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墨西哥也有“淘宝村”?3年前这个洋小伙“偷师”临安白牛村
千百个“淘宝村”漂洋过海,要在灼热的美洲大地上生根发芽。
天下网商 朱之丛
编辑 李丹超
文化冲击
在老家,安德智曾经作为志愿者深入农村,和当地人一起做饭、种树,教他们学英语。这名墨西哥人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和拉丁美洲的相似之处。 在墨西哥,大多数年轻人梦想着从事金融或医学工作,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是年轻一代的大趋势,有人甚至对自己的出身避而不谈。农村日渐“空心化”,而那些留守的空巢老人,有许多连西班牙语(墨西哥官方语言)都不会说。 现在,世界展示给他另一种可能性。 电商产业的兴盛、像白牛村这样“淘宝村”的出现,将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拉回农村,也让和现代科技脱节的老年人有了追赶时代的动力。安德智至今记得,白牛村有一名50多岁的农民,不会使用电脑,就抱着本子记笔记,将开店步骤一步步画成示意图。 “如果一个人特别想干一件事,他就会突破重重阻碍来干成这件事。”安德智感慨。 当然,比起坚韧的意志,吸引他的是一个更宏大的构想:在中国,淘宝村能吸引中国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凭什么墨西哥不行? 为这个想法添上最后一把火的,是身旁一名来自墨西哥瓜纳华托州的部长。他拍拍安德智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你在中国这么多年,是时候回墨西哥了。”
“中国经验”
这是安德智联合GDT带给墨西哥的礼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数字乡村项目”与8所墨西哥高校合作,将阿里巴巴的电商经验、数字经济转型商业模式传授给高校师生,再输出给本地企业,让大量聚集型行业变成了一个个“淘宝村”。 两年来,墨西哥数字乡村项目培训了400多名大学教师、8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这批师生队伍链接近1500家企业,对其进行线上开店、数字支付、数字物流等数字化改造。 变化像浪潮一样席卷美洲大地。安德智告诉《天下网商》,墨西哥北部有一群木匠,擅长用硬木制作工艺品。他们手工精湛,但销路不畅,每天要走2小时山路进城,坐在餐馆门口摆摊,向过路的美国人兜售商品。如此日复一日,微薄的收入仅够温饱。 疫情爆发后,木匠们的生计更是雪上加霜。安德智组织学生给商品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他们还为木匠开通了数字钱包,便于收款和提现。 据安德智统计,完成电商转型之后,木匠们的利润率增加了300%,单次物流费用从70元人民币降低至12-15元。有人开始尝试贷款,扩大和升级自己的工坊。 这是最让人感到欣慰的变化。“他们不再每天只为了生活而赚钱,而是有一些长远的计划。”安德智说,“我认为一旦人们开始计划,令人惊讶的事情就会发生。”
当然,项目推进也面临着重重阻碍:墨西哥的数字基建和物流配送体系远远落后于中国。有些时候,安德智和同事们只能先着手去做,证明真的有销路,再用真实可见的案例说服政府进行投入。 在他心里,有一个更为远大的志向:像中国的白牛村一样,他想要号召越来越多墨西哥年轻人回到家乡。 项目有所起色之后,安德智特意给白牛村写了一封信:“因为白牛村,我找到了一生挚爱的事业……中国帮7亿多人脱了贫,看了你们以后,我就知道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一座桥梁
更顺畅的流程、更高的利润,跳过中间商,接触新买家,安德智说,数字乡村项目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赋予了商业活动新的价值,也为年轻一代寻回了工作的价值”。 他漂洋过海带来的“中国经验”,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和推崇。碰到什么问题,当地人和政府官员都爱说:“你去问Chinese Kid。”即使安德智蓄起了络腮胡,成家立业,不再是个Kid了,这个昵称依然如影随形。 现在,他也乐得接受这一称呼,“我很喜欢成为中墨之间的联结和桥梁。” 在他眼里,中国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无所不在的商机。在上海留学期间,安德智当过调酒师,做过179个留学生的二房东,甚至在电影里客串群众演员。他在中国开公司,结识了未来的妻子,最津津乐道的是“川菜好吃,过瘾”。
这种种光怪陆离的体验,都起源于一次闲谈。墨西哥城的骄阳下,一名来自中国的公司老总告诉身边的小伙:墨西哥和中国的贸易,早在1565年就已开始。 那还是蒙昧的16世纪,中国的丝绸、瓷器装上帆船,从广州出发,经由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航向墨西哥。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老总给安德智展示了一枚银币。银币由墨西哥造币厂铸造,在重重流转过程中被刻上了汉字。
安德智呆呆地看着那枚银币,它锈迹斑驳,却在历史的砂砾中闪耀发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专注互联网商业的权威新闻媒体,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猫和淘宝商家集培训、营销、实战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