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是经不起试错的,尤其是教育。”
想要去了解和辨别一个美的东西,这种能力是无法在不断吐槽与修补破铜烂铁中建立的,或许仅仅在美好的东西中浸润一会儿,你所见所创便皆为美好了。
作者 | 刘振言
本文转载自:江苏大学大眼睛公益团队
其实EV的名字,我和我的团队一直都不陌生。
一直想与他们建立更加深入的连结,但是由于种种遗憾,错失了很多机会。面对V立营这样的契机,些许踌躇过后,还是过来了。
记得电话面试时汕子跟我说:V立营的日程安排倾向于没有或者具有较少执行经验的夏令营“小白”开展的,你确定要来吗?
我琢磨了一下,在乡村夏令营课程模式上,谁还不是个“小白”呢?我的一部分初步探索与思考,只是帮助我意识到了部分问题的所在,于是毫不犹豫地过来了。
本以为这是一场与新老朋友暂时逃离眼前的繁杂、再享受一份仰望的旅程,事实上,得到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V立营小组合影(右三为作者)
专项与专业
或许是参加了一些论坛的原因,一直感觉有一些较好的培训,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组织内部实践。
比如晨诵课的带领者必须是一个有良好唱腔且较高文学素养的人,表演课的带领者最好是一个具有系统舞台经验或至少有一定才艺技能的老师。
但是肉肉和思佳的引导让我发现,我们有时太过执着于这些专项的技能,忽略了艺术类课程本身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孩子们去掌握那些书法、国画等条条框框的艺术专项技能。
能给他们带去一些对美,对韵律的感悟,追求和分辨能力便足够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13407sp9yz
V立营的奥尔夫音乐活动
那么在这样一种需求的驱动下,我们是否该将目光从课程的专项性转向整个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呢?在挖掘队员们专项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队员们系统构建的思维。
毕竟在夏令营课程体系中,孩子才是主人,我们仅仅是引导者,那么我们个人的比重与特色便应该逐步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专业手法去设计一个所需专项能力较低的通用营会活动,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的能力。
输入与输出
周国平曾经说过:任何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在这点上,我是极为认同的。
我们有时会反对应试教育,反对传统授课式的模式。但是,所谓“存在即合理”,它确实是比较满足中国社会现状和大范围教学的一种制度。
但是,作为小范围和短期的执行者的我们,能不能稍微改变一些呢,当然是可以的。
V立营的故事圈体验
但是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如果志愿者没有经过引导和启发,会自然而然地沿用他们接受过的那些教育方式,顶多会再在课堂中加几个游戏和互动环节,就把课程名字改成“趣味”了。
甚至,我们有时会为了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而严厉成自己小时候的噩梦,屠龙少年在与恶龙一番缠斗之后,自己又变成了另外一条恶龙,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什么?
个人认为可能是视野。
想要去了解和辨别一个美的东西与好的模式,这种能力是无法在不断吐槽与修补破铜烂铁中建立的,或许仅仅在美好的东西中浸润一会儿,你所见所创便皆为美好了。
夏令营的搭建也是一样的。我们很多思维还是构建在上一辈的教育模式下,仅仅是在粘粘补补。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翻转,至少把夏令营那段时间的主体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上,观察他们的体验,搭建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引起他们对万物的好奇,陪他们一起去尝试,引导他们去思考,点燃起他们对这一类事物的热情与意愿,鼓励差异性。
一定要留下一些时间与环节,让孩子们自己从生活中提出主题,提出跟他们自己的生活、跟他们关切的事情、跟他们想要了解的东西有关的主题,切忌所有的内容都是从我们脑子里出来、我们认为他们需要、应该去灌输给他们的东西。
这种想要活出不同自我的生命力一定是来源于自身的。
他们以后或许还是免不了被定义,但是我们努力让这段经历能给他们心里投下一束光。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对我启发较大的一个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03351eyxbz
套路与框架
人的大脑其实都是有一种简化机制的,它会根据之前所做的很多行动去进行一系列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框架和体系。
在下一次做此类事情时,会自然而然的根据这个套路去进行,它会帮助我们去更加系统完善地考虑一个问题,但是长此以往,有时我们会陷进去。
有一些套路,我们真的要必须走下去吗?
这是我这次收到的又一个碰撞。
前期参与过一些活动,后面慢慢开始带活动,前期进行对象分析,然后根据对象所处的时间段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活动目标,然后思考活动流程,流程包括导入、讲解、带领和解说,后期再做一个评估,这是一套较完善的体系。
本来没有问题,但我们内心想要让每一个活动的参与者都有所成长,所以有时会执着于讲解,执着于活动目标,但是跳出来一想,我们是不是陷于套路中了?
真的每一个活动都需要讲解吗?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讲解上时,是否忽略了真正核心的活动执行部分的控制?
与其被动地让他们吸收我们的讲解部分,我们能不能让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在活动体验中自己感悟?毕竟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再说了,不一定每一个活动,都需要被赋予那么多的意义。
我们内心可以有,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V立营的团队游戏(左一为作者)
有时他们真正享受到了这个活动,那就是个很棒的过程,那么就不需要再强加什么了。活动永远是为人服务的,不能因为一些因素而进行本末倒置。
课堂也是一样。
我想到了梁晓燕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她与卢安克的对话,卢安克先生的话令我思索许久。
“我觉得跟你们很难交流,很难说明白,原因可能是你们把确定性的目标、确定性的过程还是看的太重。或者说,对我来说,那个东西不重要。我看到的,我特别看重的,或者说我在中间发现的,是每一个孩子在那个过程中他投入,他打开,他兴奋,他被激发。那是我看到的东西,在这个打开的过程中进来的东西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不完全是我们课程目标所设定的那个东西,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那个东西才是对他生命更有影响的东西。”
还有一个案例是同样非常明显。就是在我们每次营会结束后,都会做一个文艺汇演,我们思考过这个文艺汇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吗?
无疑是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给这个营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是为了准备节目,而占用其他的正常课程,导致小半周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我们是不是又陷入套路中了呢?
我们是不是就为这个仪式服务,而不是让这个仪式为我们服务了呢?
这都是我们需要跳出来思考的东西。
志愿与专业
对于志愿者组织,其实我很喜欢的一个词儿就叫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这句话听起来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但从中也透出了一丝散漫和自由:我本来就是来做好事,做一点便多一点。
我说不出什么不对,但总觉得差点儿意思。
这次叶子姐提出了“基本素质”这一概念: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自由群体的志愿者,而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要求,因为我们是执行项目的。
金林叶在V立营进行分享
当每一个人遗世独立时,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工作。但是,如果你融入一个群体去协作时,我们就需要考虑自己的队友和对象群体,很震撼的一句话,有些东西是经不起试错的,尤其是教育。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除了志愿者的一个自主意识更多的应该肩负一份责任感,这一份责任感,要求我们去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热血,不断的汲取与思考,让我们更加专业,可以去更高效地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潦草的爱等于伤害,一定程度上我是十分赞同与商业模式去运营公益项目的,我们一定要分析每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后期的评估,否则很容易就会陷入志愿者自以为是的兴高采烈中。
这样在外人看来是可笑的,而且没有持续性。所以每一个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建立便显得尤为重要。
很荣幸与大家共同相处了三天,肉肉和蘑菇的分享让我对暑期夏令营的课程开展有了更加体系化的认识,营队气氛的营造,前期联接的设计,对成员状态的仔细观察和环节的及时调整都是我值得反复琢磨和学习的,
或许后期可能会忘掉这里所学的一切理论知识,但是留下的还有一份联结,光是这一份联结便足以带给我很多的启发,感谢EV,感谢相遇!
最后,时间走到了5月中旬,抛给大家一组问题。
你留在这个团队做这些事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热爱还是责任,或者两者兼有,是因为这里的事,还是因为这里的人?
有过后悔自己的选择吗?还能记得你自己的初衷吗?
希望这几个问题可以梳理一下你的想法,更加坚实的踏出接下来属于自己的每一步。
如果你也想获得
关于乡村夏令营的灵感
请不要错过2018年下半年V立营哦
//更多故事//
//西部阳光V行动15周年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