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全方位揭秘!看完你的高考作文至少提高10分~
| 政策 • 信息 • 考点 • 试题 • 方法 |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高中生学习
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也是我们的初衷之一。做这种作文题,无非是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这种作文通常叫“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
“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
“新材料”强调的是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这是作文题材料内容的要求。
至于“任务驱动,这不是全新的要素,每次作文都会有任务要求,只不过我们要以2015全国卷为参考,去强化对“任务驱动”的研究与落实。
最后,“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符合“一点四面”(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总原则。
概括地说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特点1:指令性
特点2:矛盾性
特点3.权衡性
特点4:辨析性
特点5:比较性
通行的材料作文测试形式尤其是事件类和事理类两大题型,经多年实践已基本成熟。材料作文题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角度,学生容易选择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失去了让考生在题目中丰富材料选择、辨析的作用。
因此,有专家戏称,材料作文也走到尽头了。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2015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如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如全国新课标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
后来出现的材料型作文则突破了束缚和限制,但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
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今年作文中“ 写信”“ 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一点就作文。
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是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概括,以便论证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
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有点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观点,都要逐一分析、比较,求同求异,辩证思考,以便于立论。
为了避免这种随意和偏离,就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提出指令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地角度来写作,不至于偏题。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题通过增加“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型写作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任务型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任务型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1、“就其中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
2、“阐述你的看法。要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3、“综合材料的内容与含意”,按指令任务要求:
任务型作文要求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比较的内容、比较的点,均来自材料,考生必须找到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必须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
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绝不允许离开“任务”作文;就论证而言又是就事论理,因此它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面对任务型作文,考生必须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是什么?必须认识清楚,否则累死也无功。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作文的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特别是对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
任务型作文往往暗示作文的写法,比如2015年课标2作文题,“你认为谁更有风采?”,“更”字表明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论证自己的观点。
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现在这种作文跟以前的题有何不同呢?
1、题目本身多是中国大地上的时事、实事,又非常强的的争议性,本身就是充满多解性的。而福建卷则是一句名言、一首诗、一个寓言故事,里面蕴含了一个道理,要求考生把这个道理提取出来。
2、由于材料本身就众说纷纭(其背后是大变革时代的价值观多元化),需要考生用公民立场、罗辑思维参与其中、置身其中,就像是投身一个沙龙、一场论坛一样。就事论事,把话说请。而福建卷呢,在提取出观点之后,考生就可将材料抛之脑后了,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正反、假设、对比,苏轼、陶潜、感动中国、孟母三迁,这样的写作走到今天,已经有些僵化了。这也正是学生不爱写“议论文”的原因。所以,全国卷的作文命题,是对这种僵化命题、僵化思维、僵化写作的拨乱反正。
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就会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是符合全国卷样子的,什么样的作文还是老面孔,还在无病呻吟。比如,有作文讲到“法律的必要与重要”,老夫妇违法违规,其他车主影诉诸法律法规,在文章第一段提到这些句子之后,后文讲到挥泪斩马谡、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一同、较真的律师为5元钱状告铁道部、农民李桂英追凶17年。这就是传统的原来的写法,现在是不受欢迎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多说几句。写作的时候,选谁呢?题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选吗?
2015年全国卷两套试题是可以做到的,如1卷的老陈、小陈、警方、网友,2卷的老王、老王、小李,他们各自身上有不同的话题、价值取向,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是有各自的相对完整性,可以“任选一方”。
【2015全国高考1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5全国高考2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但是,全国卷这样的题目十分难命,太难寻找了。现在市面上我看到的仿命的作文题,几乎还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如本次考试的作文题,看似有多方力量,其实核心还是“老夫妇人肉占车位该还是不该”,选取的人,还是“老夫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
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一脚踢去;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
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事件的核心还是“黑衣男该不该踢对方”,选取的人,还是“黑衣男”。
有一道作文题,现在看来,还是很像全国卷的“多方力量”的: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从老师、家长或校方任选一角度评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里的各方力量还真是可以选来评述一番——“女教师”是小题大做还是防微杜渐干得漂亮?学生是自作自受吃堑长智还是损失太大得不偿失?家长是越位干预还是敢于发声?学校是审时度势顺应民心还是游移不定缺乏担当?每一方力量都有正与反的双向选择。不得不说,是一道与全国1卷极为神似的一道题目。
应当选出一方力量。否则,就是没有完成起码的任务,得分会低。
声 明 本文由高中生学习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 / 536241253@qq.com
商务合作QQ / 5426727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往日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