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母校华人女校长在上海说,教育不是一张去藤校的船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40co2zzb&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点 特朗普母校“纽约军校”常年招生遇冷,一度关门。今年7月,纽约军校迎来了建校史上第一位华人女校长张洁。在纽约教育界,张洁已经工作28年,曾担任全美“超级牛校”史岱文森高中校长(2016年Niche全美最佳公立高中)。近日,张洁回到上海。接受外滩君的专访中,她没说什么堂而皇之的教育理念。张洁说,教育不是“一张去藤校的船票。”
文 | 严柳晴 编辑 | 马用雷
视频剪切丨洪宇哲
接受外滩教育专访的张洁
在国内的数次公众演讲,张洁都会提到母亲。
这一次,她是代表纽约军校来上海招生。提及国内的教育、赴美求学、在数所学校任职等经历:2006年,受聘于约克学院皇后科学高中(Queens High School for the Sciences at York);2012年,临危受命,赴纽约著名精英学校史岱文森高中(Stevenson School)任校长;在特朗普母校被中国人收购之后,又受邀任纽约军校校长——张洁1985年出国,此去经年,回国已是一个“传奇故事”。
特朗普母校:纽约军校
演讲最后,她并没有说出堂而皇之的“理念”,只是再度提到了自己的母亲。
她是个职业校长,但也挺喜欢讲“家长里短”。“我就是孩子们的一个妈,可能马上就要变成外婆了。”她说自己是六一儿童节生的,爱小孩。每到一处演讲,把提问的机会让给孩子。所有任教过的学校,她都说“我们的学校……”“我的学生……”,其实已从这所学校离职很久,学生也已经四散各方。
在近十年时间里,她先后就职两所全美顶尖高中,每年将大把学生送入藤校,而张洁却似乎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精英校长”,她这样形容自己的特长:“捕捉孩子的微妙变化,并有同情的理解。”
比如,张洁有个学生,学业压力大,导致心理抑郁。一日,张洁请他到办公室,问他最讨厌的科目是什么?这孩子回答,讨厌化学。张洁给孩子“赦免”:不用上化学课。身为校长的张洁,抽出些零星时间,陪伴他做化学题。到暑期时,在轻松的环境下,这位孩子自己修完了全套化学课程。
外滩君问她,这本事从哪儿来?张洁哈哈笑道,这可能是一种综合心理学,但她并没有作系统理论研究,找不出什么“理论框架”,只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可能来源于幼年时的经历——这就能解释,当说到自己的经历时,她为何屡屡提及自己的母亲。
去年,有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张洁,好奇她在教育上的“天赋异禀”,就曾与张洁聊起过童年经历。张洁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和舅舅都是西方文学学者。母亲巫宁慧,舅舅巫宁坤,都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毕业生(注:巫宁坤,著名英美文学学者,翻译家。菲茨杰拉德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巫宁坤先生最早译介到国内)。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岁的巫宁慧女士赴上海第五女中任第一任校长,一辈子从事教育。
张洁幼年的教育,算得上“前卫”。她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就和她讲英美文学。在她的学生时代,外头并不太平,遭遇文革,“三反”“五反”接连,父亲作为知识分子被批斗,家里少有安宁之日。但父母总是心存乐观。这样的好心态,影响她的一生。
教过监狱里的劳改学生
一样觉得很有价值
“很多记者问我中西教育的差异,但说实话,我对国内的基础教育基本没有了解。”
张洁的母校:同济大学
张洁是个带着时代烙印的“高材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一年内读完16本《自学丛书》,考上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中专,教了三年书。尽管“被分配”并不是自愿选择,但这段教书的经历,却使她乐在其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教书了。”
后来,张洁赴美留学。1988年,张洁在美国读完应用数学硕士,选择留美任教师。她获得教师执照,被安排在皇后区东艾姆赫斯特监狱,在这里,她教授了4年高中课程。学生都是服刑人员,课程好比国内的“同等学力”,这些学生读完课程,刑满离开监狱之后,能够找到一份高中水平的工作。
“他们只是一时犯了错误,还有重新开始的可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一件有相当成就感的事情。”
这是她在美第一份工作,学术上并不算高起点。但却对她影响很大。
“这段经历之后,我可以正视自己。不会陷入一种自恋,或者对‘精英感’的迷恋中。无论教什么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一样意义、有价值。”
史岱文森的校长干些什么?
“3年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监狱学校离职之后,她继续从事教师工作。几年之后,她修读教育管理学位,职业方向转向行政。2006年,受聘于约克学院皇后科学高中,成为纽约市第一位成长于中国的高中校长。2012年,张洁意外地“受命于危难”,就任史岱文森中学。这所学校建立于1904年,她是建校以来第一任亚裔校长。
全美最佳公立高中:史岱文森高中
史岱文森高中是当地的精英学校,为资优学生提供学习环境。“有人问我,美国顶级高中是怎样的?我回答:学校会通过各种方法,发掘他们的学术潜力。”张洁说,这所学校以科技教育为长,但在人文教育方面,也非常超前。
这是一所“履历光鲜”的学校。建校至今,史岱文森校友中,有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016年,史岱文森的800多名毕业生中,17位进入哈佛大学,17位进普林斯顿。康奈尔大学每年从这所学校招收50-95名学生。这是许多美国孩子的“Dream school”。2016年Niche的评选中,它被评为“全美最佳公立高中”。
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好比中国高考。每年10月,居住在纽约市的9年级、8年级学生均有资格参加考试,竞争考入包括史岱文森在内的八所学校。纽约市每年高中毕业生在8-10万左右,而史岱文森每年大约录取900名学生,最终入学的大约850名——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和所有由考试录取的美国精英学校一样,史岱文森高中的建校传统上,相当多的学生来自第一代移民。比如,在张洁任校长期间,史岱文森高中的亚裔学生占73%,白人占25%——这是移民潮带来的现象。70年代,美国移民大多是犹太人,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也是犹太人居多。
学生在移民家庭,家长寄予高期待。再加之,学校强手如林,又促成了学生的求胜心。在张洁就任之前,纽约当地媒体报道,史岱文森高中学生,已经不堪重负。此时就任的张洁,像一名救火队长。
在这所学校,张洁说,自己的工作是“平衡”,挖掘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火上添油地“加压”,将学生推入名校。
史岱文森高中每年开出30多门AP课程(注: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但史蒂文森是学霸云集的地方,学霸强势,修了一门又一门,课程供不应求。为争抢AP课程的名额,气氛剑拔弩张。虽然考分并不是美国本科录取的唯一的指标,但向往踏入名校的学生们,仍然热衷于“刷分”,以在升学中获得更多筹码。
学霸们不知疲倦地抢课,有人会选择6门、7门甚至更多AP,课业压力繁重;而选不到课程的学生,也害怕学业落后,心事重重。张洁在史岱文森高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减负”:限制学生选择AP课程的数目,以防“损不足而奉有余”。另外,虽然学校经费不多,但她聘请了一名专职的心理教师。如今回头想想,自己对这门学校的贡献,是“友好、轻松的氛围”:不以分数取人,校园里存有一种“友善的文化。”
史蒂文森高中可能是他人眼里的“神校”,但这里的资优学生,未必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精英感”。
张洁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张洁的儿子在史岱文森高中就读,他擅长数学,报名参加了全美奥林匹克竞赛。在中国,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门大赛事。赛前层层选拔选手,由名牌大学高校物理系集中训练。获奖者被名牌大学免试录取。而在美国,这只是一件平常事,即使是世界级竞赛,政府并不参与,由一个物理教师学会组织、筹集资金。参加竞赛之前,选手只有10多天的培训。拿到奖牌之后,立刻归于平常。在申请大学时,获奖者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经过正常的流程申请入学。
史岱文森高中的办学资金,也和普通学校相当,甚至更少,在大多数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学校办学不敢浪费钱,到处节约,砸锅卖铁,也必须请到好老师。学校参加展会,却印不起宣传册。张洁瞬即啪啦啪啦地算起账,像个周到的女管家:“举个例子,一本册子一块钱,5万册就是5万块。一年印两次就是10万。等于请一个老师的工资——那我必须省钱请老师!”
尽管考虑些柴米油盐事,但每天,张洁 47 32517 47 15288 0 0 2535 0 0:00:12 0:00:06 0:00:06 2854在学校的大厅中央时,又品尝到另一番意味:校园里寂静无声,大厅上面,3300名学生,他们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教授知识、学习知识。每念及此,她心存暖意。
张洁在公立系统工作28年,今年7月,她从史岱文森高中离职,正式告别纽约教育系统。在她的告别信中,她写道,“在史岱文森的4年里,我和学生一同跋涉,学到了许多。可以说,我也是从史岱文森毕业的。”
如今已经离开史岱文森高中的张洁,对这所学校充满不舍。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史岱文森高中,聚集着精彩绝伦的头脑。她和学生一起参加合唱团,看到校园里诞生的机器人,校园里生活着300多个学生社团,还有数不清的工程师、小作家、演奏家……
即使已经离开了这所学校,她仍然常说到史岱文森。对于 “精英教育”的认知,也受益于这所学校。“这不是一张进哈佛的船票”,她说,一位纽约当地的朋友请教她:孩子如果上家门口的学校,能当个尖子生,进藤校,为什么要倒几个小时的车,到史岱文森高中?
“这是一段经历。在史岱文森,你和最能干、聪明的人在一起。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选择任何学校,都得经过这样的考虑,3年后,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而非只考虑一个结果,考虑能不能进藤校。”
特朗普母校的第一任女性校长
“更乐意看到个体的改变”
她的下一站是纽约军校。今年7月,她已经正式就任校长。纽约军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也是2016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母校,建于1889年。去年,纽约军事学校常年招生困难,最终倒闭,被一家盈利组织收购,这家盈利组织的负责人是中国人——搜房网的CEO莫天全。去年12月,莫天全辗转找到张洁,发去邀请。初次谈话,莫天全一句话说动了她。“希望我和你,可以为中美教育做一些贡献。”
有军事传统的纽约军校
近几年,纽约军校遭逢危机,学生人数一度缩减。张洁此次就任,大有“重起炉灶”的架势,重建一所以学术为主的学校,以军事辅助教学。张洁又创了一项历史记录:这所学校127年历史当中,她是第一名女性校长,第一名亚裔,也是首位没有军事背景的校长。学校虽承袭了部分军事传统,但仍然是一所以学术为主的私立学校。另外,作为一名女校长,她会试图柔化这所学校的军事气氛。
“趁体力和精力还够,再创一次业,实施自己很多年没做的事。”张洁说。
学校规模不大,目前只有40名学生,规模和知名度上都无法与史岱文森相比。学校能给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课程,像精耕细作的“手工作坊”,更多顾及个体。比起大规模的精英教育,她更乐意看到个体的改变。最近,纽约军校有一名美国籍毕业生,爱好中文,学校为他开设了AP中文课。“在史岱文森,一个3300个人的学校,都能做到具体的个体化课程,更何况是一所小规模私立学校?”
今年已经是张洁从事教育的第28个年头,和她的母亲一样,她也干了一辈子教育。
校长 Q & A
Q:纽约军校和史岱文森一样,以科技教育为主。女生学理科,会有劣势吗?
A:我在史岱文森任校长的时候,非常重视女生对科学的兴趣。如果女生喜欢理科,在美国有优势。一些著名的美国大学,比如麻省理工学院也很重视女生。
Q:在纽约军校,会重视军事训练吗?
A:“军”字比较捣乱。这是一所老牌学校,校名没法改。其实是一所私立的初高中。英国叫做JROTC,由军事体制管理。学校比较重视运动,体能训练。但是,学校仍以文化学习为中心,所有毕业生必须符合纽约州教育厅毕业的要求。
Q:军校招收多大的孩子?
A:招收7-12年级的孩子(相当于国内初一到高三的学生)
Q:课程和学校一样吗?
A:课程设置上,和所有学校一样。只是进度有所不同,特色不同。
Q:中国孩子的特点在哪里?
A:数学上有一些优势。今年8月份,两位8年级的中国孩子去美国读书,经过内测之后,他们已经分别跳到9年级或者10年级水平。
Q:其他建议和提醒吗?
A:在美国高中,我们也会帮助外来学生提高英文。不过,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在国内把英文补一补,可以更快适应当地文化。另外,他们还需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心。
点击下图购买,即买即看!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