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者李艳梅:随时保持“向前一步”

李彦 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 2023-03-09
传承清华精神  服务校友成长


2020年5月12日下午

古老的清华学堂前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院长聘任仪式现场

五位首任院长当中

被任命为致理书院院长的李艳梅

是唯一一位女性


着一身深色套裙的她干练精致

脸上的微笑在白色珍珠项链的映照下

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书院院长聘任仪式




身为女性

向前一步


Facebook前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曾写过一本畅销书《向前一步》,用她自己的经历来讲述女性如何突破事业发展瓶颈。对书中观点,李艳梅深有共鸣,从求学清华到留校任教潜心科研,她也正是努力践行“向前一步”。


李艳梅1982年考进清华大学化学系,“那时候南方的学生更喜欢就读地处南方的高校,但老师说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学校,于是我就决定要到‘最好的’学校来。”选专业时,李艳梅本来喜欢物理,但老师的一句话却激发了她的原始好胜心:“你要学化学一定会比男生还学得好”。就这样,在阳光灿烂的9月,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迎来了优秀的福建新生李艳梅。




大学时代的李艳梅

一路顺利读完硕士,时间来到了1989年,成绩优异的李艳梅被老师们一致认为应该继续读博。读还是不读,这是一个问题,毕竟关于女博士,那时候流行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而且那时候李艳梅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对方急切期望她尽快到岗。


踌躇之中,李艳梅铺开一张白纸,用黑笔写下读博士的好与不好。尽管不好的一栏长长一串,好的一栏只有一点点,但她心里的天秤还是向“继续攻读”倾斜。“我看那些受尊重的人大多是某某博士,我决定趁年轻去读。”拿定主意之后,李艳梅给家里打电话,妈妈第一句话是忧心忡忡地问:“你有男朋友了吗?”


有勇气突破自我的人总是少数。那时候全校的女博士都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层,长长的走廊里只住了不到十个房间。走在楼道里,清华文革后复系的第一个化学博士李艳梅总是可以听到自己脚步声的空旷回音。


读博期间,李艳梅遇到了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赵玉芬院士。1991年,43岁的赵玉芬当选中科院最年轻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李艳梅是赵老师在清华的第一个博士生,也正是受赵老师影响,李艳梅选定了她后来的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疗方式,另一个是肿瘤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这两个方向都是赵老师提倡的从化学角度去研究生命。


那时候交叉学科研究还很少见,而现在李艳梅的这两项研究都已经进入专利转化阶段。




李艳梅和博士导师赵玉芬老师(中)、宋心琦老师(左)


1992年李艳梅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命运给了李艳梅一次重大考验:她获得了一个去德国做博士后的机会,并且去德国之前还要先去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半年德语。


听起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公派出国的机会,为何成为了“考验”?犹豫的原因,是彼时李艳梅的儿子刚两岁多,正是最需要妈妈照看的年龄,李艳梅陷入了沉思:一年半,我真的可以坚持下来么?内心拉锯良久,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在高校工作,没有博士学位不行,没有博士后经历也不行”,尽管内心万般不舍,李艳梅还是打点行囊“向前一步”,于1996年来到德国Karlsruhe大学有机化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上海的半年,李艳梅还可以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抽空回家看看,到德国之后,由于当时通讯还很不发达,因而只能靠书信和偶尔电话来缓解内心的思念之苦,“孩子3岁到4岁这段成长在我记忆中是空白的”。常常半夜醒来,耳畔就会回响打电话时孩子那稚嫩的追问声“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黑暗之中李艳梅只能下决心更加发奋努力做好研究。


在德国的一年收获很大,李艳梅除了做好自己的项目,还参加了很多国际学术会议,并去到一些实验室,拜访了很多专家学者。这个过程不仅让李艳梅了解了国际前沿动态,拓展了学术视野,也为归国后戏剧性的“学术会议故事”做好了铺垫。




访问波兰科学院院士

回国之后,李艳梅听说一个会议将讨论相关领域的研究布局,她非常想去听。这个会议与会者多是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当时刚回国的李艳梅“初出茅庐”,并没有被邀请,但她很执着。“那时候也没钱打车,我就自己骑车大老远去了,为了不被识破身份,我还特意把自行车扔在外面走进去。”但到会场门口,李艳梅还是被拦下了,在与会人员疑惑的眼神中她无比尴尬地徘徊,在萌生退意之时,她看到了曾参加过自己博士论文答辩的叶老师,听明来意后,叶老师对门口的会务人员说,“这是我的随从”。可让长舒一口气的“随从”没想到的是,进去之后情形令她更加手足无措。


“当时大家都围坐在一个长条桌前面,每个人都有桌签,我只能拿一个小板凳坐在大家背后,每次有人回头看我,我就赶紧尴尬地笑一笑。”如果会议就这么进行下去,李艳梅可能也就只是度过了她人生中最难堪,且日后肯定不会主动跟人提起的一天,但转机突然就出现了。“后来大家讨论到一个研究方向说很重要,但国内没有人做,究竟怎么回事没人能说清。这时候叶老师突然说‘小李刚从德国回来,她一定知道,请小李来讲讲’。”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艳梅,她当时被吓出一身冷汗,“因为这个问题完全不是我做的方向,但好在博后那一年我参加了很多学术会议也见了很多人,所以我知道。”紧张到有点心慌地讲完之后,老先生们对她说“你怎么会坐后排,快过来挤一挤”。于是小李再次“向前一步”,坐到了前辈们身边。


现场一小步,人生一大步。李艳梅由此被学界认识并接纳,打开了新局面。


“有很多积累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都有很多积累”,李艳梅常对学生说的这句话,的确是她的经验之谈。


在后来做教学与科研的三十年里,李艳梅一直非常关注女生,她常常鼓励女同学们解放思想,不给自己设限,努力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找到相应的位置。“像花儿一样,你一定要开到极致”,李艳梅经常这么鼓励学生。


在李艳梅的影响下,她带的很多女学生都在学业与事业上有了卓越表现。比如有一位女生现在在康奈尔大学任副系主任,还有她为自己挑选的工作伙伴也是女生,最初她把这位女生推荐给自己在德国的导师,因为太优秀了导师一直不肯放,李艳梅又跨越万里去做说服工作才把这位工作伙伴带回清华。


2014年,清华大学第一批上线的慕课里,李艳梅是其中年龄最长的教师。“我当时是咬了牙,我觉得既然这是趋势,那就一定要去做,我不能被时代淘汰。”是的,随时保持“向前一步”,是刻在李艳梅骨子里的基因。


“女生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是自己。”李艳梅说。

做大先生

大音希声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202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清华视察期间提出这样的期望。做大先生,既是总书记的嘱托,也是对清华里像李艳梅这样众多良师几十年如一日付出的肯定。


李艳梅第一次被社会大众广泛知晓,是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作为教师代表的她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吸引了全球目光。虽然好老师无法被标准定义,但李艳梅一定是好老师之一。


就在接受采访前一周,李艳梅带着入学没多久的2字班新生去天文台,“去看一看天,宇宙很大,世界很大,我们要学会把眼光放长远”。大家来到天文台,那天正好赶上是观察木星的好时机,李艳梅注意到很多学生兴奋地说个不停,但她更关注到了那些站在人群后面手足无措默默不语的同学,“我需要把自己压得非常低,这样那些学生就不会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于是已经在天文台观看过多次星空的她像个孩子一样大呼小叫:“啊,快看快看,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星象!”




致理书院2022年女生职业规划发展座谈会

还有一次,院里请一位老师来做礼仪讲座要求大家穿正装,李艳梅知道很多孩子没有,就故意说,“我知道你们平常自由散漫惯了,都愿意穿T恤牛仔对吧?我找的地方可以借,你们需要借的告诉我的助理,她跟你们一对一联系。”之前也有人建议让有需求的同学直接告诉课代表就好,但李艳梅没有这样做,为了保护好学生的心态避免那些孩子的窘迫,她选择让谁都不认识的助理来做这件事。


同学们不知道的是,大家以为的这一路波澜不惊畅通无阻,恰恰是因为有了李老师心细如发而又不动声色的呵护。


李艳梅性格爽朗,讲话语速很快,在b站上有她的有机化学课视频,弹幕里很多评论说,这课需要开0.75倍速观看。


但面对学生,李艳梅愿意慢下来,再慢下来。每一次提问,哪怕没有答对,她也一定会先肯定学生回答的角度是有道理的,再讲他忽略了哪几个方面;每一次对话,她都认真看着学生的眼睛,哪怕对面是领导走过,眼神也决不会游离。“讲课那些术的层面很简单,但想要让学生接受效果好,最重要的前提是学生从感情上觉得老师是能贴近的,是值得信赖的。”


李艳梅指导学生做科研




相比传统的课堂,李艳梅更喜欢批判型和争论型课堂,不仅学生的印象最为深刻,她也最有成就感。


有一次,一个学生质疑了她讲的结论不全面,并当场上讲台滔滔不绝地演示。李艳梅说学生用数学推演了一遍,但她当时没看明白,于是学生觉得好无聊,老师竟然不是自己的对手。其他同学坐不住了,立刻跟这位同学激烈地争论起来。当时李艳梅退到讲台角落观看,被学生拍了照,事后还发朋友圈说“老师被我逼退在一角”。对此李艳梅哈哈大笑,连连称赞说这节课效果太棒了,并当成经典案例对记者提起。


也难怪,2008年李艳梅获得了由全校上万名本科生投票评选的“第一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荣誉称号,当年全校仅十位老师获此殊荣。




年轻时的李艳梅在课堂上

“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帮他们一把,就都能走上正轨,看着学生一路越发展越好,最终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种感觉非常好。” 大音希声,为了保护和激发学生而不惜让自己“低到尘埃里”,想来世间只有父母的爱能与这样无私的师恩媲美吧。


李艳梅对学生的用心也浇筑出了累累硕果,她培养的学生遍布海内外相关行业,并有很多人就职于国内外科研机构。

执掌致理

勇于亮剑


李艳梅既是致理书院院长,也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百度一下,有关她的一长串头衔与介绍里,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她过往成就的卓越。


她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除了在教学、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之外,李艳梅也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她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李艳梅都完美地契合致理书院院长这一头衔的题中之义。


致理书院是强基计划中与理科相关的书院,涵盖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执掌书院以来,除了教学,李艳梅还致力于两件事——“打造师生共同体”和提升书院凝聚力及影响力。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不只是专业上的影响,老师的个人魅力、世界观、阅历等等,如果能够浓缩,就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为了能让师生有更多机会在一起交流,书院利用第一笔社会捐助在校内三个咖啡厅开了师生交流账户,这个账户只有师生交流时才能使用,并且规定“交流额度一定要用完,谁用不完跟谁急”。除了咖啡厅,清芬食堂三楼的教师餐厅也是师生交流的好地方,在这里经常会出现让大家羡慕的情景:书院的导师们抢在11点餐厅刚开门时就去占座等学生来。此外书院还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举办从游节,师生一起去书院农场干农活等。




李老师给致理同学上课中-有机化学H1


李艳梅很注重用各种方式提升书院的凝聚力,通过参加校内各类比赛和体育活动,致理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我们最近在全校排球联赛得了冠军!王中王!”提起成绩,李艳梅抑制不住地眉飞色舞,“我总鼓励大家要敢于亮剑,要有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出身于军人家庭、喜欢看战争主题书籍的李艳梅,柔弱的外表之下骨子里英气冲天。


李艳梅特别提到了零字班一位小同学,在学校的击剑比赛中,为了凑成一支可以参赛的队伍,从来没有学过的他报名参赛。虽然在比赛中遭遇头号种子选手,但他没有退缩弃赛而是勇敢迎战,“后来学生骄傲地说‘我还戳到了对方几次呢’”。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敢于直面挑战不服输的精神,这名同学在学习上也大放异彩,得到了丘成栋先生(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丘成桐先生的弟弟)的亲自指导。


这位同学身上体现了非常典型的致理精神,他所受到的教育也正是致理培养模式优势的体现,在李艳梅看来,“致理肩负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理科创新人才的重任,所以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勇于做原始创新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与同行PK,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此,致理书院成立了著名学者天团组成的人才培养顾问组不遗余力来培养学生。


书院每学期会分专业开两次班主任、导师和辅导员的联席会,每次开会,老师们都会逐一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再根据特点为他们对接相应资源。“常规教育可能会更重视让后20%的学生别掉队,但书院的培养模式不仅关注后20%的学生,还会注重如何让前端学生发展更卓越,因为强基计划旨在‘拔尖领军、创新未来’。”李艳梅说。


在致理书院第一届学生迎新会上,李艳梅在致辞中提到清华理科的发源地科学馆:百年以来,科学馆内“学术空气浓厚,师生打成一片,学术讨论无时不在无地不在,有时为一学术问题从课堂上争到课堂下”。继承了清华理学老前辈精神与传统的致理书院,现在每天也在上演同样的教学相长,假以时日,这群少年也终将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为中国强大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属于自己的杰出贡献。



致理书院有一个简洁现代的三色标识,是理科“Science”的首字母S,象征着加入致理书院的学子们致力成为学术前端的探路者,像光束一样照亮未知的科学领域,探索前人未企及的道路。书院的师生对这个图形也有很多其他解读,比如解读为Search,指探索和研究真理;解读为包含数学的第一个字母、物理的光学元素、化学的变化之美、生物的生命螺旋和信计的延伸迈向远方等,在记者看来,这个三色标识也恰好是院长李艳梅的精彩人生诠释:科研、教学、行政三者一肩挑,融合幻化成她出色的学术与人格影响力,无边辐射学生们的人生。


力量

清华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清华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发展紧密相连。在此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清华巾帼豪杰。这些清华的“她力量”在不同领域为革命、建设、改革、经济建设与民生发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而她们的贡献,值得在历史发展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清华她力量”专栏将陆续推出对女性校友的报道,后续将在《水木清华》杂志作为专题刊出。


出品 | “她力量”报道组

策划 | 《水木清华》编辑部

图文编辑 | 蔡颖

责编 | 钱箐旎 黄婧



推荐阅读


2023年第3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