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123456
5
kN
6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7
张靓颖
8
抖音
9
鱿鱼游戏
10
朱令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123456
5
kN
6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7
张靓颖
8
抖音
9
鱿鱼游戏
10
朱令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刘恺威近况曝光,父亲刘丹证实已分手,目前失业在家,没有资源
紧急通告!三高的“克星”终于被找到了!!不是吃素和控糖,而是多喝它....
话费充值活动来了:95元充值100元电话费!
跟着南通住建局学“朝令夕改”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在海峡另一边,“教育内卷”被叫做“拼教养”
Original
余晟
余晟以为
2022-12-08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读的一本书,台湾大学教授蓝佩嘉女士写的《拼教养》。
书的题目看起来很狰狞,其实是“慢工出细活”的结果。蓝教授经历了三四年的田野调查,对四所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做了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最后写出了这本书。“拼教养”的“教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教养”的意思,而是指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而一个“拼”字,恰恰反映了父母在其中的无奈处境。
初读这本书一定会感到熟悉,似乎只要是华人集中的地方,画面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海峡这边叫“教育内卷”,在海峡那边叫“拼教养”。
那么,教养具体是怎么“拼”的呢?
首先,因为是田野调查,当然不可能涉及社会经济地位最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似乎完全隔绝于尘世,既不会接受采访调查,也早早给孩子安排下未来的道路。退一万步说,即便孩子“不上道”,这样的家庭也有足够雄厚的资本,保证足够优渥的生活。所以,《拼教养》所关注的家庭,主要集中在中产阶级(白领)和劳工阶级(蓝领),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芸芸众生。
中产阶级家庭,比较希望孩子有与成年明确区隔的“幸福童年”,加之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保障,所以在物质条件方面当然满足得比较好,家长也愿意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在这之外,中产还比较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送小孩去上各种兴趣班是默认选择。
总的来说,中产阶级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有大量看得见的付出。在这些心血和付出背后,是家长早早为孩子设计的未来道路,希望孩子能走上这条路,人生从此是一片坦途。
相比之下,劳工阶层家庭就不那么注重“幸福童年”,不认为童年应当是和成年完全区隔开的生命阶段。家长往往希望孩子从小懂得生活的艰难,未来也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些艰辛,所以尽管不能从物质上完全满足孩子的希望,但孩子也要懂得勤俭节约乃是人生的美德。
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家长比较谨慎,更愿意先确定天赋和意愿,“不是那块料,就没必要浪费那个钱”。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家长从小强调孩子听话、服从的性格,“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去瞎操心”。
这些画面看起来很熟悉,似乎不用去调查,坐在家里也可以想象得出来。但是田野调查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丰富的甚至是意料之外的细节。
中产家庭虽然钦慕国际流行的“尊重孩子”的价值,家长也强调尊重孩子,但是访谈中发现,许多家长并不能完全做到自己想要的“尊重”。
比如中产的家长一般都会强调“我们家很尊重小孩,都会跟小孩子讲道理”,但这时候如果孩子在场,许多孩子会明确说“但是你们也不是都讲道理,还是会打我啊”。也就是说,虽然“打孩子”看起来完全与中产家庭强调的“幸福童年”、“尊重孩子”背道而驰,家长还是忍不住会动手。不过,孩子能坦然说出被打的经历,家长能坦然面对(而不是勃然大怒,只是无奈笑笑“有时候确实讲道理也没用啊”),这确实是时代进步的一个侧面。
而在劳工阶层的家庭,父母往往因为繁重的劳动、沉重的经济压力,不能亲自在孩子身上花太多的精力。也许看起来,父母的有形投入不够多,但是另一方面,孩子相对“懂事”,而且劳工阶层一般不会勉力把孩子送去中产聚集的学校,小孩不会受到物质攀比的刺激,物欲也相对没有那么旺盛。此消彼长,孩子的幸福感未必欠缺太多。调查也发现,劳工阶层家庭往往会积极营造各种社会资源,比如重视和老师的关系,利用亲戚、同事的协助,共同给孩子提供支持。
不过,仅仅扎实的调查访谈,并不能支撑起一本社会学专著。除了呈现事实,还需要有更深更广的视野,才能给读者真正的启发。在这一点上,《拼教养》也确实做到了。
前面说到,中产家庭往往非常羡慕“西化”的教养方式,羡慕那些孩子面对问题能侃侃而谈,也很懂得维护自身利益。但是,中产家庭那种“严密布局、精耕细作”的教养方式,却不太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因为“面对问题侃侃而谈,懂得维护自身利益”,恰恰来自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不断评论学校、家长乃至政府的做法,评论社会现象,指出其错误,并身体力行去公开表达和争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会看待和处理这些现象。
但是,孩子的“权利感”越强,思考能力越强,挑战家长的意愿也就越强烈。如此,家长的权威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家长无法保证绝对“正确”。而华人社会恰恰强调服从、尊卑,缺乏善待、化解不同意见的传统。所以,中产阶级家长对孩子教养的“严密布局、精耕细作”,苦心经营,却未必能带来想要的结果。
与此相对,劳工阶层家庭很“实际”地动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自己孩子的做法,看上去非常世俗,其实有自己的社会根源,自有其道理。
在美国,劳工阶层的家庭往往不那么配合老师,甚至对整个学校教育、知识传授都有种“浑不吝”的态度(也就是某些人厌恶的“没文化还不以为耻”),这是普遍现象。而在英国,劳工阶层一直以来就有“打破社会秩序”、“反抗体制”的传统,甚至中上阶层的孩子成年之后还要去混一混劳工阶层,沾染一些他们的作派,才显得足够“成熟”、“有范儿”,这样的社会风气也可以在许多英国影视剧中看到。
但是这些情况在华人家庭都不存在。华人传统重视教育,认为通过读书来谋生甚至博得功名才是人间正道,所以天然表现出对于老师和学校的服膺。既然如此,家长“处心积虑”跟老师搞好关系,也是理所当然的。
看到这里你大概发现了,尽管中产家庭和劳工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很大差别,但这些差别都其来有自,也很难简单说哪个更“好”,哪个更“不好”。因为每一种教养方式都有明确的特征,也有明确的取舍。更关键的是,其实这些特征和取舍,其实都处在经济、文化、习俗、时代等等大背景的约束之下,其中的诸般无奈,并非是“意愿”和“能力”能够解决。
从大背景来看,在经济起飞的年代,大部分父母都享受到了充分的时代红利,许多中产阶级的父母尤其受益,飞跃了若干阶层。结果就是,一方面,他们为自己的这种经历骄傲,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同样的人生经历,或者至少不要掉落到更低的阶层;另一方面,他们潜意识里又承认,这种经历并不是常态,未来的孩子可能要花费多得多的努力,经历惨得多的竞争,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
希望和担心的共同作用,结果就是日益加剧且挥之不去的焦虑。而回顾自身的经历,除去时代、运气等等因素,唯一能紧紧把握的就只有教育。于是乎,“拼教养”就成了摆脱焦虑的唯一出路。
然而,承载了家长厚望的这种教育,同样也面临好几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因为时代变迁,家长往往希望与长辈的育儿经验断裂,认定“老一套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随着西方积累多年的“先进教育理念”如洪水一般奔涌而来,许多人只看到优点,看不到问题,更看不到这些理念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地支持。
本土经验既然已被视如敝履,外来经验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落地生根,家长的焦虑只会成倍增加。
把视野拓展得更宽一点就会看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被流行的新自由主义叙事所笼罩。简单说,这种叙事主张“凡事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或者“不要怨天尤人,我选择,我负责”。
这种叙事笼罩教育的当然结论就是,家长教育不好孩子,当然就是家长做了错误的选择。或者说更直白一点,就是家长不称职、不够格,对不起“家长”这个社会身份。所以,理想的家长应当全知全能,如身怀绝技的特种部队一样,在教育的问题上见招拆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在这样的叙事里,“负责任”的家长对于学校、社会、各种公益组织在育儿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基本不应该有任何期待和抱怨。如果有,只能说明“家长没本事自己搞定这些事”,不能转学去更好的学校,不能上更好的培训班,不能请更好的老师。与此对应,某些学校和社会机构也乐得享受“脱出”的待遇,能安然卸去责任,把它们完全转嫁给家长。
既然列举出这么多问题,而且看起来问题越来越复杂,牵涉的因素越来越多。看起来,养育这件事比想象得要难得多。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答案是,没有。
按照作者蓝教授的说法,《拼教养》作为社会学著作,并不负责提供终极解决方案。它只是提醒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看待大家所处的困境,继而懂得每一种困境背后都有千丝万缕的限制。
如果家长真正能看到这些,理解这些,就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现状。如果家长明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就能理解孩子吃不到“时代红利”很可能是未来的常态。
如果家长知道每种养育方式都是在具体的时空下展开,知道“一切源于自己选择”不过是叙事模式之一,也就能对自己的父母也多几分理解,懂得他们曾经也受到具体时空的限制,养育方式并不是单纯的“选择”可以描述。
实际上这本书也做到了。蓝教授在访谈里说,出乎她意料的是,许多读者来自专门的教育机构。他们以前认为,许多父母在教育上是不负责的,没有足够的投入。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这些父母并不是不负责,而是被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困住,没有办法表现出“负责”。
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并不是不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他们相信孩子应当有与成年截然不同的童年体验,有“丰饶、幸福”的童年,所以他们会选择更辛苦的工作,赚更多的钱,用物质待遇表达对孩子的爱。他们也相信专业化的价值,所以选择“教育外包”,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接受专门的辅导。
劳工阶层家庭的父母,也不是天然看不起思维和表达。但是劳工阶层的工作,除了销售员之外,一般都不依赖表达,相比起服从,更多的表达和思考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所以他们更愿意培养孩子的服从,相信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更好。
这些父母也并非不想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然而他们的劳动强度很大,基本没有自行安排时间的自由,也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去了解、鉴别、评价各种培训班。所以,“全面发展”落实到自己的家庭里,就成了“全面考级”、“全面拿证”,因为分数和证书能最直观展现培训的效果。对于没有办法通过考级和证书证明的才艺,自然结果就是“不是那块料,就不要浪费那个钱了”。
如果上面说的这些你都能理解,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赞同蓝教授最后介绍的“家庭照护论”。
所谓“家庭照护论”,是对“拼教养”的一种消解。简单说,它承认家庭里每个人都平等,每个人都需要照护。既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承认孩子的课业压力、成长烦恼,也要给家长足够的尊重,承认家长同样会有压力,会有情绪苦闷甚至失控的时候。
相信“照护论”,就意味着,相信家长不是“拼”的主力,孩子也不是“被拼”的对象,家庭不应该只是“教养孩子”的场所,而应该是让每个人感觉“更温暖、更幸福、更安全”的场所。
无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也无论上的什么学校,采用何种教养方式,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都是好的教养方式。因为家长和孩子一样也需要成长,也同样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善待,才能完成自己的成长。
注:因为《拼教养》目前只有繁体中文版,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又看不到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在网易云音乐聆听蓝教授的系列专题讲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