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导师请来一沓,谢谢!
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
如果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
我可以改
拔尖学生可以直呼我名
具体研究方向可以商量
优秀学生最好是称呼我为“老师”
骨干学生要叫我“老师”……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邹来泉的招生信息广为流传
邹来泉不要求学生特别优秀
“但你要是天赋异禀
毕业之前把我培养成了教授博导
我当然会更开心”
“如果脸皮比较厚
只过四级也可以”
“上午9点之前最好不要联系我
没课的话
一般都还没起床”
关于课题组氛围
邹来泉表示
“要是学生之间为了加深感情
偶尔吐槽吐槽我也可以
别让玻璃心的我知道就好”
“你们感情不太顺的话
跟我倾诉也不错
我会专门腾出时间
带着一颗八卦的心细细倾听”
其实
邹来泉在去年招收推免研究生的推文中
就言语风趣、活泼
他表示
“目前我们有不太充足的经费
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崇高理念
我不会克扣研究生补贴
社恐的我也努力去谈了些MRI合作
基本可以确保实验开展”
笔调风趣之外
邹来泉和他的团队
近年来多次受到
学院和学生的公开称赞
例如,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网站
今年2月24日报道称
“近日,由我院2020届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郑书欣
为共同第一作者
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邹来泉副教授
与吕志红博士联合指导的论文
在线发表在中科院一区
影响因子8.236的杂志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上
这是心理学系
近三年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含共同)
发表的7篇SCI/SSCI论文中
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文章
近年来,心理学系注重培养学生
专业学习兴趣、科研热情以及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出一批成绩优秀、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
这方面成绩尤其突出的是邹来泉团队
(即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
Chemical Senses & Mental Health Lab)
该研究团队致力于
精神疾病嗅觉和味觉的特点
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力求寻找新的早期识别指标和认知干预靶点
目前已取得较为丰厚的科研成果
该团队现已指导本科生第一作者(含共同)
发表SCI/SSCI论文6篇
中文核心论文1篇”
去年6月,也有一名学生回忆
“在科研方面
我在大二的时候
有幸加入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CSMH)
能够得到邹来泉老师的指导
引领我走入科研的大门
而机会是需要努力抓住的
加入CSMH后
我积极参与每一次的实验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提高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性
此外,我还参加了南方医科大学‘挑战杯’
广东省‘挑战杯’
分别拿到了特等奖和三等奖的成绩
而在这次竞赛的过程中
我深刻认识到
科研也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团队之间的分工合作往往事半功倍
在CSMH
我对科研这个宽泛的词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是CSMH教会了我
要严谨、认真地
对待每一个实验、每一份数据”
网友纷纷点赞评论
“太可爱了!”
↓ ↓ ↓
“有梗”的导师不止邹来泉一人
西南交通大学代彬教授的个人主页
也屡被提及
他自我介绍为
“脾气暴躁,直男癌晚期”
并称,本人科研屌丝一枚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
长期从事信息论和信息安全方向的研究
成果寥寥
但十分热爱自己所研究的东西
将来希望所招收的研究生同学
能比较幽默、开朗
期待将你带进痛苦的信息论世界
并表示自己长期沉迷于暴雪游戏
希望招收的学生
也是能玩能学的学生
长期灌水垃圾sci论文
会让人养成惰性
最终将永远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
拒绝灌水
做高质量的paper
从我做起
网友表示要组团去读博
↓ ↓ ↓
毛以林也十分关注徐丹的考研结果
“在笔试成绩出来后
看到徐丹排名第5时我由衷地为她高兴
心里想可以早点见到这个孩子了”
对从“医生-患者”
到“导师-学生”的身份转变
毛以林表示
“研究生只是一个起点
期待她珍惜学习机会
扎实用功,早日成材”
“如约而至这个词真好”
“当初在备考,刷到那个视频感觉好好啊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ID:thepapernews)、微信公众号“科学网”(ID:sciencenet-cas)、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网友评论,转载请注明来源
学术之路(问津学术)理财交流群正式创建了
理财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