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硅谷到上海,他说要这样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12-29 吴妍娇 外滩教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588mj4aa&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点 曾在IBM、英特尔等顶级IT公司工作十余年的美籍华人Robert,现在同时在硅谷和上海两地教授针对中学生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在他看来,解决问题是STEM教育所指向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其中的关键则是中国孩子较为缺乏的好奇心、创造性及合作精神。STEM教育要培养孩子对世界和科技需求的敏感度,然后挖掘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文 | 吴妍娇  摄影 | 洪宇哲

编辑丨闻琛

 

STEM,这或许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火的教育概念之一了。这是一种将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 Math 结合在一起的跨学科融合教育。


当然,假如你认为STEM就是专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只是基于讲授和做题的话,STEM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为了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合作”(collaboration)等“软技能”(soft skills)。

——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

 

很显然,解决问题是STEM教育所指向的核心素养之一,毕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正是利用一系列理科知识,找到众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甚至挖掘出很多新的问题。


但是,目的有了,请别忘了过程也同样重要。除了解决问题,最早发源于欧美国家的STEM教育,还特别强调两个概念:创造性以及合作

 

对于这两个关键词,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些转化:通常我们会说一个孩子想象力丰富,好奇心爆棚,在团队合作中有很强的沟通技巧和协作意识。

 

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些素养正是一系列世界顶尖大学在招生时最看重的软实力?


其实,STEM教育之所以在近些年大热,并非是因为它立志于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而是希望孩子通过这种教育收获立身世界的基本技能

 

尽管如今国人对STEM教育已经不陌生,但我们几乎很少见到真正优质的STEM教育在国内开花结果,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正是出在了创造性和合作这两个关键词上。




Robert是一位美籍华裔,他曾在IBM、英特尔等顶级IT公司工作十余年,如今在中国和美国硅谷同时教授针对中学生的科藤园(Ivycube)机器人编程课程。


在他眼中,中国孩子的数学和科学水平已经非常强了,在国际上数一数二,只是在科技和工程方面明显有所欠缺。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差距就在于,中国的孩子缺乏好奇心,而这却是STEM教育的关键所在。

 

孩子有好奇心,你就喂给他教育

 

在Robert看来,中国并非不重视STEM教育,而是学习过程往往容易被一个填鸭式的、应试的模式覆盖掉。

 

“举个例子,老师每天给学生布置20道数学题目,之后再加更多的试题反复练习,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数理化能力是提高了,但他们终究只是循着老师的脚步,去得出老师想要的结果,被动完成任务。他们缺乏自己的理解,也不会去探寻不同的作答方式,好奇心也就慢慢地被埋没了。”

 

在美国有很多科技竞赛和俱乐部,多半孩子都是因兴趣而自发性地参与,而不是因为想获奖进而得到大学入学的加分。另外,美国父母也的确比较重视孩子兴趣的栽培,这也是中西方父母理念有所不同之处。


从Robert自己的求学经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初在班上那些数理科并不是最强的同学,现在的成就往往比只偏重学科教育的孩子更有出息,因为他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课外活动上,积极参加社团,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长处。


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必备的根本,唯有这样,你才会有热情去积极参与和学习。

 

成长在美国的Robert也说,在他的年代,几乎每所公立高中都有工艺科,教室里有不同的工具供学生们使用,老师也会传授基本的知识与常识,接下来就看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去创造东西了。


有人会做台灯、赛车,更有人贴心地做切菜板送给妈妈。也许当年的这些设备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换上了现在更高端的仪器,如3D打印器、机器人材料等,但不变的宗旨是激发孩子的创新与想象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关注书本学习,这也是中国STEM教育缺乏的一块。

 

回国以后,Robert经常会去上海的新车间(一个科技产品创新的空间,那里有不同仪器与设备供会员使用),只是每次去都不曾看到过高中生。


“如果放在30年前,在硅谷或者西雅图有这样的场所提供,我可以保证乔布斯或盖茨肯定泡在里面。但估计中国99%的中学生都没有时间,不是他们不愿意来,而是因为他们在准备大大小小的考试。

 

主动学习+好奇心=科技怪才

 

Robert说,他们一家人很少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是偏向被动式的学习。孩子小时候最多的时间是自己玩Lego,从玩乐中得到更多的想象力,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小发明,如利用乐高做出一个类似保险箱的装置等等。

 

一家人假日或出国时必去的地方,就是科技馆或博物馆,在那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发明和新鲜事物,在馆内往往能待上一整天。


Robert借此机会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发明的原理、由来和典故,久而久之他们也对科技产生了兴趣与热情。


Robert的大儿子Chris也是典型的科技男,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写程序代码、开发手机软件了。有一年学校义卖活动,他更视利用三维绘画加上3D打印技术和编程制作了一台现代式的弹珠机器,深受学生们喜爱,也为学校募得了不少捐款。



还有一次,Chris在观察到快递员在乱扔包裹时总是会将里面的物品损坏,当下灵光一闪,想到检测不同包装材料的防震效果。


可是怎么用科技的手段来测量呢?Robert就提示儿子,可以靠传感器。紧接着他又问儿子,什么东西上有震动的传感器。Chris一下子就想到了手机,这就开启了他的科技之路。

 

第二年,Chris又有了新主意,他想测试不同螺旋桨的效率,这一次他干脆自学了3D绘画,又自己联系了3D打印的商家,制作出了自己设计的实体模型来做试验。


今年11月,Chris还组队参加了Shanghai International Hackathon比赛,运用他的领导力和独特的想法,再加上团队合作,他们一举夺得了本届的冠军。

 

除了科技以外,Chris还尤其喜爱艺术摄影。Robert觉得,艺术可以开发孩子另一部分的大脑,而且对于想象力的培养也极有好处,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和科技也是一对完美的组合。

 

Robert说,每个孩子开窍的时间都不同,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给孩子太多无形的压力,把孩子的学习热情给掐灭了。Robert往往会给孩子一个比较大的框架,然后在过程中给他一些必要的指点,这有点像大学导师的感觉,不会通盘去讲细节,但是如果大方向出了问题,导师会及时纠正。

 

“孩子的主动学习很重要,只要讲清楚基本的概念,剩下的操作就让他自己去解决。如遇不解之处,就给他一点点提示,但不要把全部的线索和盘托出,因为只要有那么20%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们都会有绝对的成就感,之后也会在有信心的情况下不断进步。”

 

STEM教育到底教给孩子什么


很多人也许会问,为什么STEM教育那么重要?就拿Robert最熟悉的编程来说,第一个好处可能就是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与合作精神


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好的organizational skill。一般小孩刚学编程的时候,大多数都写得比较潦草,排列得乱七八糟,但如果加以适度的引导,他们也会慢慢地理解、开窍,思路与逻辑能力也会提升。


等他们学会编程,就能做出一些简单的成品来,如控制LED灯的明暗和闪动次数或者开发车子行走的方向和自动停车等等。学会了基本操控后,他们会有兴趣学习更多的编程,进而能有更多的发明与创造。




Robert说,在过去大多数的工作中,只要认真卖命,一个人基本上能解决很多任务。但事过境迁,今天的科技越来越复杂,一项工作可能是多元化的,不光是写程序问题,还可能牵涉到机械化,甚至是艺术,所有东西结合在一起,才算完美。


就好比苹果手机,其实它的外观和工艺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它不是完全由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还跨越很多不同的领域,所以团队合作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同时在中国和硅谷教授编程课的缘故,Robert对中美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很多观察。


他发现在中国的课堂上,孩子们往往都是自己做自己的。有问题也不会向周边的同学请教或互相讨论,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但是在硅谷,孩子不懂的时候会问同伴,然后去看一看、学一学别人的好方法,或是有些孩子自己先做好之后,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从这里,我们就发现,这种合作的意识是植根在教育过程中的,这可能也是STEM教育所要试图带给孩子的一个关键能力。

 

“其实最关键的是,你要对这个世界、对科技的需求有敏感度,然后去挖掘问题,去想出解决方案,通过合作的方式让效益达到最大。其实这些中国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现在被动式的考试太多了,要真正走向成功的STEM教育,这也是我们目前所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