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123456
5
kN
6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7
张靓颖
8
抖音
9
鱿鱼游戏
10
朱令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123456
5
kN
6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7
张靓颖
8
抖音
9
鱿鱼游戏
10
朱令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刘恺威近况曝光,父亲刘丹证实已分手,目前失业在家,没有资源
紧急通告!三高的“克星”终于被找到了!!不是吃素和控糖,而是多喝它....
话费充值活动来了:95元充值100元电话费!
跟着南通住建局学“朝令夕改”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在学习中,解开关于学习的困惑
Original
余晟
余晟以为
2022-11-10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真的。不论人在哪个年龄,都不应该放弃学习新知识。这是普通人的理解。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无论多大年纪,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应该放弃对“学习”本身的思考和理解,不断提升学习的效率。这样,学习的速度,才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
我写过《
2021我最大的收获
》,去年我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上德语学习班,从零基础学到了能日常对话的水平。说实话,自从大学毕业之后,虽然我一直没停止过学习,但再没有过这种“一本正经”参加上课,还要不停做作业的经历。时隔二十来年,再体验一次课堂学习,不但学会了德语,而且解开了我长期以来关于学习的几个困惑。
今天,我把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里,希望能帮到有同样困惑的朋友。
预习有什么用?
从小学开始,我父亲就反复教导我,要重视预习和复习。可惜的是,虽然他嘱咐了好多遍,却也仅限于“嘱咐”而已,我尝试过若干次预习和复习,总是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好处。
先说预习,在我看来,预习就是提前把书都看一遍,把课后练习都做一遍,这样老师上课提问的时候就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争一点面子,仅此而已。如果不预习,充其量也只是上课要集中精力,万一被老师点到提问,不至于答不上来。
等上了德语课,我终于理解预习的重要性了,可以说,不预习,根本就不可能学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大概是德语不那么容易学,授课强度很高,信息密度很大,稍不留神,“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在这种情况下,预习就不是简单的“提前看一遍”,而是“提前摸一遍石头”。知道哪些部分对自己很容易,哪些部分对自己很难,哪些部分自己还有什么疑问……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容易的部分可以稍微开开小差,做点发散思维,难的部分必须集中精力,有疑问的部分更是需要抓紧时间提问弄清楚……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这有点像打《超级玛丽》的电子游戏。上课就相当于真刀真枪的通关,但你只有一次机会。为了能一次顺利通过,预习就相当于提前针对这个关卡进行训练,摸清楚哪里有蘑菇、哪里有子弹、哪里有怪物……如果你对这些都了然于胸,正式通关的成功率就很高,否则,大概只能遇到“阴沟里翻船”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之前体会不到预习的重要性呢?
原因大概是之前的教育过于注重“普惠”性质,所以授课强度不够高,信息密度不够大。换句话说,即便你毫无准备也不要紧,老师会把东西“嚼烂了喂到你嘴里”。既然课堂的时间不够宝贵,提前多做准备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复习有什么用?
说完预习,接下来说复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一直把“复习”理解为“重复”的代名词,但是我猜数量一定不少。这种“复习”,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印象,也不能说没有效果。
关于复习,还有一个现象很普遍,就是抄笔记。为了复习,大家往往愿意借“学霸”的笔记来抄,一方面加强了印象,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工作量,毕竟,笔记可以当成浓缩的教材嘛。
由此,也诞生了我的疑问:既然看笔记就能够复习,为什么还要看教材呢?如果大家都把学霸的笔记当成标准,他们的笔记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如果不同的学霸有不同的笔记,到底哪一份更好呢?
这个问题,现在我也明白了。
前面说过,上课相当于真刀真枪地通关《超级玛丽》,预习相当于提前对关卡进行演练。虽然关卡是同样的,不同人的感受却各有不同。有的人擅长跳跃,有的人擅长奔跑,还有的人打子弹打得很准……对应的,大家正式通关时,关注点也各有不同。
那么笔记呢?笔记不是机械记录老师的板书,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授课的内容进行剪裁和补充。简单说,笔记可以包括:这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记录几个关键词即可;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和哪里混淆,应当如何辨析;这部分内容似乎还没讲明白,需要引入外部资料印证;这部分内容之前理解错了,上课才被老师纠正,需要重点记忆……
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好理解”、“容易混淆”、“没讲明白”、“之前理解错了”等等的评价,都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做出的,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不同,笔记当然也就是千人千面的。
所以,单纯的抄学霸的笔记,其实没什么用,除非你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与学霸完全相同。
笔记如此,复习就更是如此。
有效的复习,其实是“提纲挈领”的过程——请注意,“提纲挈领”不是对性质的解释,而是对动作的描绘。简单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准备和自己的理解,把授课的内容总结归纳,形成简洁的脉络——这恰恰是做笔记的本质。复习的过程,就是循着这脉络逐步展开,复现全貌,既能加深印象,也有机会跳出当时的局限,换个角度看问题。甚至,更有可能把不同的问题关联起来,拓展知识脉络,造就新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升级”,大致就是如此。
到这里你发现了,对真正的学习来说,预习-上课-复习,其实是前后连贯的三个环节。如果不预习,上课就只能两眼一抹黑,仓促上阵的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如果不上课,就不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测和理解对不对,没有机会产证和比对;如果预习和上课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缺失,没有总结出自己的知识脉络,复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剩下机械重复。
授课的本质,是“裁剪”和“共建”
我曾经问过德语老师,为什么课本上每节课的篇幅都差不多,有的课你要讲三四天,有的课却一天就结束?这样没有规律的安排,给我的预习计划带来不小的困扰。
她回答说:因为讲课没有机械规律,一定是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的。有的班亚洲的学生多一点,那么相对亚洲文化比较好理解的课程,就不必花那么多时间。有时候课程内容正赶上当下的新闻热点,值得多花一点的时间讨论。还有的课,我没有想到那么多同学觉得困难,所以也需要多花时间聆听大家的问题……总的来说,同样的课本,不同的学生,每一次授课,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排的过程。讲课不是照着课本从前往后阅读,而是老师和同学以合适的方式营造共同的体验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到知识。
虽然那天老师只花了十来分钟解答我的问题,却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如果年复一年,针对不同的学生,讲的却是同样的内容,那么讲课是不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老师是不是一个令人厌烦的工作?
答案就是“不是”。因为每一次讲课都是全新的创造,都需要辛勤的思考,它既是对课本内容的裁剪和编排,也是老师与学生的“体验共建”。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在家里教小朋友的时候,仿佛一下子就被解放出来了,似乎与社交网络上那些流行的“做父母的都要被小孩气死”的场景彻底绝缘了。
以前我教他背诵乘法口诀表,就是想当然从“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开始,毕竟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也觉得这样是天经地义的。在我发现他对这套做法并不感兴趣之后,我开始仔细观察,看看他的兴趣点到底在哪里。
结果我发现,他虽然不喜欢乘法口诀表,但很喜欢数学(参考《
小朋友说,他被幼儿园老师表扬了
》)。而且,他尤其感兴趣数字中的平方数,因为这些数字“都是square,很好看”。所以我另辟蹊径,从“一一得一”开始,然后是“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再把乘法口诀表画成格子,于是学习乘法口诀表就成了从对角线开始的涂色游戏,这样,他果然就来了兴趣。
再比如我给他讲故事,以前我都是想着找一些好的故事,“苦口婆心”给他读完,希望能“熏陶”。可是我发现,“苦心当成驴肝肺”是常态,许多故事他并不感兴趣,确实让人失望,又无可奈何。
后来我改换观念,不再把讲故事当成单向的“讲述”,而是视为“体验共建”的过程。所以讲故事就不再是“读书”,而是以书本为参考,随时改换原本故事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目的是为了与他感兴趣的内容,他的生活经历发生联系。而且,我也不再厌烦他提出的问题,认为这“干扰了讲故事的节奏”,而是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甚至不惜岔出去大量的时间。
结果,这个场景就不再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既加深了感情联结,又拓展了孩子的想象力。虽然平板电脑上有那么多炫目的动画,但每天睡觉前讲故事,仍然是他非常期盼的美好时光。
以上三点收获,或许对某些人来说,这是早早已经具备的常识。但对我来说,确实是最近才解开的困惑。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希望上面的文字可以帮到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