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观双墩】“因材施工”——双墩先民的原始工具






双墩先民别具匠心,在长期适应自然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他们因材施工,制作出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工具。工具从材质上可以分为石质、陶质、骨角质、蚌质;功能涵盖生产、加工、渔猎、采集等,涉及双墩先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双墩先民生产力水平、内部分工、原始手工业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蚌质工具

蚌质工具是双墩遗址具有个性特征的工具。双墩遗址位于淮河岸边,在新石器时代水网密布,蚌类资源丰富,种类多达19种。双墩先民就地取材,在食用完蚌后,充分利用蚌壳锋利的特性,将蚌壳通过打磨制作成蚌刀、蚌铲、蚌锯、蚌勺等各类工具,用以采集食物、切割兽肉。


骨、角质工具

双墩先民通过渔猎方式获取肉食后,剩余的大量动物骨骼,是制作各类工具的重要原材料。双墩遗址出土的骨、角质工具种类较多,有锥、凿、镖、镞、匕、矛、笄、针、鹿角勾形器和装饰品等。先民充分利用骨、角易于获取、加工便捷的特点,物尽其用,采用锯、砍、削、折的方式,再辅以磨制、钻孔、抛光等方式制作成器。

鹿角勾形器的出现贯穿于整个新石器时代。江淮地区、环太湖地区和中原地区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其中江淮地区是这种器物分布的中心区域。双墩遗址出土180余件,数量多,年代相对较早,也最具代表性。双墩遗址出土的鹿角勾形器,勾的边缘磨薄形成刃部,柄上大多有凹槽,推测在凹槽处捆绑木杆作为采集工具使用。

发笄作为固定和装饰头发的工具,7300年前双墩先民已经熟练运用。他们将动物骨骼,通过精细磨制,加工成圆锥形、扁条形等精致的骨笄,用以在日常中固定头发,不仅方便劳作,同时也展现出双墩先民对于美的朴素追求。


石质工具

双墩遗址处于平原地区,获取优质的石料资源不易,先民大多利用本地的河卵石和砂礓石制作石质工作。石质工具呈现出数量不多,种类少的特点,除了少数斧、锛类重要的石器磨制精细外,多为粗加工的打制石器和石料。器形有铲、斧、凿、锛、石球、石圆饼、石弹丸、石矛、石箭头等。

石斧,是双墩先民重要的多功能工具。斧体一般扁平呈梯形,两面刃,精心磨制而成。使用时,用绳索将石斧捆绑在木柄上。既可用作武器,也可用来打击野兽,还可以用来砍伐树木、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等。


陶质工具

双墩先民的制陶工艺不仅体现在食器的制作上,还展现在陶质工具的创造中。遗址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质工具,主要为手工工具和渔猎工具,如陶拍、陶锉、纺轮、网坠、投掷器。其中,出土的陶纺轮是研究双墩先民原始手工业的重要物证。

双墩出土的陶纺轮,多为圆饼形,中间有孔。使用时,在圆孔插入木杆,组合成纺锤,将几条麻丝扭成一股,缠绕至纺锤上,一手提拉纺锤,一手抽放麻丝。经过纺锤的拉转,麻丝被拉紧,纺成织布用的线。陶纺轮的出土,表明双墩先民在积累了一定生活经验后,已经开始运用较为先进的纺织技术。



来源: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01.双墩文化博物馆封顶

02.2022年蚌埠市“世界读书日”线上有奖答题等你来挑战!

03.美食带你游安徽 | 老鸡汤泡炒米:记忆中的醇香

04.5月开始!《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

05.热点访谈丨文旅融合 唤醒历史遗迹

06.蚌埠又多一寻古好去处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关注我们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