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罗德岛一眼相中的上中女神,居然是个喜欢在草稿纸上画画的“伪学霸”?

2016-06-06 吴妍娇 外滩教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04eh7b13&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点 正在上海中学就读高三的廖倩,从小就喜欢画画。为了给艺术创作留出更多时间和空间,她甚至放弃了上中实验班,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在她的个展上,外滩君看到了绘画、摄影、装置艺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这位说起自己的作品就神采飞扬的姑娘,已经收到罗德岛设计学院的offer,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文| 吴妍娇  摄影| 洪宇哲

编辑 | 闻琛

 

童年的你是否有过在草稿纸上乱涂乱画的经历呢?相信很多上课不爱记笔记、甚至喜欢开小差的孩子多多少少有过这样的“杰作”。



 廖倩应邀即兴创作


18岁的上中姑娘廖倩,她曾经最大的爱好也是在理科草稿纸上画画。初二的时候,妈妈送给她一本特别精美的笔记本,本想让她好好上课笔记,却没想到廖倩在上面画上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人。妈妈看到了气归气,却帮她找到了一位绘画名师,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正是这儿时近似涂鸦似的随性创作,竟把这个不安分的小姑娘送进了赫赫有名的罗德岛设计学院,而今年被这所世界顶尖设计学院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不超过8人。


明明可以当学霸,却偏偏要做艺术家

穿过一小片茂密的树林,外滩君便一眼望见了上海中学美术中心。二层木质结构的吊顶,配合环形的展览区,主人公还未粉墨登场,外滩君已然被周遭的艺术气息熏陶得整个人都文艺了起来。



 举办廖倩个展上中美术中心


远处走来一个姑娘,巧笑倩兮,丝毫不认生,大方地和我们打招呼:“我是廖倩”。近看,眼尖的外滩君发现,廖倩身上这件宽大的T恤上,隐约可见一些星星点点的油画印记,似是刚刚放下艺术创作,匆忙赶来。外滩君不禁恍然,原来艺术家都是这个“范儿”的啊。

 

但如果你认为廖倩只是一个一心走艺术道路的文艺青年的话,那可能她身上的其他特质又会让你无法立下判断了。

 

初中就读于华育中学重点班的廖倩,毕业时顺利考进上海中学。入学那会,她完全有资格可以进入当时的上中实验班,但就在最后的面试之前,她仔细斟酌之后觉得,进入实验班可能意味着未来会少了许多画画的时间。她和父母商量之后,提出放弃这个机会。而在上中本部放弃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廖倩还是第一个。



▲ 廖倩作品 Christmas Eve


虽然在外人看来,上中的光环不言而喻,但廖倩却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伪学霸”。因为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画画上,她在班上的排名一直都在中等位置浮动,而且她个人对成绩也显得比较随意。

 

“我对成绩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在意,有时候我可能更愿意让自己开心一点,放松一点。”来到上中以后,同学们的目标也在分化,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管理,所以在高中阶段,廖倩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真正热爱的艺术领域。

 

如果说童年的廖倩只是把画画当作一个兴趣爱好而已,那么在艺术这条道路上日益深入时,她的想法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艺术对我来说是吸引力更大且更有挑战性的道路,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艺术里面,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媒介去表达一些东西,去把它做得很有趣、很不一样。它完完全全把我的整个认知层面扩展开来了。”


童年的非典型“散养”

 

然而,廖倩的艺术道路也并非如我们想象地那样“顺风顺水”。在初中的“笔记本事件”之后,家里虽然很支持她去学艺术,但终究还是担心画画会影响到她的学习。每当这个时候,爸爸会唱起 “黑脸”,对廖倩施压。但幸运的是,廖倩的父母并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她身上,虽然有施压,但却不会真的干涉她的艺术追求。



▲ 廖倩作品 Eva's Apple

 

“他们可能会跟我讲,画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需要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但他们绝不会说‘你不准去画画’之类的话。当时觉得有点痛苦,很难平衡学业跟画画这两件事,但是回头想想那段日子还挺有意义的,我还是走过来了。”

 

其实当初爸爸因为不太了解艺术行业,并不是十分支持廖倩申请罗德岛,妈妈反而是支持的一方。在爸爸给她施压的时候,妈妈都会帮她解围。慢慢地爸爸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开始能够理解她所喜爱的艺术事业。而罗德岛的一纸通知书也的确证明了廖倩的实力和资质。

 

听到这里,外滩君原本以为廖倩生长在一个比较看重学业的传统中国式家庭里,但这一次我又想错了。不同于很多“拼爸”、“拼妈”,小的时候,廖倩的父母并没有给她报名各种兴趣班、辅导课,很多时候廖倩都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画画。



 受库布里克电影启发的装置作品


有意思的是,廖倩儿时唯一上过的奥数班还是她自己强烈要求报名的,她的父母反而不太想让她去奥数班,因为他们觉得她在奥数上没有特别的天赋,单从竞赛层面来讲,她是无法和一些真正有天赋的同学竞争的。“但我当时觉得去奥数班还挺开心的,因为一来同学都在身边,大家可以趁此机会聚一下,二来周末总觉得要跑出去干点事件才比较安心。”

 

看着这个虽然还很年轻,却有点少年老成的姑娘,外滩君突然觉得,也许正是因为廖倩的童年有许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她才能够去独自思考很多事情,再加上她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成就了她今日的艺术道路。


人生第一场个展,我只想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今年5月,廖倩在自己的母校上海中学举办了她人生的第一场个人画展,画作几乎都是她这一年来为申请罗德岛准备的作品集。廖倩说,这次个展的创作灵感都是她自身生发的,她并不想去探讨某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或是关乎全人类的宏大命题,她只想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对过往的经历、情感做一个艺术性的回顾。



 廖倩在个展上


“我会思考,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对我的整个人生产生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又对应了我的哪些特质。有时候我会经常一个人坐在床上思考,因此我的这个作品集是从我的身体里长出来的,不是从其他什么地方抓取或者拼凑出来的,就仅仅是很真诚地去寻找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廖倩画展上,有一幅自画像令人印象深刻。画面下方是一个想要冲破现实束缚和内心挣扎的少女,冲击力极强,而上方还有一个若隐若现的人像,没有微笑,肌肉放松,给整幅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只是画面中的这个廖倩,和外滩君眼前侃侃而谈的姑娘实在反差有些大。



 自画像


有的时候看着一只蚊子,一头在草原上眺望发呆的雄狮,一只在夜归时蹲在垃圾桶边的野猫,我并不觉得我们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的身后是咆哮而怒吼着的巨浪,我们以平等而独立的姿态登上诺亚方舟。


我们在昏暗嘈杂发射着五颜六色光的狭小的房间里歌唱,我们脚踩着玻璃渣跳舞,我们用一杯又一杯酒精把自己灌醉,我们低吟、高歌、长笑、卧倒。


我们在没有人的房间里换上奇怪的一件又一件衣衫帽子头巾破布,狰狞地在床上大声嘶吼歌唱,那是不成调的曲子,用凄厉的声带撕扯出的怒吼。


我们在期待。我在期待。


我在期待那原始的力量再一次地迸发。


——关于《自画像》


廖倩说,这幅自画像算是她内心的另一个 47 31984 47 15287 0 0 1912 0 0:00:16 0:00:07 0:00:09 3221面,也许现实生活中的她在与人打交道时,比较健谈,但在独处的时候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我希望把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展现给自己看的那个廖倩呈现出来,因为那其实是我更熟悉的那一部分自己。”那是更接近于真实状态的廖倩,是平常不太示人的那部分她。

 

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廖倩觉得,生活中总有许多无法实现她个人意愿的时候,她在作品中更多地是想呈现一种心理状态,悲伤、很想冲破现实又很无力的状态,“就像一个哑剧演员在尖叫,又或者是大浪中的小船”,束缚是时刻存在的,而廖倩只是想表达这种生活的常态。

 

“我眼中的自己,一直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小女孩,可能只有四五岁的样子,每天只有一个人,待在大大的房间里,和一些玩具进行交流,寻找到一些故事性的元素,让自己感到快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去,时间就像没有尽头一样。这是我对童年的一个感觉。”

 

小时候的廖倩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阅读、看电影、画画,她喜欢一切有故事性的东西,这些内容会在她小小的心里留下那么一点点印象,而这点印象可能会在它以后的创作当中被激发出来。



 廖倩举办个展的环形展览区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时候我突然灵光乍现想起来的一些东西,可能是我以前在阅读中看到过的东西,这些东西会在某一天突然迸发出来。但我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阅读积累的话,我是没有办法找到这种激发我的东西的。还有一点就是,通过阅读我可以把一些东西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去寻找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在我的绘画作品中被表现出来,它就很美妙。”

 

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段音乐都可能成为廖倩进行艺术创作的思想发源地,那些忧伤的、嘻哈的、暴力的、神秘的片段或场景都足以引发她对于生命本质的感悟。

 

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廖倩刚好读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当时她看得很入迷,有一天放下书的一刹那,她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画面,而这几乎和她之后的一套摄影作品中的场景一模一样。廖倩无法解释这种神奇的联系,但就是觉得她必须得做点什么。



 从《万历十五年》获得灵感的组照


“之后几天我就顶着这个画面到处走,它好像会一直跟着我一样,然后慢慢地延伸,我会一直想,接下来会继续发生什么,后来就逐渐出现四个画面,然后我就知道我可以开始做了。虽然其中的过程非常繁琐,但我非常激动,因为它们在我脑海里是有非常清晰的暗示的。这套摄影作品从一开始就存在于我的脑海里了,我只是把他们从我的脑袋里抓出来,放在一个其他的地方。”

 

对于廖倩来说,相比艺术技法,灵感是最重要的东西。虽然她还是会大量地练习技法,但是在如今这个快餐时代,已经再也没有人会像古典主义流派那样,花巨大的精力去画一幅画了。廖倩觉得,归根究底还是认知决定一切。



▲ 廖倩作品 Nuclear


“其实这就像一个歌手要唱好一首歌,是歌好,还是他的嗓子好,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灵感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就好比我在写作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觉得一个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故事好不好,包括电影也是,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来支撑,哪怕有再深厚的文笔、再花哨的电影语言,也都只是矫揉造作,因为它没有一个好的内核。有的时候这种内核可能有点粗糙,但是它还是会散发出一种持久的魅力和张力。”



 廖倩作品 Mechanic


今年9月,廖倩就将远赴罗德岛求学,说起未来的计划,她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地告诉我,她要做一个艺术家。

 

“我听说罗德岛的学业非常繁重,大家可能会在工作室待到凌晨一两点,但我还挺期待的,感觉很棒。未来我就想做一个艺术家,不管我在哪里,纽约、上海、香港,到处跑也好,因为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