第一次出外勤是否顺利。吴永新听从了段志峰的建议,想办法跟门卫套套近乎,这才混进去。


沙场和铁厂是吴永新的重要客户来源,但其位置很难在地图上找到,需要靠多跑、多看,慢慢积累客户。


沙场里尘土飞扬,吴永新像个无头苍蝇一路乱撞。好不容易找到办公室,推开门,他又傻眼了,屋里七八个人在用他几乎听不懂的客家话聊天,他甚至无法判断该向谁推销。


“我就红着脸坐下来,勤发名片,努力弄清状况。”吴永新说。得知吴永新是来推销的,经理的态度明显冷淡下来。


“这次转岗会不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屡屡受挫后,吴永新陷入了自我怀疑。


“社恐”的逆袭

可能就差一条“明路”


段志峰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吴永新的自信就要被打击没了,于是他拉着吴永新一起复盘。


外地号码和外地口音可能让吴永新天然地和当地客户之间有距离感,但这不是最根本的问题。以“请问您是……”和冗长的自我介绍开头,不能打中对方的关注点,哪怕短短几秒也是对客户时间的浪费。段志峰建议吴永新从下一次打电话尝试改变。


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吴永新立即去换了个当地的手机号。


这次拨通电话之前,吴永新在网上查了关于这家企业的信息,确定了负责人的姓名,并设想了几种可能的合作模式。“喂,王总,我是中海油的……”直接称呼对方并简略自我介绍后,吴永新直入正题,对方也饶有兴趣地和他聊了几分钟。


这几分钟给了吴永新莫大的鼓舞。“其实电话那头不是王总也没关系,对方可能会帮你联系,或者转达信息。即便被拒绝又怎么样呢?”


看到吴永新的突破,段志峰也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吴永新的突飞猛进让他倍感惊喜。


找到技巧的吴永新开始放开手脚,全面施展一个“95后”在互联网上检索信息的能力。“在企业信息查询APP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上能找到企业相关资料。”地图是吴永新的另一个信息来源,“还可以沿着公路、铁路线寻找、标记潜在客户。”有的时候在路上看到油罐车、物流车时,吴永新也会记下车上的电话。


吴永新每天都会提前规划第二天的路线,漂在外面是他的常态。


随着手里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吴永新“破冰”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很快,吴永新积累起了销售生涯的第一批客户。


“别看最近几年来的年轻同事有点慢热,其实他们的能力并不弱。相反,在他们面前我也会感觉有压力,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作为团队管理者需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为了融入年轻人,我会和他们一起打游戏来拉近距离,然后再想办法把他们领到团队氛围里,他们会慢慢给你惊喜的。”吴永新的变化让段志峰非常感慨。


为了和客户培养信任感,吴永新继续发挥特长,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内容,每天早晨都要花上近一个小时把整理好的市场行情发给数十个好友或群聊。这一坚持看似微不足道,却一点点筑起了信任的“城墙”。


做销售三年多来,吴永新肉眼可见地开朗起来。从最开始说话都结巴的新人,逐渐成长为成熟可靠的销售老手,现在甚至有了几分“社牛”的架势。


“社恐”们的底气

来源于自己也来源于团队


像吴永新一样连性格都改变了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职场“社恐”其实只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专业自信。而这份底气,很多时候直接来源于背后的团队。


“师傅……厂家说让您亲自去和他们说……”当恩平15-1油田群开发项目维修监督黄文衡看到徒弟张博文吞吞吐吐的样子时,又心疼又着急。和徒弟沟通后黄文衡发现,他不是在专业上没把握,只是因为看起来年轻被对方的气势震慑住了。


为了给他打气,黄文衡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带着张博文到现场转了个遍。黄文衡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如何态度坚定、语气和缓地与对方沟通,讲到专业细节时,黄文衡又把话递给徒弟来讲。每次结束对话前,黄文衡都会拍着张博文的肩膀,郑重地和对方交代,“这是我们仪表专业的负责人,他说话管用。”


年轻员工在建造现场承担重要的设备验收工作


“新员工,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年轻员工一开始总是会少点‘霸气’,这个时候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非常重要。”那次现场示范教学后,黄文衡明显感到这个小伙“立”起来了。


2020年入职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的测井工程师刘伟男也从团队的支持中获得了力量。


刘伟男是他所在的组年龄最小的员工。“刚来的时候看着办公室里都是工作五年以上,甚至十几年的老员工,我感觉压力很大。”回想起来到办公室的第一天,刘伟男还能感觉到那种坐立不安的焦灼。


这天上午大家都很忙,看着同事们或埋头苦干,或步履匆匆,刘伟男无事可做又不敢打扰他们,只能摆弄着自己的电脑,试图融入忙碌的氛围。


眼看到了饭点,大家还是忙个不停。刘伟男心里犯起了嘀咕:“如果我自己先去吃饭,会不会显得不合群?我还是再等等,别闹出笑话了……”


后来刘伟男发现,在这个团队里其实他不必如此紧张。


刘伟男的工作内容是根据上一个环节提供的测井数据判断哪里有油气,然后将这一分析结果传递至下一环节。在一次和储量评价的同事沟通中,双方产生了分歧。“我认为是油的地方,对方不认可。我当时大费口舌,列举了几个非常有力的证据。”沟通一度陷入僵局。


刘伟男向师傅潘卫国求助,潘卫国了解了事情经过后,一下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从咱们专业出发这样解释是没问题的,可是对方的专业背景、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咱们是不同的。”


师傅的话一下点醒了刘伟男,他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个思路再次尝试沟通。“这次我说服了对方,后来他们在自己的汇报上还引用了我的论点。”刘伟男回忆起这次“胜利”,似乎是他找到沟通窍门的开始。


为了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刘伟男在沟通前收集准备大量资料。


从那次以后,刘伟男总会在沟通开始时明确地询问对方“你需要什么信息,想了解什么内容”。引导双方明确沟通目标,从而实现沟通效果。


2021年年底,研究院勘探开发专业举办科技交流会,各科室都派出青年员工参与。面对上百号人演讲,这对于刘伟男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科室的领导和同事在会前两周的时间里,陪着刘伟男一遍遍修改、一遍遍讲述。


交流会上,刘伟男圆满完成汇报任务


“刘伟男的变化在我们科室是有目共睹的,他虽然比较内向,一开始不擅长表达,但是掌握要领后能做得更细致、更到位。”看着刘伟男入职两年多的变化,潘卫国十分欣慰。


“我有时候挺羡慕那些社牛的,甚至幻想过如果自己是社牛会怎么样。”刘伟男说,“不过我也不讨厌现在的自己,我有能力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做好本职工作。”



更多推荐





文字&制作 | 刘建坤 何巧云

视频 | 李晓丽 王文豪 何悦阳 陈瑞琪 纪威威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刘建坤

监制 | 冯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