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来袭,“蓝筹股”携程回归,携程的赫程大业你知道吗?
【品橙旅游】日前,携程披露2017年Q4及全年业绩:2017年第四季度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26%;2017全年营收268亿,同比增长39%。而在整体效益方面,毛利润为221亿元,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营业利润为48亿元,同比2016年几乎翻倍增长。
也许,一如业内所言:“蓝筹股”携程回来了。
但是,这种回归,对众多股民而言,毫无意义。因为携程远在纳斯达克,似乎并不能满足你收割韭菜的欲望。
而从另外层面而言,携程无疑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持续发酵的关于海外“新经济”借道CDR回归A股的名单中就有携程,这无疑是最好的政策支持;而目前的互联网旅游市场,仅存小体量OTA也已“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资本遇冷的浪潮下,无心价格战,急需给资本一个交代,转入“保守”的盈利模式。
如今国内在线旅游市场,除了携程,很难找出谁如此备受争议。但是,有一件事,携程似乎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酝酿中。如果说数年之前的在线旅游还是处在争夺用户流量和市场占有率,那么接下来的数年将是争取盈利的关键期。而在这期间,一直悬在在线旅游的风口上和OTA大佬们心头上的一件事,争取国内上市的目标一直悬而未定。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上市,携程一直在努力。携程将国内两家OTA从纳斯达克退市,同样也在积极推动国内OTA上市,当然也有内部业务板块独立上市的目标。
据业内消息:近期,原携程集团旗下主营B端酒店分销业务的赫程,已被James从携程集团独立出来,意图值得寻味。
图1:携程各子公司对应业务(部分)
另外,据悉,目前包括同程、艺龙、去哪儿网在内的酒店采购均来自赫程,赫程俨然已经成为线上预订酒店采购的“超级集散中心”。而此前的赫程一直承担着携程集团酒店预付和团购业务。相比较而言,赫程属于B端,而包括同程、艺龙、去哪儿网均属于C端,至少在业务层面而言,赫程已经在下游用户端有巨大体量的市场占有率。而在赫程的上端,大住宿事业群与全球120多万家酒店有合作。也就是说,携程在酒店业务层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
事实上,携程度假业务寻求国内上市的消息在业内由来已久。2015年11月末, 携程将团队游、自由行和邮轮三个事业部合并,成立新的度假BU(旅游事业部);而在两年前的2013年,携程将五大事业部 之一的旅游度假事业部拆分为团队综合、机酒自由行、邮轮、地面等SBU。时隔一年,2016年11月末,携程、去哪儿度假业务宣布合并;在此之前的10月,携程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完成对美国西部最大地接社海鸥假期和美国东部最大地接社纵横旅游的战略投资,因此,两件如此紧凑的事情紧接着发生,一度被业界视为携程加速度假业务拆分上市的进程的举措。
而事实,似乎并未如携程所愿。
2016年3月,刚刚在国内A股上市2年的众信旅游(002707.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5.82元/股的价格,向上海携程等11名股东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华远国旅100%股权,交易作价26亿元。携程自2014年11月入股华远国旅后,截止众信旅游重组时,持有38.07%的股份,是华远国旅的第一大股东。
图2:华远国旅股权结构 图片来源:评估报告
而在众信旅游公布的《关于与携程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中可知,携程将其未来可能将度假板块业务(以下简称“度假公司”)拆分上市的计划作为双方在度假业务板块合作的筹码,众信旅游将有权购买并保持有度假公司10%的股份,而携程也将间接增持持有众信旅游10%的股份。
图3:众信旅游股价(月K)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显然,如果当初众信旅游重组成功,不仅今天的度假旅游市场会是另外一番局面,也许改变的不仅仅是在线旅游市场的格局,甚至可能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持续一年之久的重组最终在,2017年2月众信旅游发布的终止公告中结束。众信旅游宣称,虽然本次交易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但由于关于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上市相关政策尚未明确。而另一方面,在众信旅游重组期间,A股PE持续下跌,众信旅游的估价下滑同样较为严重,众信旅游股价由23.64元/股下跌到13.93元/股。
在近期的某媒体的报道中,也可见携程对度假业务板块上市的态度,已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携程2015年到2017年各季度各项业务营收增速来看,作为携程排名前两位的住宿业务和交通业务而言,住宿业务一直保持了45%以上的季度增长率,营收占比平均稳定在40%左右,交通票房在季度增速上更是达到50%以上;而作为携程第三大业务板块的旅游度假业务,虽然保持了40%以上的季度增长率,但但营收占比却出现下滑趋势,从16%下降到12%;而作为第四大业务的商旅业务,基本维持在营收占比在3%的状态。从成长性方面来看,携程业务增速最快的应属于交通业务,其次是住宿业务和旅游度假业务;而在体量方面,旅游度假业务基本为住宿业务的三分之一;在线上渗透率方面,住宿业务渗透率已经超过40%,而旅游度假业务的渗透率最低,大概在25%左右。综合来看,旅游度假业务从来都不是携程的重心业务,而如果携程要想实现某个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就需要在交通业务、住宿与旅游度假业务之间做出选择。
图4:携程2013-2017年营收情况
而从2013财年到2017财年来看,也就是从James再度回归携程的2013年,在与去哪儿、艺龙“激战”最激烈的3年里,首先是酒店预订成为携程与艺龙“厮杀”的主战场,也就导致携程的住宿业务在2016年之前在其各项业务中,一直处于绝对性优势。在2015年末收购,去哪儿网后,由于去哪儿的强项是机票预订,携程将在合并报表之后的2016年,交通业务占比瞬间“压倒”住宿业务,形成绝对性优势。
但是,不能忽略的事实却是,虽然交通与住宿营收在年度占比上的差距似乎呈现扩大趋势。然而,在2014年与2015、2016年与2017年重大并购、业务整合的转折年份,住宿业务与交通业务之间的营收增速在减小,也就是说,交通业务的营收增速在放缓。这其中显示出的问题,恐怕不止是在并购后业务整合消化的问题那么简单。
2017年第四季度携程的纯国际机票已经占到其国际机票总量的30%,而2017年全年,包含中国出境游和天巡在内,国际收入对携程集团整体收入的贡献超过20%。James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之内,将携程国际业务收入在整体收入占比提高到40%-50%。”在交通业务板块,携程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2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由于近几年对海外OTA的收购,全年国际机票业务增长约40%。
图5:携程各事业拆分 图片来源:脉脉
而具有“互联网娱乐圈”之称的“脉脉app”,除了在近期爆出关于,“去哪儿网和艺龙网员工转签到赫程”的消息,似乎,赫程正在招兵买马扩大团队规模。当然,也可能是正在进行业务层面的整合,为国内上市做进一步的准备。而从相关渠道查询到的企业信息显示,赫程依然是携程的子公司。
同时,也有爆料称,目前携程各事业部门已经独立划分,准备分拆上市,甚至连人力资源部门都要自负盈亏。
无风不起浪。相比较之前关于携程数次大的收购案件,也是先在外面吹风,然后被坐实。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携程拆分赫程,将原来计划度假业务上市转变为住宿业务上市,也就不无可能了。
2018年1月,携程首席运营官孙茂华在内部邮件中宣称,为配合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高自身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的领导力,将于2018年春节赴剑桥大学学习。同时,孙茂华代表携程集团宣布,自2018年1月起,陈瑞亮担任携程大住宿CEO,全权负责携程公司大住宿及大住宿控股公司各项事宜。而在5年前James以同样的方式出国读书,2013年回归携程后的James先是大打“价格战”,之后是收艺龙,并去哪儿,合同程网络,才有了今天在线旅游携程一家独大,无出其右的局面。
就当前国内上市从申报到首发在2.5-3年左右,此次大住宿版块由陈瑞亮执掌,是否在实现携程国际化业务布局的同时,实现国内上市的构想呢?只是,由于CDR的存在,这样的进程或会被“严重”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