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毕业,现在薪资多少?

考博之路 2021-09-15
我国的学历等级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类,博士是我国最高的学历,博士生的数量现在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博士生找工作相对来说简单很多,而且收入也比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高处很多,那么博士的一年收入大概有多少呐?

博士也是分专业的,像是一些热门专业或者拥有超高技术和理论成果的博士的收入会比其它冷门专业博士的收入高很多,所以博士的收入差距还是特别大的。


想要了解博士的收入有多少,就要注意分类,因为不同专业的博士收入相差太大。



根据美国进行的一项统计,发现了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专业的博士收入最高。一年差不多有70万美金。


而最低的艺术与人文的年薪也超过25万美金。而这个数字到我国可能会缩减一半,技术开发岗位的薪资会高一点,如果是普通的岗位就不值得那么多钱。



高级的金融学和管理学博士的收入也是比较高的,一年的收入大概有30万或者更高。这个专业的人才收入高仅限于这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只有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才比较高。


正如每年的各省状元许多都报考了财经类专业或者工商管理类专业,因为这类专业的毕业生薪资较高。


这些专业需要超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还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所以这些领域的博士生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很多时候博士更多的是隐性收入,工资收入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像很多企业和高校对于博士都有很优厚的待遇,博士入职后直接分配一套房子或者安家费,这次费用都是八十万起步的。


像我的辅导员前面读博过来后,学校就分给她一套别墅了,从教师公寓楼直接搬到了别墅里面去住,每个人还有人才补贴,两千起步。

网友回复

回复一:

说说我了解的一些博士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1、我自己: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山东省一所本科院校执教,安家费10万,月薪7300,年终奖半年约12000,年薪10-14万之间。当然,年终奖和科研能力有关,有理工科老师发了20万年终奖。

2、同学B: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某知名地产公司,毕业三年,第一年41万年薪(35万+6万年终奖),第二年52万年薪,第三年未知。

3、同学C:某知名媒体博士后,毕业一年,一年8万补贴+7万项目奖励。

4、朋友D: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一年,上海某高校副教授,月薪13500,年终奖未知。

5、同学E: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毕业一年,山东某高校教师,40万安家费(到手31万),10万科研启动经费,月薪6800,年终奖未知。

6、师兄F: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自己创业,营业额年2000万左右,收入未知。

回复二:

看是什么博士了,例如药学博士搞出一种新药,专利费就上千万。我们学校之前有一个药学博士和导师整了一种新药,卖了一千六百万,学校要600,导师和博士一人500万。

金融学博士就更没边了!上亿的都有。

一般情况下,一位泰晤士高等学院排名前一百的学校毕业的博士,平均年薪不低于30万,这只是基础薪资。

博士小企业请不起,大企业给的起钱,但是要求也高。普通学校的博士,如果不是工作需要硬性条件,还是不要读了。

回复三: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2007年就读于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年考取烟台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研究生专业,2015年就读吉林延边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谭超,自创了一台快递的编号法,一年之内送出去了80万个快递,一年的收入30多万。

博士生送快递,这是件很励志的事,也是件让人很心酸的事。博士生,高学历,也意味着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份不错的薪酬,可这位博士生竟送起了快递。给北大学子买猪肉有一拼。不过,这只是个案。

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打响了人才争夺战,当然争夺最激烈的还是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的顶尖青年人才。为争夺顶尖青年人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都开出越来越高的薪酬。相对而言,博士生的收入还是最高的。

回复四:

博士与博士差别大,主要与工作性质,行业等等有关。只能说同等行业博士比非博士高多少。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博士毕业更容易获得资金以及职称评定。有些地区还有补助,一般在1000-3000元。


在公司,尤其是大公司,非博士毕业的几乎是不可能获得好职位的,而且最好是名校博士,有留学经历,或者干脆国外博士学位。


目前,国内宣传不唯学历,这个可管不了商业行为,成规模的著名公司,不可能聘用非博士毕业到重要岗位。


所以,收入差别巨大,有博士学位的大都年薪百万左右,从50万到120左右,随着工作的进展资历增加,工资还会增长。

回复五:

想知道在问的是博士生还是博士😂。博士生就是我这种,一年国家1.5万,学校1.5万,导师1.2万,学费自理1万。加上部分奖金一年一万左右,自己吃饭没问题。


博士的话,工科毕业五年的师兄师姐打工的年收入在60万以上,高于100万的很少。创业的一个已经赔的分文不剩。不要看博士的工资,工资都挺低的,项目和津贴多一些。

回复六:

985院校的理工类博士,待遇很不错,现在导师的经费是学校控制,可能还差一些,以前有很多隐形福利是外人根本不知道的,就算在北京这个地方,如果遇到一个好的课题组,工资比普通北京市平均工资低不了多少,而且吃住在学校,日子过的比上班族强多了。



博士的收入参差不齐,相差巨大,但是博士整体的收入水平还是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的,博士生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可以保证个人拥有比较优越的生活,所以博士是每个人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博士学历相比于硕士,是更好的职场敲门砖?能带来更高的收入吗?而且不走学术道路的话,如何带着博士学位,做出合适的行业选择,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将学历和能力转换为社(薪)会(资)价(收)值(益)?针对这一问题,下面来看一下知乎上网友们的经验总结:

01

知乎都是大神!我写写平凡人的农村博士在读!
背景:91年的,陕西某偏远山村,从小家穷(是真穷),小学初中饿过肚子,偏远县城中学高三2000多人,二本以上上线一百来个,985就更不要提了,有幸考上了很一般的985.
研究生、博士:本硕博都是在这所985读的,硕士每月800补助,博士期间3000补助,课题组会发点钱。本科不是机械类,硕博跨专业(跨度很大)读机械类专业。
工作就业:19年6月能毕业,目前在找工作,拿到的offer如下:
1,上海商飞设计研究院:我第一次面试,没问待遇…好像20万左右,没去
2,成都某所,20万左右,拒绝。
3,南京某所,30万+40万安家费。
4,某通信大企业,45万,很想签,就是因为穷。
5,美的中央研究院,好像30万,佛山,觉得不喜欢家电行业,拒绝。
6,上汽通用五菱,年薪25万(经理职务等级),柳州房价低,说8000元/平。因地理位置拒绝。
7,重庆某企业下面研究院,说大概25万,刚成立!觉得不靠谱,拒绝。
8,大连intel,11月初给通知,待遇不明。
9,当有高校组团来招聘,随便投了一些简历,后来收到井冈山大学、华东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多次邀请面试,都没去。
目前打算:在看看陕西的稍微好点的高校(985不敢想),然后再选择下。但是了解了一些后高校待遇确实一般。目前处于很纠结状态(教书育人的理想Vs穷需要钱)。
总结:
1、读博期间也打算出国联合培养,但是导师项目太多,根本走不了。但不后悔!
2、不管读书有没有用,读书至少对我有用,老父亲还在工地上干着一天一两百的重型体力活。
3、和知乎上的大神没法比,但是从的家乡生活状态的改变,知足了,感谢读书,感谢高中那个懵懵懂懂学习的我.
4、最后,博士也需要柴米油盐,祝乎友早日买房买车、生活幸福安康!一个最底层的普通博士送上真挚的祝福!
关于高校求职,更新!
离上次的回答几个月过去了!本人学术一般,进不了好的高校,但希望我的高校求职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参考!高校求职结果如下:
1、西安某211,据说待遇不错,今年开始考核制了。一面学院面试,二面试讲(讲本科课程,20分钟)。(ps:能力有限,准备去这个了)
2、福州大学,当时院里愿意要,待遇说不低于16万(税前)。因为后来没去,也没具体谈。
3、西安科技大学,第四层次b引进,内部价(3500元/㎡)120平,60万安家费,50万科研启动费。认定副教授六级+硕士生导师。
4、大连海事大学,听说每月到手7000-8000,有编制,没去面试,太远。
5、西南石油大学,没编制,听说工资5000,直接没去面试。
6、西安理工大学,有编制,说内部房没有了,没去面试,每月7000。
7、陕西科技大学,一年到手10万左右,三年考核后就有内部房子,没去面试。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年考核,好像是青基+4篇SCI。收入说12万??
后边收到重庆邮电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延安大学等学校面试,都没去。
暂时告一段落,祝各位生活愉快!拿到心仪的offer!工作顺利!
完结:最终去了西安一所211学校,做一名教师也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上班也几个月了,感谢大家的意见!祝大家找到好工作,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02

26岁化学博士毕业,现在33岁。(2020年就35岁了。。)
武汉某211高校副教授。2017年所有货币到手收入15万(已扣掉校周转房租1.5万),公积金到账3.6万。总共相当于20万。
2019年全年收入,扣房租扣税后到手24万,另公积金近5万,扣掉的周转房租1万多。合计相当于收入30万。当然,这也包括了各类奖励。
基本上代表了部属高校无帽子普通青椒的收入。
以上为武汉同级高校平均水平。全部为阳光工资。
感谢各位读者的关注!所以这里又加了一点自己的杂七杂八的感想,算是对读者们的回应吧。
一个是关于学习的。答主02年在湖北省参加高考,全省排名没记错的话大约是900多名吧,不算很拔尖,但在全省几十万考生里这个成绩也还可以。中学阶段的确是在狂刷题,挑灯夜战到十二点半,第二天六点半起来是日常。本科阶段中规中矩,不过能保证基本不旷课,不挂科。研究生阶段就比较苦逼,晚上一般十一点回宿舍,通宵做实验,睡实验室沙发上也不稀罕。所以看上去平淡的描述,背后都是枯燥和辛苦。好在我们有一帮兄弟姐妹能够苦中作乐。说这个,是想告诉现在的学生读者,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们,想要好成绩,努力和付出必不可少
再一个是关于现状。高校,尤其是一本以上的高校的青年教师,既不像多数人以为的那样能够悠闲休满寒暑假,但普遍也不像许多公司职员或者基层公务员那样天天都必须打卡到岗。我周围的30岁左右的同事们基本状态是,寒暑假一般可以各休半个月到三周;有的课题组会要求青年教师打卡,有的不要求。但是如果真有事,请假也很方便。不用打卡的课题组,更是可以不用请假,只要保证上课和重要会议不耽误就行。即使如此,很多青年教师下班后都会不同程度加班。大部分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少部分在家加班。所以,说工作轻松,的确在外人看来,工作时间比较弹性。不过考核压力和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也很大,而且做的事情很费脑子。写过英文SCI的,写过自科基金的,写过各种考核、申请表格的人应该能够体会。如果说我们工作轻松,一方面,换做一般人,根本做不来,至少知识水平就达不到;另一方面,这种“轻松”,也可以看做是我们在学生阶段用苦读和拼搏,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巨大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换来的。
另一个,是看到部分评论的一个观点:我学历没你高,甚至可能就初中水平,但我挣得比你多。其实嘛,如果收入是合法的,有这样的人说明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提升了,大家收入上去了,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对于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学历并不亮眼的基础上实现年薪20万以上乃至自主创业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我表示由衷的尊敬和赞赏。不过,这里还是啰嗦几句,从我身边例子来看,的确有当初学习成绩不好,甚至没怎么上大学的人现在收入还不错,但是从概率角度来讲,我大学(二线985)和研究生同学中,普遍能够维持高收入,尤其是拿了博士学位的同学,基本上都是高收入(姑且把月收入超过一万叫做“高收入”吧,因为这是税务局要求自行申报个税的标准,属于国家钦定的“高收入标准”),或者直接在欧美留学或定居了。而在成绩较差的中学同学以及老家同辈份亲戚里面,虽然总人数很多,但能达到高收入的,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其中好几个还基本依赖父母的资金及人际关系支持。因此,如果家庭背景一般,但又希望能够实现收入上的突破的年轻人,最稳妥的方式,还是认真学习,考一个好大学,选择一个主流专业,有可能的话争取读硕读博(友情提醒:读博过程很痛苦,务必有坚定的决心)。再次重申一遍,认真读书、读硕读博只是“最稳妥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
当然,如果实在是觉得进入一本或者双一流高校有困难,还有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就是在靠谱的职业学校,努力学习一项技能,踏踏实实做高技术工人、技师。中国会是,并且长期会是全球规模第一的制造业大国。掌握了某项好的工作技能,并且踏实工作,也是实现稳妥且相对较高收入的另一个方法。德国、日本的技师收入普遍就较高,且高端制造的工作环境一般也很好。中国未来的高端制造,同样也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技师。
祝各位读者顺利,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心中理想。

03

小A北美藤校CS PhD,博士期间文章牛逼,不仅全是顶会,而且几乎每发一篇便有媒体蜂拥而至,其导师也是所研究领域中的Rising Star,而导师的导师更是工程院院士。毕业前Job Talk苦心准备了半年,毕业直接成为名校assistant professor,也算是开宗立派。年薪12万刀,五年以后拿到终身教职,年薪升上去一些,加上一些做consulting的外快,年薪勉强20万刀的样子。
小B北美藤校CS PhD,博士期间文章一般,毕业时对每天对着天花板臆想idea以及在学术会议灌水的生活感到厌倦,刷Leetcode去湾区做码农,奖金股票一堆加起来年薪30万刀,五年以后年薪升到了40万刀。
小C北美藤校CS PhD,博士期间文章不太够,好在导师够nice以及跟实验室其他小伙伴关系好,挂了一堆二作勉强毕业。当时读博到了第二年就对科研失去信心,开始旁听商学院课程自学金融知识,毕业去了华尔街对冲基金做矿工,各种bonus一堆加起来年薪50万刀。五年以后年薪到了60万刀。
小A刚毕业就拿下绿卡,2016年以前的eb1a就是快。不过至今仍然租着学校的房,觉得生娃不如多发几篇paper。对于ap来说,996什么的弱爆了,要多发paper多中grant最好是007,全年无休,睡觉都在想idea。手下几个不成器的学生,无论推公式写代码都远不如自己;还得随时谨慎自己的言行,和圈里竞争对手以及系里大佬勾心斗角,压力山大。自从做了ap,其外貌愈发成熟稳健。大概是由于每年各种deadline都差不多,经常梦见自己回到了高三,身边的同学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自己还在高三。不过当清醒的时候,看到自己paper等身,世界各地学生慕名而来,想到每年顶会各种party上和大佬们谈笑风生,还有一堆公司来人要做咨询;虽然钱不多,但觉得这名校教授的确是有面子。
小B在逃出学术象牙塔那一刻,觉得自己恢复了自由,感叹再也回不去了。回想起博士期间为了投顶会,一个小idea就在文章里吹嘘一番,和别人聊天生怕被偷,实际上拿到业界压根用不了。他觉得学术就是一帮人自娱自乐,满足一下发了文章被别人吹捧的成就感。就这样还搞的很serious很内卷,简直沙雕透了。他每天早上上班打卡,下午下班没事就去打跆拳道,拿了county的道馆的亚军,最近开始学习冲浪和驾驶飞机。公司食堂免费,各种中餐日料意大利西班牙菜随便挑,甚至雇了大厨教授烹饪技巧。家里养一只老猫,又刚生了娃,正打算要第二个。虽然身边一堆阿三小硕职级蹭蹭往上涨,但毕竟不如自己乐得逍遥。感恩节抱着吉他和一群老中去开party,一曲《蓝莲花》唱的粗犷而悠扬,听说M家有个大V干了十多年职级兑换过来也比自己低一些照样开live,每天转发一堆美女图就有知友滋滋滋送钱,决定自己哪天也试试。
小C刚毕业手气不好,抽了两次H1竟然都没中,好在人长得帅,说话又好听,第三次抽签之前娶了有绿卡的老婆。在对冲基金太忙,没时间要娃,并认为娃是中年危机的源泉决定丁克。毕业后不久就在新泽西买了房,总价70多万面积300多平的Townhouse。17年底比特币大火,顺带着赚了小200万刀,拿这笔钱在曼哈顿投资了两套一居室,一年的租金利润就有七万刀的样子。其目标是未来十年凑够十套房,然后靠租金就可以安享中年了。
有人求名,有人求利,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一辈子就这几十年,活得开心就好。
Remark:有人说答主你这是在劝退。其实我真不是劝退。如果一个知乎几百字就能把你劝退的话。。。那你还是退了吧哈哈哈!

04

91年(奔三了),海外博士+两年博后(共两篇顶会),图形+CV。
就职于英国某老牌高校。
英国大学的教职名称比较特殊:Lecturer(讲师≈助理教授),Senior Lecturer(资深讲师≈副教授),Reader(英国特有,准教授),Professor(教授),薪资逐级上涨。
关于英国高校的教职体系,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前职位是Lecturer(终身制),三年考核期,三年后转正。年薪税后大概30,000磅(约25万RMB),再扣除养老金,每月实际拿到手2100磅。英国生活成本高,这样的薪水,过小日子凑合,余钱没戏。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同行博后的待遇都比这高,业界的待遇就更高了。
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觉得科研有意思,读博目标很明确,进高校,也真正想做点有意义的研究。不求名垂青史,但求问心无愧(不想灌水)。
博士期间主攻CG,博后转了CV。博士毕业为何不找教职,因为文章数量少,心里没底,虚得很。
博后期间慢慢转变想法,文章攒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于是开始寻找合适的教职,参加过几次高校海外人才招聘会。
比如某末流985,只招青千,向招聘负责人询问待遇,回答是“不清楚,你先申呗,之后我们人事部门会有人跟你对接”。感觉国内高校待遇是个谜,不入职永远不知道能拿多少。记得负责人提到高被引也可以申青千,有人问高被引具体是什么指标,得到的回答是“等你成了高被引,就知道了”......
也记得某省属高校招聘人员看到我文章数量后那不屑的眼神。
国内稍好点的学校基本给师资博后,特聘之类的临时合同,几年非升即走。
思量再三,最好走人才计划。但资历尚浅,青千根本没戏,果断放弃国内高校。
考虑过去业界搞科研,某游戏公司,年薪60万,坐标上海。一想到996又担心中年失业,上海的生活成本也高,更重要的一点,业界科研基本是商业导向,个人偏向理论研究,理念不合,放弃。
决定申请海外高校,先有个教职,过几年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回国。
同行反馈英国科研环境相对自由轻松,实验室大佬到点发邮件提醒大家及时下班,不允许加班。有位学妹勤奋好学,每天工作到深夜,被老板约谈,五点半必须离开办公室。这对寻求科研生活平衡的人来说是诱惑。
很快就等到一个职位,经过一番调研,觉得可以一试。运气不错,顺利通过面试拿到offer,面试考察综合能力,并没有以论文数量为衡量标准。
入职后,深感起步的艰难,上课+项目+科研,还要考虑招博士,跟同行沟通后得到一致反馈,腐国太穷,学生不好招。
而且学校规定项目只能招博后,不可招学生,仔细想想这样做,对学生也许是一种保护。
无奈青椒一枚,要人脉没人脉,要资历没资历,未来几年可能要孤军奋战发paper。
目前就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科研,其他顺其自然。

05

背景:高校的研究所,不上课,可以带研究生
金钱待遇:
(1)一次性的:刚工作时候,六十万购房和安家费;
(2)前三年:一个月1200租房补贴;
(3)日常的:中级职称,月工资惨不忍睹,交完五险一金公积金后不到5000,现在副高涨了点,是6100多吧,真的算低收入;
(4)考核奖:一年2次,前提是完成基本工作量,大部分人都能完成,半年的时候发1万左右,年终的时候发1.5万左右;
(5)绩效工资:多劳多得部分,论文、专利、成果、获奖等,有的人基本没,有的人有将近百万,我工作第三年,年终发了9万多;
(6)额外的:在企业做技术顾问,一年3万-4万,副高后做评审专家之类的,一年有个5000左右吧。
体制待遇:
去企业肯定可以赚更多,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主要还是工作自由。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用强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每天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你一个月不在单位也没关系,只要年中、年终评估的时候,你的工作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完整这个工作任务,难度确实是不高的。当然,也不会耽误想上进人的发展。总之,这份工作而已给你很多可能,给你很多选择权,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吧。

06

87年底(87.12.30)生的,不知道是30岁还是31岁。博士毕业三年了。在西部某末流二本教书。生活很平淡。工资大概在13-15万间。没怎么搞科研,因为这三年没拿到啥基金。刚来上班时学校给了60万安家费,用这个钱买了一个车,买了个房,还剩20来万。然后结婚彩礼18.8万,办酒席收到的礼钱也差不多这个数,又拿这个钱买了个房。现在每个月还贷5000左右。
如果不读博,应该不能这么快买车买房。算是在这个末流省会扎下根了。
所以,感觉读书对于家庭情况不好的人而言是条很不错的路子。
7岁上小学一年级,27岁博士毕业。刚好二十年。我从一个周末和寒暑假都放牛的农村娃儿成长为一个大学老师了。
现在回想读书时曾经的辛苦,不胜唏嘘。我小学时在镇上读书,从家到镇上的小学有5公里,每天早上起床自己做饭,吃饱后就走路5公里去读书,放学又走五公里回家。从9岁开始,走到12岁学会骑车才没在受那份苦。幸运的是,成绩一直还行。从没觉得学习辛苦,反而觉得学习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经常在上学路上一边走一边背语文课文,或者思考数学难题。小学时候老师布置的数学难题我常常能用多种方法解出来,数学老师都感到很诧异,说我是天才。
本科在上海读的,从老家去上海要坐30多小时火车,那时候穷,坐火车就真的是“坐”。舍不得钱买卧铺啊。2008年初那次,买不到回学校的火车票,只好买了个绿皮加班车,中间走走停停,硬是从成都坐了60小时才到上海。夜里三点钟到上海然后找个网吧睡到天亮然后坐车两小时去学校——奉贤新校区。
现在身体不好,可能和那个时候太苦了有关。苦是苦了点,但是没白苦,本科毕业保送中科院硕博连读按时毕业。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统一回复:华理06级本科热动。

07

性别女,地点北京,985本科,top2直博,目前刚30,博士毕业的时候年景好,没出去,直接留北京某高校,学校的主打专业在市内或进前5,综合水平勉强前10。入职合同签的老轨,铁饭碗,学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了房,价格相较市价很白菜,全款入手,车房车位全,居留北京压力无(这一条有点暴露学校了,算惹,猜出来就当给学校打广告吧)。
去年收入是税后30W差一点,28W左右,这是林林总总都算上的结果。自身收入情况校内同龄同等职称水平阶段排中位数以下,全市比……大概可能也就刚够中位数,平均数不敢比,毕竟极值很大。
因为走的老轨道,校内工作压力基本没有,教学压力也基本没有,课程上几年就非常熟了,平均每周在上课备课判作业往返从办公室去教学楼的所有开销加一块也不超过8hrs,其余校内/院内开会报销党会所有杂事加在一起大概也就是5-15的样子,多数在10hrs以下。同事里有些比较浪的,除了固定几次开会,可以说全年见不着。
但是圈内学术压力很大,不进则退,习惯了天天干活,因为工作时间自由,因此波动较大,平均来说周60左右,2018年总计是2700(包含教学/校务)。
以上的总计时间得益于没有家庭负担,换言之就是没生娃也不需要照顾老人,家务外包连饭都不怎么做。每日清醒的16hrs都是自由安排。因为个人对时间去向比较执着,所以有详细的记录,2018年娱乐时间2000hrs(兴趣爱好清单可以单列出一整张纸),锻炼200hrs,被各类电子产品的时间黑洞吞没700hrs,宅家手工200hrs,外出通勤300hrs。
个人对以上数据是很满意的,感觉又浪又肝,心满意足(双手合十希望不要被人脱马甲)。
我喜欢学术的原因就是因为自由,自由并不意味着天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自由是你可以从心地安排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睡觉,而没有人有能力/权利/资格去干涉你的生活。

08

28岁,本科985,硕博中科院系统土博,知乎四大天坑之首分子生物学专业。2018年初毕业,年中入职。坐标长三角地区二线城市三甲医院,中心实验室科研岗,事业编制。
薪资结构=基本工资 +奖金 +年终科研绩效。基本工资少的可怜,扣除七七八八的税每月到手4-4.5k,奖金是科室平均奖,每月5-7k不等,并会随着职称的上升乘以相应系数。科研绩效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块,靠课题和文章,成果多拿的多。身边有混日子的人完全拿不到,据说也有牛人一年能拿二三十万科研奖。
这样算下来一年10-12万+X浮动,也算合理。不过目前入职刚半年,只能拿基本工资,处于喝西北风的状态。就盼着实习期过好拿点奖金,然后努力做实验发文章,争取明年科研奖。
目前的生活状态:已婚 有车有房 无贷无孩。
老公海龟硕士,30岁,也是天坑专业之一。。。之前在私企工作了几年,税后每月8-10k,觉得上升空间不够,遂辞职创业。现在不到半年,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故30岁左右的一硕一博,目前家庭月收入4-4.5k,卒。大概是知乎最惨吧。。。。。。。。。
幸好双方父母退休工资足够,有时还会来“接济”一下低收入的我们。
目前的压力来自文章课题职称,想要尽快站稳脚跟,老公则是创业初期的煎熬。再加上近一两年打算要孩子,加上一个强大碎钞机,对精力与金钱均是挑战。
碎碎念了这么多,全部真实,有新的变化会来更新的,希望自己越来越好。
更新,总结2019全年的收入和工作情况。
总体来说,2019年继续过着有车有房有猫,无贷无孩的生活。
去年上半年入职,今年评上了中级职称。因为学历加成,评聘都比本科硕士毕业的同事要快,这是博士学历在初入职场的很大优势。
2019全年工资+各类奖金+加班费,税后19w+,公积金额外4w+。工作第二年年收入超过20w了,达到心理预期。在二线城市没有额外支出的情况下,每月花销其实挺少的,大部分能结余下来。收入水平实现经济独立了,花自己赚来的钱,特别开心。
工作方面,保持早8晚5的双休日的工作时间,不打卡,偶尔加班。每天早上到实验室,处理一下邮件,安排一整天的工作,然后按进度做实验,穿插的时间看文献或者写文章。中午休息2小时,去食堂吃饭,回来小睡一会儿,下午冲杯咖啡继续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有时开会听讲座,或是指导小朋友们(主任的研究生)做实验写文章……对,这就是一线科研工作者的日常,跟读书期间其实没什么区别,日子过得有规律,且环境相对单纯。
下午按时下班,回家自己做饭或者去爸妈那里蹭饭或者跟老公出去吃,晚上的时间属于自己,每天坚持锻炼一会儿,尽量保持好的身体状态。由于今年身体出了点小问题,还休了一段时间病假,所以更觉得健康的重要性。医生说要保持好的心情,所以我今年在闲暇时间,就刻意让自己放松。看音乐剧,听演唱会,拼拼图,搭乐高,画油画,研究新菜,看书……双十一,周围有孩子的人都在为孩子买买买,而我给自己买了一堆玩具,玩high了。
日常尽量不去多想烦心的事情,对于领导的不合理push也能委婉拒绝,不把自己逼得太狠。我一直是个脾气好,不太懂得拒绝的人,所以很长时间来导师or领导总觉得把事交给我靠谱,完成得又快又好,然后给我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也由于“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好”的性格,就把自己搞得很累。其实如果我今年在工作上花100%的精力,下班后或者周末也努力工作的话,2019年的收入或许能再多个5-10w,但是何必呢?想通了,身体重要,生活的开心重要,我们又不是特别缺钱花~
目前还没有孩子,继续过着二人世界,对于“四脚吞金兽”“人形碎钞机”这种生物,我有点害怕。怕被大环境裹挟,会有育儿焦虑,担心会失了初心,变成神经紧绷的家长。而且身体条件所限,如果有孩子,那就是缘分,我们一定好好爱TA,如果没有,也不强求。在这一点上,另一半跟我达成高度一致,感谢他。
老公所在的行业今年遇产业严冬,所以仍在蛰伏,等待机会,希望明年会回暖。
写在2020年初,愿新的一年一切都好!

09

说来惭愧,本人应该是拖了后腿的博士吧。。。
年轻的时候凭着高智商和好运气,一路升学拿奖学金无比顺利,26岁欧洲某国博士毕业,并且算是有了一点点本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悲剧开始于博士毕业后,被参加会议时候认识的业界大牛推荐去欧洲某知名大学博后两年,和教授气场不合。加上周围接触的人多了,对现状科研界的情况有点心灰意冷了(也可能是自己的偏见),死了继续博后然后苦熬拼固定教职的心。
然后胡乱去了一家国内企业工作,专业不是很对口,要我的主要原因是外语好。。。当然因为国内企业对博士文凭的盲目崇拜,加上自己毕竟脑子还行+工作相对其他人很靠谱,给的职位还过得去。年薪一般般税前30W+,好在工作时间比较自由。
工作两年多了,越来越痛苦,感觉大好时光都浪费在做些重复性工作,以及和SB同事们撕逼中。。。最近一两个月特别严重,早上闹钟都叫不醒我了,起床后浑身酸痛各种自暴自弃。
自己分析如此生无可恋的原因,主要是:
不再做有探索性的工作了,无法从工作中寻找到乐趣
同事中没有大牛指导,也没有能产生思想碰撞的同行
身边大部分人的目标是钱,而非工作本身。
但我想也许这就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现状吧。
很迷茫,把知乎当成一个树洞,希望有同感或相似经历的人不吝赐教。。。
谢谢各位的意见和建议。
答主已辞职,目前在德国某研究所工作。
说说身边认识的其他博士朋友们目前的状况:
中国人:基本上都在博后,观望回国的各种计划中。少部分找到了国内愿意接收的大学,据说加上政府补贴,待遇不错在20W-40W左右,但前几年压力比较大。
欧洲人:大部分去了欧洲的企业,工资水平一般税前4k欧元-5k欧元每月。少部分科研比较成功的去了美国读博后。
来源:知乎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518315436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404562197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520154818
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823915772
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349523821
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481739571
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607028560
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582969696
9.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350347415


本文综合整理自文济考博、经管苑

又一省官宣:大学学费涨了
重磅!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注意!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出来了!部分考试科目名称有新调整!
最新公布!27所军校面向河南招生982人,文理都有!
复旦大学发文,倡议为王永珍老师家属捐款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2021年招录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公告
官宣!“秦岭大学”来了!
凉凉!考博失败了!猜猜都是怎么“考砸”的……

第十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获奖论文名单

第三届国际自然资源法治论坛征文启事,含选题、奖金

《中国检察官》2021年第11期 (司法实务版)目录

黑龙江省法学会关于重视开展RCEP规则研究的倡议书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预通知

福建省法学会行为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召开

《荆楚法学》约稿函

《科技与法律》2021年第3期要目

“80后”学者出任双一流高校副校长,这些年轻的校领导你认识吗?

大连海事大学关于开展2021年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温州医科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第三批报名通知

温州医科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第二批拟录取名单公示,29人

新疆医科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152人

天津大学召开新增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

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20人

郑州大学2021年5月、6月硕博连读审核通过研究生名单公示

CSSCI(2021-2022)来源集刊目录(法学类)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通知

《投资者》(第12辑)目录

《证券法苑》(第二十九卷) 目录

湖北省法学会商法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传承南梁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2021-2022年度有奖征文参评文章公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数据开放与创新国际论坛参会邀请及日程

法科学生的字典中没有“内卷”与“躺平” ——许中缘教授最新毕业典礼致辞
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180项
2021年5月份北京市律师执业申请情况通报:49人考核不合格!
美国宪法:崇高的“国家底线”
罗翔教授:内卷下的尊严
天津大学2022级研究生招生暑期夏令营开营啦!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4、5期刊载6篇法学论文!

华泰证券开户佣金最低多少?怎样办理华泰证券低佣开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