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熵宇宙,有关“元宇宙”的熵学解释

崔新生 CCVI价值指数 2022-07-09

熵宇宙是对元宇宙的定义!

何为定义?就是存在的意义。

宇宙有2000亿个“银河系”,每个“银河系”里有2000亿个“太阳系”,地球质量仅占太阳系不到0.05%……(图中白点处)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无须悬乎不可说的“悟”而让所有人了解和知道。一个族群千年未竞,另一方两三百年就完成了,而且通过实证行为过程,推动人类以及生命世界的认知变化。每每看到诸如此类“佛陀早已知道”、“祖先早就说了”时,就想佛陀知道和祖先说过,与此时的你,没有半毛关系。

熵学缘起:生命以负熵为食(薛定谔)

熵学建构:《量子哲学和数理指归》(崔新生)

熵学理论:基于熵即信息的质量不确定状态,熵增即信息的能量递减、熵减即信息的能量递增,由此生成熵量、熵数、熵序的不确定原理。

熵学应用:假定生命为信息(混沌)系统,生命活力即是从信息(混沌)离析能量,而未能形成能量的信息 (混沌)即熵。生命以负熵为食,即是通过熵减,使生命活力趋于优化过程,而具备并实现这一优化功能,则基于每一生命做为独立的信息(混沌)系统这一假定,因其生命本身的不确定性,所摄受的熵量、熵量指标以及指标结构亦不确定,此即熵量不确定原理以及量化不确定应用。

能联储熵学,是熵学应用品牌;

能联储熵学院EnergyEntropy College(EEC),是熵学系统应用和服务平台。


当推演“元宇宙”至于人类世界的未来时,可以上溯人类现在是否生活在上一个生命世界的“元宇宙”里?!倘若如此,所谓史前文明譬如金字塔以及巨石文明等等皆有解。

“元宇宙”是人类生命的一种高级形式,相互通过意识交流,并进行真正的创意活动。通过意识创造和创造意识,构建一个全新的生命意识体。这一点,我在《量子指数理论》(量子哲学和数理指归)的生命做为意识,本源于混沌与意识(质量与能量)离析过程时有解。“元宇宙”里并无“人”与“人”的真实(物)的触碰,每个人所面对的只是一张“屏”,可以看到一个会议室里面对面开会,其实彼此看不到谁和谁,每一个人都是面对电脑或一张“屏”自言自语。其实,我们所谓的现在世界,似乎是人与人在交流,实则眼耳鼻舌身意所形成的意识流动而已,只是人类太过于傻逼,看不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实相”,只不过是几缕意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波频活动而已。

我将“元宇宙”定义为“熵宇宙”系统以及量子指数结构,即是人类生命进入意识“生存”状态时的一种生存秩序以及底层思维逻辑。“熵宇宙”抹平了现实世界的一切认知记忆,重新启封一个所谓更高级的生存形式。如同现实世界的人类,清除了上一个“元宇宙”的一切认知记忆,只是这“一切”清除的并不干净,于是有了梦境,即所谓的前尘往事,你所梦到的“场景”从未去过,但如此清晰熟悉甚至亲近。

只要抽离时间和空间,宇宙即没有坐标轴,譬如一念一乾坤,你的周围有其他平行宇宙,他们与“你”一样,都是一缕意识,只是你受种种虚妄之“物”阻碍,而无从感知而已——众生皆有如来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所谓“元宇宙”,所呈现的是虚拟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博弈和缠斗,将是人类生命自我革命的终极一战!肉体与精神分离,分属于不同的“生命空间”,而肉体寄身的现实世界,最终功能仅剩下喂养肉体,《雪崩》里的外卖小哥亦不存在,因为会通过适配能量的营养液传输,使其具备生命的体征。直到脑机接口,替代VRAR之类的外挂,生命本能逐渐被封印,虚拟空间生存功能外溢,从而诞生一个全新的生命物种:人机混合。

“元宇宙”替代国家,被数家大公司控制,现实世界除了肉身寄住,已经别的用处,生命的意识和思想活动,全部在虚拟世界体现和完成,宇宙回到混沌与能量解析的原点。因此,现实世界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取决于现实环境的舒适度,现实环境越恶劣,人们越奔赴元宇宙以逃避现实,因而国家体制分崩离析的速度越快。所谓现实国家在现实地图的缠斗,生活于元宇宙的人类对此毫无兴趣。

人类可自由呈现并缔造所谓天堂地狱,自行主宰轮回规则。我们现在无以想象的灵魂出窍,即意识化存在,已然开始到来!

从所谓“元宇宙”可发现一个事实,就是世界今天以及未来发生的一切,都已在二十多年前美国科幻进行了预演。这就是世界不同族群之间的真实差距:马斯克们的“世界”是如何为人类寻找新的星球家园,扎克伯格在创造一个无国界的“大同世界”……;另一个族群在苦思冥想怎么把钱藏到一个查不到的地方,怎么借助狼性进行人类自相残斗并且乐此不疲……

互联网完成了国际互联,“元宇宙”的未来是现实世界的所谓国家越来越无足轻重……。这一切都在可见的十年数十年发生,不是谁赶超谁,而是眼巴巴看着一骑绝尘而去……

这就是趋势,大势所趋。

想想工业革命二百多年,人类世界发生了多少不可思议的、超越了以往两千多年的变化,就大可不必怀疑,人类世界乃至宇宙,在未来几十年会发生超过以往百年的变化。此时,如果能想到所谓的“元宇宙”,已在三十年前美国科幻预演。不妨也想想不同族群之间,其差异和差距何其大。

在没有“国家”的人类世界,只有几个巨无霸公司所缔造的“元宇宙”存在。而为了元宇宙生存更自由,不同的元宇宙之间,唯有标准互认、彼此开放,最后形成一个“联合宇宙”。

物理世界的变革,所迎来的将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彻底颠覆,比如神创和进化论比如时间和空间比如宇宙和地球等等,人类以及生命正在重新自定义。

这一切变化,都发生在人们的眼皮底下,眼见不再为实,真正呈现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从来没有所谓唯物或唯心,被格式化的计划思想,无以承载认知分别之外的无分别。

人们可能眼巴巴地看着十年二十年的流逝,现实与现实的差距无限扩大……,如果将现在所呈现的认知或所思所想进行截图,供十年二十年后人们观看,会是那么愚蠢的不可救药!

宇宙的造物者,即是缘起;世界的造物者,即是分别。

缘即能质际遇,只要不是极个別或唯一的存在,就会发生相对的际遇,灵魂即能量与物质的际遇,生灵诞生即缘起。能质际遇即是“缘”的生产运动,所以缘即宇宙“第一因”,随际遇运动而处于永恒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过程,运动过程成为宇宙坍塌或宇宙膨胀的“第一因”。所以,缘即宇宙第一因;能质运动频率即宇宙无穷大或无穷尽第一因。

分别即缘起,缘起即一念生,一念即生命第一感知,感知即差异,差异即不同,不同即分别。分别生对立,对立生是非,是非生纠纷,纠纷生矛盾,矛盾生敌我,敌我生和平或平等,平等至无分别。一念接一念,念念冲突,即为关系,生成秩序;秩序相续,名为世界。所谓修行,其实是修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念即生命之命运“第一因”。

逻辑和理性,是生命走向和到达“第一因”的具体路径,是人类认知的物理价值活动,价值交易过程的终极状态是不增不减,交易本身仅是消除分别的一种行为方式,价值分别实则为无价值。

所谓价值,在于预期,过往即历史价值,处于持续贬值过程。所以,历史价值今用,等于残值折现。

生命的价值亦如是,但凡过往,难成序章。时间不可逆,所以回不去。拿过去套路现在,除了与未来越来越远外,就是彻底丧失创造价值的机会。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