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会有学习内驱力
看点 怎样让孩子有内驱力?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虎妈,在下文中分享了她与儿子的相处方式。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关键在于让他们有掌控感。缺乏掌控感的孩子也许成绩非常好,是因为他们会把家长老师的说教看做“我内心的目标”。一旦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旧的“我内心的目标”很可能轰然倒塌。文中虎妈还给出了3条培养掌控力的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文丨虎妈 编辑丨李臻
打游戏的孩子
四年级的寒假,大熊在冬令营里,为了跟朋友社交,下载了王者荣耀。接着跟棒球队去外地集训,离开家长视线,从其他同学那里又知道了更多网游。于是流行网游,就这么着进入我家。
从一开始,我的立场就很鲜明:可以打网游,但是要限量,你自己考虑一下每周打多长时间?
谈判的结果是每周三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而且只许在客厅里、不许在卧室里打网游。
过去四个月,大熊每周提前跟同学约好组队打网游的时间。打游戏时间到了!作业没写完?那就往后推一推,先玩再写,作业给游戏让位。他缩在客厅沙发上一个人玩,玩到投入处,手舞足蹈。
打游戏就需要买装备,我们约定:(1)限额,每个月50元封顶,当月用不完,不许累积到下月;(2)买装备之前要提前告知,父母不会查看他的装备,但是要事先知情。
三周前,因为他违背了上述两条原则,擅自买了100元的游戏装备,所以遭到处分:30天不许玩网游。
三周过去了,他日夜盼望着处分到头的日子,一再跟我确认30天是从处分当天还是第二天算起,但是在家从来不去碰那台手机,跟同学的微信群也不再谈游戏了。
当他缩在沙发上打网游时,我是全家唯一一个不去打扰他的人,其他每个成年人都要去他耳朵旁唠叨几句“作业……学习……游戏……”,比如:“你为什么告诉我们今天没作业?老师刚刚微信群里发了今天的作业,你某某作业还没写吧?啥时候去写?你还打游戏!”
大熊专注得无暇顾及杂音,我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后来严禁全家人打扰大熊打游戏“玩就是玩,有什么问题跟我谈,你们可以旁观,不可以出声”。对此,我妈颇有微词,认为我太放任孩子,管教不严,竟然为了打游戏而不写作业!亏你还是老师!你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吗?老师不管教学生,算什么老师!
我告诉我妈:“平时少管,关键时刻管孩子才有用。”我妈一度担心大熊痴迷游戏的状态只会升级而荒废学业,但是,过去三周,她亲眼看到,大熊放下手机就是放下,心里不惦记,连各种游戏的广告视频都不看。有一次,她跟大熊开玩笑:“你今天写完了作业,要不要打游戏?”大熊回答:“还没到日子呢。婆,要不你跟妈妈说说让我玩?”我觉得我妈从此之后不会再纠结大熊打游戏这个问题了。当然,暑假快来了,每周90分钟的时间需要重新谈判。
大熊打游戏,我唯一的担忧就是眼睛,以及对小熊的影响。有一天,旁观哥哥打游戏的小熊大喊:“我去!你死了!”吓我一大跳,这哪里是幼儿园小朋友的语言啊!不满六岁就接触游戏,肯定弊大于利。
我从不担心大熊网游会上瘾,因为那是他自己安排的时间和活动,换句话说,他对打游戏这件事有充分的掌控力。如果我们控制了一个活动,那就不会轻易反过来被那个活动所控制。人,多少有点能动性,小孩子也不例外。
我爱冰激凌
昨天晚上,虎爸带两只熊去游泳,预定八点半回家——大熊当晚的作业还一个字没写呢!但是等他写完作业,游泳池恐怕关门了,所以他想先游泳再写作业。
游泳池在维修,于是七点就悻悻回家了。天气炎热,两只熊说:“我们要吃冰激凌!”冰箱拿出一大盒,开吃!他们开发了各种边吃边玩的游戏,冰激凌早化成水了,就拿水在盒子上作画,然后舔掉自己的大作,还找来巧克力豆做装饰。
一盒冰激凌共1000毫升,我事先跟他们约定好了,每天100毫升,10天以后再买新的。孩子们临时起意,决定一天吃完,以后九天就不吃了。
虎爸频频干预:“吃那么多冰激凌,你们肚子会疼的!”他想让我出手制止孩子,我才不愿意多揽事:“孩子们玩的开心,多好。这次万一吃坏肚子,下次就不敢这么吃了,我一万句,抵不过他们肚子疼一次。”
八点半,原定的回家时间到了。两只熊合上盖子,收拾桌子,一大盒冰激凌估计吃掉了七成,余下三成继续放回冰箱冻着。大熊开始写作业。
通常他九点半就上床了,昨天拖拉到十点才上床。大熊上床时,虎爸开始数落他:“你吃冰激凌怎么就吃了一个多小时?不能少吃点吗?写作业时间都不够了!睡不够觉,明天早上你又起不来,别人晨读,你趴桌子上睡觉……”我一把把他推出孩子的卧室,回头跟大熊说:“以后你要更准确地估计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误差越小越好,要不然自己狼狈。”
工作和家庭的事情都压在我身上,所以能少一件是一件,能推掉一件是一件。孩子吃冰激凌这种小事,如果我也要完全掌控的话,那我就是自找麻烦。
“你不用管了”
从某位专家那里听到一个术语pre-teen(青春前期)。通常女孩10-11岁、男孩12-13岁进入所谓青春期,之前的一两年就是青春前期。我顿时豁然开朗,这个术语充分解释了我平常所碰到的很多情况。
过了10岁生日,大熊明显不再是小毛孩了,开始显现青春前期的特征。
如今在家里只要谈起学校作业,他的口头禅就是:“你不用管了!”有时还好心地附加一句:“你去管弟弟吧。”
我很高兴他有此觉悟,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我逐步减少对他的管制。
今天学校都有哪些作业?他完成的情况怎么样?哪些困难作业需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压根都不问他,因为问了,他的回答永远就是:“我学校的事情我来管,你不用管了!”
虎爸不甘心:“可是你学校成绩很差啊,你要是成绩很好,我们就不管你了,你差,还好意思说……”
“你们不是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吗?”这句话噎得虎爸接不上话,我在旁边放肆大笑:“亲爱的,你要学会乖乖闭嘴。”
如果大熊的学习节奏完全由老师和家长来安排,而他又亦步亦趋的话,那么,一旦失掉老师和家长的指示,他将完全迷茫不知方向。
这就是很多高考成绩优异学生刚进大学第一年的真实写照,我跟虎爸也曾经迷失,现在每年又看到我的学生们在迷失。父母都希望孩子不再重蹈自己覆辙,我也如此。
掌控感与内驱力
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孩子的一切都被包办了。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读哪个学校学哪个特长,都是父母和老师说了算。
那些从小开始学钢琴的孩子,哪个在三五岁就体现出过人天赋不好好练习就浪费了这天赋,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按在椅子上练琴。琴童的童年多半不快乐,虽然长大之后,很多琴童感谢父母当年强迫自己练琴才拥有一技之长,然而我想知道,如果他们童年的时候可以选择不练琴快乐玩耍呢?他们成年后的快乐,一定比现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快乐,少很多吗?
从小到大被父母和老师包办一切,远比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来得更有效率。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孩子们从幼儿园就被外力驱赶着,学习考试进名校。他们自己可能并不清楚这样刻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所谓高考的北清情结,都是被他人灌输教育的。
以效率为导向来衡量教育的成败,自然会培养出一群听话而又缺乏内驱力的孩子。
以小学学习成绩来看,所谓考试成绩好的孩子,首要特征是乖巧听话。“听话”能够减少人际摩擦实现工作效率,当然有好处,但是听话的孩子,往往也容易失掉内驱力。
不需要自己驱动自己了,只要听从指令,成绩还更优秀,在升学指标面前,孩子和父母该如何选?大多数人都会明智地选择更具效率的一条路。
孩子的掌控感和内驱力,呈现正相关关系。他们越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越容易滋长内驱力;内驱力越强,他们也会越多要求更多掌控感。那些缺乏内驱力的孩子们,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掌控感,所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从培养他们的掌控感开始。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掌控感,他/她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也会认为这些不是“我自己的”工作,难以培养主动性。
缺乏掌控感的孩子也许成绩非常好,那是因为他/她把家长老师的说教“内化”成为自己内心的想法,他/她认为这些说辞就是“我内心的目标”。
一旦说辞被挑战,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旧的“我内心的目标”很可能轰然倒塌。——话语的力量,有赖于周围环境,一旦环境改变,我们的信仰也可能改变。
并不是每一个学习好的孩子,都具备听话顺从的品质。有些学霸具有强烈的内驱力,比如自己去考察机构挑选教辅,各门功课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父母只管掏钱就行,羡煞周围一圈父母,多省心的孩子啊。在这种内驱力的背后,这些孩子也具有强烈的掌控感,他们很少听进去父母老师的建议,性格固执,目标明确,安排自己的生活。
所以,父母们不用羡慕别人家孩子自带发动机,只要多放手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掌控自己的生活,他们自然会滋长内驱力。问题是,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父母敢放手吗?放手的短期后果,很可能就是成绩下降考不进名校。
有时候,我觉得我在为孩子瞎操心,他们一点也不领情。
培养掌控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掌控感?由易入难。
1、父母放松对孩子生活方式的干预
让孩子确定自己的穿衣风格、饮食喜好和作息习惯,哪怕这种生活方式跟父母的方式并不一致。
我自己只穿牛仔裤,西裤套装一年也穿不了一次,所以曾经给孩子们买了一堆牛仔裤。读幼儿园的大熊反对牛仔裤,“太硬了”,他喜欢运动裤,于是我眼睁睁看着那一堆牛仔裤放小了,留给小熊穿,小熊也不喜欢,“为什么哥哥不穿,你让我穿我就得穿”。
所以,我必须接受,孩子们的穿衣风格跟我不同,同时还得给他们买我自己一点也看不上的衣服。
2、父母放松对课外学习和培训的干预
孩子读什么课外书?肯定有家长和老师的引导。除此之外,也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余地。
小熊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对科学知识毫无兴趣,就靠着好记性通吃幼儿园。我只好妥协,只要他完成了最低阅读量就行,哥哥小时候留给他的书,大部分在我家里落灰。
大熊爱读书,而且会自己从网上找书。他想读的部分书,在我看来又属于垃圾作品。我给他推荐的书,往往碰壁。最后的结果就是相互妥协,他看三本我推荐的书,我买三本他的垃圾作品。
孩子一定要有自由时间,至少在这一个小时里,他是完全的主人,他说了算,家长不要过多介入孩子在自由时间里的行为,哪怕这行为多么不吻合家长的预期。大熊打游戏,就是一段自由时间,虽然我也担忧暴力游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但基本上不担心他会培养出“网瘾”。
3、让孩子掌控自己的学习
能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主动要求掌控自己学习的孩子,一定是天赋异禀,大多数孩子都是逐步从家长和老师手里争得掌控权。
随着学习的难度逐步增加,让孩子来掌控,对他们来说,难度也就越高。所以,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孩子的掌控感,这样才能在中学阶段拥有更出色的学业表现。
所谓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看来,最终都归于培养小学生的掌控感这一点上。那些在中学阶段掉队的小学优等生,一定是缺乏掌控感的孩子;而那些在中学逆袭的小学差生,一定拥有很强的掌控感。
进入大学之后,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大学里,学生要主动请教老师和助教,老师和助教不会监督学生写作业。安排每一门课的预习复习、阅读所有的阅读材料、写好几门课的论文、期末几门考试连轴考、安排假期实习和课外活动……这些都要求大学生掌控自己学习的节奏和重点。每个人情况不同,只有认为这么多工作都是“自己的”工作,而非他人分配的工作,大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其中,合理安排多项工作,最终脱颖而出。
注:文章转载自“虎妈熊孩”(ID:TigerMomsWildKids)
相关阅读
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针对21世纪学习型家庭的核心需求
外滩教育邀您加入“VIP专享”
点击下图 立即开通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外滩教育VI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