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镇难做,市场痴迷

Yangqi 品橙旅游 2023-01-23


【品橙旅游】近日,河南省表示将争取用6年时间创建300个森林特色小镇,而在几天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刚刚发布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


这一创一警之间,凸显了特色小镇的热闹,也带来了新的思考,为何特色小镇刚经历过洗礼,就有新玩家迫不及待地入局?更值得关注的是,河南的300家特色小镇会有怎样的未来?  



01

淘汰加速,特色小镇“难出头”


7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在推广了来自20个精品特色小镇的“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的同时,公布了有警示效应的案例,同时要求各地区要把握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实行正面激励与负面纠偏“两手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这是继《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后,第三次发布特色小镇规范发展的文件。


在2019年4月,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到,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


之后在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发改委公布一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国上下联动淘汰整改了419个“问题小镇”。


问题小镇的整改和淘汰,意味着国家层面对特色小镇的市场管理更加严格,而对旅游企业来说,在特色小镇布局、规划、建设、运营方面也会更规范。


©摄图网


“特色小镇规范发展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正在或计划推进的特色小镇提出了明确的指示。本次文件中指出的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都将为未来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成熟的经验,甚至对未来特色小镇的申报、创建、考核建立前中后全过程标准提供样板。”巅峰智业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申杰玲说。


而这几次整改也给市场敲下了警钟,对特色小镇来说,应该特别注意避免“虚假特色小镇”建设,也就是挂着“特色小镇”名头进行过度房地产化开发——市场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尤其是部分康养小镇,虽然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打造出了上百甚至上千亩规模的特色小镇,但除气候条件外,当地配套的医疗资源、医护质量、服务水平都远远达不到康养小镇标准。


这种特色小镇的出现,不仅让游客对小镇市场产生负面印象,也很容易使真正用心做康养小镇的企业失去从业信心,导致特色小镇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同时申杰玲提醒,对自然资源部划定的国土空间规划的三条控制线,即: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要严格遵守。


此外,特色小镇还经常碰到城市紫线、文物保护控制线等,建设者要从小镇蓝图构想初始阶段就要有底线思维。


02

入局加速,小镇困境求生


近些年,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旅游企业标配,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特色小城镇数量403个,省级特色小镇数量为996个。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规划建设2698个,远远超过三部委规划的1000个。具体情况如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愿望虽好,但建设不易。特色小镇具有资金投入量大、建设时间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与片区开发具有相同的开发特点。因此开发方多以控股参与或PPP形式与政府合作,具需要分片分阶段开发推进,以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这种模式也具有一定风险,圣华安咨询公司董事长,中设泛华副总经理任兵表示,特色小镇的建设,往往基础设施的投入占比最大,和“特色”相关的产业投入周期长,产生效益慢,在建设初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是最大的包袱,需要建设方大量且持续融资,确保项目正常进行。特色小镇需要资金实力强,综合开发能力优,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本操盘才具有可行性。但特色小镇项目复杂,一般在项目开始后的短期内很难产生收入,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就会让资金链持续承压,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除建设问题外,特色小镇市场早就进入了供给过剩的“倦怠期”,同质化的问题突出,“南方小桥流水,北方高墙大院”的模式通用全国,小镇很少能真的做到“特色”。


盲目复制是特色小镇市场的另一个隐患,很多小镇建设方原封不动地将成熟小镇的成功模式套在自己身上,恨不得连建筑风格和经营模式都一一照搬。


官厅民俗村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陕西,大家耳熟能详的特色小镇是袁家村,2019年“五一”期间,袁家村接待全国游客61.9万人次。于是袁家村周边乡镇也开始复制起袁家村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模仿袁家村的民俗村就有六十家。距离袁家村不过1000米的官厅村也是其中之一。


官厅村基本完整地复制了袁家村的内容,但盲目打造人为景观、没有文化底蕴和周边产业支撑的官厅村成为了一现的昙花,在试营业一段时间后,二期、三期工程也在停滞状态,几乎无人问津,成了一座“空城”。


融资难、投入大、创新少,特色小镇“出头”难上加难,但再难也要做,近期,河南省要办件“大事”。


创建300个森林特色小镇,建设6000个国家、省、市、县级森林乡村,创建1800个森林乡村“示范村”……在沿黄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建设工作动员会上,河南省表示将用6年时间在沿黄流域大力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创建工作。


©摄图网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特色小镇要有主导产业支撑,发展森林特色小镇需要遵循本地产业联动发展的原则,以现有成体系成规模的产业(如本地种植业、康养产业)为基底,带动特色小镇整体发展。但河南特色小镇地处黄河流域,周边森林覆盖率普遍较低,林业的发挥空间小,投入成本大、周期较长,如果一味将森林覆盖率的增长作为特色小镇的主体发展模式,将对特色小镇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还需要河南在现有的能力范围内,加大对森林特色小镇在地主导产业的建设投入。


据悉,河南省黄河流域集聚人口多,农业人口多,深林覆盖率仅22.14%,低于全省3个百分点,因此急需改变生态环境。


对于河南省森林小镇建设方向,申杰玲表示,河南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森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1.突出主题,特色鲜明。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石,没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很容易被新事物淘汰,因此在充分发挥和突出森林小镇的生态观光和康养价值的同时,河南要明确小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尽可能多地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与丰富,打造独具地域特色且兼具文化属性的森林小镇。


2.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林业一二三产融合,突出主导产业特色,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将林业与健康疗养、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等业态聚合。


3.生态服务强化。强化小镇的生态服务功能,申报的森林特色小镇须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和生态服务设施,包括生态停车场驿站、绿道、栈道、生态标识等生态便民服务设施齐。


4.扶贫带动示范。森林特色小镇申报条件中要求小镇农民来自林业及相关收入占总收入比应达到60%以上,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积极探索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搬迁、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带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增收的模式,推广森林特色小镇生态脱贫成功样板。


5.森林生态坚守。森林特色小镇的建设应符合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相关规定,不存在违法建设的别墅等基础设施,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重复建设,不搞脱离实际需要的超标准建设。


6.政府扶持监管。首先要明确小镇范围非建制镇,看重产业也要看重人居,协助企业妥善处理好原住民生活生产问题;注重通过数字化等平台招商引入真正能投资、运营的企业,让企业主导策划规划编制;最后政府要落实监管,在过程中对企业投资进程、建设步骤等进行考核,保证森林小镇能真正产生实际效益。


据悉,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镇分为森林康养型、生态旅游型、生态绿化型、特色产业型四个类型,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人们对健康化、生态化绿色旅游,以及生态康养、自然教育、户外休闲和运动等旅游产品更加向往和青睐,森林特色小镇也将以森林生态和自然环境在其他主题特色小镇中具备更多的市场吸引力,这也是河南做森林特色小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未来,这些特色小镇能不能发挥其价值,也是下一个故事需要讨论的重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林业生态文化 | 闽北以“文化康养研学”为主题 打造林业文化特色精品旅游
三库+碳库 | 永安:探索“五改”新路径,全方位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全省示范,这个区做对了什么?
深化集体林改特别报道:坚持绿富同兴 激活发展动能
致力“两山”转化 聚力两岸融合——第十九届林博会暨第三届乡村融合发展论坛11月6日—10日在三明举办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