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华研究生的历史剪影
清华园中“二校门”是一处承载着百年风云际会的历史地标。这座中西合璧的白色大门曾经留在无数人的记忆当中,而保存记忆最便捷的方式当然是与其合影。于是,百余年来不知有多少影像曾在这里产生,其中尤以那些在1966年8月24日之前拍摄的老照片更显珍贵,因为那上面的“二校门”才是原物。
1966年以前的二校门记忆
因为这一缘故,我对与二校门有关的老照片格外关注。不过,当我看到一张拍摄于1963年12月28日的“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研究生合影”时,目光除了立刻投向挂着“庆祝元旦”标语的二校门之外,更是被画面上的那些青年才俊所吸引。
笔者在清华时所学的专业也属“土木建筑”范畴,对这张罕见的“研究生”题材老照片的关注自在情理之中,我急切地想知道照片背后究竟承载着怎样的历史信息。
一、为什么是“土木建筑系”
在当今清华大学的院系学科设置中,建筑学院中有“建筑、城市规划、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学”等4个系别,土木水利学院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等3个系别,单独的“土木建筑系”称谓在清华校史上已经是“过去时”概念。
清华土木工程学科的设置可以追溯到1926年,距今已近百年。当时的清华开始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首次成立的“工程学系”,内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三科,此为清华土木工程学科的肇始。而清华建筑学科的设置,最早于1945年10月在西南联大临解散前即开始筹备,1946年10月抗战复员后,在清华设置的“文、法、理、工、农”五大学院中,正式组建的“建筑工程学系”(建筑系)与“土木工程学系”(土木系)同属于“工学院”系列。1949年下半年,在建筑系首任主任梁思成提议下,建筑系改称为“营建学系”(营建系)。
1952年,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清华由原来的综合性大学改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调整后的“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都被列于清华的学科系列中。
1960年6月3日,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决定将“建筑系”与“土木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系”,下设“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供热通风、建筑材料与制品”等五个专业。而在“建筑学”专业中,原来设置的“工业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美术、城市规划、建筑历史及理论”等六学科的教研体系继续保留。
由于“土木建筑系”的特殊性,该系的系主任分别由梁思成(1899-1972)和陶葆楷(1906-1992)共同担任,这种特殊的领导模式在清华历史上并不多见。在1970年之后,虽然“土木建筑系”被改称为“建筑工程系”,但这种“二系合一” 的学科设置与管理模式一直续存了二十余年,直到1980年代初期才被彻底改变。
在回顾了这一历史过程之后,再来看这张老照片上端题签中的“土木建筑系”几个字,感觉就会大不一样。原来,清华学科设置的一段演变轨迹就包含其中,这份见证物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二、清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缩影
清华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25年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在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之后的各个阶段经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相当长的阶段内,并未成为学生培养的主流。根据有关校史资料,1949年以前,清华共培养研究生357名。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开始少量招收研究生,1959年起规模扩大,至1966年共招收培养987人。在那之后基本停滞,直至1978年才重新开始进行研究生的系统培养。
“土木系”和“建筑系”是有着内在学科关联的不同学术体系,在清华历史上两大体系曾经的分分合合,体现出不同时期人们对“建筑工程学”系统整体认识的不断变化。但在当下,清华“土木”与“建筑”已分家了近四十年,因此关于1960年之后曾经存在的清华“土木建筑系”的综合发展史很难独立呈现,除去“管理模式沿革”这部分有共同点之外,涉及两大体系的招生、教学等主要情况其实是由两家分别完成。如此一来,关于“土木建筑系”在1959年成批培养研究生之后的几年内究竟培养了多少研究生的问题,也只能分别去找答案。
1. 根据2021年出版的《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土建类各专业自1959年至1965年,共招收65名研究生,其中1959年14人,1961年36人,1962年2人,1963年6人。而同时期招收的土建类本科生为1192人,研究生占比约为5.2%。
2. 根据建筑学院公布的资料,建筑类各专业自1959年至1965年,共招收23名研究生,其中1959年4人,1961年11人,1962年2人。而同时期招收的建筑类本科生为353人,研究生占比为6.1%。
综合两部分数据,可以知道“土木建筑系” 自1959年至1965年间,共招收研究生88人,而同时期招收的本科生为1545人,研究生平均占比约为5.4%。
总体而言,1966年以前的清华研究生在学生总数中占比很小,能够取得研究生资格的学生都是各个专业或学科的佼佼者,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师资和少量科学研究人才”。
根据有关资料,这个时期研究生的学制曾经有过变化,1959年是4年制,1960年后缩短为3年制。基于这一特点进行推测,1963年12月时在读研究生有三届,最早应该是1961年入学的,那时已是“研三”的学生。从历史数据看,在1961年招收的研究生也确实是最多的。这也决定了参加这次合影的大部分在读研究生是1961年入学,而且“土建类”各专业的要多于“建筑类”。
三、这些土木建筑系研究生都是谁?
在这张老照片上共有50人(男34,女16),他们看上去比一般大学生要显得成熟许多,符合研究生的年龄与形象特征。参加合影者分为三排,第一排15人“蹲”,第二排15人“坐”,第三排20人“立”。因为是在北京的冬天,“画中人”都身着厚厚的冬装,不少人还戴着帽子,围着围巾。但即使如此,仍然难掩这些青年才俊脸上洋溢着的青春气质。
他们都是谁?叫什么名字?当时学什么专业?后来又有什么经历?这次合影活动的背景是什么?这些都是我所关心的问题。为了尽可能找出答案,我得到了清华档案馆、校友总会和相关院系校友会的协助,并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幸运地找到了当年参加合影的三位研究生:汪心洌、何玉如、吴光祖。在他们以及许多热心校友的帮助下,基本上搞清楚了照片上研究生们的名字和位置。
照片中姓名与人物都能对上号的研究生共48位,还有2人姓名仍然无法确认。在已经确定姓名的48人中,如果按照建筑、土建两个专业划分,其结果如下:
(1)建筑类:张耀曾、李晋奎、许宏庄、吴光祖、甘伟林、邓元庆、王炳麟、杨士萱、吕振瀛、张锦秋、李孝美、刘益蓉、苏则民、何玉如、周逢(15人)
(2)土木类:周闻一、汪训昌、苏刘民、林龙、张坤民、崔京浩、吴秀水、王鑅、姜学诗、江见鲸、李国泮、徐培福、徐坚如、黄聚琛、龚绍熙、陈芮、何健丽、丁慧英、张歧宣、张澍曾、黄振国、沈琨、曹崇厚、赵文鸾、汪心洌、金惠祺、葛惠珍、臧宣武、孙慧中、龙騰锐、胡泊、陈宗琦、刘先喆(33人)
在16位女生中,有15位能够被确认,她们是:(建筑)张锦秋、李孝美、刘益蓉、周逢;(土建)陈芮、何健丽、丁慧英、陈宗琦、杨增鄂、赵文鸾、汪心洌、金惠祺、葛惠珍、臧宣武、孙慧中。
根据前述“土木建筑系”在1959年到1965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在1963年12月时在读研究生是超过50人的,也就是说,拍摄这张照片时还有十几人因为各种原因未到场。
在清华大学档案馆的帮助下,我得到了这一时期土木建筑系部分研究生的注册资料。从中发现,这些研究生中绝大多数人的本科学历都是在清华取得的,只有个别的来自同济大学等其它工科院校。从他们的本科与研究生入学时间分析,除少数人在中间有短时工作经历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本科毕业后连续开始研究生学习的。
此外经过比对,发现有十几位1959年入学的研究生也出现在这张合影照片中,如果按四年学制推算,这些同学按说已在1963年秋季毕业,怎么会在1963年底仍然集中在清华出现呢?
经过查询1964年1月14日《清华公报》,原来这批研究生的毕业时间是有些变化,尽管具体原因未知,但确实是延迟到了1964年1月。这就为推测合影的主题与背景找到了依据,应该是为欢送1959级研究生特意举行的“跨年级”活动。沿着这个思路再来看合影中的人物排列,就发现在中间一排就座的15人,恰好都是能够被确认的1959级同学。将这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安排在“坐席”,既合乎活动主题,也符合清华“尊重学长”的文化传统。唯一令人不解和留下悬念的是,为什么当时土建系的系领导都没有参加合影?
四、时代的幸运儿与开拓者
在清华历史上,1953年到196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特殊年代。在时任校长蒋南翔(1913-1988)主导下进行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办学道路”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能够经受形势不断变化带来的磨练与考验,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能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只有少量名额的研究生之一,可以说照片上的每一位都是“幸运儿”,同时伴随时代变迁,他们也注定是新时代的“开拓者”。
随着这张研究生照片蕴含的“大名单”逐渐被破解之后,我先是被其中的几个熟悉的人名所“亮眼”,继而对更多名字背后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1
闪亮的“张锦秋星”
张锦秋
首先要说的是张锦秋,就是位列合影中前排左四的女同学。因为我曾经统计整理过以清华人命名的“小行星”,“张锦秋”的名字是我早就熟悉的。截至目前,在太空中翱翔的50余颗“清华星”中,只有两颗是以女性清华人命名的,而“张锦秋星”(国际永久编号210232)就是其中之一。
张锦秋于1954至1960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1961她又被录取为研究生,继续攻读“建筑历史及理论”,曾师从建筑学家梁思成和莫宗江(1916-1999)。梁思成在1965年12月23日的一封信中写到:“张锦秋、苏则民各交来一篇论文稿,要我看,这就是这几天的主要工作。”1966年2月27日又特别提到:“昨天下午张锦秋来辞行。她分配到西安西北工业设计院,今天下午就走了。”虽然是寥寥数语,却见一代建筑大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之深。
张锦秋从毕业起就扎根中国西部,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五十余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她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国思路与模式,领衔设计出多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的经典项目。她也由此于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2010年成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张锦秋出生于1936年,现在年龄虽已超过86岁,但她依然继续忙碌着。就在前不久的2022年7月,由她领衔设计的国家重点工程西安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落成开放,成为又一个体现“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的标志性项目。
2
为清华大学校名牌题写校训的何玉如
何玉如
何玉如于1956年考取清华大学建筑系,1962年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长期在建筑设计领域工作,成为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之一,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并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1939年出生于浙江的何玉如不仅是资深建筑设计大师,设计出许多知名度很高的建筑作品,而且长期坚持书法练习,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字体别具一格,变化自如,让人过目不忘。鲜为人知的是,2019年4月重新设计建造的清华大学东南门外“清华大学”校名碑,背面镌刻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书法字样就是由何玉如挥毫写就。作为清华培养的优秀学子,能够用书法题写清华校训为母校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份殊荣足以令何玉如这一代研究生们感到骄傲!
在这张合影老照片中,何玉如是站在后排右一的位置,非常明显。特别要说的是,他也是我在这些“画中人”中难得唯一接触过的老学长。2021年4月25日,在建筑学院为纪念清华建校110周年举行的校友座谈会上,我有幸与何玉如等建筑界前辈合影留念,并请他在校庆纪念封上亲笔题写“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成为我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收藏。
何玉如题写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3
甘为人梯的建筑结构专家徐培福
徐培福
在合影照片中后排右三的是徐培福。在中国当代建筑结构领域中,徐培福是知名度很高的专家。尽管出生于1936年的徐培福如今已经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的一线岗位上退下多年,但他至今仍担任顾问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指导教师。同时他还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徐培福于1955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工程结构研究生。从1970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高层建筑结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他能够从1986年起担任建研院院长共12年,这本身就是对他在中国建筑结构科研领域中专业地位的一种肯定。
徐培福曾被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尽管他最终并未获得这一殊荣,但他悉心培养的很多学生却都取得了很高的专业成就。例如,1995年毕业到建研院工作的清华大学博士肖从真,当他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后,仍然清楚记得徐培福院长告诫他们的一句话:“你们在学校的时候,是有考试的,是有一百分的,但工作以后是没有一百分的。”正是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和激励着肖从真,让他在毕业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一步步磨练成长,成为“大师”。而在他的身后,始终站着一位培养大师的“大师”。
4
在地下建筑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崔京浩教授
崔京浩
崔京浩也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级本科生,1961年继续攻读研究生,1964年毕业留校后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受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曾担任过土木建筑系副系主任。
崔京浩为中国地下工程领域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早在1970年代中期,他就参加了我国第一座“地下水封油库”的研究工作,担任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主要负责人,该项目在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填补国家空白奖”。笔者在清华求学时,恰好是在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当时虽无机会接受崔京浩的亲自传授,但对他进行的这项开拓性研究工作早有认识,印象深刻。今天,当我进一步知道了这段研究生的历史,对他能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敢于实践的勇气,在前人从未涉足的地下岩土工程领域作出创新性贡献,也就感到顺理成章了。
在合影中,崔京浩位列后排右九的位置。算下来,那时的他不到30岁。在此后的30多年中,他共发表了100多篇论文,组织编写包括《中国土木工程指南》《土木工程新技术丛书》等多部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长久影响力的著作,并长期主持《工程力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他也成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
难以依次细说的一代研究生
除了这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之外,合影中的其他所有研究生也都有着各自的故事。限于篇幅,难以依次细说。但就是略述一二,也足以让我们对这一代清华研究生尊重有加。
吴光祖
位于中排左三的吴光祖,于1953年考入清华建筑系,1959年继续攻读研究生,是目前仍然健在的梁思成学生之一。他在清华前后学习十年,1964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曾担任过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几十年。首版于1896年的《弗莱彻建筑史》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建筑通史参考书,在最新的1996年第20版中,两位清华大学培养的中国教授吴光祖和郭黛姮(1936-2022)成为新的编写者,他们将中国建筑史首次写入这部世界级教科书中。其中,吴光祖编写了第38章和第53章,郭黛姮编写了第24章。这无疑也是对吴光祖在建筑史学领域学术地位的高度认可。
李孝美
位于前排左五的李孝美,当年在清华可是“明星”级人物。她于1954年入学,原先是学校舞蹈队队员,后来清华开展国防体育运动,成立“摩托车队”,她竟跨界成为清华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摩托车手”之一,在北京市的摩托车越野比赛中多次夺得过第一名。即使如此,这位历经艰苦锤炼的“铁姑娘”在学业上也名列前茅,本科毕业后成为建筑学研究生。之后她一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学岗位上培养一代代建筑学新人。
龙腾锐
位于前排右一的龙腾锐,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水工业首倡先驱许保玖教授(1918-2021)。196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长期从事给排水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曾任重庆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过“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等荣誉称号,是国内外知名的水业专家。
葛惠珍
位于前排右七的葛惠珍,也是土建系给排水专业1957级本科生,1962年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贵阳的“三线”工厂一干就是25年,先后干过钣金工、木工、机床工,又从统计员、技术员、工程师一路干到贵州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无论干什么,她都没有忘记当年蒋南翔校长“清华园是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又红又专’工程师摇篮”的殷切话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又红又专”的理念。
五、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研究生教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重要。如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早已成为学校的重点培养方向。目前,在校生总数约5.7万人,其中硕博研究生数量高达4.1万人(其中硕士生2.1万,博士生1.9万),占比为72%;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高达2.6。
今天,在透过一张老照片走进60年前清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后,再来看如今的数据,人们一定会无比惊讶地发现历史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占比从当初低于5%上升到现在的72%,这本身既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一个独特注解,更是几代清华人的艰难探索和努力奋斗的结果。
屈指算来,照片上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如今都已经是80岁以上的耄耋老将,其中的汪训昌、王炳麟、崔京浩、江见鲸、李国泮、张耀曾、陈芮、黄振国、李孝美、周逢、臧宣武、龙腾锐等十几位老学长已经先后离世。当我们对健在者送上祝福,对逝去者深表怀念时,也深感岁月脚步之匆匆,任谁都无法挽留。
然而,自然规律虽不可抗拒,但那一代清华研究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曾经的理想、曾经的奋斗,曾经的风采”却已被定格在历史的画面中,与不断跨越向前的新时代同进共存,并一定会不断受到来自后辈的深切缅怀与衷心尊敬。
(本文首发于清华校史馆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经作者本人修改,并授权本号发布。)
鸣谢与声明:
本文写作时得到多方协助,特向所有提供信息的人士深表谢意。由于文中涉及的研究生人数较多,加之时间久远,原始资料缺失,虽经多方辨认,反复核对,仍难免存在差错。若有此类情况存在,作者在此先行致歉,并希望知情者能提供更多证据,以便修订时加以更正,使得历史能够被进一步还原。
作者简介
袁帆,1975级建筑工程系校友。曾多次向清华大学档案馆、科学博物馆(筹)捐赠珍贵史料和收藏,退休后的心愿是做一名“清华文化遗产宝藏的开矿者”。
推荐阅读
202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