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西财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45人
山西财经大学致2020年报考我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考生的一封信
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一)政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1)1.基本情况:政治经济学专业是山西财经大学的首批博士点,2005年获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本专业团队现有教授和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5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经济数据分析与建模实验室等多个教学科研支撑机构。2.培养目标: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国际经济视野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第一,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遵纪守法,道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学术型人才;第二,系统掌握本学科前沿理论和方法,熟悉经济学领域的主要成果,能够科学地运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独立从事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第三,具有较高学术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的综合型人才。3.专业特色: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立足现代经济学理论前沿,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实际经济中的理论与政策问题。4.研究方向:(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3)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5.主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英语、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资本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经济史中的制度变迁等。6.就业方向: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实际工作。(二)西方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4)1.基本情况:西方经济学专业于2003年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导师团队年富力强、研究基础扎实、研究成果突出,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其中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2.培养目标:西方经济学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熟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和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前沿,掌握熟练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向相关学科扩展的能力,可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经济分析与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3.专业特色:本专业着重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前沿理论和发展趋势,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科学地评价和借鉴西方经济学,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和世界经济的前沿课题,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4.研究方向:(1)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2)城乡统筹发展理论(3)产业组织理论与新规制经济学5.主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英语、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动态优化方法、新经济地理学、城乡发展专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6.就业方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经济分析与管理的相关工作。(三)世界经济(专业代码:020105)1.基本情况:世界经济专业于2005年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导师团队研究基础扎实、研究成果突出,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2.培养目标:世界经济专业旨在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世界经济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学生应当具有坚实宽广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世界经济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做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管理部门工作的能力。3.专业特色:本专业遵守世界经济基本研究框架,以中国和世界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科学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重点探索开放条件下当代世界经济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世界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改革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4.研究方向:(1)国际贸易研究(2)国际金融研究(3)国别经济研究5.主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英语、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前沿与方法、高级世界经济理论、高级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6.就业方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商务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经济分析与高层次管理的相关工作。(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6)1.基本情况: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于2006年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导师团队研究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3人,其中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1名、山西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1名。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具有创造性见解和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前沿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管理部门工作的能力。立足山西,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培养专业基础厚、创新意识强、适用领域广、综合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经济类专门高层次人才。3.专业特色:本专业以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的方法为基础,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注重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重点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区域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现实路径。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口经济与大数据分析这三个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4.研究方向:(1)资源型经济转型理论与实践(2)人口经济与大数据分析(3)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5.主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英语、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动态优化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前沿专题、资源型经济转型理论与实践、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口经济与大数据分析等。6.就业方向:本专业博士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为高校、科研院所、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实际工作领域。(五)区域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2)1.基本情况:区域经济学专业依托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开展人才培养,2006年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围绕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能力强的学术团队,核心成员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西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6人等。有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源型经济研究中心)、山西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重点智库培育单位(“六新”研究智库)等省级科研平台,为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外语水平,系统掌握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等基本理论和技能,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科前沿动态和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并对中国区域经济热点,特别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有独到见解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3.专业特色:区域经济学专业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培养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目前,已在资源型经济形成、规避及转型、资源收益分配、破解“资源诅咒”、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城乡融和发展、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区域创新、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本专业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出发点,突出关注作为“问题区域”的资源型地区发展问题,重点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能源革命、创新生态系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演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在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4.研究方向:(1)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2)城乡协调发展研究5.主要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现代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空间经济学、资源型经济转型专题、城乡协调发展专题6.就业方向:本专业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六)财政学(专业代码:020203)1.基本情况:财政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是我校建设时间最长、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成果显著的学科之一,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优良传统。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与教学科研实践,涌现出一支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2.培养目标: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崇高的学术追求;全面系统地掌握财政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熟悉现代财政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现代财政制度与财税政策运行;具有较高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财税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3.专业特色: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区域财政管理,突出绿色发展要求,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在财税政策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探索。4.研究方向:(1)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2)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3)区域财政管理研究5.主要课程:财税经典文献、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财政与国家治理、区域财政理论与政策、政府预算管理、政府债务与风险管控、中国财政思想史、地方财政学。6.就业方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七)金融学(专业代码:020204)1.基本情况:金融学学科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金融学专业之一,本科招生始于1958年,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5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计划,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拥有一支功底扎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导师团队,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1人,讲师1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有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1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金融学导师团队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首届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2.培养目标:金融学旨在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金融学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一定教学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较强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金融人才。3.专业特色:金融学学科以1960年对山西票号研究为起点,对明清山西票号进行了开创性地研究,填补了中国经济金融史的空白;完善了金融资源理论研究框架,在金融理论和金融政策研究方面卓有建树;以史为鉴,吸纳山西票号兴衰对现代银行业的启示,形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围绕金融安全和资源型经济转型,逐步深入对风险传染机制和金融监管的探索。4.研究方向:(1)山西票号与金融史研究(2)金融论与政策研究(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4)国际金融研究等5.主要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票号与金融史研究,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高级微观金融理论,高级宏观金融理论,高级国际金融理论,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金融学前沿文献选读等。6.就业方向:适宜在各类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从事金融分析、风险控制、公司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经济金融教学和相关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八)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5)1.基本情况:山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源于1951年设立的商业经济专业。1958年招收本科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学术队伍整齐,结构合理,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4人。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博士生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在获取广博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应用经济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产业经济学系统精深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具有独立从事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与外国同行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数据分析工具从事研究工作。3.专业特色:本学科以我校长期形成的商贸流通产业研究为传统优势,同时紧密结合山西省作为内陆地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实际,研究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问题。近年来,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山西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实际,拓展了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研究特色。4.研究方向:(1)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2)流通产业发展(3)对外开放与产业发展(九)数量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9)1.基本情况:数量经济学是我校应用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4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经济学团队目前共有9名教师,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近年来,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数据科学理论基础,较为全面地掌握各种统计定量分析工具的人才。本专业要求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数据科学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够掌握宏观、微观等经济学相关计量实证方法,以及具备分析复杂经济学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实务部门、政策研究、金融、企业部门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够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经济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3.专业特色:数量经济学专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即以经济理论、数据科学理论与大数据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计量经济结合大数据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研究中国经济运行及资本市场实际问题,如经济数据基础薄弱、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稳定、资本市场运行机制问题、宏观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等等。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解决这些难题的途径,并以此推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我校数量经济学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二是应用范围广。计量经济方法不仅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还是金融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三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本专业突出应用导向,该专业有扎实的方法论基础,具备雄厚的经济学理论底功,注重用数据结合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可以直接与社会经济结合,比如为政府决策做智库,为金融部门做风险分析,为企业发展做预测规划等。4.研究方向:(1)计量经济模型及应用(2)金融计量分析(3)宏观经济计量分析5.主要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等数理统计学、高等概率论、随机过程、非参数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python语言与编程、R语言与编程、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高级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模型及应用、金融计量模型与应用。6.就业方向:数量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所能工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政府部门、统计局及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等。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主要从事金融行业的用户分析、风险分析与精算,高等学校或者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十)金融工程学(专业代码:0202Z1)1.基本情况:金融工程学科2003年开始招收金融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本科招生,2014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招收博士后。2011年获批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招收金融工程实验班,2018年获批山西省优势专业,2019年获批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2/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才2名,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3名,山西省模范教师1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20余项。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数理分析能力,系统掌握金融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3.专业特色:本专业坚持国际化视野、区域化服务的战略定位,在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基于行为金融的资产定价、公司投融资决策、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金融问题研究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注重将科研特色优势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举,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微观金融理论和金融工程方法训练,注重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的能力培养。4.研究方向:(1)金融风险管理(2)金融资产定价(3)公司金融5.主要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宏观金融工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金融随机分析等6.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适宜在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从事金融管理工作;适宜在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从事金融产品设计、金融资产定价、证券组合投资、公司理财、金融风险管理等工作。(十一)法律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Z2)1.基本情况:法律经济学依托我校应用经济学和法学而设立。应用经济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法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法学研究生教育肇始于1998年,经济法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法律经济学学科梯队有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博士35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3人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1人是山西省法学与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是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标兵,2人是山西省教学名师。近年来在SCI、SSCI、CSSCI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批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2.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引领,培养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能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法律现象,独立从事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3.专业特色:法律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采用微观经济学及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法律规则的效率,进而分析法律的形成、法律的框架和法律的运作以及法律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在合作经济与企业法治、财税与金融经济法治、环境治理法治等领域形成研究特色。4.研究方向:(1)合作经济与企业法治研究(2)财税与金融经济法治研究(3)环境治理法治研究(4)资源与能源经济法治研究(5)社会保障法治研究5.主要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法学专题、环境资源法学专题、合作社法学前沿专题、生态文明法治前沿专题、财税金融法学前沿专题、能源法治前沿专题、社会保障法治前沿专题、民法学专题、商事法制的经济分析等。(十二)统计学(专业代码:071400)1.基本情况:统计学学科是我校优势学科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学位齐全的办学层次。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重点学科,山西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该学科导师团队是山西省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社会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应用高级经济统计人才。3.专业特色:本专业发展历史悠久,在国民经济核算、社会经济统计,抽样调查等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学生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4.研究方向:(1)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2)社会经济统计方法应用(3)数理统计方法应用(4)抽样与大数据统计研究5.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数理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社会经济统计专题等。6.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就业。(十三)会计学(专业代码:120201)1.基本情况:会计学专业始建于1951年。本科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1997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建成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和2011年被批准为会计专业硕士和审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1人,中国审计名家1人,省级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导师1人, “三晋英才”拔尖人才1人、“三晋英才”优秀青年人才2人。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博厚实经济管理理论素养、现代科学研究理念、丰富而娴熟科学研究方法,能够高效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会计、审计问题,胜任在高校、经济管理研究机构、政府政策制定部门等单位,从事会计、审计理论创新、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3.专业特色:经过7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国家审计研究、内部控制研究、智能会计研究、资源经济转型会计管理研究等研究特色。4.研究方向:(1)现代会计理论研究(2)现代审计理论研究(十四)企业管理(专业代码:120202)1.基本情况企业管理专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晋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面向企业发展、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紧跟国际工商管理学术前沿,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致力于解决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与管理难题,形成较为明显的学科特色与优势。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成为省内最早的MBA授权点,2009年被批准为省内唯一EMBA授权点,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该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也是省内唯一的企业管理博士学位授予点,该专业所属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荣获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项目。本专业所辖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基础课管理学为国家一流课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 高端领军人才1人、拔尖骨干人才3人、青年优秀人才3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2.培养目标:培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掌握坚实宽厚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完整掌握企业管理专业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以问题为导向,熟练运用掌握的理论与现代管理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构建理论,解释解决问题的高层次管理与学术领军人才。3.专业特色:企业管理专业主要以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孵化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转型发展为特色。(1)围绕煤炭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与管理中的问题,创立了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方法、构建了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围绕煤炭企业的公司治理、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新的市场主体培育,建立了创业过程的孵化资源动态匹配模型;(2)针对中小企业“民工荒”、劳资关系紧张、劳资冲突频发、劳动生产率低、创新不足问题,使用总体报酬激励职能构建了中小企业劳动者、企业与社会合作共赢的单因子、双因子、五因子“人本管理”理论模型,使用构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古典、新古典经济管理理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理念。4.研究方向:(1)人力资源管理(2)中小企业孵化与成长研究(3)企业战略管理5.主要课程:高级管理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战略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组织与公司治理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薪酬管理与劳资关系理论、创业与企业孵化理论等。6.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党政、事业单位从事中高级管理工作或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到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或从事创新创业实践。(十五)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0203)1.基本情况:旅游管理专业始建于90年代末,在晋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面向山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术型),2010年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目前该专业是省内唯一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4人,省级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本学科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根本,积极吸收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了学科交叉明显的研究特色,积累了一些多学科集成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批特色鲜明且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2.培养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德才兼备,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系统掌握坚实宽厚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完整掌握旅游管理学理论体系,熟练扎实地运用旅游研究方法,准确把握旅游管理学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承担本学科较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对旅游业进行创新管理并进行实证研究能力。(3)能够熟练运用外语阅读旅游管理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外语写作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够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3.专业特色:(1)生态旅游研究。本研究领域以旅游学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针对山地型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旅游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的视角进行有效的生态旅游调控。(2)旅游生态评价与景区管理。本研究领域重点研究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旅游影响评价及调控等内容。将地理学、数量生态学方法紧密结合来分析旅游实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生态旅游理论是本领域的主要特色。在长期研究中,构建了一套衡量旅游对植被影响的评价体系;创新了双向指示种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识别了旅游干扰作用下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规律; 创建了旅游生态响应速率的测算方法;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户外环境解说体系;建立了一种测量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方法。(3)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本方向侧重研究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在多年的旅游实践研究中,积累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关区域旅游合作与开发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山西与周边省份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模式,构建了基于生态视角的山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创新了山西区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和理论。(4)休闲旅游研究。本方向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明确了休闲产业的内涵、外延和产业属性,提出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阐明了休闲产业发展的规律,基于共生理论建立了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休闲产业研究框架体系,对我国休闲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制度创新来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对策。(5)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研究。本方向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重点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和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构建,分析了其相关特征和演化的模式;探索了一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研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6)旅游经济研究。本方向构建了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耦合模型,解析了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耦合关系的时空分异规律;分析了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消费的特点及其行为;构建了旅游饭店绩效管理体系。4.研究方向:(1)旅游发展评价与管理(2)休闲产业与旅游经济(3)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4)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5.主要课程:高级管理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旅游研究方法、旅游管理前沿、高级旅游经济研究、旅游发展评价与管理、休闲产业与旅游经济、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6.就业方向: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旅游企业。(十六)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代码:120204)1.基本情况: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我校各学科中建设时间较长、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成果显著的学科之一。本学科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我校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扶持学科,2011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评估为优秀并转为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B+等级(山西省最高等级的五学科之一)。现已有10名获得本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170余名获本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20多篇获省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赢得良好育才声誉。多年来,以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三晋英才”及中青年博士组建的“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学科团队,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与显著社会影响。2.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外语水平,能够立足中国管理实际、把握技术创新、数字技术、能源转型等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厚实交叉学科理论基础、创新科学方法技术的独立从事复杂性和创新性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3.专业特色:目前,已在产业集群创新、企业技术管理、资源型企业创新转型、欠发达地区技术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进展。本专业将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等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数字技术经济发展、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网络、能源技术进步等研究问题,力求在相关基础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4.研究方向:(1)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转型(2)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3)智能信息与企业技术管理5.主要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高级技术经济学、高级技术管理学、动态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前沿专题、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专题、智能信息与企业技术管理研究专题等。6.就业方向:本专业博士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十七)财务管理(专业代码:1202Z1)1.基本情况:本专业分别于2005年、2009年和2019年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自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开始招收学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现有专任教师35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学术带头人1人,“三晋英才”拔尖人才1人、“三晋英才”优秀青年人才2人。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博厚实经济管理理论素养、现代科学研究理念、丰富而娴熟科学研究方法,能够高效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财务管理问题,胜任在高校、经济管理研究机构、政府政策制定部门等单位,从事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3.专业特色: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本专业已经形成了资源转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农业财务管理研究、财税与创新相关财务问题研究等特色。4.研究方向:(1)财务管理理论研究(2)证券市场与资本运作研究(3)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研究(十八)系统优化与智能决策(专业代码:1202Z3)1.基本情况:本专业历经多年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形成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8人,博士化率超过80%,其中拥有国务院政府体贴专家3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1人。本专业教师具有强劲的科研实力,形成丰富的科研成果,曾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4篇,荣获省部级学术奖项23项。2.培养目标:面向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最新发展前沿和学术动态。具有进取、创新、求实、认真的科学精神,具备国际学术交流和熟练阅读文献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与决策、绿色转型系统工程、知识管理与创新网络治理、复杂数据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领域做出创新性的成果,成为本学科领域的复合型高级研究人才,能够胜任教育、科技、工程、管理等重要工作岗位。3.专业特色:现代社会经济系统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中人的行为复杂、要素关联,由此形成的问题和产生的数据也规模巨大,因此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优化和决策需要更加适应系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方法与工具。而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决策提供了可能。系统优化与智能决策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系统优化与设计、控制论、模糊决策理论与方法、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科学思想与方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该学科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复杂社会系统优化、智能决策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侧重于大数据驱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决策中的智能优化方法、信息资源与战略管理、复杂系统分析与集成、消费大数据、新兴的风险测度与评估理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的研究与应用,是系统科学在管理智能决策的交汇融合应用,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4.研究方向:(1)绿色转型系统工程(2)创新网络管理科学(3)知识管理与决策优化(4)应急管理工程5.主要课程:高级管理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运筹学、复杂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与管理决策、绿色转型系统工程研究专题、创新网络管理科学研究专题、知识管理与决策优化研究专题、应急管理工程研究专题、管理研究方法、高级计量分析与软件应用、数据挖掘等。6.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理论研究,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决策、大数据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工作。二、招生方式我校202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采取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等三种招生方式。(一)普通招考,指招生单位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二)硕博连读,指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二、三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拟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需根据招生单位的规定提出申请,并通过招生单位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或考核,被录取后才能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三)申请考核制,指招生单位接受符合条件的考生申请,对其学业背景、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后录取的招生方式。三、报考类别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类别,均须全脱产学习。(一)报考非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一经录取须将其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等转至我校,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或自主择业。(二)报考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在报考时须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在录取时,考生本人、定向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其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等保留在所在单位或定向就业单位,毕业后回定向就业单位就业。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定向就业单位因报考等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四、招生计划(一)学校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总数、以及学科评估、学科建设、导师年度考核、在读博士研究生数量等情况,向各学科(专业)分配招生计划。(二)学校优先招收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当年国家下达给我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确定。五、报考条件(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4.非应届硕士毕业报考人员,须在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一篇我校认定的B1级(含)以上学术论文;硕士生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本人为第二作者的,按照考生为第一作者对待。5.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7.在职人员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后必须全脱产学习。(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学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2.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3.第一学历须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已完成硕士阶段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学习,所有必修课程均分为80分(含)以上,且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无课程重修或补考记录)。4.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同意推荐。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还应同时征得本人入学前所在单位人事主管部门的同意,能够全脱产学习。5.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有较强的科研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培养前途者。7.英语水平至少达到以下条件之一:(1)英语国家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2)公共英语四级PETS4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3)托福考试成绩不低于80分。(4)新GRE成绩不低于210分。(5)雅思成绩不低于6分。8.申请报考的博士专业与硕士期间所学专业须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若申请报考的博士专业与硕士期间所学专业不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至少达到以下条件之一(以下论文和科研项目须与报考的博士专业方向一致):(1)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我校认定的B1级(含)以上学术论文;对于级别在我校认定的A4级(含)以上的学术论文,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的,按照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对待,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2)主持我校认定的B级(含)以上科研项目或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三)以申请考核制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3.申请者学历应满足以下条件:申请者须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学位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普通全日制本科,并取得学士学位;应届硕士生必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往届生须于2019年1月1日以后毕业,并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4.申请者的报考类别须为非定向就业。录取后须全日制脱产在校学习,在录取后须将全部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我校,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否则取消录取资格。5.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1)英语国家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2)公共英语四级PETS4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3)托福考试成绩不低于80分。(4)新GRE成绩不低于210分。(5)雅思成绩不低于6分。6.申请者科研成果要求:在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我校认定的A4级(含)以上学术论文或在读硕士期间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一篇我校认定的A3级(含)以上学术论文。以上各类考生的科研成果级别认定均按照招生当年的《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文件执行。所要求的相关学术论文,必须是已发表的现刊,用稿通知无效,科研成果的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提交资格审核材料之日。六、山西财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复试名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法释〔2022〕9号
一个非常有钱途的平台,欢迎加入!江苏大学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一)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提示
中国计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优质调剂生源意向登记通知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2022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预公告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布,最高440分!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东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线,法学硕士375分清华大学法学院2022年硕士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分数线最高408分!有调剂!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法律硕士复试名单公布,最高分分别为410分、413分!
中国政法大学非法学类院系2022年一志愿复试名单公布,最高分443分!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关于公布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的通知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接收2022年研究生调剂的公告
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接收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哈尔滨商业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调剂公告《法学家》2022年第2期要目
《中山大学青年法律评论》第八辑稿约
2022内蒙古法律法治文化论坛——首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社会责任专题会征稿函司法部:300万的项目,欢迎来竞标!
司法部部分京内直属单位2022年度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公告
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
南开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选拨实施细则(第二批次)
黄文艺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洪荞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独自出门在外旅行100多天,大致需要多少钱?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调整2022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的公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决定(第42号),1507人博士学位
太原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制)报名须知
军事科学院关于明确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招生考试安排的通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关于2022年公安学科博士考生提交考察信息的通知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第二批招生开始!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安排调整的通知(改为网络远程考试)
南昌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普通招考报名通知贵州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司法文明创新中心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安排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
长安大学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长安大学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91人长安大学2022年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博士第六年,我还没有发Paper
北京林业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最新动态
北京邮电大学2022年公开招考博士生考试大纲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收复试通知
河南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第二批报名通知
海南师范大学关于2022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结果的公示
上海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围综合考核名单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简章
桂林理工大学2022年普通招考招收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公告
西安石油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级目录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2年以“申请-考核制”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985高校官宣:批量退学公告来了!
吉首大学体育学博士研究生2022年招生简章
东北师范大学各招生院部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同济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第二次招生各学院复试安排(持续更新中)
哈尔滨商业大学2022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工作安排
南方科技大学无线感知健康实验室2022年博士境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第二批招生通知
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延长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时间的通知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重庆大学2022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申请考核!
重庆大学2022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学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公示
中国矿业大学招收“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简章
2022年深圳技术大学与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简章
他是杨振宁最后一个博士生
中山大学2022年“统一考试”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疫情防控最新通知 (不含“申请-考核”制)
西南石油大学关于延长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报名时间和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工作安排的通知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生招生第二次“申请-考核”工作的通知
吉林大学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外国语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
天津大学部分专项计划博士招生材料初审合格公示名单【2022专项计划博招第3篇】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统考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全国医学博士外语考试考前公告
中国矿业大学2022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办法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官宣取消!
青海师范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61人
首都医科大学调整2022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英语”考试安排的通知
某高校教授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必须把他列为第一作者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太原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考试方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关于公布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考生名单的通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延边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简章,120人
山东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丈夫博士毕业后起诉离婚,妻子提出家务补偿10万元!法院判了
北大博士神论文:为什么学校打印店老板大多是湖南人?河北工业大学2022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贵州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名考试相关事宜的通知
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办法已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含调剂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通知北京、上海高校决定考博延期举行!
济南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62人对这些考博考生加试!
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陕西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预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2022年秋季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的通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关于公布2022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准考情况的通知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公布2022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相关工作的通知
西南交通大学2022博士研究生网上确认阶段开始了~
温州医科大学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联合培养药学专业博士教育项目2022年招生简章2所高校官宣:2022年考博延期至4、5月份举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疆农业大学2022年考博温馨提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09人
北方工业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12人
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博士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首次博士招生20人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调整版)
辽宁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东医科大学2022年全日制统考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变更的重要通知两会建议:博士扩招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部申请考核制!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资格审核结果查询
兰州大学2022年各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考生名单
厦门大学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简章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考试公告
同济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外语考试相关说明寒门博士年薪200万:如果你不努力读书,哪里有出路?
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申请考核制,170人
河北医科大学2022年博士考试第二次考前公告
北京工商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100人
烟台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名正式开启!
宁夏医科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公告
华北电力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名材料初审结果查询的通知
曲阜师范大学2022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复旦大学关于部分院系调整2022年博士生招生考核方式的通知
成都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最新通知
兰州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调整的通知解放军总医院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时间推迟的通知
高压读博,如何停止内耗,积极向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