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版“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你认识几个?

话剧九人 2022-10-17


最近在追“浪姐”的朋友请举手!



不同于其他女团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一颦一笑都是人生阅历的光辉。每一位姐姐都在用汗水诠释:“我的人生我做主。”



看得小编又哭又笑,见惯了性别难题中苦苦挣扎的现实,这样的女子力大赏,实在好看。


毕竟,真实生活中永远要面临这样的质疑:


“女孩子读个文科就好了,怎么你还想当科学家?”

“女孩子找个轻松清闲的工作就好了,干嘛这么忙?”

“女孩子到了年龄就该相夫教子了,你还想拼事业?”



然而,从一百多年前开始,民国的一批“姐姐们”就已经替后浪们凿开了乘风破浪的先行之路。


比如我们第一个要讲到的,王明贞


上照片。


这眉眼,温婉不,可人不?


而明贞姐姐温柔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的心。她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后来中学毕业,她提出想进大学,毫无意外地遭到继母反对。



父亲甚至给王明贞安排好了一桩婚事,她甚至被迫与父亲朋友的儿子订了婚。好在男方并未立即提出结婚的要求,原因是男方也想到德国留学。



找父母不行,就找别人。王明贞向她的姐姐王淑贞求助,在她的支持下,报考了金陵女子大学并以高分被录取!


有姐姐,真好。


上大学以后的王明贞醉心于物理,却苦于物理老师不太靠谱,她再次逆境求变,想办法转学到了北平的燕京大学物理系



大学读完了,王明贞想要继续钻研物理,就申请了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并得到了全额奖学金的承诺。但是问题来了,没有路费


不同于现在一张机票十几个小时的便捷,那时候出国读书是真的要漂洋过海、乘风破浪的,不管在时间还是金钱费用上都所耗甚巨。


虽然父母慷慨资助了王明贞的哥哥弟弟读书深造,但对她这个女孩儿,他们显然不打算一视同仁。


王明贞只好在燕京大学一面做助教一面念研究生,毕业以后也仍然没有财力出国,她便受邀回到金陵女子大学做起了数学和物理老师,如此五六年光阴便过去。


错过了出国时机的王明贞,有没有就此归于平凡、相夫教子呢?


差一点。


因为马上我们的“老姐姐”吴贻芳就要登场了!



吴贻芳姐姐一生的故事也是荡气回肠,值得改天喝上十斤八斤的酒来说。


总之,经历过各种抗争,吴贻芳在密歇根大学(诶又是这所大学)读到了生物学博士,回国履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时年35岁。


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女子学堂不过是培养贤妻良母之所,让人“读过书后更好地做太太”,并非真的将重任寄托于女子之肩。


吴贻芳却为金女大定下校训:“厚生”


她说,“厚生”是我们人生的目的。使人生更丰富深厚,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也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社会。


她治下的金陵女大,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道奇异而瑰丽的风景,以至于有“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这样的说法。


金陵女大的女学生们实行学分制,文理兼修,也可学习骑马、射箭、网球这些世俗眼光中只有男学生才能上的课。


学校也从来不禁止自由恋爱,吴贻芳甚至担心学生约会晚归、爬窗户不安全,特意将宿舍楼下的会客室划出空间、提供桌椅供学生恋人们聊天,人称“恋爱专室”。


在金陵女大,老师们教育女学生,男女一同出游、跳舞、就餐,女生应付自己的钱。


敢开风气之先,敢争应得之权,吴贻芳就是女学生们最强大的保护伞。



声名鹊起,许多女孩儿都以能上金陵女大为荣,一些社会名流也争抢着将自家闺秀送往。吴贻芳却致力于把金陵女大办成一所平民大学,竭尽全力录取贫困学子。


而王明贞人生的转折点,正在于碰上了吴贻芳。



得知王明贞遭遇的吴贻芳,立即给密歇根大学写了推荐信。通过她的种种帮助,等待多年的王明贞终于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出国深造之旅。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感慨,王明贞这一生总遇到姐姐相助,实在是幸甚至哉。然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别人的姐姐呢?


这里我们就要引出今天的第三位人物,何泽慧



啊,这长相,真的非常表妹了。


王明贞是何泽慧的表姐,比她大八岁。按照家族传统,女孩儿名字里都有一个“贞”字,男孩则是“泽”字,何泽慧还有一个姐姐何怡贞和一个哥哥何泽明,也是随了这样的排行。据说何泽慧小时候就提出,哥哥既然排“泽”字辈,男孩女孩要一样,我也要用“泽”字。


不知有没有受表姐的影响,何泽慧也对物理情有独钟。


从苏州的振华女校毕业后,父亲与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当丫环。”


何泽慧就这样随身带了几元钱,与几名女同学搭船来到上海考试,参加了几所学校的招生考试。然后——



清华物理系招生女生本就是少之有少,何泽慧不但考了进去,还考了个“女状元”。


女状元也并不是就一路平坦的,当时的物理系主任叶企孙非常看重学生质量,加上“女生不适合学物理”的传统观念,他开始动员物理系的女生转系……



那我们的何泽慧姐姐怎么办的?



何泽慧又一次坚持了下来。清华的学习格外繁重,最终只有10人顺利毕业。何泽慧又是这十人中的第一名,成为了“双料状元”,一时间在清华园里成为了一段美谈。


插一句,考入大学的何泽慧也认识了她后来的男朋友/丈夫,也是清华物理系的同班同学。


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朋友们,虽然优秀的人也不一定就能拥有优秀的伴侣,但至少要足够优秀才有机会遇见TA啊。


她的男朋友就是顺利毕业的那10人当中,仅次于她的第二名同学——钱三强。


(大学毕业照。前排右二为何泽慧)


毕业后的何泽慧没想到,等待自己的路是那样坎坷。


毕业后,钱三强被北平物理研究所所长选中,后来远赴法国深造。她带着满腔的报国情到南京军工署求职,结果同去的男生们都被留下了,她却被拒绝了。


国内没有机会给她,她就想办法去国外。然而她去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再次遭到拒绝。她努力再三,终于说服对方,成为了该系第一个外国女留学生。



好了,关于这三位姐姐的故事就暂时说到这里。


她们三位的共同点都是,不管经历的是原生家庭压力、学界性别歧视、职场性别歧视,还是婚恋观念钳制……她们都斗到了底


Fight for my own life. 这双手虽然小,但它属于我。


而且不光是为自己,她们还将从别的“姐姐”那里得到过的能量,继续地传递给了后来人。


第一个出场的王明贞,在她的90岁生日庆祝会上,学生、朋友、亲人纷纷到场。她的弟弟(那时候已经是中科院的院士了)写了一首诗为她庆祝:


“……春秋九十飞逝过,赛往日,焕容光。一生勤学俭中行,名不张,利不当。奋耕力作不与世争长……”


我想说,所谓的与世无争,或许是对物质/名利的不在意,也或许是在耄耋之年,对这尚不够平等的世道选择的态度。


然而所有的姐姐们,都曾经那样努力地反抗命运、中流击水,在这现实版乘风破浪的道路上,她们是我们永远看齐的方向。



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都是真爱了!


那么,小编要隆重向大家介绍一部将在今年九月上演的话剧——民国知识分子戏《春逝》。这部戏是双女主结构,由话剧九人制作,主创和去年大热的话剧《四张机》是同一班底。


这部剧以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两名女物理学家为原型,讲述了她们携手逆风而行的故事。今天讲到的几位姐姐们的英姿,都将影影绰绰地在剧中有所映射。


而且这部剧将以线上戏剧的形式和大家见面,所以不管在不在北京,观众朋友们都有机会看到!


希望到时候你能去看。


也希望你相信:“世人的眼光或许分男女,微小的原子同核子却不会。”



剧 情







简 介


民国二十四年,暮春初夏。


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唯一的女研究员顾静薇,迎来了脾气颇难对付的助理瞿健雄。


正值科研朝不保夕的乱世穷途,旧者已破,然新者未成。这一对年轻的物理学双姝携手抗拒随波浮沉,也在短短一年的共度时光里,影响了彼此的一生……


扁驹子

“姐姐就是坠吼的。”



15七月

话剧九人|《春逝》2020建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