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高等教育:欧洲宗教世俗化背后的推手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196 篇推送
德国柏林大教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欧洲人日常生活中,宗教的影响力逐渐降低,此过程被学者们称为宗教世俗化。传统的理论认为,教育与经济发展是推动当时宗教世俗化的两个重要因素,但验证这些理论假说的实证研究目前较为少见。Becker, Nagler和Woessmann采用德国柏林新教教堂委员会公开的一份新教教徒调查数据,以德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教世俗化为例,实证研究了教育与宗教世俗化的因果关系。
首先,本文指出,不是基础教育,而是高等教育瓦解了人们的宗教信仰。19世纪末,德国各联邦境内的初中等教育普及率已经很高。例如,在1880年的普鲁士王国境内,6-14岁儿童的入学率达100%。但是,这些简单的识字算数知识,并不能动摇当时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在那些脱离了教会控制的大学校园里,挑战宗教信仰的批判性思考和科学知识在大学生们的聊天、辩论和演说中不断出现,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冲击很快波及到更广阔的社会人群,形成更深远的围绕宗教议题的社会争论。可见,更高等的教育,才是打开人们精神枷锁的那把钥匙。
其次,本文使用历史数据实证了高等教育与宗教世俗化的因果关系。在数据方面,本文使用了宗教活动数据和城市高等教育数据。德国柏林新教教堂委员会的统计中心办公室,自1880年至1930年,在全国范围内逐年收集新教教堂对所辖郊区内教徒参与宗教活动的数据。这份独一无二的数据提供了每年参加领圣餐仪式的新教徒人数,教堂需要清点仪式发放的圣饼数量,所以确保了本文所用数据的可信度。将德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提供1880-1930年高等教育数据的城市与教会数据中的教堂所在教区匹配,得到本文两类数据的所在地区分布(见图1)。
图1 1890-1930年61个人口规模在5万以上的德国城市(以当代德国地图标注)
实证方面,本文先从静态角度检验了高等教育与宗教活动变化的关系。以1900年这一年的数据为例,考察大学注册学生数占所在城市人口数的比重,与参加教堂圣餐仪式的新教徒人数占该教堂所在辖区新教徒人数的比重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大学入学人数的增加,当地新教徒的宗教活动参与程度会增加(见图2)。
本文的结果与之前其他采用横截面数据的实证文献的结果一致。作者的解释是,德国有不少保守型城市,人们具有重视接受教育和参与宗教的良好传统。即,送孩子上大学多的地区,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也比较多;反之,较开放的城市,居民重视教育的程度低,同时参与教会的活动也少。在单独的年份里,就会呈现出图2所显示的正向关系。
图2 1900年德国大学教育与新教徒宗教活动的关系图
本文进一步利用追踪数据的优点,从动态角度考察高等教育与宗教活动的关系。通过将时间和地区单独作为控制变量列出,一方面将不同年份的历史事件冲击(例如战争)对人们参与宗教活动的影响剔除,另一方面区分每个城市看不到的各自特有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人们参与宗教活动的影响,从而将高等教育对宗教的影响辨识出来。通过将各城市所经历1890 -1930年世俗化的变迁差异加以区分,克服了静态一年的截面数据的不足。
一旦动态地观察,就验证了学者们的理论假设,并得到本文最为重要的实证结论:高等教育的增加会降低信徒的教堂出席率(见图3)。同时,文章的数据不支持反向因果关系,即不去教堂的民众并不会自然接受大学教育,进而使文章的实证结论更有说服力。
图3 1890 -1913年的德国大学教育与新教徒的宗教活动关系图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推动世俗化的机制。大学是转变思考方式和获取科学知识的场所,那么是思考,还是知识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当时德国三类大学中,有偏重人文学科的传统大学,有偏重应用语言的外语大学,还有偏重自然科学的理工大学。将它们的入学率与教堂出席率分别考察后,结果显示,传播自然科学的大学对教徒参与宗教活动的影响与人文学科的大学并无明显差别。尽管验证结果的显著性限制了解释的力度,但是却明确了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导致新教徒信仰瓦解的利器,恐怕是大学里共同倡导的批判性思考在年轻人身上播下了日后生根发芽的自由信仰之种。
最后,经典的理论假设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是影响宗教世俗化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本文还从收入和城市化程度两个维度测量了当时德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一起,考察它们与宗教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在当时的德国历史背景下,较经济因素而言,用高等教育来代表现代化去解释不断减少的新教徒教堂的出席率会更有说服力。
回溯欧洲历史上宗教世俗化背后的驱动力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热点,本文给予了理论假设的实证检验。作者采用了非常难得的教会调查数据,追踪到1890-1930年的德国新教徒的宗教活动参与行为,进而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教育在推动宗教世俗化进程中扮演何等重要程度的角色。
文章来源:Sascha O. becker, Markus Nagler, Ludger Woessmann, 2017,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participation:city-level evidengce from Germany’s period 1890-1930.,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2:273-311.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发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关注订阅号的同时,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量化历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对历史研究有激情、有热情的朋友,共同推动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类历史题材,分享观点,共享资料。我们的邮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声音!
轮值主编:林展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