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父母成长手册 | 新年大礼包⑦

2016-02-14 外滩教育



猴年钟声已经敲响,今年已是外滩君陪伴大家度过的第三个新年了。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为广大关心国际教育的家长们推送了2000余篇文章和干货帖。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将从大年初一开始,向读者们独家放送过去2年来外滩教育七大精品栏目的热帖集锦,放送日期分别为:


【初一】探校录

【初二】英语之美

【初三】数学思想

【初四】美糕党

【初五】阅读书单

【初六】少年书房

【初七】家长学堂


点击下面文章标题即可阅读相应文章。欢迎大家转发、收藏,让更多的家长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为孩子的国际教育之路寻得一个崭新的方向。


”家长学堂“集锦 
学业指导


1、《寄宿制学校之“寄宿制”内涵是什么》(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吴子健)


2、《解析世界性教育难题男生的学习为什么成为问题》(作者:上海师大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岳龙)


3、《男女生学业差异的成因与对策》(作者: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桑标)


4、《从大学通识教育回看中学生阅读人文经典之必要》(作者: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刘平)

5、《没有班级和班主任的学校》(作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6、《破解名校迷思 孩子的幸福在于技能和天赋的结合点》(作者:Ivylabs 学术总监林杰)


7、《向台湾老师学一学,新学期如何教孩子做计划》(作者: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苏明进)

 

8、《抓住孩子14岁前的“阅读饥饿期”》(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9、《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复旦附中原校长9个建议》(作者:复旦附中原校长谢应平)


10、《寄宿真的是个坏制度吗?》(作者: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


11、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哪里来(演讲人:华师大心理咨询师陈默)


12、儿童成长有规律,“早点学东西”不一定是好事

 

13、这所公认名校真适合我的孩子吗? 一位美国教育观察家给家长的择校建议

 

14、《暑假=无节制刷屏时间?如何帮孩子规划“健康在线时间套餐”》(作者:美国CyberWise机构创始人Diana Graber)


人格培养


1、《如何理解和处理孩子的焦虑?》(作者: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波·布朗森和阿什利·梅里曼)


‍2、《害羞的小孩需要矫正吗》(作者:美国作家佩丽·克拉斯)

3、《人为什么要辩论?》(作者:美国威克森林大学传播系主任Allan Louden)


4、《古法孕育和常法慢养 培养优秀孩子的农业思维》(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5、《TED史上最火爆演讲者:思考教育要用农业思维》(演讲者: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森)


6、《做好心理管理,让孩子的海外游学效益最大化》(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严文华)


7、《儿童情商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8、《美国学生也被分数折磨看这位美国家长给女儿的一封信》(作者:美国家庭及儿童问题社会活动家Vicki Abeles)


9、《培养比智商、天赋更重要的执行控制力,让孩子玩这5个游戏》(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10、《0-18岁分阶段情商引导策略,从中国首份儿童情商报告看门道》(作者:外滩教育资深记者周一妍)


11、《别让孩子迷失在同伴压力里 》(作者:定居美国妈妈“哪哒芬芳”)

12、《做这10件事,真的可以让孩子更聪明!》(作者:《时代》杂志整理)


13、《孩子多才多艺,就算全面发展吗?》(作者:果壳网专栏作家聪明宝宝_陈博士)


14、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作者:尹建莉)


15、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心智早熟(作者:陈迁 郝丹丹)


16、孙连成:中国学生毕业了还是个孩子,没有完整思想


17、被“圈养”的城市小孩(作者:克莱门斯-韦京)


18、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是由他童年时代的冒险经历决定的(作者:卢克•约翰逊)


19、社交能力培养可以追溯到幼儿园,影响力却延续一生(作者:陈贝婷)


20、不经历犯错与失败的小孩,长大了很难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时刻(作者:Jordan Shapiro )


21、冒险,让孩子更安全(作者:盆栽奶昔)


22、培养孩子独立性,要抓住几个关键期!(作者:付小平)


23、梁晓声: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作者:梁晓声)


24、《过度学习牺牲了作为人的完整教育和成长机会》(作者: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明辉)


25、《让孩子在自然中完善“第八智能”》(作者:美国家庭、自然与社区专栏作家理查德· 洛夫)


亲子关系


1、《好父是如何炼成的?教育专家张文质答问录》(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2、《赞美孩子的风险“有感赞美”的三大策略》(作者: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詹志禹教授)

3、《日常生活教育孩子有“八戒”》(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4、《你是“魔术师型”还是“教师型”爸爸?》(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岱宗)


5、《为什么女孩更需要与爸爸的亲密关系?》(作者:美国心理学家,顶级家庭顾问詹姆士•杜布森)


6、《这一生,至少做一次教育的傻瓜》(作者: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


7、《青春期孩子的网络管教》(作者:台湾《亲子天下》杂志总主笔宾静荪)


8、《狠心爱孩子,犹太人的育儿观念》(作者:犹太裔上海妈妈沙拉)


9、《睡得安才学得好 把睡眠还给孩子》(作者: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南桥)


10、《富裕家庭子女教养策略:如何避免“银汤匙综合症”》(作者:美国亲子教育专家玛德琳·莱文)


11、《亲子控的陷阱精英父母如何变成“直升机家长”?》(作者: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玛格利特•尼尔森)


12、《父母怎样听,才能让孩子袒露心声?》(作者:美国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专家帕蒂·惠芙乐)


13、《当心奖励教育变成贿赂!诺贝尔奖得主家庭育儿经》(作者:美国知名临床心理学家,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夫人维吉尼亚·希勒)


14、《从荡秋千游戏看父亲的角色为什么更重要》(作者:美国儿童家庭咨询及治疗师Randell D.Turner博士)


15、《家有毕业生 父母转换角色的7条建议》(作者:美国著名青少年教育著作出版人Dennis Trittin)


16、《自由玩乐胜过一切暑期学校》(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17、《家长如何把功利心误导给孩子?》(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18、《美国学生也被分数折磨看这位美国家长给女儿的一封信》(作者:美国家庭及儿童问题社会活动家Vicki Abeles)


19、《当孩子作弊,家长应该怎么办?》(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20、《美国老师眼中的“过度教养”家长》(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21、《如何跟孩子谈论毒品? 》(Howstuffworks编汇)


22、《向台湾老师学一学,新学期如何教孩子做计划》(作者: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苏明进)


23、《常识性现象也得好好跟孩子解释,千万不能糊弄 》(转载自知乎网站)


24、《夸儿童聪明促其“自我毁灭”! 你不一定会正确地表扬孩子》(作者: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南桥)


25、《如何养育“第三文化”孩子》(作者: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张薇)


26、《90天,培养改变孩子一生的好习惯》(作者: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孙云晓)


27、 《母爱会影响孩子大脑的成长发育!》(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


28、《在孩子面前,你是理性的父母么?》(作者:北京四中高级教师陈年年)


29、《放手让孩子在小事中学习“负责任”》(作者:美国高中中文老师远方)


30、《给美高家庭的20道测试,父母真的会和孩子交流么?》(作者:海外留学生,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者鞠劭雯)


31、《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32、《把6个孩子全部送进哈佛耶鲁的韩国妈妈育儿经》(作者:摘编自《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33、《四大实用策略,专治孩子“拖延症”,对大人照样有效》(作者:台湾《亲子天下》杂志张瀞文)


34、《网络色情时代的父母经》(作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文/NICK BILTON)


35、女孩太听话,父母应该担心么?(作者:心理咨询师甜阁下)


36、没有天生自律的小孩 看美国华人妈妈如何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作者:定居美国,长期关注美国基础教育的Diana)


37、中国孩子快乐和不快乐的原因都不对 家庭教育最需补上的四门课(作者:俞敏洪)


38、父母要教给孩子的首先是为人,其次是生活,最后才是为学(作者:前进才中学校长王从连)


39、为什么要求孩子不马虎,他的功课会更糟?(作者:尹建莉)


40、视频 | 妈妈那句“孩子,再试一试”影响了我一生(作者:逃逃美学)


41、越会花钱的孩子越有前途?看犹太专家的富养之道(作者:妖精姨)


42、社会变化这样快,我们却还在用封闭社会的理念教孩子!(作者:著有《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绍兴语文教师蔡朝阳)


43、“有本事”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孩子(作者:尹建莉)


44、家长该如何与十几岁孩子沟通?看进才中学校长的四大建议

 

45、父亲节特别策划 | “不靠谱”的爸爸,实际上更会与孩子相处!

       父亲节特别策划 | 和爸爸亲近的女孩更容易得到幸福

 

46、那些决定命运的“好性格”,实际都是父母本该从小教给孩子的软技能(作者:南桥)


47、父母的匮乏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作者:李雪)


48、延迟满足可以提高孩子自控力,但为什么多数父母做不到?(作者:萌妈)


49、龙应台:我为什么要求孩子用功读书?(作者:龙应台)


50、我们真的会“管”孩子吗?重视与爱都应有正确的“打开方式”(作者:秦春华)


51、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家庭日”,我们除了嫦娥奔月还有哪些月亮故事可以讲?(作者:阿北)

 

52、孩子的在校活动,家长到底应该参与多少?(作者:密西根湖畔Diana)


53、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大物理学家费曼小时候,他爸的教育竟然是这样的(作者:理查德·费曼)


54、别让散养害了孩子(作者:曲韵)


55、什么样的父母会毁掉孩子(作者:Emma Brown )


56、和“负能量”妈妈说再见!(作者:刘继荣)


57、要求孩子"每件事都要在对的轨迹上”,实际是剥夺他们自我成长的能力(作者:Henry爸爸)


58、永远不要做孩子的“代言人”(作者:连安恒)


59、南桥:家长不隐身,孩子没出息(作者:南桥)


60、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最棒的教养方式(作者:黄欣雯  )


61、对孩子真正的信任是给他支持,让他自己做决定一位台湾妈妈的教育心得(作者:刁静梅)


62、如果你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请教孩子诚实面对失败美国“热血教师”最想让家长知道的几件事(作者:罗恩•克拉克)


技术及其他


1.《过度的电子技术对儿童造成的不可逆生理损伤》(作者:加拿大儿童职业治疗师克里斯•罗文)

 

2. 《初中生可以用智能手机吗? 》(作者:定居美国,长期关注美国基础教育的Diana)


3. 《为什么女孩总比男孩成绩好》(作者:《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美国著名心理诊疗师、医学博士Enrico Gnaulati )


4.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少给一点!》(作者:《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Jenn Choi)


5. 是什么因素真正导致儿童近视?和看书、玩电脑都无关(作者:黄堃)


6. 中国小学生比美国同龄人每天少睡1小时(作者:Richard Saint Cyr )


7. 隐形的资本孩子的社交圈需要从小规划吗?(作者:Joel L. A. Peterson )


8. 9岁的创意“小天才”是这样养成的!(作者:逃妈)


外滩教育微社区“外滩吧”开通了,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欢迎参观、吐槽!


进入外滩吧,请戳“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