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运用“科学理论”到形成“思维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CNOOC 中国海油 2023-11-10


从运用“科学理论”到形成“思维方法”

——“切实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记者观察系列报道之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过程当中,中国海油全系统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贯彻到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从运用“科学理论”到形成“思维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通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当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并把这一理论和方法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创新的实践中,党的创新理论就会焕发强大的思想力量。


从“分兵作战”到“协同推进”

系统思维破解海上油田上产难题


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渤海油田正处在为上产4000万吨矢志攻坚、夯基蓄势的关键时刻。钻完井工作量飞速攀升,可部署钻机资源与预期相比还有差距;油气藏资源劣质化、生产油田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等问题也让上产稳产面临挑战。


“为积极推动建成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我们计划部署650口钻完井作业任务,为历年之最,但是短缺的钻完井装备资源如何适应渤海油田的发展要求?”


生产需求和资源供给的矛盾,在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到渤海调研时被摆上桌面。一番火热讨论后,“要强化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成为共识。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思维”的重要论述,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整体观念、战略思维、大局意识,更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工作中加强协同配合,找到撬动难题的办法。


紧接着,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联合作战”模式开启,迈出解决渤海上产稳产问题的关键一步。



“少井高产”全链条管理措施初见雏形:有限天津分公司领导班子乘势而上加强顶层设计,制订行动计划,牵头成立“钻机资源联合协调小组”,寻找和锁定可协调钻井船,有效推动大型装备资源需求落地,夯实产能建设基础;工程技术部突出规划引领,做好战略部署;渤海石油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聚焦技术突破,提供坚强有力的设计和技术支撑;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负责现场施工,推动落地见效;油藏团队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刻画描述储层,为解放钻机资源、实现单井产量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研发高难度分支井钻完井、超短半径钻完井等“少井高产”技术,并在蓬莱油田成功实验应用,面临关停风险的井口日产油较以往提升超3倍;全面推广新优快技术体系,在垦利6-1油田、渤中28-2南油田二次调整等开发项目实现钻完井提速10%~20%,大幅缩短了产能建设周期,生产形势因此豁然扭转。



打破专业壁垒,建立系统化的工作思路,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和思考问题,不仅助力渤海油田打开新局面,同时也为其他单位解决复杂棘手的综合性难题提供了思维参考和实践模板。


从“墨守陈规”到“突破思维定式”

创新思维为资源开发打开新可能


近年来,近浅海区域船舶众多、航线繁忙,为有效开发受限区油气资源,相关团队想过不少办法,但要么技术跟不上,要么经济性不高。


“如果总是陷入固化思维,肯定打不开新局面。”在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思维”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时,攻关团队进行深刻剖析,并下决心以问题为创新的起点,大胆探索,从根本上突破发展瓶颈。


“有没有可能,把设备埋在水下?”思路一变天地宽。一直在“较劲”的科研人员把视野从“水面”转到“水下”,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 为此,结合油气生产实际需求,研究总院成立专项团队。


“把设施埋在水下”,看似容易,实际上却是一个颠覆性的想法。首先,油气开发设施的安全极为重要,一旦发生损坏泄漏,将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其次,水下开发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先例,且整套油气开发设施规模庞大,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把握创新特点,更要遵循创新规律。项目团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陆续提出7种解决方案。一个偶然的机会,国内其他项目建造人工岛时使用的大直径钢圆筒振沉技术,进入科研人员的视线。



解放思想,主动求变。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具有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项目团队不盲从既有学说,不局限于以往使用的套路模式,结合水下油气生产特点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创新建立数值分析技术,验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最终确定大直径钢制圆筒的技术方案。


 8月29日,我国首创的油气田海床下开发模式主体结构钢圆筒,成功在锦州25-1油田W-1井区安装完成,一把能够开启受限区油气资源宝库的“大门”逐渐被推开。



思维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关键要敢于跨过思维定式的禁锢。随着主题教育不断走深,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成为海油人的共识。


“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团队管理、队伍建设,创新思维都是突破瓶颈、打开局面的一把‘金钥匙’。”中国海油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第二批主题教育涉及单位多、人员广,更加贴近一线,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练强兴企强企的看家本领。


从“统一标准”到“各自开花”

辩证思维助力基层基础管理提升开新局


“年龄大了本来就不太会用手机,工作相关的APP有12个,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鹤岗的冬天非常冷,统一集采的工作服能不能根据我们这种特殊情况定制?”


历时46天,中海化学完成了一次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覆盖内部调研,走车间、下矿山、进班组,通过各层级差异化问卷调查、系统资料分析、现场勘察、一对一现场访谈等多元化方式,扎扎实实地为公司基层基础管理提升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内参”。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关键问题才能解决主要矛盾。此次调研的着力点,就是围绕“减负再赋能”,解决班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差异化”建设的难题。


班组是组织结构中最末端、最微小的单元细胞,也是安全生产最核心的基本单位。中海化学业务范围广泛且差异大,包括化肥化工品生产、石油加工、矿山开采、港口物流等,业务内容大相径庭。所属公司南至海南东方市,北达黑龙江鹤岗市,可谓“有山有水”“有南有北”,所涉及的7大不同类型班组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标准参差不齐,基层基础管理需要进一步提升。


但是,基于中海化学多样化的业务领域和复杂的班组情况,如果一味追求整齐划一,就会产生脱离实际的反效果。建设规范、标准的工作职责体系,并不意味着要忽略特殊性。



坚持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用“解剖麻雀”的方法真正寻找到统一规律和共同体系,是此次调研的闪光点。328个班组,调研走访超过80%,确保每一类班组均有覆盖;以8种机制,12种相关方法、工具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差异化指导,确保农化、化工、矿山、海事等不同业务类型班组建设均“有迹可循”。


“运用辩证思维解决棘手问题是我们开展主题教育一大收获之一。”中海化学安全生产部副总经理黄玉峰告诉记者。“搞标准化不是搞一刀切,而是要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解决共性问题,又要实现特色发展。”



目前,中海化学已经结合调研摸底情况,编写完成了《班组指导意见》《班组建设标准化评审指南》,正在同步推进各单位编制具体细化措施。下半年,还将持续推进班组动态数据库建设、设立“五星班组”评优评选标准,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经验交流、民主建设等工作,将班组建设工作做深做扎实。


“实践告诉我们,既要抓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核心问题,也要学会通过‘解剖麻雀’,从小事当中分析规律,找准事物之间及内部辩证统一关系。” 中海化学安全生产部安全管理经理张一琳告诉记者,基层基础管理的难点痛点能否得到进一步解决,还需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更加聚焦基层实际,一件接着一件抓。


系列报道

1.好经验好方法,让理论学习始终“在线”!




文字 | 陈熠文 徐伟竞

图片 | 中国海洋石油报

编辑 | 刘瑶

监制 | 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