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剧评 | 融屏时代的电视:新技术语境下的影像转型?
11月21日是世界电视日,正在召开的第六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电视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媒体融合、视觉人工智能、5G与高新视频等问题,探索新时代电视行业发展走向,展望未来电视行业前沿趋势。
电视的出现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也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似乎正在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开机率不断下降。
很多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忍目睹。
广告收入锐减。
一些城市台开始关转或合并颗粒无收的频道。
曾经风光无限的电视大屏时代,当前却如此遭遇,莫非电视时代已经走向了它的终结?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媒体影像大潮,电视只能束手无策地被湮灭吗?
一、家庭文本:
客厅里的大屏叙事
电视原本就是家庭文本,不仅电视节目弥漫着浓郁的家庭主义色彩,就连电视时段的设计与安排,也分分秒秒体现了家庭的作息规律。
曾几何时,每家每户客厅的大屏,都承载着人们茶余饭后的欢乐与谈资,也延续着一家人的亲情与欢乐。
那些一起看过的节目,曾经让我们陶醉不已的综艺,那些带我们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纪录节目,那些令人动情的老百姓的故事,还有那些激动人心的赛事……
那些一起追过的剧,那些让人笑让人痴的年代情感剧,那些风声鹤唳、令人喉咙发紧的谍战,那些震撼人心的战争剧,还有那些让人回味至今的情景喜剧……
《西游记》
《大宅门》
《渴望》
《伪装者》
《情满四合院》
《父母爱情》
《雍正王朝》
《我爱我家》
《潜伏》
还有那些一起在电视机前跨越的公历新年,一起迎接的农历大年……
当然,现在这一切还在,但人们仿佛越来越感觉这种客厅电视所带来的氛围及家庭仪式感正在丧失,细想起来,颇有几分恍惚。
二、小屏力量:
碎片化阅读的魔力及冲击波
也许,有些人家可能忘记客厅电视机的遥控器放在什么地方了。人们看大屏电视的热情正在消退,而将大把的精力与时间刷着小屏手机。观看大屏电视的时间就这样被小屏手机给“偷”走了。
小屏里的社会化短视频切中人性的本能化及娱乐感,使得人们开始依赖小屏的内容,并阅读成瘾。小屏阅读的成瘾性与粘性已成燎原之势。
小屏可以碎片化阅读。人们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看视频,再也不必局限到客厅一地才能看到节目与电视剧。这种空间的自由度,无疑使得传统电视更加边缘化。
小屏阅读无边界。理论上,短视频、网络剧、视频节目都是有数量的,有限的。然而,实际上,这些小屏视频世界的内容,相对于人们的阅读时间来说,无疑是海量的。如果没有自律,小屏阅读可以没完没了,是无休止的。
小屏阅读的私人化,可以避开家庭人员的监视与旁观,不受家庭人员的干扰,实现隐秘化阅读,从而弥补了客厅里大屏电视的某些传播缺陷。
三、大小屏融合:
后视镜视角下的新技术影像
无论是小屏视频的传播盛况,还是大屏电视走势变颓,实质上终归一因,那就是技术语境的改变。小屏以4G技术、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三大巨头技术的世纪“阳谋”,直接给曾经傲视群雄的电视大屏带来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那么,电视是否从此一蹶不振,加速下跌呢?
答案恰恰相反,电视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更高层面的发展机遇期。
电视自兴起迄今,已有几十年的漫漫历史,形成了自身的运行轨迹及其规律,并由此而获得的媒介荣耀与积淀的传播沉疴并存。这些传播沉疴,很大一部分表现为大屏电视长久以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而没有得到革新的传播形态与方式。这是大屏电视衰落最根本的原因。
大屏电视的复兴与再次出发,必须需要对大屏电视进行内生式革新,驱除大屏电视业界的劣币,重构良币成长的生态与语境。
大屏电视的振兴还需要源自包括新技术在内的外界力量的助推。技术成就了小屏视频的传播优势,自然也能服务于大屏电视在传播语态的迭代更新。4K技术的兴起,让人们能够看到越来越清晰的大屏电视。5G通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大屏电视的数字化程度更高,传播速度也会更快。大屏电视的用户将得到新技术语境下的用户体验,这种体验无疑会更佳。
电视的生命力,可以通过融合小屏的长处实现。这就是台网在内容传播方式上的深度融合。
大小屏的融合,让大屏电视的长节目、长剧与小屏的短视频并行传播,“取长补短”,“短中截长”,形成长、短形态共融的影像生态,从而接轨“Z世代”群体,热情拥抱这个极具活力与能量的新生受众群体,给客厅大屏电视的再次出发提供源源不断的续航动能。
电视时代远没有结束,只是其传播的形态有了某些变动而已。正如麦克卢汉的后视镜原理所言,“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情况,我们往往依恋……不久前的客体”,未来无论大屏电视还是小屏手机,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技术语境下的影像转型而形成的融屏传播生态,将使客厅的大屏电视焕发新的异彩。
传播技术永远在进步,无论传播载体形式如何改变,归根结底还是优质内容为王。
世界有新鲜,一切看内容!
(评论员:陈立强)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监制 | 申积军
主编 | 杨 珺
责编 | 杨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