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小白杏进京赶考记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族,
“我”的家族在库车这片土地上已经繁衍生息了近千年,
“我”的维吾尔语名字叫“阿克其米西”,意为“白色蜂蜜”。
没错,“我”的名字叫库车小白杏!
然而最近几年,由于市场销路不畅,“我”的日子不太好过……
还好,在自治区教育厅住达吾孜亚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我”获得了进京赶考的机会,“我”对重振家族雄风充满了信心,你一定对“我”的逆袭之路非常感兴趣吧。
且听“我”道来……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 张卫华报道
没落的贵族
库车栽培杏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在《大唐西域记》里有过这样的记载:“屈支(龟兹,今库车一带)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有葡萄、石榴、梨、李、桃、杏……”
库车的杏子现保留下来的优质品种就有20多个,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其中佼佼者自然就是“我”——库车小白杏。
资料图
“我”果肉厚、纤维少、汁液多、甜味浓,浅咬一小口,用舌尖轻轻一品,香甜随着舌的味觉满口生香,浓汁滑入肺腑,润泽五脏,美妙情状令人难以释怀,“我”是名副其实的杏中贵族。
近年来,“我”的日子却不太好过,受到价格低、销路不畅等因素影响,这里的果农纷纷砍掉自家的杏树,改种红枣、棉花等作物。然而,改种后的作物并没有给农民带来更多的预期收益,渐渐地,农民对发展林果业失去了兴趣。“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崛起的希望
还好,工作组发现了“我”的尴尬处境后,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在销售渠道开拓上下功夫,实现产供销联通”的林果业发展思路。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新疆北新国际公司负责达吾孜亚村农副产品的销售。
有了他们负责销售,“我”的好日子来了!
北新国际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苏安山接受村民献礼
他们对“我”的辉煌历史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激动地就要落泪了。他们说,“库车小白杏驰名中外,我们作为一家从新疆走出去的公司,有义务把新疆的优质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通过推广新疆农副产品的方式,让新疆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
为了重振“我”的雄风,工作组可谓是呕心沥血,为“我”量身订制了“三步走”战术。
塔里木大学木塔里甫·艾海提教授在为村民讲授果树种植技术
第一步是从源头上确保小白杏生产规模,与村“两委”提出了振兴小白杏计划,今年扩大小白杏种植面积121亩;
第二步是在技术上确保小白杏生产质量,邀请塔里木大学专家为村民讲授种植技术,同时联系社会企业捐赠种植书籍,在村图书室开辟种植专栏,方便村民借阅;
第三步是打通销售渠道,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引进北新国际负责市场销售,打消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后顾之忧。
有了这些措施,“我”的重新崛起指日可待!
美好的未来
此次北新国际准备在第一批小白杏成熟后,每天按至少1吨的数量收购达吾孜亚村的小白杏,采取现收现结的付款方式,销售市场主要面向北京高端客户。
玉奇吾斯塘乡包括小白杏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已获得绿色产品标志,这对在北京高端市场推广新疆特色农产品十分有利。今后,随着销售渠道的逐步打开,北新国际的收购范围也会从达吾孜亚村覆盖到玉奇吾斯塘乡,乃至库车县,收购的农产品也将逐步扩大。
到那时,“我”的核桃哥哥、红枣弟弟、香梨姐姐、苹果妹妹等也能随“我”一起进京了。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锻炼身体、晒晒日光浴、看看书,为进京赶考做好准备。为了确保“我”的绿色品质,遇到咳嗽感冒,“我”只采取物理方法治疗,绝不打针吃药,更别提抗生素了。
为了确保绿色品质,对小白杏采取物理除虫法
销路有了保障,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提高了。“我”的主人之一,家住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达吾孜亚村四小队的纳赛尔·铁木尔这段时间干劲十足,他白天在自家果园里忙着为杏树修枝剪叶,做病虫害防治工作,晚上在家中翻看从村图书室借来的杏树种植书籍,为自己充电。
这让熟悉他的人为之侧目。是什么让他在短时间内精神面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纳斯尔笑着说:“是工作组牵线搭桥的‘订单式’收购,解决了我家农产品销路的后顾之忧,从今往后,我只管专心种好我的地就可以了,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你呢?
-End-
郑言江,政说新疆,微信ID:zheng_yanjiang,欢迎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郑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